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服装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运动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该运动服装项目计划总投资12481.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18.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85%;流动资金3762.7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30.15%。
达产年营业收入2555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435.87万元,税金及
附加246.65万元,利润总额6123.13万元,利税总额7214.35万元,税后
净利润4592.3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22.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06%,投资利税率57.80%,投资回报率36.79%,全部投资回收期4.22年,提供就业职位545个。
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
“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
......
主要内容:概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调研、项目建设内容
分析、项目建设地研究、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工艺可行性、项目环保研究、项目安全管理、风险评估、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
投资可行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结论等。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运动服装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产业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6324.82平方米(折合约54.4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4.90%,建筑容积率1.0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0.0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6324.8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574.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230.8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0377.3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789.2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3台(套),设备购置费3531.34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823017.09千瓦时,折合101.1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2473.75立方米,折合1.92吨标准煤。
3、“运动服装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23017.09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22473.7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3.07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9.0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02%,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
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2481.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18.50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69.85%;流动资金3762.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1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555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435.87万元,税
金及附加246.65万元,利润总额6123.13万元,利税总额7214.35万元,
税后净利润4592.3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22.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9.06%,投资利税率57.80%,投资回报率36.79%,全部投资回收期
4.22年,提供就业职位545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二、报告说明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报告获得
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
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
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
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
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基
地及xx产业基地运动服装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 产业基地运动服装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运动服装项目”,本期工
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545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622.00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基地区域经济的
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06%,投资利税率57.80%,全部投资回
报率36.79%,全部投资回收期4.2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22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民营经
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
要主体,吸纳劳动力和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推
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
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
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
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
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市场。
近年来,国家开始着
力促进从以往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
模式转变,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推进产
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我市先进制造
业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
2、我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深入
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总量实现翻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水平居西部前列,工业化持
续加快,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仍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偏重、综合效益偏低、高质量
供给能力不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等问题。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改革、扶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四大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现工业
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3、在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传统的增长动力在逐步减弱,
需要在新常态下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因此,发展创新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全球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
当前,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逐步产生效果,并增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发展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发展机遇,已成
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重要地位,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将吸引大量投资进入高科技产业,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并通过
高科技产业化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同时,战略
性新兴产业通过技术溢出,会有效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引导我省传统企
业实现技术升级,从而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重大科技突破和新兴社会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为中国
提供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宝贵机遇。
4、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投资项
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及地
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达到规模效益,首先大力
开发建设地周边市场,站稳脚跟后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将产品推向全国,
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
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分析
1、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
之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
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
综合来看,我国的高铁、核电、信
息通信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但其他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
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离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
差距。
我们务必彻底摒弃旧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
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升
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高端制造”。
我国的经
济发展有些减速,这就要求应用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
能够稳定,现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种前景。
它可以促进自贸区的
建设发展,可以通过市场实现经济调节目的,可以处理经济包容性问题,
也可以提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恢复契合性。
在新常态模式下,我国的自
贸区的建设就会有很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功大大的提高了自信心,让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有所加大,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大大加强了我
国的对外贸易,所以更应该加强自贸区的建设。
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自贸区建设,我国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加快了城市的建设,然后对城市
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
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
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
经济结构。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
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
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
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
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正
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
革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
新突破,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动能。
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
面对我国发
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各部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加有效
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
新境界。
2、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
之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
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
综合来看,我国的高铁、核电、信
息通信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但其他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
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离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
差距。
我们务必彻底摒弃旧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
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升
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高端制造”。
实体经济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抓住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
接续转换,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
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
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
我们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
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
根基,我国经济非但走不远,而且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为此,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依然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
关头勇者胜”。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
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
加强民生保障,应当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需要着力做好的重要工作。
3、《中国制造2025》旨在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我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我市是一个传统
的工业城市,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但历史包袱也较重,要实现根本性转型升级,就要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及“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加
大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力度,更好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
进产业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先进制造创新体系,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产业创新中心。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比较优势,攻克
一批高端技术,培育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高端产业,打造一批高端品牌,率先形成引领和带动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
把绿色低碳作为
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创新产品设计、制造
技术及生产方式,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工业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4、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
得新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
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
具有深远的影响。
undefined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
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
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
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
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
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
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第三章投资单位说明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同时,为公司后期产品的研制开发预留发展余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度提升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产品产业化水平,为新产品研发打下良好基础,有力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608.66万元,同比增长15.59%(2104.98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运动服装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4498.4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2.8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542.6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2.68万元,增长率16.18%;实现净利润3407.0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8.72万元,增长率23.9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四章项目市场调研
一、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地区生产总值263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
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210.78亿元,增长7.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33.51亿元,增长
10.23%第三产业增加值790.41亿元,增长5.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23亿元,同比增长9.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4.48亿元,同比增长10.78%。
国税收入319.83亿元,同比增长10.06%;地税收入亿元23.52,同比增长6.7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0%。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90%,衣着上涨
1.17%,居住上涨0.6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
涨1.10%,医疗保健上涨1.1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94%,交通和通信
上涨0.86%。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98.9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9.78亿元,比上年增长8.59%。
规模以上AA、BB、CC、DD(含运动服装)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
值1207.71亿元,增长6.44%。
AA完成增加值469.67亿元,增长5.15%;BB完成工业增加值316.68亿元,增长11.86%;CC完成工业增加值233.12
亿元,增长10.11%;DD完成工业增加值101.06亿元,增长6.40%。
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28.26亿元,比上年增长8.66%。
实现利润总额4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6.2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9.12亿元,比上年增长8.43%。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492.83亿元,增长5.4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6.29亿元,
增长8.8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8.46亿元,同比增
长7.1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016.53亿元,同比增长6.40%;第三产业投
资完成754.13亿元,增长8.80%。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51.70亿元,增长11.24%。
民间投资3632.05亿元,增长10.97%。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41.68
亿元,增长5.40%。
重点项目866个,完成投资2961.24亿元,增长5.05%。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7.13亿元,比上年增长6.43%。
城镇实现零售额1186.00亿元,增长10.33%;乡村实现零售额383.74亿元,增长9.5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36.22,增长13.24%。
实际利用外资51599.70万美元,同比增长55.15%。
外贸进出口总值266.33亿元,同比增长50.64%。
其中,出口总值173.11亿元,同比增长
56.15%;进口总值93.22亿元,同比增长52.81%。
二、区域内运动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运动服装企业967家,规模以上企业35家,从
业人员4835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运动服装产值188158.45万元,
较2016年167147.95万元增长12.57%。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
93070.18万元,较去年81121.05万元同比增长14.73%。
区域内运动服装行业经营情况
区域内运动服装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22802.19万元,较上年度19028.78万元增长19.8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554.61万元。
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5952.07万元,同比增长29.94%;实
现净利润2688.08万元,同比增长15.03%;纳税总额178.49万元,同比增长16.36%。
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32163.05万元,资产负债率43.71%。
2017年区域内运动服装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1263.14万元,同比
2016年76287.84万元增长19.63%;行业净利润15791.37万元,同比2016年14088.12万元增长12.09%;行业纳税总额22975.24万元,同比2016年20497.14万元增长12.09%;运动服装行业完成投资42348.51万元,同比2016年37623.05万元增长12.56%。
区域内运动服装行业营业能力分析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8亿元,年均增长6.16%。
预计区域内运动服装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857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