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茅盾与文学研究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统照
•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 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诗人。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 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 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 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 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 “苦难的现实”,就以为着所谓的 “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她要讴 歌“理想的”,她不愿描画“现实” 赚取人们的“泪珠” ——茅盾
二、茅盾生平及创作道路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 县乌镇。幼年受父母启蒙,905年 入小学,1909年至湖州入浙江省 第三中学。1911年秋转入嘉兴中 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 积极投身革命。后转入杭州安定中 学。
少年茅盾
• 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毕业,入商务印书馆 编译所从事译著和编辑工作。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 振铎、叶圣陶等十二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持编 辑《小说月报》后选载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进步文学小说 诗歌文学作品。
茅盾 与 文学研究会
• 一、文学研究会 • 二、茅盾生平及创作道路 • 三、茅盾文学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 四、文学研究会的其他成员
——叶圣陶、王统照、冰心、许地山、朱自清等
一、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举行成立会时的合影。 右起,前排:易家钺、瞿世英、王统照、黄英、杨伟业、郭梦良;中排: 蒋百里、朱希祖、范用余、许光迪、白镛、江小鹣;后排:孙伏园、耿 济之、苏宗武、李亚晋、许地山、宋介、郑振铎、王星汉。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 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 成《欧游杂记》。
朱自清夫妇
时为清华大学教 师的朱自清
பைடு நூலகம்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 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 《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 夕,患胃病辞世。
1933年朱自清夫妇与友人合影
年轻时的叶圣陶
老年叶圣陶
叶圣陶纪念馆
•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曾化名 王恂如,笔名韦佩、容庐等。山东诸城相 州镇相州一村人。
1920年冬,与郭绍虞、郑振铎、耿济之 等12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1年 1月参加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编辑 《曙光》、《晨光》等杂志,主编《晨 报》的《文学旬刊》。 作品主要有《春 雨之夜》、《霜痕》、《童心》、《这 时代》、《夜行集》、《放歌集》、 《号声》、《银龙集》、《青纱帐》、 《去来今》、《春花》、《片云集》、 《华亭鹤》、《游痕》、《繁辞集》、 《横吹集》、《江南曲》、《题石集》、 《鹊华小集》、《炉边文谈》、《王统 照文集》等。
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赴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文 学、宗教和哲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执教。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 《新社会》旬刊。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 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 织和教育工作。 主要著作有《空山灵雨》、《缀 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 史》、《达衷集》、《印度文学》; 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 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许地山
• 朱自清: (1898~1948)原名自华,字 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 写的《睡罢,小小的人》 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 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 学道路。1920年北京大学 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 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 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 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 刊,1923年发表的长诗 《毁灭》。
茅盾夫妇在日本船上
《动摇》
《虹》
•1930年4月从日本回到上海,著有《子夜》、《林家铺子》、 《春蚕》等,同时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任执行书记,与鲁 迅合编《前哨》、《文学》、《译文》等刊物,推动革命文 学运动。
《春蚕》剧照
新版电视剧《子夜》剧照
《林家铺子》剧照
茅盾于1946年底去苏联访问,归国后写有 《苏联见闻录》和《杂谈苏联》。

1926年夏,冰心从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后 回国到母校燕京大学任教。这是教员们聚会时的合影,前排右起第二人是刚 当上教师的冰心。
1951年秋天,冰心和她的家人回到 日夜思念的祖国,定居北京
世纪老人冰心 20世纪30年代的冰心和吴文藻 。
• 许地山:(1893~1941) 原名许赞堃,字地 山,笔名落华生。生于台湾台南。
• 他们倡导“为人生而艺术”。是我国现代最早成立的 新文学团体。正式登记的会员共172人。 • 该会倡导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学,在反对旧文学,发 展新文学的创作、文艺批评和外国文学的研究介绍上 都做出了贡献。
• 最初编有代会刊的 《小说月报》,后相 继创办会刊《文学旬 刊》、《诗》月刊等。 并编印有“文学研究 会丛书”、“文学研 究会创作丛书”等百 余种。 • 1932年1月因《小说月 报》停刊而自行解散。
四、文学研究会的其他成员
——叶圣陶、王统照、冰心、许地山、朱自清等
•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 江苏苏州市人。
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 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 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 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 《中学生》、《国文月刊》、《笔 阵》等。著有小说《隔膜》、《线 下》、《倪焕之》(这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之 一),散文集《小记十篇》、《脚 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 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 语文教育论著。
北京茅盾故居
三、茅盾文学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 1、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体裁的成熟。 • 2、茅盾的文艺批评在现在文学史上也站有一席之 地:对鲁迅各个时期文学创作全方位追踪式的批 评,洋洋洒洒几万字,十分中肯和深刻;另如一 系列的作家论,显示了茅盾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 的尖锐眼光和学识功力。
1936年10月,茅盾和许多文艺工作者 号召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先后在汉口主 编《文艺阵地》,在香港香港主编 《笔谈》,发表长篇小说《腐蚀》。 翌年至桂林,完成长篇小说《霜叶红 似二月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 嗣后任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等职。曾担任《人民文学》 杂志主编。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
茅盾在北大读书的雕塑
《小说月报》茅盾题
• 他于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 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 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 破裂后,茅盾隐居上海, 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出 《幻灭》、《动摇》、 《追求》三部连续的中篇 小说。1928年7月东渡日 本,著有长篇小说《虹》、 短篇小说《创造》等以及 文学论著《中国神话研究 ABC》、《西洋文学通论》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