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区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鹿泉区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
《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谈美》讨论了许多美学问题。
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 。
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
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
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补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
(1)依次填人横线里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暴殄天物多姿多彩
B . 登堂人室侃侃而谈暴殄天物有声有色
C . 举重若轻侃侃而谈玉石俱焚多姿多彩
D . 登堂人室娓娓道来玉石俱焚有声有色
(2)文中划线句子修改后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果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钟,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
B . 只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就能真正沉没在艺术的美感当中
C . 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漫在艺术的美感当中
D . 只有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
(3)填人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由人生走入艺术,又将艺术纳入人生之中
B . 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C . 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又由艺术走入人生
D . 将艺术纳入人生之中,又由人生走入艺术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
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
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
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
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
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
老在上,子在下。
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说“孝”》,有删改)
(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 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C .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 . “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B . 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C . 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 . 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 . 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 . 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 . “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3. (9分) (2017高三·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
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
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骂吗?
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到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么。
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
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
了。
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的。
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或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
周:什么东西开头都是没有规则,到有规则。
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
我做了一次试验。
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用科学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将来失传了,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
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吴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
每一句都有5个方法记录下来。
隔了许多年以后,完全失传了,学者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
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周:现在世界上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
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
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
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
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
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
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
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啊。
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
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的摇,还是左右摇?
周:是很自然的。
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这个道理。
他的语言、手和脚、身体的运动啊,会发生共鸣的。
都是自然的现象。
访:现在的老师教学生读书,已经没有这个姿态。
已经不用了吗?
周:在课堂上面,老师念,很少摇。
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一个人他在房间里边念,摇头摆脑的。
所以这些都是自己表情的需要,自己发现里边情绪的需要。
不是给人看的。
访:中国古代私塾这种读的方法,只求把文章记熟,不去追求理解它的深意,就是您刚才说您小时候老师这样教你们读书的方法,您说好不好?
周:我们那时候念书就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是一笔糊涂账。
那时几乎没听到教学法这个名字,反正是
你跟着我学就算了。
还有个有趣味的事情。
我们的中学有个同学从小就读古书,会背许多古书。
我很羡慕他,我家里没有古书,他会背,我不会。
他很用功,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吟诵念书,我也五点钟起来跟着他学,我好多古书会背就是跟他学的,现在也忘不了。
那时候教育跟今天完全不一样。
我们那时候中学校上午上三课,九点钟上课,每课是五十分钟。
下午没有正课,有许多课叫做游艺课,你可以去学,可以不去学。
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可以学那个。
游艺课什么都有,有古文,有历史,有写字,有音乐。
音乐有中国音乐,外国音乐。
还有打拳。
打拳还有南拳和北拳。
随便你去学,你高兴学什么都行。
就这随便学的当中出了许多人才。
有一个叫储师竹的,他就是把精力放在下午的游艺课上面,去学胡琴,变成“胡琴圣手”。
还有一个叫刘天华,是音乐家,那时他已经在我们那里教书了,可是他下午还是跟游艺课去学。
游艺课这个制度很有意思,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
所以现在用强逼方法叫学生考试,不一定好。
随便他自己学,会学出好东西来。
(摘编自《我读书时如何学习中国古诗文——周有关先生访谈实录》)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吟诵是文学、音律和肢体语言的结合,为防止其失传,可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B . 周有光读私塾时吟诵是没有规则的,也不用专门去学习,但他不反对给吟诵制定规则。
C . 周有光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他认为记录一种文化可综合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手段。
D . 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吟诵是给自己听的,完全可以自由表达。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围绕“吟诵”这一话题,从吟诵的方法和规则、被访者对吟诵和这种传统读书法的评价这两方面提出问题。
B . 吟诵这种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处于自由散漫状态,周有光认为今人可以自己为其创造规则,目的是将其规范化,更有利于传承。
C . 周有光谈到用科学方法纪录苏州评弹的一次试验,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这表明周有光保留传统文化的方法对采访者深有启发。
D . 周有光发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念书常摇头摆脑,而在课堂上面就很少摇。
长此以往,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到传承,学生们在吟诵是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
E . 周有光认为,对吟诵这种读书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有违背现代教育法的地方,但也使自己终生受益。
由此可知,现代教育传承这种方法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
这篇访谈围绕“吟诵”展开,但最后周有光为什么会谈到“游艺课制度”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4. (6分) (2018高三上·永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仲武,字子文,秦州成纪人。
熙宁中,试射殿庭异等,补官。
数从军,累转礼宾使,为泾原将。
夏人谋犯天圣砦,渭帅檄诸将会兵,约曰:“过某日贼不至,即去。
”仲武谍得的期,乞缓分屯。
帅不乐,但留一将及仲武军,如期而敌至,力战却之。
吐蕃赴怀德、狼阿章众数万叛命,仲武相持数日,潜遣二将领千骑扣其营,戒曰:“彼出,勿与战,亟还,伏兵道左。
”二将还,羌果追之,遇伏大敗,斩首三千级,复西宁州。
未几,怀德、阿章降,从高永年西征。
仲武欲持重固垒,永年易贼轻战,遂大败。
仲武引咎自劾,坐流岭南。
命未下,与夏人战,伤足。
朝廷闵之,贷其罚,以为西宁都护。
童贯招诱羌王子臧征仆哥,收积石军,邀仲武计事。
仲武曰:“王师入,羌必降;或退伏巢穴,可乘其便。
但河桥功力大,非仓卒可成,缓急要预办耳。
若禀命待报,虑失事机。
”贯许以便宜。
仆哥果约降,而索一子为质。
仲武即遣子锡往,河桥亦成。
仲武帅师渡河,挈与归。
贯掩其功,仲武亦不自言。
徽宗遣使持钱至边赐获王者访得仲武召对帝劳之曰高永年以不用卿言失律仆哥之降河南绥定卿力也。
问几子,曰:“九人。
”悉命以官,锡阁门袛候。
仲武知西宁州,徙渭州,召为龙、神卫都指挥使,复出熙州、秦州,迁步军副都指挥使。
熙帅刘法死,又以熙、渭都统制摄之。
历拜徐州观察使、保静军承宣使、泸川军节度使,以老,提举明道宫,再起为熙州。
卒于官,年七三,赠检校少保,谥曰田威肃。
(《宋史·列传第一百九》)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徽宗遣使持钱至边/赐获王者/访得仲武/召对/帝劳之曰/高永年以不用卿言失律/仆哥之降/河南绥定/卿力也
B . 徽宗遣使持钱/至边赐获王者/访得仲武/召对/帝劳之曰/高永年以不用卿言失律/仆哥之降/河南绥定/卿力
也
C . 徽宗遣使持钱至边/赐获王者/访得仲武/召对/帝劳之曰/高永年以不用卿言/失律仆哥之降/河南绥定/卿力也
D . 徽宗遣使持钱/至边赐获王者/访得仲武/召对/帝劳之曰/高永年以不用卿言/失律仆哥之降/河南绥定/卿力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试射,比试射箭,是古代武举科目之一,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
B . 徽宗,北宋皇帝赵佶的年号,古代皇帝可称庙号、年号,“熙宁”,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C . 质,人质,古代国家为了表示履行盟约,互派近亲去对方国家做人质,如《战国策》“触龙见赵太后”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一句的“质”,属此义。
D . 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髙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仲武勇而有谋。
夏人来犯,他探得准确日期,请求渭帅延缓分屯,渭帅不听,后敌果然如期而至,他力战退敌;吐蕃叛命,他遣将诱敌,设下埋伏,大败敌人。
B . 刘仲武勇于担责。
他随髙永年西征,主张“持重固垒”,但高永年“易贼轻战”造成大败,刘仲武引咎自劾,被流放到了岭南。
C . 刘仲武胜不居功。
童贯成功招降仆哥,实为刘仲武之功,童贯掩其功劳,但刘仲武也不自言其功。
D . 刘仲武屡受恩宠。
他先后被授予多种官职,九个儿子也都被授以官职;他死后赠检校少保,谥威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潜遣二将领千骑扣其营,戒曰:“彼出,勿与战,亟还,伏兵道左。
”
②朝廷闵之,贷其罚,以为西宁都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6高二上·景县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回答问题。
读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①
马易之②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
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
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注】①金太祖武元皇帝﹣﹣﹣﹣即完颜阿骨打,金朝建立者。
于1115年称帝,国号金。
先后占领辽的领土,并造女真文字。
平辽碑﹣﹣﹣﹣史臣韩昉所撰写。
②马易之﹣﹣﹣﹣南阳人,元代诗人。
(1)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赏析尾联中“空”“满”这两个字的艺术效果。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渔父》)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
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4) 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取之无禁,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9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面是几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文体特点,找出每条摘录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6月24日晚在学校树人广场举办2018届“卢阳春”毕业晚会,欢迎各位同学莅临。
(校
团委会通知)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梵净山参观红云金顶,我是导游小张,我将鼎力为大家服务。
(解说词)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你寄来的特产我笑纳了,这些家乡特产,让我忆及你对我一贯的关心,不胜感激。
(便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某同学于8月8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及饭卡等物,请失主前往学生处找李干事认领。
(招领启事)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5)昨天下午放学后,我骑车回家,不慎跌倒,扭伤足踝,不能到校学习,需请假三天,务必批准。
(某学生请假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20高一上·新丰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印象中,我们总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挣扎。
抬头、转身间,都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想见或不想见的人。
那么多的人,行色匆匆地来了又走,那么多的人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那么多的印记又在时间的磨砺下褪色、消隐或者愈发清晰。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记?请任选一个引发你人生感悟的人,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2-1、
2-2、
2-3、
3-1、
3-2、
3-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4-1、
4-2、
4-3、
4-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1、
5-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6-1、
6-2、
6-3、
6-4、
6-5、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1、
7-2、
7-3、
7-4、
7-5、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