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道和扇区
磁卡记录原理
磁卡记录原理磁卡记录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酒店、超市等各种场景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卡记录原理的工作原理、数据结构和读写过程。
一、工作原理磁卡记录原理基于磁性材料的特性,通过在磁卡上刻录磁道来存储数据。
磁卡通常由塑料制成,表面覆盖有一层磁性材料,如磁性氧化铁。
磁卡上的磁道由许多弱小的磁区组成,每一个磁区代表一个二进制位(0或者1)。
二、数据结构磁卡记录原理中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磁道、扇区和数据位。
磁道是磁卡上的一个圆形轨道,可以分为多个扇区。
每一个扇区包含一定数量的数据位,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信息。
数据位可以被磁化成南极和北极两种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的0和1。
三、读写过程1. 写入数据:将要写入的数据经过编码处理后,通过磁头将数据位磁化成相应的磁极状态。
写入过程中,磁头会在磁卡上挪移,将数据写入到指定的磁道和扇区中。
写入结束后,磁卡上的数据就被成功记录下来。
2. 读取数据:读取数据时,磁头会按照指定的路径挪移到目标磁道和扇区上。
磁头会检测磁区的磁极状态,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位。
通过解码处理,可以将二进制位转换为实际的数据信息。
读取过程中,磁头会持续读取数据位,直到读取完整个扇区的数据。
四、应用场景磁卡记录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包括:1. 银行卡:银行卡是最常见的磁卡应用之一。
银行卡上存储了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通过刷卡机可以读取和写入相关数据。
2. 酒店门锁卡:酒店门锁卡使用磁卡记录原理来实现对房间的开锁和锁定功能。
酒店客人可以通过刷卡机刷卡来开启房间门锁。
3. 超市会员卡:超市会员卡使用磁卡记录原理来存储用户的消费记录和积分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刷卡机刷卡来获取相关的优惠和积分。
总结:磁卡记录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技术,通过在磁卡上刻录磁道来存储数据。
磁卡的数据结构包括磁道、扇区和数据位,通过磁头的读写操作可以实现数据的写入和读取。
磁卡记录原理广泛应用于银行、酒店、超市等场景中,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和交易。
硬盘物理结构
硬盘物理结构先看下硬盘物理结构1 硬盘物理结构硬盘物理上主要是盘片、机械手臂、磁头、和主轴等组成. 在盘片逻辑划分上又分为磁道、扇区, 例如下图:2 盘片磁道、扇区磁道:当硬盘盘片旋转时, 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 则磁头会在盘片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 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以盘片中心为圆心, 由此可以划分出很多磁道来,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 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 硬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盘片上的磁道由外向内依次从“0”开始进行编号.柱面:由于硬盘可以由很多盘片组成, 不同盘片的相同磁道就组成了柱面(cylinder), 如图1所示.磁头:假设有N个盘片组成的硬盘, 那么有2N个盘面(一个盘片有2面), 那么磁头也就有2N个, 即每个盘面有一个磁头.扇区:早期的硬盘盘片的盘面以圆心开始向外放射状将磁道分割成等分的弧段, 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如图2). 每个扇区一般规定大小为512byte, 这里大家应该比较疑惑, 外圈周长很明显比内圈要长, 怎么可能每个扇区都是512byte?其实答案早期硬盘外圈存储比内圈存储密度低一些, 所以外圈很长但是仍然只能存储512byte,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了柱面数(磁道数) Cylinders、磁头数Heads、扇区数Sectors, 基本上硬盘的容量我们能够计算出来硬盘总容量= Cylinders * Heads * Sectors * 512byte. 但是由于早期硬盘外圈密度低, 导致盘片利用率不高, 现在的硬盘盘片则采用内外存储密度一致的方式, 每个磁道都划分成以512byte大小的弧段, 这样也造成了内外磁道上扇区数量会不一样, 外圈上的扇区数要多于内圈扇区数.硬盘寻址方式硬盘存取、读取数据, 首先要做的就是寻址, 即定位到数据所在的物理地址, 在硬盘上就要找到对应的柱面、磁头以及对应的扇区, 那么怎么寻址呢?有两种方式: CHS和LBACHS模式:CHS(Cylinder/Head/Sector)寻址模式也称为3D模式, 是硬盘最早采用的寻址模式, 它是在硬盘容量较小的前提下产生的.硬盘的C/H/S 3D参数既可以计算出硬盘的容量, 也可以确定数据所在的具体位置. 这是因为扇区的三维物理地址与硬盘上的物理扇区一一对应, 即三维物理地址可完全确定硬盘上的物理扇区. 三维物理地址通常以C/H/S的次序来书写, 如C/H/S为0/1/1, 则第一个数字0指0柱面, 第二个数字1指1磁头(盘面), 第三个数字1指1扇区, 表示该数据位于硬盘1盘面上的0磁道1扇区. 现在定位已完成, 硬盘内部的参数和主板BIOS之间进行协议, 正确发出寻址信号, 从而正确定位数据位置.早期硬盘一个磁道上分63个扇区, 物理磁头最多16个(8个盘片, 盘片多了硬盘那就真要加厚了). 采用8位寻址方式, 8位二进制位的最大值是256(0-255), 可以表示磁头数, 而扇区只有63个(1-63), 只需要其中6个二进制位即可表示, 剩下2位拿去表示柱面, 柱面数用10(8+2)位来表达, 达到1024个柱面(0-1023), 因此总扇区数(1024×16×63). 前面说一个扇区大小为512byte, 这也就是说, 如果以C/H/S寻址模式寻址, 则IDE硬盘的最大容量只能为1024×16×63×512B= 500MB左右.可以思考下, 在8位寻址模式下, 其实可以寻址的硬盘最大容量为1024×256×63×512B =8G,那为啥CHS模式硬盘只支持到500MB呢?原因很简单, 我们的硬盘盘片不可能让128片盘片重叠起来吧, 那会是多厚??如果采用28位寻址方式, 那么可以寻址137G, 盘片也不可能一直堆叠下去.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经常去买硬盘的人都知道, 目前硬盘经常都说单碟、双碟, 其实意思就是说硬盘盘片只有1个或者2个, 而且都只是用一面, 单碟一个磁头而已, 但是硬盘容量确是几百G, 而且硬盘柱面往往都大于1024个柱面, CHS是无法寻址利用完这些硬盘容量的.另外由于老硬盘的扇区划分方式对硬盘利用率不高, 因此出现了现在的等密度盘, 外圈的扇区数要比内圈多, 原来的3D寻址方式也就不能适应这种方式, 因此也就出现了新的寻址方式LBA, 这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的线性寻址方式, 即从最外圈柱面0开始, 依次将扇区号编为0、1….等等, 举个例子, 假设硬盘有1024个柱面, 由于是等密度硬盘, 柱面0(最外圈)假设有128个扇区, 依次编号为0-127, 柱面1有120个扇区, 则依次编号为127-246, …..依次最内圈柱面127只有扇区64个, 则编号到最后.因此要定位到硬盘某个位置, 只需要给出LBA 数即可, 这个就是逻辑数.在LBA 模式下, 为了保留原来CHS时的概念, 也可以设置柱面、磁头、扇区等参数, 但是他们并不是实际硬盘的物理参数, 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出的一个概念, 1023之前的柱面号都一一物理对应, 而1023以后的所有柱面号都记录成1023磁头最大数可以设置为255, 而扇区数一般是每磁道63个, 硬盘控制器会把由柱面、磁头、扇区等参数确定的地址转换为LBA 数. 这里我们再此明确两个概念:物理扇区号:一般我们称CHS模式下的扇区号为物理扇区号, 扇区编号开始位置是1逻辑扇区号:LBA下的编号, 扇区编号是从0开始.CHS模式转换到逻辑扇区号LBA计算公式LBA(逻辑扇区号)=磁头数×每磁道扇区数×当前所在柱面号+ 每磁道扇区数×当前所在磁头号+ 当前所在扇区号–1例如: CHS=0/0/1, 则根据公式LBA=255 ×63 ×0 + 63 ×0 + 1 –1= 0也就是说物理0柱面0磁头1扇区, 是逻辑0扇区.硬盘分区我们知道, 一般使用硬盘, 我们首先会对硬盘进行分区, 然后对分区使用某个文件系统格式(NTFS、FAT、ext2/ext3)进行分区格式化, 然后才能正常使用. 那么分区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常见的windows中说到的c、d、e盘是怎么划分出来的呢?其实, 在装windows系统过程中, 一般我们只需要填写每个分区的大小, 看不出来分区过程的实际工作情况, 我们可以从linux系统分区过程反而能反应底层实际分区情况.柱面是分区的最小单位, 即分区是以某个某个柱面号开始到某个柱面号结束的.如图, 柱面1~200我们可以分为一个区, 柱面201~500再划分为一个区, 501~1000再划分为一个区, 以此类推. 大家可以看到, 柱面0没有在任何分区里面, 为何?这里说说, 前面说到硬盘从外圈(柱面0)到内圈扇区是依次编号, 看似各个扇区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里硬盘的柱面0的第一个扇区(逻辑扇区0, CHS表示应该是0/0/1)却是最重要的, 因为硬盘的第一个扇区记录了整个硬盘的重要信息, 第一个扇区(512个字节)主要记录了两部分:①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程序就放在这里, 主引导程序是引导操作系统的一个程序, 但是这部分只占446字节.②DPT(Disk Partition table): 硬盘分区表也在这里, 分区表就是用来记录硬盘的分区情况的, 例如c盘是1~200柱面, d盘是201~500柱面, 分区表总共只占64字节, 可以看出, 分区其实很简单, 就是在这个表里面修改一下记录就重新分区了, 但是由于只有64字节, 而一条记录就要占用16字节, 这个分区表最多只能记录4个分区信息, 为了继续分出更多分区来, 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也就是说, 在这4个分区中, 可以使用其中一条记录来记录扩展分区的信息, 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再继续划分逻辑分区, 而逻辑分区的分区记录则记录在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 如此则可以像链表一样划分出很多分区来. 但是请注意, 一个分区表中可以有1~4条主分区, 但是最多只能有1个扩展分区.举例, 主分区可以是P1:1~200, 扩展分区P2: 2~1400, 扩展分区开始的第一个扇区可以用来记录扩展分区中划分出来的逻辑分区.分区表链分区表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详细讲一下, 分区表是一个单向链表, 第一个分区表, 也就是位于硬盘第一个扇区中的DPT, 可以有一项记录扩展分区的起始位置柱面, 类似于指针的概念, 指向扩展分区(图3), 根据这项记录我们可以找到扩展分区的某柱面0磁头1扇区(CHS), 而这个扇区中又存放了第二个分区表, 第二个分区表第一项记录一般表述了当前所在的逻辑分区的起始/终止柱面, 第二项记录表述了下一个逻辑分区所在的0磁头1扇区(CHS),第三、第四项记录不存任何信息(图4).请看下图, 主引导记录/分区表所在的是硬盘第一个分区, 基本分区1、基本分2、基本分区3都是主分区、扩展分区内有2个逻辑分区, 每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都是分区表, 至于引导扇区(DBR), 在系统启动一节中会提及.系统启动:之前提到MBR中安装的引导加载程序, 他的作用是什么?①提供开机菜单选项: 可以供用户选择启动哪个操作系统, 这是多重引导功能.②加载操作系统内核: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内核, 需要引导程序来加载③转交给其他引导程序: 可以将工作移交给其他引导程序来进行上述操作.其实引导加载程序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中, 还可以直接安装在每个分区的引导扇区(DBR)中, 注意下, 每个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都有一个自己的启动扇区, 专门用来安装引导加载程序, 如上图标3结构图.系统启动过程:①首先,BIOS启动后, 读取硬盘第一个扇区MBR中的引导加载程序(可能是windows或者linux 的grub)②MBR中的引导程序提供开机菜单, 你可以选择1)直接加载windows 内核2)将工作转交给windows 分区内的引导扇区中的加载程序, 让他自己去加载内核3)转交给linux分区内引导扇区, 让他去加载linux.③根据用户选择的选项和引导加载程序中记录的分区, 到分区表找对应的分区柱面号等分区信息, 启动内核或者分区加载程序.Window安装时默认会自动将MBR和windows所在分区的引导扇区都装上引导程序, 而不会提供任何选项给用户选择, 因此如果之前装过其他操作系统, 然后再另外装一个windows时, 会把公用的MBR覆盖掉, 如此, 原来的操作系统就无法启动了. 如果先装windows, 然后装linux, linux会覆盖MBR, 然后让用户选择是否将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统的启动项添加进来, 如果你选择了添加进来, 那么你在开机时就会有两个选项让用户进行选择了.后记l 这里讨论的全部是硬盘相关的东西, 光盘不在此列, 而且光盘的磁道并不是从外圈到内圈编号, 而是从内圈开始编号, 这点注意.l 硬盘第一个扇区是由MBR和分区表占据, 因此0柱面0磁头上剩下的62个扇区一般会空出来保留(这部分保留称为隐藏扇区, 因为操作系统读取不到这部分扇区, 这部分扇区是提供给BIOS读取的), 而系统分区则从0柱面1磁头1扇区开始, 折算成LBA=255 ×63 ×0 + 63 ×1 + 1 –1= 63, 即从LBA 63号扇区开始分区. 不过查阅有的资料提及到另外一种说法, 那就是有的硬盘可能0柱面全部空下来, 如果真是这样, 那浪费可就真的大了.l 对于扩展分区的分区表我们知道也是由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开始写, 而且是写到每个逻辑驱动器的第一个扇区, 同样, 扩展分区内的第一个扇区所在的磁道剩余的扇区也会全部空余出来, 这些保留的扇区操作系统也是无法读取的, 注意在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里面是没有引导加载记录的. 引导加载记录都是放在隐藏扇区后面的. 可以看图3, 图4。
硬盘基本知识(磁道、扇区、柱面、磁头数、簇、MBR、DBR)
硬盘的DOS管理结构1.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数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2.簇“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当创建一个很小的文件时,如是一个字节,则它在磁盘上并不是只占一个字节的空间,而是占有整个一簇。
DOS视不同的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不同容量的硬盘,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簇的大小可在称为磁盘参数块(BPB)中获取。
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本点:(1)“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2)不同的存储介质,不同容量的硬盘,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3)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3.扇区编号定义:绝对扇区与DOS扇区由前面介绍可知,我们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或是说柱面/磁头/扇区与磁盘上每一个扇区有一一对应关系,通常DOS将“柱面/磁头/扇区”这样表示法称为“绝对扇区”表示法。
行考任务三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
行考任务三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行考任务三: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1. 硬盘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硬盘存储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数据存储方式,它使用磁性材料记录数据,并以磁道和扇区的形式进行组织和访问。
硬盘存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原理:1.1 磁道和扇区:硬盘分为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多个扇区。
磁道是硬盘上的一个圆环,扇区则是磁道上的一个弧段,每个扇区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1.2 磁头和磁道定位:硬盘上的磁头负责读写数据。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磁头会根据指令将磁头移动到相应的磁道位置,然后与该磁道上的扇区进行数据交互。
1.3 硬盘控制器:硬盘控制器是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它负责指挥磁头的移动和数据的读写。
硬盘控制器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数据校验和错误纠正。
2. 文件服务的作用和实践意义文件服务是指通过网络提供的文件存储和共享功能。
它能够将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的文件整合在一起,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管理这些文件。
文件服务的作用和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文件共享和协作:文件服务可以将文件集中管理,使得不同用户能够共享文件,并进行协同编辑和版本控制。
这对于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2 数据备份和恢复:文件服务通常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能够保护重要文件的安全。
用户可以通过文件服务自动备份文件,以防止数据丢失。
2.3 远程访问和跨平台共享:文件服务可以支持远程访问,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文件。
文件服务还可以跨平台共享,使得不同操作系统的用户都能够访问和使用文件。
3. 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的关系硬盘存储和文件服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存。
硬盘存储提供了数据的物理存储空间,而文件服务则在硬盘存储的基础上,提供了文件的组织、管理和访问功能。
具体来说,硬盘存储为文件服务提供了以下支持:3.1 存储空间:硬盘存储提供了文件服务所需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各种类型和大小的文件。
硬盘保存的数据原理
硬盘保存的数据原理
硬盘保存的数据是通过磁性原理来实现的。
硬盘内部包含一个或多个盘片,每个盘片上有许多磁道和扇区。
磁道是圆形轨道,而扇区是每个磁道上的小块。
硬盘的读写头可以悬浮在盘片的表面上方,通过磁头与磁道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在写入数据时,计算机通过磁场对磁头施加电流,使其在特定位置改变磁场的方向和极性。
这种改变会将数据编码成磁性信号,被存储在对应的磁性区域中。
在读取数据时,磁头会感应到传感器中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计算机会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来恢复原始数据。
由于硬盘是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数据在断电后仍然能够保持。
这是因为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是稳定的,只有外界施加了足够的磁场才能改变其状态。
总的来说,硬盘保存数据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和极性来编码和存储数据,并通过感应磁场变化来读取数据。
磁道、柱面、扇区、簇
磁道、柱面、扇区、簇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2.簇“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当创建一个很小的文件时,如是一个字节,则它在磁盘上并不是只占一个字节的空间,而是占有整个一簇。
DOS视不同的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不同容量的硬盘,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簇的大小可在称为磁盘参数块(BPB)中获取。
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本点:(1)“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2)不同的存储介质,不同容量的硬盘,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3)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3.扇区编号定义:绝对扇区与DOS扇区由前面介绍可知,我们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或是说柱面/磁头/扇区与磁盘上每一个扇区有一一对应关系,通常DOS将“柱面/磁头/扇区”这样表示法称为“绝对扇区”表示法。
扇区知识
FF7H FFF7H 坏
FF8H-FFFH FFF8H-FFFFH 文件最后一个簇
×××H ××××H 文件下一个簇
对于FAT16,簇号×2作偏移地址,从FAT中取出一字即为FAT中的域。
逻辑扇区号=数据区起始逻辑扇区号+(簇号-2)×每簇扇区数
要点:(1)整个硬盘可分为MBR,DBR,FAT,BD和数据区。
(2)MBR,DBR,FAT,和BD位于磁盘外道。
5. MBR
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绝对扇区)柱面0,磁头0,扇区1处。由于DOS是由柱面0,磁头1,扇区1开始,故MBR不属于 DOS扇区,DOS不能直接访问。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记录区就是记录有关分区信 息的一张表。它从主引导记录偏移地址01BEH处连续存放,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簇号=(逻辑扇区号-数据区起始逻辑扇区号)DIV每簇扇区数+2
要点:(1)FAT反映硬盘上所有簇的使用情况,它记录了文件在硬盘中具体位置(簇)。
(2)文件第一个簇号(在目录表中)和FAT的该文件的簇号串起来形成文件的“簇号链”,恢复被破坏的文件就是根
据这条链。
(3)由簇号可算逻辑扇区号,反之,由逻辑扇区号也可以算出簇号,公式如上。
登记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DOS中DIR列出的内容训是根据文件目录表得到的。
(3)文件起始簇号填在文件目录中,其余簇都填在FAT中上一簇的位置上。
9.物理驱动器与逻辑驱动器
物理驱动器指实际安装的驱动器。
逻辑驱动器是对物理驱动器格式化后产生的
(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
0磁道0扇区引导
0磁道0扇区引导
0磁道0扇区引导(或称为MBR引导)是计算机硬盘上的一个特殊扇区,用于引导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它是硬盘上一段固定的512字节的空间,存储了引导程序和分区表等重要信息。
当计算机开机时,它会首先加载位于0磁道0扇区的引导程序,也称为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该程序负责寻找并加载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
主引导记录中包含了硬盘分区表的信息,它记录了硬盘上各个分区的位置和启动标记等。
通过读取主引导记录,计算机可以确定哪个分区包含操作系统,并将控制权传递给该分区的引导程序,从而引导操作系统的加载。
因此,0磁道0扇区引导非常关键,它在计算机启动时协助定位和加载正确的操作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技术和引导方式的发展,如UEFI引导方式的出现,MBR引导逐渐被标记为古老的引导方式。
现代计算机往往使用更先进的引导方式,如GUID分区表(GPT)和UEFI引导方式。
这些新的引导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支持更大的硬盘容量和更多的分区,以及更好的安全性。
盘面,磁道,柱面,扇区
盘⾯,磁道,柱⾯,扇区1. 盘⾯⼀个盘⽚都有两个盘⾯(Side),即上、下盘⾯,⼀般每个盘⾯都会利⽤,都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也有极个别的硬盘盘⾯数为单数。
每⼀个这样的有效盘⾯都有⼀个盘⾯号,按顺序从上⾄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
在硬盘系统中,盘⾯号⼜叫磁头号,因为每⼀个有效盘⾯都有⼀个对应的读写磁头。
硬盘的盘⽚组在2~14⽚不等,通常有2~3个盘⽚,故盘⾯号(磁头号)为0~3或 0~5。
2. 磁道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圆,这些同⼼圆轨迹叫做磁道(Track)。
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
硬盘的每⼀个盘⾯有300~1 024个磁道,新式⼤容量硬盘每⾯的磁道数更多。
信息以脉冲串的形式记录在这些轨迹中,这些同⼼圆不是连续记录数据,⽽是被划分成⼀段段的圆弧,这些圆弧的⾓速度⼀样。
由于径向长度不⼀样,所以,线速度也不⼀样,外圈的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即同样的转速下,外圈在同样时间段⾥,划过的圆弧长度要⽐内圈划过的圆弧长度⼤。
每段圆弧叫做⼀个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
⼀个标准的3.5⼨硬盘盘⾯通常有⼏百到⼏千条磁道。
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些磁化区,在磁盘格式化时就已规划完毕。
3. 柱⾯所有盘⾯上的同⼀磁道构成⼀个圆柱,通常称做柱⾯(Cylinder),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下从“0”开始编号。
数据的读/写按柱⾯进⾏,即磁头读/写数据时⾸先在同⼀柱⾯内从“0”磁头开始进⾏操作,依次向下在同⼀柱⾯的不同盘⾯即磁头上进⾏操作,只在同⼀柱⾯所有的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才转移到下⼀柱⾯,因为选取磁头只需通过电⼦切换即可,⽽选取柱⾯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
电⼦切换相当快,⽐在机械上磁头向邻近磁道移动快得多,所以,数据的读/写按柱⾯进⾏,⽽不按盘⾯进⾏。
也就是说,⼀个磁道写满数据后,就在同⼀柱⾯的下⼀个盘⾯来写,⼀个柱⾯写满后,才移到下⼀个扇区开始写数据。
硬盘CHS详解
硬盘的DOS管理结构1.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数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
磁头、磁道和扇区
磁头、磁道和扇区
1.硬盘磁头((magnetic) head)
磁头定义及工作原理
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而它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
图 1
磁头是硬盘中对盘片进行读写工作的工具,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
硬盘的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最初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通过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的幅度。
图 2
图 3
2.磁道(track)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磁道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著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磁道是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磁表面存储器是在不同形状(如盘状、带状等)的载体上,涂有磁性材料层,工作时,靠载磁体高速运动,由磁头在磁层上进行读写操作,信息被记录在磁层上,这些信息的轨迹就是磁道。
图 4
3.扇区(sector)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就是磁盘的扇区。
图 5
图 6
4.磁记录基本条件
电磁转换器件-----磁头;
记录的媒介,也就是存储信号的载体-----磁盘,磁带;
磁头与磁盘间的相对匀速运动,且读与写一致;外加信号必须是交变信号(交流信号,电转磁)。
软盘读取的原理
软盘读取的原理软盘是一种常见的存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
软盘读取的原理涉及到软盘的结构、数据编码、磁道和扇区、驱动器控制等多个方面。
首先来了解软盘的结构。
软盘通常由一个塑料外壳和一个可旋转的磁盘组成。
磁盘被分为多个同心圆,并且每个同心圆分为多个扇区,扇区是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外壳包含了一个驱动器电机和读写磁头。
软盘的尺寸通常为3.5英寸,容量通常为1.44MB。
软盘中的数据使用磁场来存储和读取。
磁场的方向表示二进制的0和1。
数据被编码为磁场的强弱或磁场的方向变化。
软盘的数据被划分为多个磁道和扇区。
磁道是同心圆上的一个环,扇区则是磁道上的一个小区域。
每个磁道和扇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确定数据的位置。
软盘通常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
软盘驱动器负责控制软盘的读取和写入。
它通过一个读写磁头来进行操作。
读写磁头由磁盘上的磁场探测器和写入磁场的电磁线圈组成。
读取数据时,磁头定位在指定的磁道上,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来读取数据。
写入数据时,磁头会产生一个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来存储数据。
软盘读取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向软盘驱动器发送读取命令。
驱动器控制电路根据命令控制电机转动,将磁头定位到指定的磁道上。
一旦磁头定位好,电驱动电路就会向磁头的电磁线圈施加电流,使磁头产生一个磁场。
磁场会通过磁盘上存储的磁场相互作用,改变电磁线圈中的电流。
这个电流的变化通过控制电路转换为二进制的0和1。
控制电路根据扇区的数量和数据编码方式将这些二进制数据从磁盘中读取出来,并将其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读取完成后,软盘驱动器会将结果返回给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总结起来,软盘读取的原理包括软盘的结构、磁场数据编码、磁道和扇区的划分,以及驱动器控制等方面。
软盘驱动器通过控制磁头的位置和产生电磁场的方式来读取软盘上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数据。
这样,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就可以在计算机内存中使用软盘中的数据。
hdd原理
hdd原理HDD原理HDD(Hard Disk Drive)是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设备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磁盘上记录和读取数据。
HDD由多个盘片叠放而成,每个盘片都有两个磁头,分别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HDD的工作原理。
1. 磁性材料HDD的盘片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常用的材料是氧化铁或钴合金。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化。
2. 磁头HDD的磁头是由细小的线圈制成的,通过通电产生磁场。
磁头负责读取和写入盘片上的磁化信息。
读取时,磁头感应到盘片上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写入时,磁头通过改变其磁场方向,将电信号转换为盘片上的磁化信息。
3. 盘片和转轴HDD通常由多个盘片叠放而成,每个盘片都有一个转轴。
盘片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主轴上。
主轴负责旋转盘片,使得磁头能够读取或写入任意位置的数据。
常见的转速有5400转/分钟、7200转/分钟和10000转/分钟。
4. 磁道和扇区盘片表面被划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
磁道是HDD上最小的数据存储单位,可存储一个或多个扇区。
扇区是磁道上的一个小区域,通常为512字节或4KB。
每个扇区都有一个地址,用于标识其在磁道上的位置。
5. 寻道和定位HDD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之前,需要将磁头移动到所需的磁道上。
这个过程称为寻道。
寻道时,磁头通过控制电机驱动,使得磁头移动到目标磁道上。
定位是将磁头精确移动到扇区的起始位置,以便读取或写入数据。
6. 数据读取和写入当磁头定位到目标扇区时,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读取时,磁头感应到盘片上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接口传输给计算机。
写入时,计算机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接口传输给磁头,磁头将信号转换为盘片上的磁化信息。
7. 数据存储和擦除HDD的数据存储和擦除是通过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来实现的。
数据存储时,磁头改变磁场方向,将数据转换为盘片上的磁化信息。
磁盘的工作原理
磁盘的工作原理
磁盘是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设备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性材
料在磁场中的磁化方向变化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磁盘的工作原
理可以分为磁头、磁道、扇区三个部分。
磁头是磁盘读写数据的核心部件,它由磁性材料制成,可以在磁盘表
面上读取和写入数据。
磁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
化方向变化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当磁头接触到磁盘表面时,它
会感应到磁场的变化,从而读取或写入数据。
磁道是磁盘表面上的一个圆形轨道,它是磁盘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磁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方向变化来存储数据。
每个磁道上可以存储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扇区是磁盘表面上的一个扇形区域,它是磁盘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扇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方向变化来存储数据。
每个扇区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标识该扇区的位置和大小。
磁盘的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过程是通过磁头在磁盘表面上移动来实现的。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磁头会定位到指定的磁道上,并读取该磁
道上的所有扇区。
当计算机需要写入数据时,磁头会定位到指定的磁
道和扇区上,并将数据写入该扇区。
总之,磁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方向变化来实
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磁头、磁道、扇区是磁盘的三个核心部件,它们共同协作完成磁盘的读写操作。
磁盘的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存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计算机存储原理和优化存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磁盘和分区
硬盘的DOS管理结构1.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数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
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
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
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
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5)公式: 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2.簇“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当创建一个很小的文件时,如是一个字节,则它在磁盘上并不是只占一个字节的空间,而是占有整个一簇。
DOS视不同的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不同容量的硬盘,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簇的大小可在称为磁盘参数块(BPB)中获取。
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本点:(1)“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2)不同的存储介质,不同容量的硬盘,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3)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3.扇区编号定义:绝对扇区与DOS扇区由前面介绍可知,我们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或是说柱面/磁头/扇区与磁盘上每一个扇区有一一对应关系,通常DOS将“柱面/磁头/扇区”这样表示法称为“绝对扇区”表示法。
硬盘的磁道扇区柱面
十六进制数的数码为0、1、2、3、4、5、6、7、8、9、A、B、C、 D、E、F共十六个,其中数码A、B、C、D、E、F分别代表十进制 数中的10、11、12、13、14、15,进数规则为逢十六进一,借一当 十六。
二.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
分整数部分的换算和小数部分的换算。
本章放映结束表11几种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推出时间字长位主频mhz集成度晶体管数片40041971年072300802861982年16625134万803861985年321640275万804861989年3225100120万pentium1993年32606233310万pentiumii1997年32133450750万pentiumiii1999年32350550950万pentium42000年321400以上4200万itanium安腾2001年648002500万不包括cacheitanium2002年64900100022亿表12各进制之间数值的对应关系十进制d二进制b八进制o十六进制h101112131415101110010111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1011121314151617图11汉字国标码的编码格式图12啊字的点阵外形图13汉字编码之间的关系图14微型计算机系统cpu主机硬件系统外存储器计算机系统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总线系统内存储器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各种文字图形处理软件各种数据处理软件服务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图15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内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外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图16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内存储器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图形扫描仪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外存储器硬盘软磁盘磁带光盘外部设备图1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18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图19cpu图110内存条图111一种典型的主板内存条插槽cpu插座键盘和鼠标接口usb接口集成声卡接口串行通信端口软驱数据线接口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接口pci插槽agp插槽bios芯片集成网卡接口并行通信端口midi戏杆接口芯片组电源插座图11235英寸软盘和软驱图113硬盘的外观和结构硬盘顶盖硬盘控制芯片ide接口硬盘产品标签跳线口缓存电源接口螺丝固定孔控制电路板图114光盘cd驱动器dvd驱动器图117键盘图118机械鼠标左光电鼠标中无线鼠标右图119扫描仪图120mp3播放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投影仪图121常见的计算机显示器显卡图123喷墨打印机左和激光打印机右图124声卡和网卡图125内置式和外置式调制解调器键盘是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
磁道扇区的概念
磁道扇区的概念磁道扇区是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组织和存储硬盘上的数据。
磁道是硬盘上的一个圆环状区域,垂直于硬盘盘片的方向。
每个盘片上通常有多个磁道,且所有盘片上的同一位置的磁道组成了一个柱面。
磁道是硬盘上的基本存储单位,类似于光盘上的一个“道”。
扇区是磁道上的一个弧形区域,是磁道的一部分。
一个磁道可以被划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包含着同样大小的数据。
每个扇区一般有512字节、1KB或2KB 的空间,用于存储数据。
扇区是硬盘上的最小存储单位,也是计算机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最小单位。
磁道和扇区的概念在硬盘的数据存储和访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划分盘片上的磁道和扇区,可以方便地定位和管理数据。
计算机通过跟踪目标磁道和扇区的位置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到需要读取和写入的数据。
磁道和扇区的编号方式有两种:面号-磁道号-扇区号(Cylinder-Head-Sector,CHS)和逻辑块地址(Logical Block Addressing,LBA)。
CHS方式是采用物理几何位置的编号方式,即通过定义柱面数、磁头数和扇区数来表示具体的磁道和扇区位置。
这种方式在早期硬盘上广泛应用,但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大,CHS方式的限制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容量大的硬盘上的柱面数和磁头数都非常庞大,给计算机处理带来了困难。
LBA方式是采用逻辑地址的编号方式,即通过线性方式对硬盘上的扇区进行编号。
在LBA方式下,硬盘上的每个扇区都有一个唯一的逻辑块地址,计算机通过这个逻辑块地址来访问和管理硬盘上的数据。
LBA方式在现代硬盘中被广泛采用,能够充分利用硬盘的存储空间,同时更加方便了操作系统对硬盘进行管理和控制。
磁道和扇区的概念在硬盘读写数据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硬盘上的数据时,首先通过控制器确定目标的磁道和扇区位置,然后通过驱动器将磁头定位到目标磁道上的目标扇区,最后读取数据。
同样,当计算机需要写入数据时,也需要将目标数据写入到目标磁道上的目标扇区,具体的过程是将磁头定位到目标扇区位置,然后将数据写入到扇区中。
详细介绍硬盘的磁道和扇区
详细介绍硬盘的磁道和扇区(上篇)磁道是磁盘一个面上的单个数据存储环。
如果将磁道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从数据管理交率看实在是太大了。
许多盘片一个磁道能存储100000字节甚至更多,用于小文件存储进的效率就太低了。
因此,磁道被分成若干编号的分区,称为扇区。
这些扇区代表了磁道的分段。
不同类型的磁盘驱动器依据磁道密度,将磁道划分成不同数据量的氓区。
例如,软盘格式化使用每磁道8~36扇区,而硬盘通常以更高的密度存储数据,每磁道可以有900个或更多的扇区。
PC系统中,通过标准格式化程序产生的扇区容量为512字节,这个数字在整个PC历史中一直没有变化过。
在PC标准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为了兼容大多数老的BIOS和驱动器,驱动器通常执行一个内部转译,转译为逻辑上每磁道63个扇区。
磁道上的扇区编号从1开始,不像磁头或柱面编号从0开始。
例如,1.44MB软盘含以0~79编号的80个柱面和以0~1编号的2个磁头,而每个柱面上的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编号从1~18。
当磁盘被格式化后,格式化程序在每个扇区的数据前后各创建一个标识(ID)区域,磁盘控制器用它来为扇区编号并识别每个扇区的开始和结束。
这些区域标识每个扇区的数据区域前趋和后继,占用了磁盘总存储容量的一部分。
这就是磁盘的未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不同的原因。
注意,市面上大多数现代硬盘驱动器已经预先格式化了,制造商给出的标称值也是格式化后的容量。
现在已太提及未格式化容量。
另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是IBM和其他公司制作无ID记录驱动器,意思是不再在每个扇区的前后加上ID标记。
这将使更多的磁盘空间用于实际的数据存储。
磁盘上的每个扇区有一个前缀部分,或叫扇区头,用以标志扇区的开始,含扇区编号,还有一个后缀部分,或叫扇区尾,其中包括一个校验和(用于确保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一些新的驱动器去掉了扇区头,这被称做无ID记录,可以存放更多的数据。
每个扇区包含512字节的数据。
低级格式化过程通常对数据字节填充一些特定的值,例如F6h(十六进制),或者一些驱动器制造商使用的其他测试样式。
硬盘和u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和u盘的工作原理硬盘和U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存储设备,它们在计算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硬盘和U盘的工作原理方面进行介绍。
一、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磁道、扇区和磁头等概念。
1. 磁道:硬盘的数据存储介质是由许多同心圆组成的磁道。
每个磁道都包含一系列的扇区,用于存储数据。
2. 扇区:扇区是硬盘中最小的数据存储单位,通常为512字节或4KB。
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扇区,读取或写入数据。
3. 磁头:磁头是硬盘中负责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装置。
硬盘通常有多个磁头,每个磁头可以独立地读取或写入数据。
硬盘的工作过程如下:1.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硬盘上的数据时,操作系统会发送读取指令给硬盘控制器。
2. 硬盘控制器根据指令确定需要读取的磁道和扇区,并将磁头定位到指定的磁道上。
3. 一旦磁头定位到正确的磁道,硬盘开始旋转,使得指定扇区位于磁头下方。
4. 磁头开始读取数据,将数据传输给硬盘控制器,再由控制器传输给计算机的内存。
5. 当计算机需要写入数据时,硬盘控制器会将数据传输给硬盘,并由磁头写入指定的磁道和扇区。
二、U盘的工作原理U盘是一种便携式存储设备,也被称为闪存盘或闪存驱动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闪存芯片和控制器等元件。
1. 闪存芯片:闪存芯片是U盘的核心组件,用于存储数据。
它采用了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的稳定性。
2. 控制器:控制器是U盘中的主要控制单元,负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控制器还负责管理闪存芯片中的数据存储和读写操作。
U盘的工作过程如下:1. 当U盘插入计算机时,计算机会识别U盘,并加载相应的驱动程序。
2. 控制器与计算机建立连接,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对U盘进行读写操作。
3.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U盘上的数据时,操作系统会发送读取指令给控制器。
4. 控制器根据指令从闪存芯片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的内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硬盘的存储结构
硬盘通常由若干盘片组成,存放数据的各个盘面分别称为0面、1面、 2面等, 每个面都有一个专门的读写磁头,一个盘片有上下两个磁头。 硬盘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磁道的集合,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 每个面上的磁道数根据硬盘的规格不同而异,可以从数百到数千,每个磁 道上的扇区数可多达63个。 硬盘上的扇区标志不是在一般的格式化时形成的,而是在“低级格式 化”时形成的。 和软盘不同,硬盘的磁道中,扇区号不是依次连续排列,而是按某个 间隔跳跃排列,这个间隔的数字称为交叉因子(也称为交错因子)。主机 从磁盘读写数据时,往往要顺序读写逻辑扇区号相连的若干个扇区,对每 个扇区,不但要读写512 B数据,还要进行一些传送、处理工作,如果扇 区号相连的扇区在实际排列位置上也相邻,由于磁盘的高速旋转,一个扇 区读写后,必要的传送、处理尚未完成,下一个要读写的扇区已经转到磁 头下,等到能够读写时,位置已经错过,只能等待下一次再转过来。适当 选择交叉因子,能使相邻扇区号的两个扇区经过磁头下的时间间隔恰与上 一个扇区的读写、传送、处理的总时间相当,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提高存取数据的速度。
⒌文件目录表 为了管理磁盘上的文件,操作系统为磁盘上根目录和所有子目录都建立一 个目录表,目录表由若干表项组成,每项占32B,对应一个文件或一个子目录 。 在表项中有以下几种数据: ①文件主名(或子目录名)和扩展名; ②属性; ③建立或最后修改时间; ④建立或最后修改日期; ⑤起始簇号; ⑥文件长度。 对磁盘格式化后,在盘上建立根目录表,位置在文件分配表之后,其中 所有表项都是空的,以后在根目录中每建立一个新的文件或子目录,就占用 一个空的表项并填入相应内容。 根目录表后,才是供存放文件内容的空间。 子目录表是在创建子目录时生成的。它的构造与根目录表相同,创建时 先占据一个簇,以后随着其中文件个数的增加还可以扩大到更多簇。 当删除一个文件或子目录时,写在盘上的文件内容并不真正清除,相应 的目录项中的内容也不全部清除,只有表项中文件名或子目录名的第一个字 节被改写为E5H,同时,这个文件或子目录占用的各簇在文件分配表中的对应 项被改写成“未占用”。以后,操作系统在使用目录表时,只要表项中存放 名字的第一个字节的内容是E5H,即当做空的表项进行处理。
分区表有4 个表项,可以对应4 个分区,每个表项占用 16B,结构 如下: 对第一个硬盘,驱动器标志的可能取值是80H和00H,在4个表项 中,只有1个是80H ,指明启动时使用这个分区的操作系统(一台机器 只能在一个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工作,硬盘上安装多种操作系统时,一 次只能运行其中之一),这个分区称为活动分区(Active Partition) 对第二、第三……硬盘,驱动器标志依次为81H、82H……。 系统标识表示分区中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例如06H 表示DOS 包括Windows 95/98、Windows NT),02H表示UNIX。DOS扩展分区 则用05H表示。 对安装DOS、Windows95/98等操作系统的分区,分区中的起始扇 区,像软盘的第 1 个扇区一样,是引导扇区,其后有文件分配表、根 目录等。 从硬盘启动时,经过硬件检测后首先将主引导扇区读入内存,然 后执行主引导程序。这段程序的主要任务是查看分区表,找到活动分 区后,即从这个分区的起始扇区读入引导记录,以后的过程就与软盘 启动类似了。
ROM BIOS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对磁盘的操作。当系统软 件或应用软件需要存取磁盘上某一扇区的数据时,它们并不直接 跟磁盘驱动器这一硬件设备打交道,而是把磁头号、磁道号、扇 区号组成的扇区地址传送给 BIOS ,由 BIOS 去执行一系列复杂的 操作,完成读写任务。 BIOS的设计者规定,向BIOS传递读写磁盘的要求时,用1个 字节表示磁头号、用2个字节表示磁道号(10位)和扇区号(6位 )。各种软件在通过BIOS读写硬盘时,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定。设 计者当时面对的是容量很小的硬盘,考虑到以后的发展,留有很 大的余量,允许的最大硬盘容量为504MB(厂商标注528MB)。 但近年来,硬盘技术发展迅速,容量不断增加,超过500MB 的硬盘被普遍使用,其磁道数超过1024,每磁道扇区数达到63个 ,已无法在2 个字节中容纳磁道号和扇区号了。然而,由于遵循 原有规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大量存在,这一规定不能轻易更 改。
第26章 磁盘的存储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磁盘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磁盘的存储 结构
教学方法:讲练法 教学步骤:
一、磁盘的存储结构
微机故障是指微机系统的硬件发生物理性损坏,或者软 件系统的程序错误。前者一般称硬故障,后者则称软故障。 实践证明,微机发生的故障70%是软故障。 一旦微机发生故障,首先要考虑是否是软件故障,而在 软故障中又要首先想到是否是病毒造成,消除病毒并证实软 件没有问题,最后再查找硬件故障。如果判断错误,开始就 乱动硬件设备,可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导致小故障变成大 故障。在诊断微机故障时可以先排除软故障的可能后,再考 虑硬故障的诊断。
⒉引导记录 对软盘格式化,在完成所有扇区的划分并写上标志后,DOS自动向0 面0道1扇区写入512B数据。这一扇区称为引导记录,又称为引导扇区、 引导区、启动块、BOOT区等。 引导记录中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程序,二是有关磁盘规格的 参数。 ⒊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 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用户的数据文件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 上的。由于文件的大小是动态的(经编辑后会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 这就对文件的存储方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DOS和Windows均以“簇(Cluster)”为基本单位来存放文件,簇的 大小与磁盘规格有关,软盘每簇是一个扇区,硬盘的每簇扇区数随条件 而异,有4、8、16等。 与扇区的逻辑编号类似,簇也有自己的编号,称为簇号。 由于磁盘上文件的变化,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连续存放在磁 盘中,往往会分为若干段,就像一条链由若干个环节组成一样,这种存 储方式称为文件的链式存储。
⒋文件分配表 为了实现文件的链式存储,磁盘上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被文件占 用,哪些簇尚未被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 一个簇的簇号,对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不再有后继簇。 磁盘上有一个区域用来存放这些记录,这个区域称为文件分配表,简 称FAT(File Allocation Table),表中有许多表项,每项记录一个簇的信息 。 文件分配表在格式化时形成,紧接在引导记录之后,固定占据若干个 扇区,一式两份,内容完全相同。在正常情况下,初形成的表中所有项都 标为“未占用”,但如果磁盘有局部损坏,格式化程序会检测损坏的簇, 在相应的项中标上“坏簇”,以后存放文件时可以避开这些簇。 目前常用的软盘容量较小,簇数也少,FAT的每一项占据1.5B,称为 12 位FAT,硬盘通常使用16位FAT(记为FAT16)或32位FAT(记为FAT32 )。 16位表项的FAT,每项占用2字节,这就决定了簇号不能超过FFFFH即 65535。面对越来越大的硬盘,不得不以加大簇容量的方法来限制簇号的扩 大,这是硬盘每簇包含的扇区个数不统一的主要原因。簇容量的增大导致 空间的浪费增大,文件越小,文件个数越多,这种浪费越严重。在 Windows 95/98和Windows NT中,FAT表项允许扩大到4B,即32盘虽然磁道数很多, 但磁头数(面数)尚未用足,因此,可以把一个磁头数较少、 磁道数很多的真实磁盘,看做一个磁头数较多、而磁道数不超 过1024的“逻辑磁盘”,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面对的是这个逻 辑磁盘,它的每个扇区都对应真实磁盘的一个扇区,这就是 “逻辑块地址”(Logic Block Addressing,简称LBA)方式。 当软件要对某个扇区进行读写时,BIOS就自动地根据确定的对 应关系进行换算,求得真实的磁头号、磁道号和扇区号,向硬 盘发出读写命令。 硬盘的容量较大,通常可以划分为几个分区( Partition ) ,这样可以在同一个硬盘上安装两种以上的操作系统。 为实现分区,硬盘上的数据存储结构与软盘不同,0面0道 1 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其中的512B包含着主引导程序、分区 表和最后2字节的校验码。
⒈面、磁道和扇区 软盘的圆形薄膜有两个面(Side),目前所使用的软盘两面均可以存 储数据,其中无标签的一面称为0面,有标签的一面称为1面。 由于读写软盘时薄膜是旋转的,因此,连续写入的数据排列在一个 圆周上,称为磁道(Track)。一片软盘可以容纳多个磁道,从外向内编 号,最外面的磁道是0磁道。 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Sector),容量通 常是512B字节。 主机与磁盘驱动器之间交换数据是以扇区单位的,即使当前主机只 需要磁盘上存储的某一字节,也必须一次把这个字节所在的扇区中的 512B全部读入内存,再使用所需要的那个字节。 一个扇区所在的面号、道号、扇区号三个数据合称扇区地址,由于 使用面号、道号、扇区号三个数据来指定一个扇区不方便,因此也将盘 上的所有扇区都规定一个连续的、确定的序号,称为逻辑扇区号,如0面 0道1扇区称为0号扇区、0面0 道2扇区称为1号扇区……,依次类推。 软盘格式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磁盘表面写上这些扇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