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建2010年安全事故一览
2010年1月14日辽宁省大连地铁试验段一标段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1人死亡。
18 时总包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2月9日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土建2225标段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15 时 1人死亡。
总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事故责任单位正在调查中。
2010年3月19日中铁十二局集包铁路位于乌兰察布市旗下营镇境内一在建隧道15时左右发生塌方,事故导致至少10人被困。
2010年5月3日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二道河村的中铁十九局施工人员租住的民房发生火灾,22时30分左右据初步核实,火灾已造成10人死亡,另有重度和轻度烧伤人员14名。
2010年7月11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中铁十八局施工的南黎铁路宾阳段那适2#17时隧道发生塌方事故,经核实,共有10人被困。
7月14日7时27分,隧道内又发生二次塌方,被困10名工人全部遇难。
2010年11月26日南京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四标段,钢箱梁发生倾覆,7名施工人员死亡,20时30分左右,桥下另有3人受伤。
从一起桥机起吊事故案例剖析谈起
张允中陈新安
0 引言
桥机起吊工序在不少企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起吊安全事关重要,人命关天。
据发生事故资料表明:由于施工组织者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者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目起吊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给国家、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
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针对施工组织者、操作者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防范、减少发生桥机起吊事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遏制桥机起吊事故发生的安全监察工作有所帮助。
1 事故案例
最近在某企业发生一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一台30t/5t桥机在对一件长约8300mm、宽约3250mm、厚度为120mm、重约25.4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的钢丝绳及卸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因此,当
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cm时,承重的φ39mm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一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2 原因分析
分析这起桥机起吊作业事故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项目负责人接受此项任务后,因抢工期,只注重了抓生产进度,而未能及时做好周密的组织工作及明确提出起吊的安全措施;
(2)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1人独自作业,未能认真检查工件上的2只临时吊耳中心与工件的重心是否一致,对工件在起吊过程中的重心变化考虑不周。
用单根钢丝绳二端通过卸扣与吊耳连接,钢丝绳因起吊过程中的重心变化而在吊钩中发生滑动,造成工件向一端倾斜。
当时起吊的卸扣与钢板成70°夹角,起吊重量为13.5t,由于单根钢丝直接挂在吊钩上和重心偏移,导致夹角突然偏小,使这一端吊点上的卸扣承重受力突然加大,从卸扣剪断面分析,卸扣与吊耳由起吊时的面接触形成点接触,瞬间产生的拉力骤增且集中,造成卸扣销轴受力点被剪切拉断;
(3)操作者缺乏对同一规格而不同材质的卸扣许用负荷相差悬殊的有关知识,仅凭经验选用了φ39mm卸扣。
事后取样化验为20<sup>#</sup>钢;按
GB10603—89卸扣标准产品有M(20<sup>#</sup>)、S(20Mn)、T(35GrMo)3种系列,由20<sup>#</sup>钢或以上钢号锻造后热处理制成。
不同钢号的卸扣许用负荷相差悬殊,如φ39mm卸扣起重量分别为6.3t、10t、12.5t。
3 看法和建议
为防范、减少起吊过程中的事故和隐患,谈一点看法和建议。
(1)企业施工组织者接到任务,头脑里应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组织布置生产的同时要强调安全,正确处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于安全的辩证关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开展工作。
在重大作业中亲自到场,全面负责,切实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人。
(2)桥机工、起吊工接到起吊任务后,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检查所使用的桥机、吊具等完好状况。
当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进行检修并向有关领导报告;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设备、起吊工器具;切实弄清起吊工作任务、要求;起吊工作严格执行“10不吊”的原则并须2人以上作业,相互配合,专人指挥。
遇到工作暂停或歇工时,不准将起吊重物悬吊在空中;2台桥机同时
起吊1件工件时,应按桥机同步作业额定的安全起重量合理配置,认真做到不过载,统一指挥,同步运作,协调一致。
起吊钢丝绳、工器具等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磨损、材质疲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强度验证和材料分析。
起吊工作无小事,操作者不能只凭个人经验盲目作业,了解一些材料学、力学等基本技术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技术知识和文化素质,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3)选择合理起吊方案。
起吊作业前,应根据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工件有关数据、施工现场情况拟定起吊方案。
选取对工件的捆绑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起吊高度、位置、角度等因素,合理选配起吊钢丝绳的长度、直径,工夹具规格。
特别在重大起吊作业前必须编制起吊方案,并由总工组织有关生产、技术、安监等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会,进行对拟定的起吊方案进行论证,对起吊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确定最佳起吊方案;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起吊方案要求,制定重大起吊作业具体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起吊作业,安监、设备部门应进行现场安全监控;桥机进行重大起吊作业时,应配备专职机修工、电工严密监控桥机关键部件运行情况,直至起吊作业安全结束。
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专业起吊人员少,施工组织者、操作者只凭个人经验盲目作业,很少对起吊方案进行研讨,给桥机起吊作业造成了事故和隐患。
(4)选择好安全、合理的工器具。
起吊前,应掌握桥机起重的各项参数,核对工件的图纸理论重量,核算工件的重心位置,要认真仔细检查选用工器具的吊具性能、范围、起重量,要考虑安全系数等。
工件是否有起吊的专用吊耳,专用吊耳必须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确保吊耳的几何尺寸、强度满足起吊要求,专用吊耳焊缝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必要时可用无损探伤的手段对焊缝进行检查确认,确定焊缝合格后方可起吊。
对金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起吊作业,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用软材料对起吊总吨位进行保护,以免工件加工面被钢丝绳损伤或加工后的工件锐角损伤起吊钢丝绳。
掌握常用起重吊具负荷的速算方法,对操作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选配好安全、合理的工器具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公式可方便快捷选配或迅速判断、速算起吊作业的钢丝绳、工器具、设备是否超过额定负荷,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a 钢丝绳的使用拉力:p=98d<sup>2</sup>(N)式中:p—钢丝绳的使用拉力(N,符合GB6067—85机构工作组别和吊挂、捆绑用安全规定);d—钢丝绳直径(mm)。
b 滑轮与滑轮组的计算公式:p=1.4nd<sup>2</sup>(N)式中:p—滑轮允许载重量(N);d—滑轮槽底直径(mm);n—滑轮的轮数。
滑轮组的工作绳数:
式中:n—滑轮组工作绳数(根);Q—起重量(N);F—牵引力(N);η—滑轮组的阻力系数(n≤6时η=1,n≥6时η=2)。
c 卸扣(以20Mn为例)使用拉力p=59d<sup>2</sup>(N)式中:p—卸
扣使用拉力(N);d—卸扣弯环处直径(mm)。
如果对链条、白棕绳、安全夹钳、地锚拉力等同样会速算,就可避免盲干,减少事故发生率,工作起来心里踏实,安全生产就更有把握了。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安全管理网(责任编辑陆海标)
2006年二十二局
火凤网(新闻空间) 来关注京广线施工架桥机侧翻事故。
昨天,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带领省安全生产监督局、武汉铁路局的主要领导,会同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赶赴广水市二医院看望正在被救治的15位受伤工人。
任世茂要求各相关部门科学公正地调查事故原因,举一反三,严防类似安全事故发生。
10月21号22点35分,京广铁路线改造工地广水杨寨镇境内,中铁二十二局二公司在铺架一片梁时,施工吊梁突然断裂,拉翻巨型架桥机,导致架桥机和片梁砸死砸伤在场的施工人员。
目前已有6名施工人员相继死亡,15人受伤。
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我们接到这个事故的报告以后省里的俞书记罗省长都十分关心也十分重视便派我来看望你们希望你们好好的养伤早日恢复健康。
"
据悉,任世茂还向这起事故中的21名死伤者家属每人送去了1000元的帮扶金
关于“11.29”铁路架桥机高坠事故的情况说明
时间:2010-12-01 16:36:58 来源:郑州市网管办河南新闻手机网
11月30日,郑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获知媒体对郑州东站北下联络线项目工程中发生架桥机高坠事故的报道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妥善安排好死亡人员善后处理和伤员救治等工作。
调查与处理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11月29日15:40,由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的郑州东站北下联络线工程跨郑州市商都路铺架工程,一台架桥机在过孔过程中,主梁发生倾斜,后支腿脱落,造成正在作业的楚建磊、梁海强等2人从桥墩上坠落死亡。
同时,事故还造成一辆路过的汽车受损,车上的刘予蒙、刘开森等2人受轻伤。
目前,受伤人员伤情稳定。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架桥机刹车失灵,导致主梁发生倾斜,后支
腿脱落。
事故发生后,中铁七局、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郑州市安监局、市建委安监站等有关部门人员先后赶到事发现场,积极组织事故救援,妥善安排死亡人员善后处理和伤员救治,并对下一步事故调查提出明确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目前,事故现场已处理完毕,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