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家长对策建议
政教处范文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政教处范文之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青春期的小孩, 明显的特点是: “变”。
生理上在变, 小孩开场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 家长会发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小孩不听话了, 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 他偏朝西;你要西, 他偏朝东, 这种现象, 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一.逆反心理的由来初中的小孩, 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 知识面的增加, 内心世界丰富了, 构成了本人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 遭到父母的反对, 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因而就在同龄小孩中寻找共鸣, 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 如今, 假如父母不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 一味简单、僵硬地管教, 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对抗情绪和行为。
这个时期的小孩, 尽管自我认识开展了, 但自我操纵才能还差, 常会无认识地违背纪律。
他们喜爱与人争论, 但常论据缺乏;喜爱疑心, 却又缺乏科学依照;喜爱发觉见解, 但又推断不准;喜爱批判别人, 却又容易片面。
家长明白了“心理断乳”期小孩的这些特点, 对待他们就更应防止简单粗暴, 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 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 希望子女能实现本人想实现, 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因而, 父母的理想, 把本人的生活经历灌输给小孩, 企图让小孩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 子女要独立。
因而矛盾必定产生, 对抗行为在所难免。
对抗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不与父母交谈, 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 有的离家出走,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缘故1.好奇心, 例如, 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 越是受批判, 人们越是想看, 想方设法要弄到手, 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2.对立情绪, 听凭你“苦口婆心”, 千言万语, 他却无动于衷, 认为你是虚情假意, 吹毛求疵。
政教处范文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政教处范文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相关教育措施建议一、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九年级是初中最后一个学年,学生们面临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
他们有着以下几个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九年级的学生越来越能够认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2.情感情绪波动大第一次离家,九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情感压力和情绪波动,他们有可能会陷入孤独和失落中。
3.好奇与求知欲强烈九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和新事物非常好奇,对知识的渴求也更强烈。
他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4.独立能力增强九年级的学生独立能力明显增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更加依赖网络和手机,需引导他们正确使用。
二、教育措施建议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教育措施建议。
1.塑造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好的表现提前表扬、及时给予反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帮助学生缓解情感压力九年级学生的情感波动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面对种种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情感自我调节能力。
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情况后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建议。
3.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教育过程应该更注重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发展。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出发,包括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科技创新等,发掘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
4.掌握与正确使用互联网技能九年级学生对网络和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互联网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选择的能力。
学校可以开办专项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运用互联网和手机,掌握相关技能,并构建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
家长也应该监督孩子的使用,引导他们用好手机和网络。
中学生心理特点,家长应对方法(实用篇)
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你都注意了吗?当孩子升入中学阶段,家长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在学校,孩子不听老师的话、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常与老师顶嘴、和老师对着干等现象。
个别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对抗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不爱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二,在家,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
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对抗叛逆情绪严重,亲子关系紧张。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往往十分忧心,却又束手无策,想管教又不知道如何管教,一管教反而激化矛盾,孩子更加反感、暴躁。
其实,想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了,是以平等的姿态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指责他的时候,他才愿意和你沟通。
中学时期孩子叛逆心理的特点及危害:叛逆心理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的孩子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父母,以粗暴的举止反抗父母。
有的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有的则对事情的分歧而转化为对父母本人的恶感,以极端的办法来处理。
如:辱骂父母甚至离家出走来伤害父母。
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父母,孩子同样受到伤害。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弄得是两败俱伤。
具体来说,孩子叛逆心理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危害主要有:(1)盲目性。
逆反心理过强的孩子,凡事都横加抵制和反对,想干就干,不听任何劝阻,不顾后果,情绪主宰一切,往往导致不良的结局。
(2)抵触性。
无视和对抗社会行为规范,带有抵触情绪,易发生触犯法律的行为。
(3)放纵性。
不听忠告,无视劝阻,我行我素。
(4)极端性。
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极端性,一味地抱着与他人或外界对着干的心理,来应付一切。
那么做家长的该如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呢?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调适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策略。
当孩子进入中学,家长要改变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1.父母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当孩子小的时候,读小学的时候,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2、产生“成人感”青少年身体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企图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老师家长平等对待,尤其要求老师父母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自信心,要求有一种“独立人格”。
我们要充分利用少年“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性,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人生与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3、思维能力明显发展青少年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
但是,青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尚未定型。
4、情感丰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逐渐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的情感活动向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向往美好理想的成熟型情感。
但青少年情感常表现为情绪兴奋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
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
男生比女生明显。
5、性意识开始萌芽少男少女开始产生怀春心理,注意和喜欢接近异性,有较强的性意识和性冲动。
第1页共1页(三)心理活动的矛盾性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少年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
他们对老师家长的话,不仅不太听得进去,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老师父母。
然而,少年毕竟不是成人,他们在心理上有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孩子习惯的幼稚行为,有好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
2、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相矛盾青少年对很多问题不再像儿童那样无所顾忌地刨根问底;他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在心底里,他们有了自己的秘密,但他们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和父母这些生活中最接近的人的理解。
3、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
他们开始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
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初中时期,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友情等各方面的压力。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提供相应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1.身体和认知的变化:在初中阶段,身体发育进一步加快,青春期的变化开始显现。
他们的动机和自律性增强,开始更加独立和自主。
认知能力也进一步提高,思维方式更趋于抽象和逻辑。
2.自我认同的建立:初中时期,孩子开始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形象,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社会认同。
这也使得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
3.成就感的追求:孩子在初中开始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他们开始追求成绩上的成功,并依靠这些成就来塑造自己的自尊心。
对于他们来说,取得好成绩是展示自己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方式。
4.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初中孩子对于同伴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他们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并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同时,同伴压力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二、应对策略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初中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理解他们内心需求的关键。
父母应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扰,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引导。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多与家人交流,分享内心的感受。
2.提供适度的支持:父母应该以支持为主导,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努力。
在学习上,建议父母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激励他们树立目标并持之以恒。
3.引导正确的自我认知:父母应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要通过正向的评价和鼓励,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4.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与同龄人的相处对于初中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并提供适当的社交技巧和互动指导。
此外,家庭也应该为孩子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以增加他们对家庭的依靠感。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变化、学习压力的增加、社交关系的复杂化等问题,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需要得到重视。
以下是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一、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行为以及自我价值感。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看得非常重要。
因此,有时他们会受到同龄人对他们的外貌和外表的评价和观点的影响。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情绪波动较大初中生的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特别开心或者特别沮丧。
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在发生变化。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他们情绪的波动,适时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的活动,以缓解情绪上的不适。
三、逐渐独立意识加强初中生逐渐开始表现出独立意识。
他们渐渐追求不受父母约束的自由和独立。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度地给予他们一些独立权利和责任,同时培养他们正确认识权益和责任的观念。
四、对社交关系的关注初中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关系。
他们希望在班级里有朋友和认同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培养他们与同学和老师的良好关系。
同时,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应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方法。
五、学习压力增加初中生面临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家长和老师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
同时,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好坏,而是鼓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身心发展不平衡初中生身心发展不平衡,身体发育和性别特征逐渐显现。
而且,他们的心理和身体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睡眠问题、饮食习惯问题等。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可以教育他们关于健康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历着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变过程。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的产生、情感变化和适应困难等。
首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开始快速发育,形体构造逐渐变大,但是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仍然比较大。
此外,大脑的发育也在快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培养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其次,初中学生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开始在人际关系中寻求自我认同感。
他们渴望被他人接纳和赞许,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的影响。
再次,初中学生情感上发生较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青春期带来的荷尔蒙变化和身体发育等因素,使得孩子情绪波动较大。
他们常常面临着情感的矛盾和困惑,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学会有效地表达和处理情感。
最后,初中学生面临着适应困难。
进入初中后,孩子们需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挑战。
这些变化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压力和不安,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我认为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首先,提供适当的身心发展平衡教育。
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艺术培养,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平衡发展。
例如,设置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第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育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例如,通过鼓励学生在社交活动中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注重情感教育。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亲子互动、班级共建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增强互相理解和沟通的能力。
总之,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措施是密切相关的。
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关心和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下面将从情绪特点、行为特点和应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主要体现在情感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以及对成绩、社交关系等方面十分敏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都在发育,情绪容易波动。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消极情绪,如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此外,初中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他们容易受到同伴、家庭、学校等各种压力的影响。
在面对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时,他们也容易情绪化,表现出愤怒、沮丧、自卑等情绪。
针对初中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家长和老师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首先,要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尽量不要评判或斥责他们的情绪表达,鼓励他们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次,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调节环境,让他们可以通过运动、读书、写作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应时常与初中生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减轻他们的压力。
其次,初中生的行为特点表现出积极探索、独立意识和叛逆等方面。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探索阶段,他们开始对自己和周围世界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他们希望尝试新事物,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尝试独立处理问题。
另一方面,初中生也会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对于权威或者规定的抵触情绪比较强,他们希望通过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来寻求自我认同。
针对初中生的这些行为特点,家长和老师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首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
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与他们保持密切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此外,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最后,应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关注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强化。
首先,要注重饮食、作息和运动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初中生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阶段,心理特点明显,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引导。
本文将从社交焦虑、学业压力、自我认同等方面探讨他们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社交焦虑1.建立自信心。
鼓励他们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如班级集体活动、学校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合理的社交观念。
教育他们理解“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尊重他人的差异,融入集体。
3.发展社交技能。
设立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教导他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社交场合。
二、学业压力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育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学习内容,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2.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育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应试。
通过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提供学习支持。
教师和家长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包括解答疑惑、指导学习方法、提供适当的辅导材料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自我认同1.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教育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不要盲目追求同质化。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四、情感管理1.交流情感。
鼓励与他们进行开放、诚实的对话,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
2.培养情绪调节的能力。
教导他们通过阅读、写作、绘画、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提醒他们情绪波动的正常性,并提供适当的技巧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
3.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他们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积极引导、教育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初中阶段的良好心理发展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的影响。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社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说到教育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这是对教育的一种片面理解和认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希望有所帮助!一、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学家认为,初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
他们遇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加之知识与经验的不足,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情绪偏激,常常因一些小事不顺心而感情冲动。
这是他们生理上的急剧变化给心理活动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初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主要表现如下:1、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情感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初中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意志和毅力。
一旦受到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就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例如,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学习内容和环境的改变,会使他们觉得难以适应,感到紧张、焦虑,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有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害怕见到自己不如意的成绩,就抄袭他人作业或考试作弊;有些意志脆弱的学生还会采取旷课、逃学、甚至弃学等逃避方式来求得解脱。
2、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孩子自进入初中阶段就有了成人感,希望家长不再把他看作孩子。
他们渴望自治,期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家长的承认和尊重,希望与父母平等。
但与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情况相比,他们的社会成熟又有些滞后。
这时的初中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尤其是缺乏复杂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
所以,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就显得冲动、偏激、摇摆和脆弱。
例如,有些学生觉得成人吸烟、喝酒很爽,就想亲身体验一下;有些学生把家长对他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对家长的批评教育更是反感,采取排斥态度等等。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方法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应对方法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特点既包括青春期的一般特点,也包括初中生特有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行为和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强烈的自我表达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此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初中生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二、情绪波动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比较明显。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也可能会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长期的情绪低落。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价值观和信仰的变化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我认知逐渐深化,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可能会发生变化。
他们可能会对传统观念产生质疑,追求独立和个性表达,同时也会对未来的人生规划进行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思考空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初中生的人际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他们与小学时期的朋友可能渐渐疏远,与新的同学和朋友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同时,他们也可能面临与朋友、家人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商。
五、学业压力初中生需要应对日益增加的学科内容和考试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厌学等情绪,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此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六、心理适应问题初中生需要适应身体、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
这个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适应问题,例如自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以及自我评价不高等认知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发现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
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法
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法引言初中一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会经历许多心理变化和挑战。
本文档旨在探讨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一、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1 自我认同的探索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进行思考和质疑。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自我认知上出现波动和不确定性。
1.2 社交关系的转变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更加注重社交关系,与同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
他们可能会遇到交友困难、同伴压力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1.3 学习压力的增加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深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逐渐增加。
他们需要适应更加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更高的学术要求,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焦虑和压力。
二、应对方法2.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中一年级学生应对心理挑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他们进行交流。
2.2 提供支持和鼓励学生需要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和社交关系的转变。
2.3 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
这包括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压力。
2.4 鼓励参与课外活动参与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初中一年级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社交技能,并减轻学习压力。
家长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并提供支持和资源。
三、总结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面临着社交关系的转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加等心理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一阶段,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供支持和鼓励、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鼓励参与课外活动等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育迅速,心理特点较为明显。
以下是初中生常见的心理特点:1. 自我认同感变化明显:初中生对自我认同感的追求更加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对自己的形象和身份认同产生较大的关注。
2. 自我价值评价压力增大:初中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地位、研究成绩和外貌等方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敏感,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做出过分的评判。
3. 情绪波动较大:由于青春期身体激素分泌的变化,初中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个体差异也表现明显,可能会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 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初中生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感到困惑,面临着诸多选择,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压力。
二、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对策为了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需要关注和引导他们的心理发展。
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1. 注重自我认同感的培养:鼓励初中生建立积极向上的自我认同感,提高自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初中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减轻他们过分关注他人评价的压力。
3. 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给予初中生充分的情感关怀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情绪问题,提供适当的情绪缓解渠道,如自我调节和倾诉。
4.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初中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减少对未来的迷茫和压力。
5.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应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互相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初中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成长环境。
三、总结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关注并解决他们在心理发展上的问题。
通过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挑战,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第一,身份认同的不稳定性。
七年级学生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中开始了他们的初中生活,他们需要重新建立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这个时期,常常会出现对于自我身份的不确定,对于自身价值的怀疑等问题。
这时,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积极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身份认同。
第二,情感需求的增加。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他们的情感需求相对较高。
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并加强学生情感管理的能力培养。
第三,自我意识的觉醒。
七年级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形象和表现,他们希望能够被他人关注和认同。
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集体中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第四,学业压力的增加。
初中学习的确相对于小学阶段更加繁重和复杂。
七年级学生常常会面临学习的压力和挫折。
学校和家庭应该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同时,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并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
第五,对未来的担忧。
初中阶段对于很多七年级学生而言,是连接中学和高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可能对于未来的升学压力感到焦虑和担忧。
在这一点上,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升学观,提供必要的升学指导和支持,并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不管升学与否,学习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价值。
总之,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较为突出,理解并合理应对这些特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在教育、管理和支持方面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关爱、尊重和积极成长的环境。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解决方法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解决方法
初一学生是青春期开始的阶段,心理上会面临很多变化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特点以及解决方法:
情绪波动大:初一学生常常因为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而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等负面情绪。
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情绪压力。
自我认知不足: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初一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课程,让他们逐渐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
学习压力大:初一学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学习要求和考试压力。
建议家长和老师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负担,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社交困难:初一学生可能会面临新环境、新人际交往等问题,导致社交困难。
建议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避免冲突和误解的出现。
总之,初一学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
他们度过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初中生们面临着身心发展、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多重挑战,他们的心理特点也逐渐凸显出来。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阶段,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对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探索初中生所处的阶段是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期,他们对自我身份、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和定位开始产生变化。
他们渴望被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这种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眼光非常敏感,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对于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应对。
首先,要积极鼓励和肯定初中生的优点和成就,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其次,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情绪波动和社交焦虑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前期或者中期,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激素分泌增多,情绪容易波动。
他们常常会感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
同时,初中生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也加大,他们渴望被他人接纳和认可,但也常常会担心自己受到排斥或被孤立。
在应对初中生的情绪波动和社交焦虑时,家长和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首先,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其次,要帮助他们建立友善和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适应训练,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学习压力和学业焦虑初中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学科知识和学习任务都较为复杂和庞大,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压力较大,学业焦虑也时常出现。
他们常常面临着考试、作业、复习等任务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升学的竞争和选择的困扰。
为了帮助初中生应对学习压力和学业焦虑,家长和教师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1. 自我认同的探索初中时期,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探索。
他们渴望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并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赞同。
因此,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群体活动,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自尊。
2. 情绪波动和适应困难由于荷尔蒙的变化和学校生活的压力,初中生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和适应困难。
教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倾听的空间。
同时,建立积极的研究环境,提供心理辅导和适度的压力释放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3. 自主研究和控制欲望的增长初中生对自主研究的需求和控制欲望逐渐增长。
教育者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过程,提供一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帮助他们培养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建立合理的纪律和规范,帮助学生理解自主和责任的平衡。
4.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初中生非常重视同伴关系,他们渴望被认可,并希望融入一个友好的社交群体。
教育者应鼓励积极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
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他人的尊重。
5. 未来职业规划的探索初中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思考和规划。
教育者可以组织职业指导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此外,教育者还应鼓励学生拓宽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对于教育者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的心理引导和适当的教育措施,可以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
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初中生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正面临着身体和情绪上的巨大变化。
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家庭教育策略,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初中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如下:1.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差异,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2.自我评价敏感: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和成绩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负面评价可能导致自卑感,正面评价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3.独立意识强烈:初中生希望更多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渴望独立和自主决策。
家长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鼓励他们从小事情中学会独立。
4.人际关系复杂化:初中生开始建立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人际关系,对同伴的看法和交往方式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
家长应关注他们的伙伴选择,并提醒他们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5.自我中心思维:初中生还处于自我中心思维阶段,很难完全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基于以上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家庭教育策略: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初中生保持密切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倾听,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2.肯定和鼓励:初中生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家长应该经常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自信和成就感。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接受挑战,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3.激发兴趣爱好:初中生对各种兴趣爱好非常感兴趣。
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团和俱乐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能力和全面发展。
4.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家长可以逐渐给予孩子更多的独立权利,如管理个人学习时间和财务开销。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可以学会自主决策、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5.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朋友圈子,并教给他们倾听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家长对策建议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本文结合我校初中学生现状对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作简要梳理,并希望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家长对策建议(一)初一学生心理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比较幼稚,有些“孩子气”,看待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到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的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入新的生活中。
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紧张感。
新的作息时间,校规校纪,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不相同。
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
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的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二)初一学生家长对策建议面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合作,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
1.加强理想教育初一年级的学生,地处环境、教学方式、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互对比竞争,一旦遇到不理想的现实,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冲突,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陷入自卑与孤独,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和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辛的奋斗才能实现。
具体的办法可以讲述一个伟人、名人的心路历程的故事。
组织观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2.加强礼仪教育当今中学生中很多人礼仪观念淡薄、行为举止不雅。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尊重别人,不知道礼让,不讲礼貌;不知道怎样称呼人,不知道迎来送往;不会走路,不会敲门,不知道道谢;甚至满口污言秽语,衣着暴露,发型怪异。
在家里不知道尊重、孝敬长辈,惟我独尊,为所欲为。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简明、最容易又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应该该做的或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面前。
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身边的人的礼仪品质。
俗话说“欲观其父先观其子”就侧面说明了长辈品质对孩子的影响。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家长应紧密配合学校首先进行榜样教育。
家长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学校应建议家长当好文明家长,注意在家庭礼仪中的示范作用。
让家长从意识上认识到礼仪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
让家长明白保持家长风度、不打骂孩子也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并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比如告诉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好榜样;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尊重孩子的朋友;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家长自己不养成生活恶习比如酗酒、泡麻将馆等。
二、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家长对策建议(一)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二学生基本上已步入青春期,心理发育迅猛,心理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甚至会像北京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提出“初二现象”那样成为“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即初二是“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
”“初二现象”表现为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
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
是非观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
喜欢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
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
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初二的辍学率达到了10%左右。
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以及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
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
男生有时变得很小气,容易计较;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又过于独立。
(二)针对“初二现象”的家长对策建议家长面对初二学生骤然的心理变化往往束手无策,甚至好多家长觉得孩子叛逆、管不了便放弃了对孩子的管教。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
只有多方面地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和孩子沟通。
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
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
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
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
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
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同一。
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
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
别在意现在哪个班,要追求下一次能进什么班。
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
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
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
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
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
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
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
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人一生可以不做坏事,但绝不可能不做错事。
初二则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错”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发展顺利,固然幸运;产生了一点麻烦,一些困惑,也不必紧张。
我们应该认识到,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备代价。
一个学生不让在校园里犯错,就会留到社会中去犯错,这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这个信心和耐力,有这个认识高度,有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一起研究,共同努力,让这个“事故多发的阶段”平稳度过,让所有初二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都能逐步优秀。
三、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家长对策建议(一)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对家长的压力,学生恐惧不安,战战兢兢,甚至绝望放弃。
面对繁重的作业,急躁厌烦、憋闷压抑,甚至出现头晕呕吐现象,有的摔撕作业本或卷子以发泄内心的厌烦情绪。
面对停滞的成绩,焦虑苦恼,失去信心。
(二)初三学生家长应对策略家长是成年人,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在家中营造出平和、宽松、愉悦地氛围。
不要把考学目标定的太死,不要把话说得说太绝,给孩子留个周旋的余地,勤问老师。
孩子写作业时,家中要保持安静。
参加个作业辅导班。
原则是家庭经济状况尚可,本人爱学,成绩中等,辅导班老师负责,不做学生的拐杖。
家长应当注重鼓励孩子。
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
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
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多看孩子身上的优点,鼓励孩子,孩子就能不断树立起自信心,也就会自觉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家长可以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赞他的老师:“你的老师是最好的!”“这些老师水平确实不同!”这些话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产生自豪感,相信老师、尊敬老师,上课也就会很乐意认真听讲,积极跟上老师的节奏。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家长会发现这个方法有很好的效果:“孩子听课认真了,作业也就做得好,学习更积极主动,老师发现他很努力,也就更愿意帮助他。
”除此之外,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我们还应当建议家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尽量避免互相攀比、炫耀家庭富裕的现象。
引导学生懂得作为中学生,在自己的读书、生活中,父母已经花费了许多金钱和精力,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