关于老舍与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茅盾、老舍、巴金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
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
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
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
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
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
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请客的心理,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
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
同途殊归_论茅盾与老舍文化观的差异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2008.10文化观是一个人对待文化的态度。
作家的文化观,他崇尚什么反对什么,会通过其作品不知不觉地表露出来。
作家在创作的不同时期,其文化观会随着社会环境、心态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大致上是保持一致的。
茅盾与老舍同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为现代文学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为现代文学画廊增添了许多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
但从其作品中可读出,他们有着迥异的文化观。
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主要是:史诗式地反映时代,强烈的参与感和使命意识,注重思想深度对艺术深度的特殊意义。
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茅盾给新文学开创了政治——社会层面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
它从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起,逐渐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
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茅盾在谈到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时说:“长篇小说……反映生活的手段不是截取生活的片断,而是有头有尾地描绘了生活的长河。
”他是把长篇小说作为史诗来看的,体现出一种较高的美学理想追求。
茅盾以《子夜》为代表的史诗性长篇的主要特征是:它所描述的对象是比较重大的事件,它的艺术空间又是比较恢宏和广阔的;它具有比较强烈的时代精神,能较好地表现出民族的魂魄;它具有较大容量;在叙述方法上,追求一种宏大的叙述。
茅盾小说不仅史诗式地反映了时代,还艺术地表现了强烈的参与感。
它们不再满足于时代过去后的痛切总结,但也不像“普罗”小说似的急迫而轻率地站在时代前头给予时代“指导”。
它们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在时代运行中深刻地揭示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又积极地推动时代向此方向前进。
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使茅盾经历了大革命的时代变动后,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命运,革命的前途。
正是为了思索革命的出路,产生了将“自己的生命的余烬从别方向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的念头,《蚀》由此产生。
《幻灭》、《追求》总结了大革命中呈现出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通病,暗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都行不通。
矛盾与老舍
一,茅盾的作品凸现历史,政治,叙事虚构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茅盾本人充满矛盾的经历尤其为他的创作添加出虚入实的意义。
正因为作家理解写实/小说内蕴的高度不稳定性,乃能将历史的先验与后设、政治的权宜和变化,展露无遗。
二,老舍的作品引领我们思考写实主义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动人感(affectivity)因素。
从涕泪交零到嬉笑怒骂,现实的「效果」显然不是「文学反映人生」这样的口号所能体现于万一,而有赖作者和读者情绪和意向的调动。
由此展开人与我,表与里,疏离与参预的重重辩证,构成写实小说的伦理学界面。
最初的作品,虽然从总的倾向来看,坚持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并且在“嬉笑唾骂的笔墨后边”,可以感觉到“他对于生活的态度的严肃,他的正义感和温暖的心,以及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13,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的“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
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
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14,他的批判和鞭挞常常是温和的,留有余地的。
有时,过多的笑谑还进一步冲淡了本来就并不强烈并不尖锐的思想命题。
老舍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倾向分析
老舍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倾向分析在老舍的小说中,社会现实主义倾向是一种明显的文学风格和创作倾向。
通过对老舍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描写和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倾向在他的作品中的显著特点。
首先,老舍的小说着重描绘了上个世纪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他经常将触目惊心的贫困和困境置于故事的核心,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和人民生活中的不幸境地。
比如,在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最终成为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这种描写展示了社会现实主义所关注的弱势群体的困境,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其次,老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为普通百姓,他们身上有着真实的生活痕迹和社会角色。
通过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塑造,老舍成功地刻画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类型,展示了社会中主流和非主流群体的关系和冲突。
例如,在《春天里》中,老舍通过对小商贩李义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善良和真诚。
他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代表着一类人群的形象,使读者对社会现实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此外,老舍小说中的主题多与社会现实主义密切相关。
他关注的问题涵盖了家庭关系、社会道德、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
在《骆驼祥子》中,主题主要是关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和冲突。
祥子的命运陷入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中,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的束缚,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老舍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对社会现实主题的关注,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呼吁社会改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老舍的小说中明显呈现了社会现实主义的倾向。
他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呈现,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他以真实而对人性的关怀与社会现实的关注去展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使其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老舍的写作风格与社会现实主义的核心精神相吻合,既注重现实社会问题的揭示,又反映了那个特定时期人们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关于老舍与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
关于老舍与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论文关键词】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批判【论文摘要】茅盾和老舍是20世纪中国文坛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由于二人的早期教育和人生经历不同,在文学创作中,虽同为现实主义作家但表现方法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
茅盾的经典作品?蚀?、?子夜?、?虹?、?林家铺子?表现出他“为人生〞主张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等;老舍的代表作?二马?、?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那么透漏出老舍的“批判〞性和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重传统观念剖析的文学特点。
0.引言20世纪是最惊心动魄、最辉煌卓越的一个世纪。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涌现出大批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时代巨擘,他们立场不同、观点多样,形成众多风格迥异的文学流派。
茅盾和老舍便是这其中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是现实主义作家群众的领军人物。
二人都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表现现实、揭露人生,但在相同的文学观点下,却蕴藏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茅盾早期主张文学应“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应当“表现社会生活,唤醒民众力量〞,后期转变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老舍早期注重批判国民劣根性,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中传统观念的剖析,后期加深了对旧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批判。
1.文化心理素质和早期教育决定他们文学观的开展茅盾从小接受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
20岁的茅盾北大预科班毕业后谋得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份工作,l年的工作时间是他大开眼界并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辉煌,最重要的是茅盾思想上的转变,由此而形成他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老舍出生在一个下等的旗人家庭.父亲的早亡使他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因而他从他母亲那里接受的传统的文化教育更多,儒家的经典著作及“中庸〞、“仁爱〞、“尚柔〞的人生哲学和传统思想对老舍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所接受的思想以及他周围的生活环境都感染着老舍,因而老舍的作品中大多数人物形象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如老李?离婚?、祁瑞宣?四世同堂?等形象。
比较老舍和茅盾都市题材作品的异同
比较老舍和茅盾都市题材作品的异同
茅盾的小说,被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其特点是在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对整个社会生活展开全局性的描写,力图表现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和规律;老舍则侧重从文化层面来观察和描写人物,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
这两种不同的表现角度,也带来了一些艺术手法上的不同,比如茅盾偏爱的是截取一个横断面展示整个社会生活的全貌,老舍则偏重从某一个点出发,在纵向的时间线索中表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性;茅盾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有明确的社会关系属性和位置,而老舍对自己的人物往往带有复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感情体验,等等。
此外,也可以从茅盾和老舍作品中的都市生活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这两种不同的都市文化的社会历史内涵,从中引发出现代文学对北京和上海这两种都市文化生活的描写,深化对现代文学的总体认识。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名词解释: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2、赵树理:赵树理(1906~1970 ),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曾编辑《黄河日报》(太南版)副刊、《中国人》报、《新大众报》,写作大量小说、小戏、快板和其他通俗文章。
赵树理小说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中,讲求情节连贯性,叙述多于描写,描写融于叙述,叙述语言平易质朴、口语化。
其小说心慌做以新的主题和新的生活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1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3、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
笔名毛驴、宰予等,是中国3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
曾主编《论语》半月刊。
曾创办《人世间》和《宇宙风》。
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核心是闲适和性灵,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和娓语式笔调,达到无拘无碍、从容潇洒的境界,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代表作有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还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
4、白马湖作家群:白马湖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他们的散文显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善于在平凡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意境,严谨而有韵致”。
这一散文群体与风格早在他们20年代会聚在白马湖畔便已基本形成。
因而也称为“白马湖”作家群。
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5、孤岛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老舍与茅盾文学观比较
社生活。
茅盾作品中的主题与特色
茅盾的作品主要反映 了中国现代社会变革 和革命斗争的主题。
茅盾的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鲜明,语言简练 明快,情节紧凑。
他的作品大多以现实 主义手法描绘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 争。
04
老舍与茅盾文学观的比较
文学题材的比较
老舍的作品多关注市民生活、社会底层人物, 以及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茅盾的作品则更注 重描写社会矛盾、阶级斗争以及历史事件。
老舍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对小人 物的生活和命运给予深切的关注和描写;茅盾 的作品则更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为背景,描写了市民的生 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茅盾的作品则更注重描写 中国农村和工人的生活。
文学风格的比较
老舍的语言幽默、讽刺,富有浓郁的地 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茅盾的语言则更注 重客观、准确、精炼的描写。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文对老舍和茅盾的文学观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两位 作家作品的解读可能存在主观性。未来研究可以尝试运用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以进 一步深化对两位作家文学观的理解。
在研究展望方面,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老舍和茅盾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以及他们如何 在作品中实现各自的文学观。此外,对于两位作家的文学观及其作品的影响和传承也可以进行深入研 究。
《小说月报》。
1928年,茅盾前往苏联,参 加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
1930年,茅盾回到上海,参 与“左联”的革命文化活动 。
茅盾的文学思想与主张
01
茅盾主张文学要反映时代的重大主题,服务于革命斗
争。
02 他强调文学要有思想性,要启迪人民的思想觉悟。
老舍与茅盾文学观比较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舍和茅盾的文学观的深入研究,比较二 者的异同点,并探讨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梳理、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等。通 过对老舍和茅盾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相关研究文献的 梳理,深入挖掘他们的文学观,并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 同点。
02
老舍的文学观
老舍的创作理念
老舍的文学思想
01
人道主义情怀
老舍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他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呼
吁社会公正和人性解放。
02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老舍的作品既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不断创新和发展,他通过文
学作品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老舍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为
茅盾的作品风格
茅盾的作品风格以细腻、严谨著称,他的作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 心理和社会的细致刻画,深刻地展现社会的真实面貌。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 然,富有诗意。
文学思想的比较
老舍的文学思想
老舍的文学思想深受平民生活的影响,他 主张文学要为人民服务,要反映人民的生 活和心声。他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倾向,主 张文学要有独立性和思想性。
研究样本不够全面
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 在两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上,未能涵 盖两位作家的全部作品,可能存在一 定的片面性。
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和文献综 述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可 能存在局限性,如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可能不够深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和 背景分析不够全面等。因此,未来可 以采用更多元、更全面的研究方法, 如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
关于老舍与矛盾文学观的比较
关于老舍与矛盾文学观的比较内容摘要:老舍和茅盾同为现代“为人生派”作家,而其作品的表现内容有相当的差异,本文认为是文学观的差异造成了作品内容的不同,并于表现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指导人生和改造国民性三方面比较了两者的文学观,以此来明确二者在文学史中的参照。
关键词:文学观、命运、叙事、指导人生、国民性茅盾与老舍俱为现代文坛上的杰出作家,二者又都把目光投注向当时的国民启蒙,表现二十世纪的城市社会、人物和历史。
他们同样高举着文学“为人生”的大旗,都曾经历过五四思想的洗礼,并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学的底子,又在中西思潮交会和激荡中对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独特而深刻的了解,然而,因为文学观的差异,二者的作品焕发出迥然不同的光采。
本文通过从二者作品的文本出发,由表现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指导人生和改造国民性三方面来比较两者文学观的不同。
一、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茅盾对个体命运的表现常常投射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激化的社会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往往关系着时代国家的命运。
比如《子夜》中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
表现出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性以及他们与帝国主义的代理——买办金融资本家的矛盾,吴荪甫一次次的抗争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挣扎,一次次的失败也就说明了时代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在当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时代的命运把握在更具有先进性的阶级手中。
老舍的作品则更多的表现北方市民尤其是北京老市民的命运。
以时代生活的细节来展示时代大潮中传统文化浸淫的老派市民的生活。
在《骆驼祥子》中,来自农村的祥子,年轻健壮,自爱好强,还有骆驼般坚韧的性格。
他来到北京拉车,一心希望自己买辆车拉,当个独立的劳动者。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不惜作出任何牺牲,得到的却是来自各方的打击和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社会上的各色人物都任意讹诈、侮辱、摆弄他——比如孙侦探,他的命运也就如此可悲地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杨惠敏 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摘 要:茅盾和老舍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他们身处同一年代,其作品都是以都市为创作背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矛盾,但他们却从不同的都市侧重点、不同的创作支撑点和不同的创作意识等方面叙写了迥异的都市风情,从而展示了三四十年代繁荣的现代都市文学。
关键词:茅盾;老舍;都市;叙写[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36-0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创作主要是以上海和北京为两大中心,茅盾和老舍即为这两类都市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家。
单纯的对比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文学或以北京为创作背景的文学已有不菲的成就,而以上海和北京两个现代都市为创作对比的研究却稍有不足。
本文就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来表现同一年代都市小说所表现的异同。
一、茅盾和老舍都市小说的相似之处(一)以都市为背景茅盾和老舍最有成就的作品是以都市为创作背景的。
都市中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存在,复杂的政治力量的相互较量,不同阶级和文化背景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展现都丰富了都市文学创作的内容,为都市文学能够独树一帜提供了素材。
上海五光十色的霓虹闪烁、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轰隆突进的汽车奔驰、永不停歇的机器运作、激动人心的证券交易等充满着都市生活速度感和霓虹闪烁的诱惑,为茅盾的都市文学创作提供了背景。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气质,为老舍的都市文学创作提供了背景。
相比乡土文学,都市文学在体现现代性的社会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方面更加淋漓尽致。
(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任何的好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现实,把握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体现。
茅盾和老舍都是中外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是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
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作品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而闻名。
在他的小说中,他深入探讨了现实主义意识,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
首先,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
他的作品中经常描绘了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
比如在《骆驼祥子》中,他通过描写祥子这个农民工的艰辛生活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困境和贫富差距。
在《四世同堂》中,他通过描写四代人在一个小院中的生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家族关系和传统观念对人们生活的束缚。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也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其次,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深入剖析上。
他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欲望、矛盾和挣扎。
比如在《茶馆》中,他通过描写茶馆老板王利发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一个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挣扎。
在《骆驼祥子》中,他通过描写祥子对财富的追逐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欲望和追求。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此外,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还表现在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上。
他善于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庸俗。
比如在《骆驼祥子》中,他通过描写祥子在城市中的生活细节,如他的住所、工作环境、交通方式等,展现了一个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艰辛生活。
在《茶馆》中,他通过描写茶馆的环境、顾客的言谈举止等,展现了一个茶馆老板的日常生活。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加真实,也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综上所述,老舍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意识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入剖析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上。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他的小说,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境,从而更好地面对和改变现实。
现实主义传统和作家的独创性——茅盾与老舍小说比较考察
作者: 万平近
出版物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页码: 153-169页
主题词: 老舍小说;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四世同堂》;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子夜》;《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心理描写
摘要: 茅盾与老舍都是中外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的出色继承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民族土壤中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成为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为我国新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同是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茅盾与老舍的作品并不雷同,而是各有其独特的风貌。
读了很受启发。
本文拟通过比较茅盾与老舍的小说,考察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现实主义文学道路的广阔性。
现代作家的文化类型对比——以茅盾、巴金和老舍为例
作者: 王星[1]
作者机构: [1]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249-25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茅盾;巴金;老舍
摘要:对于一个文学时代的风度而言,五四时代代表的是弥足珍贵的开拓精神,三四十年代代表的是建设中的雄浑气魄,那么在茅盾、巴金以及老舍身上,充分具备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开拓者和建设者的气魄。
这点毋庸置疑,我们可以从外国作家的评价和角度加以印证。
在五四年代的作家们之所以热爱国外文学,不仅仅只是易卜生和卢梭等人所引起的中外文学开放思潮,还加上了莫泊桑、契科夫等人怪诞思维。
老舍与茅盾的比较
老舍与茅盾的比较
三十年代的两个主要长篇小说家老舍和茅盾,有很多有趣的对照。
茅盾的文章,用字华丽铺陈;老舍则往往能写出纯粹北平方言,如果用历来习用的南北文学传统来衡量,我们可以说,老舍代表北方和个人主义,个性直截了当,富幽默感;而茅盾则有阴柔的南方气,浪漫、哀伤、强调感官经验。
茅盾善于描写女人;老舍的主角则几乎全是男人,他总是尽量地避免浪漫的题材。
茅盾纪录了近代中国妇女对纷攘的国事的消极反应,老舍则对于个人命运比社会力量更要关心,他的英雄人物都很有干劲。
茅盾很早就转向共产主义,把它当做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不二法门;可是直到写《骆驼祥子》(1937)为止,老舍一直忠实地相信一个比较单纯的爱国信条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来铲除中国的因循腐败。
茅盾深受俄国和法国小说的熏染;老舍的个性和教育背
景则使他爱好英国小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茅盾和老舍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落 刀 条 大 路 通 罗 — , 、 ,
一 一
茅盾和老舍 的现 实主 义文 学观 比较
。崔 杰
摘 要 :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史_ r 来已久的文学观念之一, 茅盾和老舍是二十世纪著名现实主 义作家,因为各 fb -
的 背景 。” 0 一切 在 他 的作 中得 到 印证 。 以他 的代 表 作 这 一
《 夜 》 为 例 ,我 们 可 以看 到 科 学 理 性 精 神 在 小 说 中 的 体 子
学 } 已经存在着了。从哲学 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是 。 : 就 种
反 映论 的衍 变 。在 中 l十世 纪现 实主 义流 变 的过 程 r ,现 _ I 卜
说是 倾 向,却 不 村I 。 茅盾 侧 于 社会 剖析 ,老 舍 倾 向于 行社会科学研 究,进行 “ H 社会剖析 ”: “ 近代 西洋的文学是
“ 实主 义 ”这 概 念 ,在 席 勒第 现
次提 “之前 ,存文 j
观察 ,故文学也重客观描写 。因为求真 , 因为重客观的描 写,故眼睛里看见的是怎样一个样子 ,就怎样写”0 ,他还说 “ 以为 文艺创 作 ,有 三种 功 夫,似乎 是必 不可 少的 : 我 ( ) 一 是观察, ( )是艺术, ( ) 二 三 是哲理。换 句话说, ( ) 一 就是用科 学的眼光去体察人生的各 方面,寻找一个确 局和描写; ( )是根据科学 ( 三 广义 )的原理,作这篇 文字
自成长过程和文学历程的不同,二人的文学观的侧重点不同。 茅盾 侧 重 于客 观现 实主 义的社 会 剖 析 , 老 舍倾 向 于
“ 文化 ” 批判 。
关键词 : 现 实主 义
客 观 现 实主 义 “ 文化 ”批 判
老舍与茅盾文学观的比较
老舍与茅盾文学观的比较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老舍和茅盾同为现代“为人生派”作家,而其作品的表现内容有相当的差异,本文认为是文学观的差异造成了作品内容的不同,并于表现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指导人生和改连国民性三方面比较了两者的文学观,以此来明确二者在文学史中的参照。
【总页数】1页(P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老舍与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 [J], 郭艳
2.茅盾老舍文学观念之比较 [J], 徐涛
3.写实:社会剖析与心灵分析——茅盾与施蛰存文学观比较谈 [J], 黄忠来
4."条条大路通罗马"——茅盾和老舍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比较 [J], 崔杰
5.两个对蹠的文学流派代表——茅盾与郁达夫比较观 [J], 邱文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杨惠敏 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摘 要:茅盾和老舍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他们身处同一年代,其作品都是以都市为创作背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矛盾,但他们却从不同的都市侧重点、不同的创作支撑点和不同的创作意识等方面叙写了迥异的都市风情,从而展示了三四十年代繁荣的现代都市文学。
关键词:茅盾;老舍;都市;叙写[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36-0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创作主要是以上海和北京为两大中心,茅盾和老舍即为这两类都市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家。
单纯的对比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文学或以北京为创作背景的文学已有不菲的成就,而以上海和北京两个现代都市为创作对比的研究却稍有不足。
本文就茅盾和老舍笔下的都市叙写来表现同一年代都市小说所表现的异同。
一、茅盾和老舍都市小说的相似之处(一)以都市为背景茅盾和老舍最有成就的作品是以都市为创作背景的。
都市中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存在,复杂的政治力量的相互较量,不同阶级和文化背景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展现都丰富了都市文学创作的内容,为都市文学能够独树一帜提供了素材。
上海五光十色的霓虹闪烁、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轰隆突进的汽车奔驰、永不停歇的机器运作、激动人心的证券交易等充满着都市生活速度感和霓虹闪烁的诱惑,为茅盾的都市文学创作提供了背景。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气质,为老舍的都市文学创作提供了背景。
相比乡土文学,都市文学在体现现代性的社会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方面更加淋漓尽致。
(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任何的好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现实,把握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体现。
茅盾和老舍都是中外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是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老舍茅盾创作观念之比较
关 键 词 : 学观 念 社 会 政 治 ; 化 ; 性 ; 情 体 验 文 文 理 感
中图分 类号 : o . 1 74 2
文献标识码 0 9 0 一 13-4 10 — 2 0 2 0 )7 o4 - o
在现代文学史上 ,茅盾和老舍都是文学 巨匠 , 他 老舍原名舒庆春 ,88 出生在北京一位穷苦 的 19 年 们 以不 朽 的作 品 达 到 了对 现 实 生 活真 实 的反 映 和深 族 人 家 里 。两 岁 时父 亲在 战 争 中被烧 死 。善 良的母 亲 刻的批判。但他们反映社会人生的角度 , 以及 对文学 勤苦持家 , 靠给别人缝洗衣服、 做杂活养活了一家人。 的认识 、 理解却迥然不同。 比较两人的文学观念 , 对文 老舍受别人资助从师范毕业后便开始养家。 后到英国 留学 。留学期 间开始 走上 文坛 。可 以说 , 长岁 月 中 , 成 学 史经验 的总结 、 学 规律 的认 识不 无裨 益 。 文 茅 盾原 名沈 德 鸿 ,8 6年 7月生 于浙 江桐 乡 县 乌 老舍经历了很 多动荡 与辛 酸 ,内心里满是凄苦 和挣 19 镇 。父 亲是 前 清 秀 才 , 是 个 儒 医 , 也 而且 是 维 新 派 人 扎。他之所以拿起笔 , 因为“ 是 感觉寂寞”孤独。通过 、 物 。喜欢数学 , 也学习其它社会 自然科 学 , 在茅盾 1 创 作 , 0 老舍 把 生 活 中的 种 种 不 如 意 升 华 为 艺 术 , 也 这 岁 时去 世 。母 亲 也是 富 医之女 , 文理 、 通 有远 见 、 格 让他成为一个体验型的作家。他在 《 性 事实的运用》 中 坚 强 。茅盾 小 学 时就 在 开 明父 母 的允 许 下 , 广读 名著 说 :小 说 , 们要 记住 了 , “ 我 是感 情 的 记 录 , 是 事 实 的 不 [ 3 他最 其 有许 多新 小 说 , 小 便 逐 渐 形 成 了 内 向 的性 格 、 从 自觉 的理 性 思 重 述 。”】 喜欢 的作 家 康 拉德 , 小 说 中“ 奇 的 事 实 , 是 他 决 不 为 新 奇 而 表 现 它 们 , 是要 述 但 他 维定势 、 忧国忧 民、 求真务实的人生价值观念 。96年 11 “ 从北京大学预科班毕业后 ,在上海商务 印书馆任 编 说 由事实所 引起 的感情 。”小 说是人类对 自己的关 辑, 逐渐 由文学 翻译 、 论 走上 文学 创作 道路 。 盾 是 心 , 评 茅 是人 类社 会 的 自觉 , 是人 类 生 活经 验 的记 录 。”我 “ 个 多 重 身份 之 人 , 辑 家 、 想 家 、 编 思 翻译 家 、 艺 评论 们必须依着所要激动 的情绪制造 出一种“ 文 空气” 把一 , “ 都用感情联串 家、 革命运动家 。 而他 的初衷是想当个职业革命家 。 但 切材料都包围起来。”小说是些 图画 , 图画的鲜明或暗淡 , 或一明一暗 , 都凭所需激起 现 实无 情 地万 打破 了他 的职业 革命 家 的第 一选 择 , 他 起来。 圆 美 以及 只好无 奈 地做 职业 文学 家 了。【 种 经 历深 深 影 响 了 的情 感 而 决定 。 ”他 很 重 视 作 品 的 “ 的规 律 ” 哒 情 。 以人 为 中心 , 写 的 抒 茅盾的文学活动。在第一篇文学论文《 现在文学家的 “ 感 的传 达 ” 文学 是人 的文 学 , 责任是什么? 中, 》 他就 明白提出 ,文学是为表现人生 灵魂与精神 。在传达主观感情的时候 , “ 要调动一些材 采用美的形式把它表现得生 动形象 , 真实有感染 而作 的 。文 学家 所 欲 表现 的人生 , 不 是一 人 一 家 的 料 , 决 而 在美 的感染 下 , 获得 人 生体 人 生 , 是一 社 会 一 民族 的人 生 。” 以后 , 把 “ 人 力 。 读者 在感 情 交流 中 , 乃 囡 他 为 验 , 生 意 义甚 至是 社 会 的指 导 , 就是 民 主 主义 作 人 这 生” 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又进一步升华为革命 现实 主义 文 文学观。 文学的职能是指导人生 , 改造社会 , 民族 和 家老 舍对 文 学 的本 质 , 学 职能 的看 法 。虽 然 不排 除 为 文 学 的社会 职 能 ,但却 和 政 治保 持 了一 定 的距 离 , 并 人 民的 自由解 放 服 务 。 自始 至终 , 盾 自觉地 利 用 文 茅 学剖折社会 , 指导人生 , 成为社会剖折派的巨擘 , 现实 且 极 为 强调文 学 的审 美意 义 。 两 者生 活 经历 、文 学 观 念 的根 本 立 足 点不 同 , 决 主义的文学 大 师。
老舍的艺术追求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老舍的艺术追求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艺术追求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老舍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以及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老舍的艺术追求如何与现实主义文学相互交织。
一、老舍作品的主题与现实主义文学老舍的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和心灵困境,展现社会底层阶级的疾苦与奋斗。
他将目光聚焦于广大劳动人民,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呈现出鲜活的形象和真实的情感。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对祥子这一穷苦农民工的命运追求的刻画,揭示出社会阶级固化和人性的冲突。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祥子的内心世界,让人对现实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老舍在作品中还通过对妇女地位、家庭关系、官僚腐败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展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的现象与问题。
二、老舍作品的形式与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方面,老舍追求真实的写实风格,力图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平凡的人物展现社会的真相。
他运用细腻入微的描写技巧,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感和现实性。
例如,老舍戏剧作品《茶馆》以一家当时的老店为背景,通过对各色人物的描写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展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
他以鲜活的剧情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
此外,老舍还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对话的生动性。
他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让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他巧妙地运用北京方言和白话,使作品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色彩。
三、老舍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老舍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老舍的作品揭示了现实社会的丑恶与不公,对社会现象进行直面和批判,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他以真实的情感和具体的细节,生动地再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批判【论文摘要】茅盾和老舍是 20世纪中国文坛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由于二人的早期教育和人生经历不同,在文学创作中,
《子夜》、
《虹》、虽同为现实主义作家但表现方法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
茅盾的经典作品《蚀》、
《林家铺子》表现出他“为人生”主张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等;老舍的代表作《二马》、《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则透漏出老舍的“批判”性和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重传统观念剖析的文学特点。
0.引言20世纪是最惊心动魄、最辉煌卓越的一个世纪。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涌现出大批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时代巨擘,他们立场不同、观点多样,形成众多风格迥异的文学流派。
茅盾和老舍便是这其中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是现实主义作家群众的领军人物。
二人都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表现现实、揭露人生,但在相同的文学观点下,却蕴藏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茅盾早期主张文学应“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应当“表现社会生活,唤醒民众力量”,后期转变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老舍早期注重批判国民劣根性,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中传统观念的剖析,后期加深了对旧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批判。
1.文化心理素质和早期教育决定他们文学观的发展茅盾从小接受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
20岁的茅盾北大预科班毕业后谋得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份工作,lO年的工作时间是他大开眼界并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辉煌,最重要的是茅盾思想上的转变,由此而形成他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老舍出生在一个下等的旗人家庭.父亲的早亡使他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因而他从他母亲那里接受的传统的文化教育更多,儒家的经典著作及“中庸”、“仁爱”、“尚柔”的人生哲学和传统思想对老舍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所接受的思想以及他周围的生活环境都感染着老舍,因而老舍的作品中大多数人物形象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如老李《离婚》、祁瑞宣《四世同堂》等形象。
老舍作品中在描写和反映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并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寻找中国国民劣根性产生的原因,并且从中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期待建立一种现代化的理想文化来拯救国家和个人。
2.西方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对他们的影晌中国文坛的绝大多数作家其思想观点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
茅盾一踏上文坛就在对俄国文学主流的认同中确立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进而又在此基础上上升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
茅盾对于俄国文学持认同的态度。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惊醒茅盾,俄国文学中“苦苦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把茅盾从故纸堆中召唤出来,在投身社会斗争的同时叩响了文学之门。
茅盾在一篇文章中曾明确的表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我是倾向人生派的,我觉得文学作品除能给人欣赏而外至少还须含有永存的人性,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我觉得时代的文学是一时代缺陷与腐败的抗议或纠正……从自己热烈的憎恶现实的心境发出呼声要求‘血与泪’的文学,总该是正当而合乎‘自由’的事。
”[!--empirenews.page--] 3O年代的老舍更多地受到俄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他对俄国文学评价很高,他认为俄国小说“是世界伟大文艺中‘最’伟大的”。
老舍在创作中除了借鉴外国小说理论,还融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探讨来发掘中国民族国民性问题。
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形成自己创作的主张。
作品中不乏对传统的旧的思想的批判和揭露。
如《老张的哲学》、《微神》、《骆驼祥子》等。
通过对主人公意识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中国传统思想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压抑,并自然流露出一种批判精神。
这在老舍前期的文学主张里面占很大一部分。
[1][2]下一页3.从早期的文学观和文学主张上来比较一下老舍和茅盾的异同老舍初期的小说以批判国民劣根性为主.但也尽力挖掘国民思想中的优异因素,《赵子日》中的李景纯一方面忠告别人要用拼命硬干的精神改善社会,教导国民,“国民觉悟了,便是革命成功的那一天。
”另一方面又充当刺杀反动军官,“为民除害”英雄。
《二马》中的李子荣热情诚实、埋头苦干,用务实精神、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教民”,更具备了思想启蒙者的特点。
这些正面形象在
老舍作品中其他的具有严重国民性弱点的形象面前间接的反映出老舍的一种审美理想。
[61后来随着老舍对现实关系认识的深化,从而转变初期那种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传统观念的剖析,将审美视角投向 30年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现实的发展中探讨国民性动态变化的时代原因,加深了对旧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批判。
此时的茅盾结束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而积极投身到大革命运动中,在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社会澎湃激荡时,茅盾面临时代潮流的冲击,接受并投向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青年,在革命队伍中接受锻炼,参与政治运动,从而确立下自己为无产阶级的文学观.高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大旗,这种观念在《虹》、《蚀》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为解决新文学建设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茅盾曾借重于自然主义理论.并对自然主义的真实性特征、主张有选择的为新文学所用,并且主动择取自然主义来充实和强化自己“为人生”的文学观。
茅盾早期推崇的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并汲取其“综合表现人生”的艺术精神,通过认同俄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基点出发,摄取自然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营养.滋补了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理论之树。
[71 4.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茅盾和老舍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学主张茅盾在《文学与政治社会》中坚持了文学“趋向于政治的或社会的”方向,强调了“足救时弊”的社会功利作用,实际上茅盾是把文学积极的社会效果看得很重。
[sl而老舍则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擅长在风俗民情的描绘中揭示国民性问题。
191除此之外,老舍在文学观上还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在创作上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写了:“下意识所藏得伤痕”给人物所带来的矛盾与痛苦,如《离婚》中祥子最后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彻底堕落,也有性意识遭到压抑而造成痛苦这方面的原因。
ll 茅盾的作品中比较理性,很少关于潜性爱的描写。
茅盾主张自由的婚恋观,并且主张树立时代的新女性观,因为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描写得较为外露和开放,如《子夜》中雷鸣对林佩瑶的感情描写,《蚀》中的静女士、慧女士等对待感情和性爱的态度等。
老舍作品中的男女关系较为悲观,在老舍小说中我们很难找到青年男女由“自由恋爱”发展而组合成幸福家庭的。
他们的“自由恋爱”都是以人性异化、扭曲、悲哀、痛苦而告终。
相反那种以东方情调或由父母包办或由媒婆撮合的婚姻却显得和谐、平静。
祁瑞宣与韵梅组合的家庭最能体现出这种和谐和平静的东方婚姻的特点。
由此让人看到:西方的“个性解放”并没在老舍作品中给市民社会的小人物带来“个性解放”,而东方文化的“恬静”却被当作美的对象保存下来,即使到抗战年代还没有泯灭。
老舍是从文化的角度突出西方现代生活因异化而带来的困惑、苦恼、痛苦,然后再用东方文化加以补救,以东西方文化的优劣互补去建立自己的文化心理结构。
[!--empirenews.page--] 5.结论综上所述,茅盾和老舍虽然同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但他们却在各自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茅盾主张“为人生”、“为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文学观.重视文学的政治作用和社会功利性,是一种革命的现实主义,而老舍更注重对国民性伦理道德、社会的批判,偏重对传统文化、心理观念的剖析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