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浅析日本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动因及关键环节

一
、
日本 大企业 实施知识产
权战略的内在动 因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日本大企 0 0
业将 知识产 权工 作 由一般性 的法 务
活 动 向公 司 经 营 战 略 层 面 提 升 的趋
势逐 渐显现 , 具体表 现在: 企业高级 管理 层对知 识产 权认 识上 的理念 变
化 ,以及 由此导 致的 知识 产权运 用 与企 业经营 战略 的融 合 、知 识产 权
维普资讯
它 山 之 石
dV l Ce fr m o t e r o h s
浅 析 日本大企 业 实施 知 识 产权 战略 的动 因及关 键环 节
◆ 中国 科学 院 研 究生 院 尤 安军
◆ 北京 商 贸学 校 商学 系
王
蕾
摘 要: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竞争环境 、产业形态、企业 自身技术能力发展阶段等 因素入手,分析 了近年来 日本大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由一般性法务工作 向公 司经营 战略层面提升这一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因, 并对指导方针、 组织结构、应用策略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 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 了初步分析 。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 ;内在动因,关键环节
济 高速 增长 ,一 跃成 为 世界第 二经 造 了 良好 氛 围 。
权 政策 、不断 强化 知识 产权法 律法
济 大 国。但是进入 2 世纪 9 年 代 , 0 0 随 着泡沫 经济 的崩 溃 , 日本 出现 了
2 法制 环境 变化 .
规, 直至 2 世纪 初 “ 1 知识产权立 国”
着 日本劳 动 力成本 的提高 以及 来 自
一
阶段的主 要研 究领 域是尾 气排 放 武 田公 司明确 提 出战略职 能一 体化
日本拟成为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国家

七 个 战 略 与 百 条 建 议
笔 者 认 为 , 谓七 个 战 略 , 所 实
的顺 序 列 出。
!
20 0 2年 莞 1 0期
总 第 2 2期 0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 策与 管理
图
全 球 科 技 经 济 嘹 望
要 为 便 于 掌 握存 在 问题 和建 议 教 授 晋 升 时 把 专 利放 在 与学 术 论 企 业 成 长 后 , 考 虑废 止 。 建 议 1 :放 宽 限 制 ,使 大 学 1 学 欧 的 概 貌 , 百 条 建 议 将 按 1~10 文 、 生 评 价 相 同 的 位 置 , 美 的 对 0
自主专 利 较 弱 ,今 后 欧 美 也 不会 进 知 识 创 造 的 发 展 ,全 面 地 从 根 轻 易 地 将 自主 专 利 卖 给 日本 。大 本 上 改 革 现 有 的 制 度 ,提 出 了 综
学 对 专 利 的 关 心 淡 薄 , 0 0年 大 合 性 的 建 议 。 20
面 的理 由 :
经 济 的 发 动 机 成 为 国 民 的 广 泛 共 4 .世 界 :为 充 分 保 护 本 国 的
1 .日本 的 经 济 不 景 气 ,制 造 识 。
业 在 国 际 上 的 竞 争 力 下 降 ,企 业
靠 转 向 投 资 海 外 来 降 低 成 本 ,第 知 识 产 权 , 还 需 要 有 相 应 的 国 际 性 合 作 体 制 和 条约 。此 外 要 争 取 三产 业也 处 于 低 迷 状 态 。
中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前言中日两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直是两国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日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层出不穷,既有经济上的纠纷,也有文化上的冲撞。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中日知识产权哲学的差异1. 中方观点中国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为知识产权是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基础。
中国政府积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明确的确立,这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日方观点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先行者,也是全球知识产权系统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日本坚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为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关键。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二、中日知识产权案例分析1. 中方案例案例一:XYZ公司与日本某企业的专利侵权纠纷XYZ公司是中国一家创新型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
然而,在进入日本市场后不久,XYZ公司发现其专利技术被日本某企业侵权。
于是,XYZ公司向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中方企业积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中国政府也对该案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法院判决有利于XYZ公司,保护了其知识产权的权益。
案例二:ABC公司与日本某企业的商标侵权纠纷ABC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
然而,该商标在进入日本市场后被日本某企业冒用,导致ABC公司在日本市场的品牌形象受损。
于是,ABC公司向日本政府提起投诉,并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ABC公司积极通过政府渠道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中国政府也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对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地方政策层面战略分析

国家地方政策层面战略分析1 我国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指导思想明确,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建设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1)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一是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二是构建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三是构建公正合理、评估科学的政策体系;四是构建响应及时、保护合理的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2)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是健全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的司法保护体制;二是健全便捷高效、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行政保护体系;三是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
(3)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二是健全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三是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4)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覆盖全面、服务规范、智能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二是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三是建立数据标准、资源整合、利用高效的信息服务模式。
(5)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一是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二是构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三是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
(6)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一是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二是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几个国际合作案例,展示不同国家和机构之间如何合作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1. TRIPS协定TRIPS(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该协定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旨在为成员国提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最低标准,并建立一个国际合作的框架。
TRIPS协定强制成员国实施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和措施,如专利、商标、版权保护等,以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并在国际贸易中遵守知识产权规则。
2. WIPO国际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作为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合作。
WIPO通过开展国际会议、专题研讨和培训活动,为各成员国提供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
此外,WIPO还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标准化,协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
3. 美中知识产权合作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近年来,美中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得到不断加强。
双方通过高层对话、议定书、司法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盗版、假冒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增加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两国企业和创新者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
4. 荷兰与巴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荷兰和巴西是两个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两国合作保护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荷巴(Netherlands-Brazil Sustainable Amazon Program)是荷兰和巴西在此领域的一项合作项目。
2024年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知识产权是指由人脑创造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和版权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市场是指以知识产权为交易核心的市场,其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对知识产权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法律法规、产业发展、国际竞争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知识产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规模从2010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X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知识产权交易额已超过X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XX%。
3. 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市场发展的基础。
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例如,中国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此外,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协定和条约,以促进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流。
4. 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和数字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知识产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互联网安全等领域的专利、商标和著作权成为热门交易品种。
此外,传统产业也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成果。
5. 国际竞争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各国在知识产权市场中展开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和规范的制度,其在全球知识产权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也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来追赶发达国家。
6.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日本科研实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日本科研实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一直被公认为科研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引领者,日本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这不仅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也是为了保护研究人员的利益和推动科技产业的进步。
下面将从日本的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保护、管理机制等方面来探讨日本科研实力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政策日本一直将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制定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政策来保护和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日本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确保科研人员和企业享有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其次,在知识产权的使用和转让方面,日本推行公开创新政策,鼓励与其他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享创新成果,以推动技术的快速应用与产业化。
此外,日本还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促进创新氛围的形成。
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日本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十分完善,保护了科研人员与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首先,日本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从法律角度保证了创新成果的独立性和权益。
其次,日本设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部门,例如日本专利厅、商标局等,负责知识产权的审查和注册等工作,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此外,日本特别注重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了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了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日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旨在管理和保护科研实力的知识产权。
首先,日本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例如技术转移中心、独立行政法人等,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商业化和转化等工作。
其次,日本推行了知识产权运营的模式,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技术转移、许可和合作等方式,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另外,日本还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进行专利和商标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和奖励措施,激励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优秀的知识产权。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对研究人员的奖励பைடு நூலகம்加大对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和技
术转移机构 的投入 费用来 提高科技研 发人员 和高校师生
的研发积极性 , 另一方 面通过宣 传和授课 、 等形式不 讲座 断提高科研人 员及 有关知识 产权工 作人员 的知识 产权 保 护意识和 对国家知识产 权战略 的理 解。 此外 , 、 日本政府 还
跨 国企业 在 国外 的知识产 权权 利受到侵 害 ,间接导致 了
美 国产业 竞争力 的下滑 。 此 , 为 近年 来美国不断致力于 国 际化 的知 识产权保护 ,通过 3 7 款 ,0 条款 以及 tp 3条 31 rs i
长。 知识产权成了发达国家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 跨 国企业开拓新市 场的重要 资源 和有力武器 。知识产权
、
美国的知识产权 战略及其发展趋势
美 国是当今世界 头号经 济大 国和科技大 国 ,同时也 是最注 重知识 产权保护 和推广 的发达 国家 。美 国的知识
产权制 度 ,从最初开始 建立 到现在 为止 已经 有 2 0多年 0
界 同政 府积极 配 合是 美 国知识 产权 战 略的一个特 色 , 这
战略是保护知识 资源的制度 基础 ,也是各 国提高产业竞 争力的关键因素 。
一
条约等法 律规定不 断推 动知识 产权 保护 的全球化 。
3知识 产权保 护 战略 的实施对 企业 的长期稳定 发展 . 有着重大 影响 ,美 国企业界对 于 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的发 展表现 出极 大地热 情 ,他们 组成各 种各样 的知识产权联 盟, 积极 参与知识 产权保护 的实施和推广工 作。 国产业 美
第21年第2 01 期 ( 总第 37 ) 6期
S HAN EJN J GY I G I
日本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点评

权 基本法 ” 该法案 旨在使知识产 权的创 造 、 ( 保
在 2 0 年年 中发 表的 《 01 科技 白皮 书》 中 , 护和利 用形成 一个 良性循环 ) 在今 年 7 , 月就 设 对有关保护 知 识产权 问题 ,只有短短 的一段有 立一个 有 1 名成员 的起草小组 。 0 明年 4月设 立 知 ,制 定知 识 产 权 战略 规 所涉及 ,除 了小标题 以外 ,文中仅有 一处提及 “ 识 产 权战 略 本部 ” “ 保护知 识产权 ” 然 而到 当年 1 月份 ,经济产 划 ; 。 0
维普资讯
国 际观 察 20 年第 5 ・ 界经 济 ・ 02 期 世
文 号 0 . 120 0033 章编 :1 5 8 ( 25 037 0 4 2 0 ) . ・
日 本 保 护 知 识 产 战 略 点 评 权
陈鸿斌
( 海 国 际问题 研 究 所 , 副研 究 员,2 0 4 上 0 0 0)
期的 发展战略 。 议 。该会议 由 日本东北 大学校 长任 主席 ,小 泉 在今 年 2月 4日由小泉 首相 发表 的 “ 施政 以及其他 9 内阁大臣为该会 议的成 员 ,另外 名 演说 ”中 , 是这样 提及这 一战略的 : 知 识产权 还有 该方面的专家 1 人 。 “ 0 仅在今 年上 半年该会 作为研 究和创 造活动 的成果 ,必须 从战略角度 议就 先后开会 4次 ,并最终敲定 了 大纲 。今 年
日本经 团联 发表 了一份 名为 【 口 以知 识产权 塔 ” (强 力 ,培育知 识产权 方面的 专业 人才 。 为核心 的产 业竞 争力的有 关思 考 ”的报告 ,表 明 了财 界 对这 一 问题 的 高度关注 。 题 的高度重 视 后 ,今 年 3 日本 “ 合科 学技 月 综 根据 上述 大纲 , 日本打算在 2 0 年举行 一 05
日本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关情况及启示

20 0 9年 制定 的第 三 期 知识 产 权 推 进 计 划 , 与前 两期 知 识 产 权 推 进 计 划 突 出 “ 识 产 权 保 护 ” 同 . 出 的是 知 不 突
字 内容市 场 收 入 约为 1 4万亿 日元 ,美 国约 为 5 O万亿 日 元 ; 外 收入 日本 约为 6 1 海 00亿 日 , 国约 为 8 元 美 . 5万亿 日
为 了推 进 知 识产 权 战 略 的 实施 , 日本 专 门成 立 了知 识产 权 战略 总部 。 由首 相 担 任 战 略 总部 的部 长 , 战略 总 部
的成员 为 内阁 所有 的大 臣 , 外 还 专 门 聘请 1 位 著 名 的 此 0
企业 家 、 学教 授 和 律 师 作为 战 略 总 部 的成 员 。 大 知识 产 权 战 略 总部 下 设 知识 产权 战 略事 务 局 。知 识
调 查 会 负 责调 查 研 究 针对 近年 来 数 字 技 术发 展 和 网络 化
调 知 识 产 权 的创 造 循 环 , 创 造 、 护 、 用 、 才 培 养 , 即 保 活 人 促 进 知 识 产 权 的不 断 产 生并 形 成 螺 旋 上 升 的 创 新 趋 势 。 由此 确 立 的“ 识 产 权 立 国 ” 称 为继 明治 维 新 “ 国 ” 知 被 开 和
了实 现 知 识 产 权 立 国 的 目标 , 提 出 知 识 创 造 循 环 活 性 并 化 的 工 作 方 针 。 要 措 施 有 : 置 知 识产 权 高 等法 院 : 主 设 设 置 大 学 知 识 产 权 本 部 ; 定 专 利 审 查 加 速 法 , 改 职 务 制 修
发 明 的 规 定 ; 设 关 于 泄 露 商 业 秘 密 的 处 罚 规 定 ; 定 新 制
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

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日本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2002年,日本文化事业预算约为985亿日元,占日本整个财政年度的0.12%;而同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达84万亿日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5%。
日本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但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很明显,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1、政府积极推动并倾力支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促使日本政府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
1995年确立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
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在日本政府系列中,经产省和文部省都具有文化的管理职能。
经产省是从经济的角度管理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内容产业,其情报、信息、政策局专设文化产业政策关联课,负责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并组织调研课题,研究文化消费和市场规模。
2000年以前,文部省只负责公益文化的管理,不分管文化产业。
但2000年以后,文部省也开始关注、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建立了文化产业年度统计制度。
2001年日本内阁对中央省厅进行大规模的改组,为加强政府对振兴文化的立案职能,文化厅内设置了文化审议会。
日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成功地借鉴了产官学模式,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企业通过与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谋求文化产业发展。
对振兴地区和地方文化,日本政府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政府应支援地区文化活动,包括重新挖掘、振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祭祀活动等;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
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行动

日 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行动
宁 达
・
亿日 元。1 9 9 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仅 9
为 30件 ,也远低 于 美 国的 50 7 20 件。 鉴于 日 本政府努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需要 , 文部 科学省在今年 3月份提交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大学 等知识的创造和应用问题提出五大推进战略,以建立世界
维普资讯
全 球 科 技 经 济 嘹 望
园
政 策 与管 理 .| 一
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 , 日本研发 的竞争环境 、 战略行动和大学研究人 员的知识产权意识都相当欠缺。 本 日 20 年占研发预算的竞争性资金仅 01 为 30 亿 日元 ,远低于美国的 4 30 万
构所有的转换 ;
・
二、 建立世界 一 流 的
知 识 集 聚 型 国 家
1 三项基本观点 . 为推进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和应用,建
部门。
③制定加快研究成果利用的规则
・
明确研究成果的归属;
立创造独创性研究成果的环境和研究成果获权、利用的环 境, 在综合推进这两个车轮的同时, 还要努力于支撑它们的 基轴——人才培养。 2 五大推进战略及具体策略 .
制定加快研究成果应用促进的规则。 ④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启发
・
・
促进知识产权研讨会等启发普及和会议的举办; 实施学生的专利竞赛。 通过法学研究生院的创新努力 ,推进精通知识产权
・
⑤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
①推进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的 研发
・
实施创造骨干技术专利的高质量基础研究 ; 通过大学、 公共研究机构 、 产业界的参加 , 建立创造
确保专利授权经费;
激励知识产权在有关部门的应用。
浅析日本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动因及关键环节

110/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1期/总第212期/Ad v i cef r o m O t h e r s它山之石一、日本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动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大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由一般性的法务活动向公司经营战略层面提升的趋势逐渐显现,具体表现在:企业高级管理层对知识产权认识上的理念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融合、知识产权部门职能转变等诸多方面。
分析促使日本大企业发生这一重要转变的动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为应对经济发展困境,日本政府效仿美国经验,先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性应对举措,谋求把利于发挥个人创造力的知识产权作为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复苏的原动力,这在客观上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造了良好氛围。
2.法制环境变化日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变迁经历了明治初期、明治后期、大正~昭和初期、昭和中期、昭和后期~平成等不同历史阶段,由早期的伪造模仿泛滥、知识产权制度极不健全,逐步发展到技术立国进程中修改专利法、加盟专利合作条约,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效仿借鉴美国知识产权政策、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直至21世纪初“知识产权立国”国策的确立。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客观上为日本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竞争环境变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因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尤安军◆ 北京商贸学校商学系 王 蕾浅析日本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动因及关键环节摘 要: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竞争环境、产业形态、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发展阶段等因素入手,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大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由一般性法务工作向公司经营战略层面提升这一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因;并对指导方针、组织结构、应用策略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初步分析。
国内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分析

国际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分析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武晓明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分析▲奥巴马政府的知识产权立场▲美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美国加强执法保护的具体做法▲日本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欧洲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发达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外商反映比较强烈的几种情况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分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实施▲政府各部门积极响应▲各省区市制定战略或出台意见▲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趋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加强▲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体系理顺▲保知工作任重道远三、国外在华专利申请形势分析▲国外在华专利申请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高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多年▲国外对华实施专利战略是国外在华专利申请持续增长的国外因素1、专利先行战略2、专利圈地战略3、技术转让的专利保护战略▲我国专利法修改、加入PCT以及入世是出现增长转折点的国内因素1、专利法第一次修改扩大了保护客体的范围2、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后国外专利申请纷纷借助PCT抢滩中国3、入世打掉关税壁垒后国外企业借助专利申请建立滩头堡垒▲主要发达国家是国外在华专利申请的主力▲跨国公司是国外在华专利申请的重要支撑▲国外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分析1、跨国公司的产业结构转移力度逐渐加大2、跨国公司的投资获利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3、各跨国公司之间为抢占市场份额加强了专利竞争的力度▲发明专利是国外专利申请的主要形式▲高新技术领域是国外在华专利申请“跑马圈地”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优势领域对比▲国外在华专利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诸多不利影响1、树桩效应2、挤压效应3、门槛效应四、国内专利申请形势分析▲国内专利申请持续增长势头未见放缓,十一五内仍将继续增长▲国内专利申请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1、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2、大量的科技成果是专利申请量的基础3、专利保护日见成效,保护了发明创造者的利益,促进了更多人申请专利以及申请更多的专利4、知识产权意识逐步提高,知识产权文化逐步建立,也促进了专利申请量的增长5、非职务发明创造者对在专利保护下收回先期的发明创造投入寄予更高希望,成为专利申请持续增长的中坚支撑力量6、各地政府加强专利申请扶持力度,使更多的可申请可不申请的发明创造申请了专利7、知识产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8、“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要求更强的专利保护▲三种专利申请从实用新型独大向三足鼎立之势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内专利申请的主体专利申请量存在明显的东中西梯度▲三种专利申请比例结构与各省市市场化程度存在明显关联▲个人申请是国内申请重要支撑,职务申请上海一枝独秀▲企业是职务申请主体,北京企业申请只占半壁江山▲国内专利申请热点▲重点企业为应对各种知识产权纠纷已积累了较多的专利筹码和信用▲我国正面临着从专利申请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解读▲十六字方针关系解读▲十六字方针内容解读▲战略重点▲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总体思路六、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体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阶段划分。
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打造世界最高水平的专利审查制度专利审查是确立专利保护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为解决专利申请等待时间过长问题(2004年时仍为26个月),日本制定了缩短专利审查期限的中、长期目标,中期目标是到2008年将审查等待时间缩短为20个月,长期目标是到2013年将审查等待时间缩短到11个月,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快的专利审查国。
为此,日本主要实施了以下综合对策:(一)改革专利申请结构,减少无效申请,提高专利登记率通过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意识,鼓励企业对专利进行严格挑选,将申请重点放在高质量的专利上;促请企业建立专利申请前的内部审查制度,避免出现“不合格也没关系”的尝试心态;鼓励企业利用申请放弃制度,在申请提交后如感到必要性降低,可要求撤销专利审查;充分发挥专利律师在专利申请时的作用,要求律师以“不合格就不能申请”为原则,指导申请人慎重申请;提高专利收费标准,提高专利门坎。
(二)充实专利厅人员配置在确保审查官同时,根据技术领域的重要程度、申请等待时间等具体状况,对审查官进行重点配置;并充分发挥专业辅助职员的辅助作用,使其在技术说明、以往技术文献调查、专利信息检索等数据整理方面更多承担责任。
(三)提高审查效率鼓励审查人员积极利用欧美专利厅的技术调查和审查结果;促使民间企业参与“专利登录调查机构”的经营,扩大以往技术调查的外包业务,并在委托外包时,积极向承包者传授提高审查效率的方法;要求律师在递交申请资料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清楚、明确地表述相关说明。
(四)完善快速专利审查所需的基础设施强化审查官研修体制,不断提高审查官的审查能力和效率;培养从事以往技术调查人才,提高专利登录调查机构的调查质量;强化专利电子图书馆(IPDL)的检索功能;强化提供专利信息的服务功能。
(五)建立富有弹性的专利审查制度以早期审查制度优先审查大学、技术转让机构(TLO)和中小企业提出的申请、外国申请、以及接近产业化的专利申请;强化尖端技术领域和国际申请的审查体制;利用宽带技术受理网上申请,提供更便捷的专利申请服务。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技术立国”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技术立国”汇报人:2023-12-02目录•技术立国战略的背景与意义•技术立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技术立国战略的具体措施•技术立国战略的成效与影响•技术立国战略的风险与挑战•技术立国战略的未来展望CONTENTSCHAPTER01技术立国战略的背景与意义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技术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的核心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国纷纷加大投入,以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030201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技术立国战略的提出为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竞争,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意义技术立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日本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转变,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立国战略的提出与意义CHAPTER02技术立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提升科研设施水平建设和升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和设备,以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
加强科技政策制定与实施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如税收优惠、专利保护等。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增加对研发活动的投资,以支持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
强化国家科技基础03建设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培养创新文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01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02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高技术创新和转化效率。
日本、韩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评鉴

No .1 . 2 01 3
ee n e r a l No. 5 4
日本 、 韩 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 与实施评 鉴
赵 丽 莉
( 新疆 财 经大 学, 新疆 乌 鲁木齐 8 3 0 0 1 2 )
摘 要 : 随着知 识经 济 时代 的 到来 和 国际经 济 贸易的发展 , 知 识产权 竞 争将逐 步成 为 国家之 间 的主要 竞争 。知 识产权 战 略 则成 为一个 国家经济发 展 到 特定 阶 段 时所 必须 实施 的发展 战略 。
战略 最早是 源 于 军 事 方 面 的概 念 , 指 战 争 方
面 的谋 略。 目前 , 战 略 概 念 已被 延 伸 于 政 治 、 经 济、 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 指 面 向未 来 的全 局 性、 统领性 的谋 化 、 方 案 和对 策 。按 照我 国《 现代
汉 语词典 》 的非 军事 化 定义 , 战略 指 “ 决定 全 局 的
区或组织 关 于知 识 产权 的 长期 性 、 整 体 性及 全 局
性 的政策 和 行 为 。按 照 《 国家 知识 产 权 纲 要 》 的 相 关 内容 , 知 识产 权 战 略 指针 对 “ 知 识 产权 创造 、
基 于全球领 域创 新 语 境 , 为 保 持 知 识 产 权价 值 的 持 续增长 , 也 指 出 WI P O 新 的 战 略 目标 是要 发 展 全 球知识产 权基 础 设 施 , 以确 保 知 识 产 权 系统 的
日本 和 韩 国 是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运 用 较 为 成 功 的 国 家 , 其 通过 制定 知识 产权 战略 , 加 强 对 本 国 知 识
产权 的保护 和创 新 。考察 日本 和韩 国知识 产权 战略 的 制 定与 实施 情 况 , 将 为新 疆 乃 至我 国新
日本量子技术创新发展的五大战略

IEW V 视野科技中国 2019年11月第11期94日本量子技术创新发展的五大战略■文/张丽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技术开发战略(一)大力发展主要量子技术领域为实现超智能社会的目标,日本确立了量子技术发展的四大主要技术领域,分别为量子计算机与量子模拟、量子传感与计量、量子通信与密码、量子材料。
对此,日本政府将立足于中长期,制定未来十年“技术路线图”,并以路线图为基础设立国家级重点技术课题开展研发资助。
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吸引民间投资,促进产学合作、官民协作,进而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
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领域,2019年6月,日本政府召开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讨论了《量子技术创新战略中期报告》。
报告指出,量子技术将为日本经济、产业和国家安全取得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日本应举全国之力,全面地、战略性地推动量子技术创新。
报告提出了日本推动量子技术创新的五大战略,即技术开发战略、国际化战略、产业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与国际标准化战略、人才战略。
重点技术课题包括量子比特逻辑门型量子计算机、量子退火机、量子软件、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硅量子比特、离子阱、光子计算机等。
量子传感与计量领域,重点技术课题包括固态量子传感器、量子惯性传感器、光晶格钟、量子纠缠光传感器;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阿秒激光、重力传感器、电子自旋量子传感器等。
量子密码与通信领域,日本关注的重点技术课题包括量子密码技术、光纤量子通信和量子通信卫星通信;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量子存储、量子传输技术等。
量子材料领域,日本关注拓扑量子物质、自旋电子材料等基础性技术课题。
(二)推动量子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报告指出,日本将促进量子技术与相关技术(包括现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以构建日本独立的新型量子技术发展系统。
目前,日本共确定了以下三大技术领域:一是量子人工智能,如经典量子混合计算算法、系统架构开发等;二是量子生物学,如纳米生物量子传感器、量子纠缠光成像、超极化核磁共振技术等;三是量子安全,如量子安全云、量子加密网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日本是一个根据其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适时调整专利策略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其目标是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向自主专利战略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其重点放在了促进原创技术的专利战略上:进入21世纪,则是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
通过研究日本专利局(JPO)的2008年年度报告可以看到,日本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它的知识产权战略,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JPO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快审查进程,但是并不盲目追求审查速度,而是利用质量管理循环系统来有效监控审查质量。
日本国民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政府的引导下,产品研发在初期就已经作好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准备。
日本国内申请量下降,而国外申请量持续增加,正是申请人保持清醒头脑,追求有益且高质量专利的结果。
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与发达国家的专利局进行专利审查协作,开展专利审查标准、法律法规的研究,进行审查员的交流和专利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积极影响其国内的知识产权文化,帮助其建立与日本标准一致的知识产权制度。
日本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期望建立全球性的IP框架,推行专利审查的国际标准化,从而最终帮助日本申请人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地获得专利权,有效地得到专利保护,更好地促进日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中日两国地源相邻,文化同质,法系一致,贸易频繁,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谋求科技创新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知识产权的发展态势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经济全球化。
技术复杂化和持续的改革创新。
JPO在2007年12月成立了创新和知识产权政策委员会(PCIIP),讨论制定适合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
建议建立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让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同步于高速发展的科技。
在日本国内,申请人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申请人的需求,PCIIP认识到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专利合作,即“虚拟全球专利局2是非常重要的。
2008年,正是JPO全面推进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年。
JPO 作出2008年年度报告,旨在让大家看到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改革日本审查进程中所作的努力。
(一)专利1获取有益且高质量的专利,重视PCT申请自1998年以来,日本每年受理的专利申请量一直保持在40万件以上。
2007年,专利申请量首次下降3%,为396291件,2008年继续下滑,为391002件。
探究造成专利申请量下降的原因可以发现,大量的日本企业正在改变它们的知识产权策略,由过去大量获取专利,到如今更加注重追求有益且高质量的专利。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紧随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布局,对自身产品的开发和改进进行有效的保护。
造成专利申请量下降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越来越多的申请者知晓了海外有价值专利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大量申请国外专利,而谨慎地进行国内申请。
随着商务活动的全球化,JPO受理了大量的PCT申请。
在2008年,这个数字是28027件(JPO作为受理局的PCT申请量)。
相比于2007年受理的26935件,PCT申请的受理量增加了4%。
目前专利申请的趋势是,国内申请持续放缓,而PCT申请量持续增加,受理的PCT申请数量连续6年保持在世界第2名。
2实审请求减少自2001年10月起,申请人提交实审的期限由7年缩短至了3年。
换言之,2004年10月以后的申请在2007年开始达到请求实质审查的最后期限,因此申请人需要作出决定,即确定是否有获得专利从而请求实审的必要。
2004年至2007年,伴随着实审请求最后期限的临近,实审请求量急剧增加,最终出现了一个暂时性的实审请求高峰,即“请求碰撞(bumpin requests)”。
2004年,实审请求量达到328105件,相比于2003年有35%的增长。
进一步的,2005年为396933件,比2004年又增加了21%。
然而,在2006年,这个数字有略微的下降,为382116件,相比2005年下降了4%。
2007年持续下降,为376310件,在2006年的水平上又下降了1.5%。
2008年,实审请求量下降的趋势愈发明显,下降幅度达8个百分点之多,为347836件。
3撤回或终止申请的增加2004年4月,新的实审请求费返还机制正式运行。
在新的机制下,如果申请人在提出实审请求后、一通开始之前撤回或者终止申请,可以自撤回或者终止起6个月内要求返还50%的实审请求费。
2006年8月,返还100%实审请求费机制开始实施,其只运行了1年。
因此,自2006年8月开始,在实审请求后,一通开始前撤回,终止申请的数量就开始增加,到2007年达到了23000件,大约是前一年的1.5倍。
2008年,停止了全额返还机制,继续实行半额返还机制,一并接收这样的请求18724件。
请求费返还机制的实施,为申请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即在请求实审以后重新审慎考虑是否有获取专利的必要。
4国内专利申请在技术内容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先进技术的创新领域集中于如生物科技和纳米技术这些新型领域,另一方面,伴随着附加值的提高,在成熟的技术领域中也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
此外,全球扩张性的研发投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自海外的申请以及要求国内优先权的申请也在增加。
这些申请通常要求保护大量的权利要求,因此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的平均数目也在持续稳定地增加。
在这样的情形下,针对每个申请的审查任务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样的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
5PCT申请国际检索报告量增加随着PCT申请的增加,国际检索报告数量也从2007年的26033件增加到了2008年的26523件,增长了近2%。
此外,随着采用增强国际检索系统,即在制作国际检索报告时随附类似于以前应在国际初审阶段出具的书面意见,单件PCT申请的国际检索工作负荷增加。
同时,自该系统在2004年被采用以来,国际初审报告的数量随着国际初审报告请求数量的减少而下降。
6一通量增加和一通周期延长由于以下的几点因素,JPO的专利审查负荷正在逐年增加:一是申请内容越来越复杂;二是根据条约,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准备的国际检索报告数量增加;三是增强国际检索系统引入后导致每件PCT申请审查任务量增加。
为了在上述情形下实施及时且高质量的专利审查,JPO 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它的审查机制并且提高审查工作的效率,其中包括从2004财年到2008财年雇佣大约500名定期合同制审查员,并且增加现有技术检索的外包。
由此,一通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加,从2003年的226420件增加到2008年的342654件,增加了51%。
然而,由于请求碰撞的影响,实审请求数量持续超过一通量,从2004年开始,一通待审量也开始增加。
随着一通待审量的增加,一通周期也由2003年的25个月延长到了2008年的28.5个月。
JPO采取各种措施去实现高效迅速的审查。
2008年,继续审查的数量也较之2007年增加了7%。
随着审查量的增加,授予专利权的决定数量也增加到近16万件。
(二)实用新型自1994年,JPO开始采用新的实用新型机制,即采取非实质审查策略,实用新型申请量开始减少。
2000年,其申请量下降到了10000件以下,并且持续下降。
在这样的情形下,相关的讨论在2004年1月展开。
由专利制度分委会,知识产权政策委员会、工业结构理事会共同组成的实用新型工作组得出结论,新的实用新型机制应该被保持,以便保护那些要求早期应用的技术。
同时,工作组努力提高该机制的吸引力。
相应的,JPO再次修订实用新型法,实用新型制度也得到修正,并于2005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
伴随着修正后的实用新型制度的实施,实用新型的数量在2005年达到了11386件,相比于2004年有40%的增长。
实用新型申请量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是10965件和10315件。
2008年,申请量略有下降,为9452件。
在采取非实质审查方式的新实用新型制度下,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在运用其权利的时候,需要通过公布实用新型注册报告的方式来给予公众一个警告。
而作为实用新型审查员,则是在基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评估要求保护的设备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之后,作出一份报告。
(三)外观设计尽管在过去10年中,外观设计申请量一直保持在40000件左右,但是最近几年,申请量开始出现轻微的下滑。
造成申请量少量下滑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外观设计申请人开始注重海外申请的价值,例如向中国申请,而在国内,申请人则是在利用局部外观设计制度进行仔细选择后才进行相关申请。
自从1999年引入局部外观设计制度以来,局部外观设计申请的比重逐年增加,在2007年占到了外观设计申请总量的约1/4。
而同年引进的相关外观设计制度的使用比重却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最近5年中占申请总量的1/5不到。
在2008年,外观设计的一通量从2007年的35548件减少到目前的35087件。
平均一通周期略有增加,较之2007年增加了0.1个月,为7.4个月,平均二通周期略有缩短,为12.2个月,而2007年为11.7个月。
在过去5年中,外观设计注册的平均量保持在大约30000件。
2005年4月,一项旨在对抗假冒行为的加速审查制度开始实施。
在2008年,JPO共收到14件加速审查请求,从请求开始到~通发出的平均时间是0.7个月。
基于其他理由的加速审查请求有83件,从请求到一通发出所用的平均时间是2,3个月。
(四)商标相比2007年,2008年的商标申请下降了16.8个百分点,降低到119185件。
然而。
商标注册的国际申请量增加到了12586件,增长了2.4%,并且还在继续上升。
通过进一步加强审查处理自动化以及更多地向私营组织实行检索外包,审查效率得到提高,商标审查周期进一步缩短。
自2003年,平均一通周期一直保持在7个月以内,2008年一通周期有所增加,为7.9个月。
商标注册量相比2007年的90011件略有增长,为91784件。
(五)复审和无效复审和无效机制有两项功能。
一方面是回顾审查员的决定,另一方面是处理专利或者其他工业产权有效性的争论。
2008年,因不服审查员驳回决定的专利申请复审请求量在增加,而复审率,即复审请求在整个驳回决定数量中所占比重,却保持和2007年相同的水平。
随着专利审查员作出的驳回决定量的增加,因不服审查员驳回决定而提出的复审请求数量增加了26%,而外观设计的复审请求量保持在和过去几年相同的水平上,商标复审请求量略有下降。
外观设计和商标的复审率同专利复审率一样,保持在和过去几年相同的水平。
1复审在专利申请的复审程序开始之前有一个前置审查。
过去几年里,在前置审查过程中,以原决定被撤销或者专利被授权的方式而结案的申请数量少于原决定被维持的申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