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合集下载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拥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

这里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锦鸡儿属植物是其中之一类常见的植被。

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复杂多变,其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多种环境因素差异明显,给植物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以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叶片性状如何适应内蒙古高原的不同气候环境。

二、锦鸡儿属植物概述锦鸡儿属植物是豆科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高原。

这类植物的生态幅度较广,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叶片是植物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形态和结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分析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来探讨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

三、叶片性状与气候环境的适应关系(一)叶片厚度与气候环境的适应叶片厚度是影响植物抗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内蒙古高原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域,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通常较厚,这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而在湿润区域,叶片则相对较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的适应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而在阴暗的环境中,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以减少光能的过度消耗。

(三)毛被与抗寒性的适应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表面常有一层毛被,这种毛被能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和热能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在寒冷的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的毛被更加密集,这有助于植物在寒冷气候中存活。

四、不同气候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在内蒙古高原的不同气候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异。

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叶片的厚度、叶绿素含量以及毛被的密度等方面。

这些变异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遗传特性,也是植物对不同环境的一种响应策略。

五、结论通过对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其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具有明显的特征。

岩黄芪属与锦鸡儿属在干旱胁迫下的生态价值比较

岩黄芪属与锦鸡儿属在干旱胁迫下的生态价值比较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 2012 第2期总第252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 &Economy No .2Total No .252岩黄芪属与锦鸡儿属在干旱胁迫下的生态价值比较X孙 维(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本文对栽种于库布齐沙漠东段的岩黄芪属3个栽培种(羊柴H edysarum F utico sum va r.l igno sum,花棒H .scopa ri um,山竹子H .f rutico sum)和锦鸡儿属3个栽培种(小叶锦鸡儿Ca raga na mi crop hyll a,中间锦鸡儿C.int ermedia ,柠条锦鸡儿C.ko r shinskii )的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岩黄芪属山竹子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花棒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光合作用强弱顺序为花棒>山竹子>羊柴;锦鸡儿属小叶锦鸡儿在光合能力和抗旱能力方面都较强。

光合作用强弱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

岩黄芪属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要高于锦鸡儿属的三种植物。

岩黄芪属三种植物的蒸腾强弱顺序为羊柴>花棒>山竹子;锦鸡儿属的三种植物的蒸腾强弱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

岩黄芪属植物的蒸腾强度大于锦鸡儿属植物的蒸腾强度。

岩黄芪属水分利用效率顺序为羊柴>花棒>山竹子;锦鸡儿属水分利用效率顺序为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

锦鸡儿属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岩黄芪属植物。

在生物量方面,岩黄芪属植物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

锦鸡儿属3种植物3a 之内生长缓慢,生物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低,防风固沙作用较弱,在风沙活动强烈、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在短期内的生态经济价值较低;而岩黄芪属3种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栽种后2a 即可获得很大生物量,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风蚀作用强,有机积累量大,短期内可获得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

通过分析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揭示了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为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

锦鸡儿属植物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其叶片性状对于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对于理解其生态适应性和生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内蒙古高原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其气候环境从温带干旱区到寒温带湿润区均有分布。

本研究选取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锦鸡儿属植物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查收集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样本,记录其生长环境及气候条件;实验室分析则对叶片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

三、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分析(一)叶片形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从长形到椭圆形,大小也因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种多样化的形态特征使得锦鸡儿属植物能够适应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

(二)叶片结构特征叶片结构对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

研究发现,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效率,能够适应光照条件变化。

此外,其叶表气孔分布和数量也有利于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三)生理特征锦鸡儿属植物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抗逆性。

在干旱和寒冷条件下,其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来适应环境变化,如通过调节水分代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等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四、锦鸡儿属植物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一)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在干旱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通过减小叶片面积、降低蒸腾作用等方式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来维持正常的生长。

《2024年中间锦鸡儿水分吸收、蒸腾耗水特征与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范文

《2024年中间锦鸡儿水分吸收、蒸腾耗水特征与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范文

《中间锦鸡儿水分吸收、蒸腾耗水特征与生态水文效应研究》篇一一、引言中间锦鸡儿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种类,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植物的水分吸收与蒸腾耗水特征成为了生态学和水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中间锦鸡儿的水分吸收、蒸腾耗水特征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对于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间锦鸡儿的水分吸收特征2.1 根系结构与水分吸收中间锦鸡儿的根系发达,具有广泛的吸收面积和较强的吸水能力。

其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水分。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根系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支持。

2.2 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中间锦鸡儿的水分吸收与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质地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水分吸收能力有所不同,这对中间锦鸡儿的生长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植物通过调节自身的水分吸收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蒸腾耗水特征3.1 蒸腾作用与水分运输中间锦鸡儿的蒸腾作用是其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之一。

叶片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伴随着水分的散失。

这一过程不仅受到植物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3.2 耗水特征与环境适应性中间锦鸡儿的蒸腾耗水特征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在干旱环境中,植物通过调节气孔开闭来减少水分散失,以适应环境变化。

此外,植物通过调整叶片结构、叶片厚度等生理特性来降低蒸腾速率,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四、生态水文效应4.1 对水分循环的影响中间锦鸡儿通过其水分吸收和蒸腾耗水特征,参与了水分循环的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影响局部气候和水循环。

此外,植物的覆盖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4.2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中间锦鸡儿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分吸收和蒸腾耗水特征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抗旱性研究四种锦鸡儿光合特征及抗旱性研究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严重的旱灾成为威胁植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锦鸡儿四种植物的光合特征以及它们对抗旱的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了四种在中国常见的锦鸡儿植物进行研究,分别是红锦鸡儿、白锦鸡儿、紫锦鸡儿和蓝锦鸡儿。

通过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材料。

在实验室中,我们对这些植物进行了光合速率测定、气孔导度测定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结果显示,红锦鸡儿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说明它在较高的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光合活性。

白锦鸡儿和紫锦鸡儿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对较低,与适应较低光照和湿度的生长环境相吻合。

而蓝锦鸡儿则表现出中等水平的光合特征。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抗旱性测试,模拟干旱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红锦鸡儿在干旱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较少,说明它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能。

白锦鸡儿和紫锦鸡儿在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下降较多,表示它们的抗旱能力较弱。

蓝锦鸡儿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介于红锦鸡儿和白锦鸡儿之间。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红锦鸡儿的较高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可能是其较好抗旱性能的原因之一。

光合速率的提高可以增加碳源供给,使植物有足够的能量来应对干旱胁迫。

同时,较高的气孔导度对于植物来说可以促进水分蒸腾,有助于降低温度和保持水分。

在总结这项研究时,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锦鸡儿植物在光合特征和抗旱性方面存在差异。

红锦鸡儿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并且显示出较好的抗旱性能。

白锦鸡儿和紫锦鸡儿的光合特征和抗旱性较差,而蓝锦鸡儿则居于中等水平。

这些研究结果为锦鸡儿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植物的光合特征和抗旱性研究提供了启示。

我们希望这些发现能够为今后更好地保护植物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综上所述,红锦鸡儿表现出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以及较好的抗旱性能,适应较低光照和湿度的生长环境。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地理单元,其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锦鸡儿属植物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植被组成部分,其叶片性状在应对不同气候环境时表现出了显著的适应性特征。

本文将详细探讨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如何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并分析其生态学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2.1 研究区域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北部,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本研究选取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锦鸡儿属植物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

2.2 材料方法通过对内蒙古高原不同气候区域的锦鸡儿属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收集其叶片样本。

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测量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合气候数据,分析叶片性状与气候环境的适应关系。

三、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分析3.1 叶片结构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结构紧密,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和海绵组织,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

同时,其叶片气孔分布合理,有助于植物在光照充足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

3.2 叶片厚度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叶片厚度是衡量植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内蒙古高原的不同气候区域,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厚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叶片厚度较大,以减少水分蒸发;而在湿润区域,叶片厚度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3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能量。

同时,叶绿素还能吸收太阳光中的蓝紫光,有助于植物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

四、锦鸡儿属植物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4.1 抗旱能力在干旱、半干旱区域,锦鸡儿属植物通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和海绵组织,以及合理的气孔分布,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

此外,其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进一步增强其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其中,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以其强大的生态适应能力和固沙保土功能,成为了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植物资源。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区域本研究所选区域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多个典型生态系统,包括荒漠草原、半干旱草原和沙地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全面研究。

三、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特征(一)形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根系发达、叶片厚实、抗旱性强等,使其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二)生长习性锦鸡儿属植物具有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生长习性,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四、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析(一)对气候的适应能力锦鸡儿属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干旱、寒冷、炎热等气候条件下生存。

其叶片厚实,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此外,其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对土壤的适应能力锦鸡儿属植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较强,能够在贫瘠、盐碱、沙质等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

其根系能够固定沙土,防止风蚀和水蚀,具有固沙保土的功能。

此外,其叶片和根系能够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养分,改善土壤质量。

(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锦鸡儿属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作为食物来源和栖息地,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

同时,其与其他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五、结论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该类植物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生态功能。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单元,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众多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舞台。

锦鸡儿属植物作为内蒙古高原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其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也反映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

本文将就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进行深入探讨。

二、内蒙古高原的气候环境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气候环境具有显著的干旱、半干旱特点。

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因地理位置、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化的气候环境为锦鸡儿属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三、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锦鸡儿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灌木或小乔木,其叶片性状主要包括叶片厚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

这些性状对锦鸡儿属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影响。

叶片的厚度和叶面积等性状与植物的抗旱能力、光合作用能力等密切相关;叶绿素含量则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的积累。

四、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一)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在干旱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

同时,其叶片具有较小的叶面积,以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消耗。

此外,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干旱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

(二)半湿润环境的适应特征在半湿润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叶片较薄,叶面积较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的积累。

同时,其叶绿素含量也较高,有助于提高光合效率。

五、结论通过对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其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干旱环境中,锦鸡儿属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减小叶面积等性状来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而在半湿润环境中,则通过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等性状来提高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的积累。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三种植物水分关系与抗旱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三种植物水分关系与抗旱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三种植物水分关系与抗旱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治沙防护、修复退化草原的重要植物资源。

该属植物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但不同种类对水分资源的利用和抗旱能力差异较大。

因此,对锦鸡儿属植物的水分关系及抗旱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生态适应机制,为科学选育适应干旱环境的优良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选取锦鸡儿属的三个典型植物种,即滨锦鸡儿(Caragana jubata (Pall.) Poir.)、团花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Kuntze)和苦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K. Koch),通过对其生长季节中不同生育期的植株进行水分生态学性状的测定,以及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植物的生理响应和生态适应机制进行研究,探究其水分关系和抗旱性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叶面积法和质量法测定不同生育期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探究其水分关系的变化规律和适应策略。

2.采用水势法和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植株的水分状况和根系生长情况,分析其水分吸收、传输能力及根系对干旱的适应机制。

3.采用生理生化指标法测定植株的叶绿素荧光、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分析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和适应能力。

4.通过对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植株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特征的分析,探究其抗旱机制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1.采集不同生育期的滨锦鸡儿、团花锦鸡儿和苦锦鸡儿植株,分别测定其叶面积、干物重等生物学参数,计算其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探究其水分关系及生长特性。

2.采用水势法和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植株的叶片和根系的水势、电阻率等参数,分析其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水分吸收及转运能力。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其生态适应性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其生理生态特征、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二、锦鸡儿属植物生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属于豆科,其生长环境多样,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和耐盐碱等特性。

在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长繁衍。

其叶片厚实,能够储存大量水分,以应对干旱环境;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

此外,锦鸡儿属植物还能通过固氮作用,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三、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分布格局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盐碱地、沙地等特殊生境。

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土壤贫瘠、水分匮乏,但锦鸡儿属植物却能在这里生长繁衍,显示出其强大的生态适应性。

四、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生态学模型等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

野外调查主要收集锦鸡儿属植物的分布数据、生态环境信息等;实验室分析则通过测定植物生理指标、土壤理化性质等数据,分析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生态学模型则用于预测锦鸡儿属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分布格局。

五、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1. 生理生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具有强大的抗旱、抗寒和耐盐碱能力,这得益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如叶片厚实、根系发达等。

此外,锦鸡儿属植物还能通过固氮作用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2. 分布格局:锦鸡儿属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

锦鸡儿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鸡儿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鸡儿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锦鸡儿的品种特点锦鸡儿是一种适合初学者种植的花卉,生长过程简单易于掌握。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花期长:锦鸡儿的花期较长,一般为春季至秋季,花朵绽放时,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极具观赏价值。

2. 喜温暖湿润气候:锦鸡儿适宜生长环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光照要求较高,但也能适应半阴半阳的光照条件。

3. 耐寒抗旱:锦鸡儿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够适应多种土壤类型。

4. 生长迅速:锦鸡儿生长速度较快,易于管理和栽培,同时易于繁殖,繁殖方式多样,如播种、扦插等。

二、锦鸡儿种植的环境要求1. 土壤要求:锦鸡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对其生长有利。

2. 光照条件:锦鸡儿喜光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适宜生长于日照充足的环境。

3. 湿度要求:锦鸡儿对湿度要求适中,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水湿,要避免积水。

三、锦鸡儿种植过程及管理1. 种植方法:选择好土壤后,将种子均匀播撒于土壤表面,稍微轻轻覆盖一层土壤,然后轻轻压实,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也可以通过扦插、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

2. 管理措施: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施肥增加养分供应,定期除草、修剪,以保持植株生长良好。

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及时处理。

四、锦鸡儿种植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美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锦鸡儿这种美丽的花卉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其观赏价值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使得其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作为庭院、园林、公园、商业街等场所的植物,用于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同时也可以作为鲜切花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五、发展建议1. 积极推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增加锦鸡儿的知名度,拓展市场份额。

2. 提高品质: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提高锦鸡儿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多样化经营: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包括销售花卉、提供种植服务等,拓宽盈利渠道。

综上所述,锦鸡儿的种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众多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植物种类,其生态适应性的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析其生存策略和生态位特点,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鄂尔多斯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势较高,气候干旱,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该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为锦鸡儿属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了解锦鸡儿属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通过实验室分析,测定植物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位特点和生存策略。

三、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析1. 分布与生长状况锦鸡儿属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荒漠和山地等地区。

其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风和固沙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2. 生理生态适应性锦鸡儿属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能够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

其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保护机制,能够抵御强光和高温的伤害。

此外,锦鸡儿属植物还能够通过调节气孔开闭、贮存水分等方式来适应干旱环境。

3. 生存策略与生态位特点锦鸡儿属植物采用多种生存策略来适应恶劣的环境。

一方面,它们通过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其它植物和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在这个地域,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群落,以其对当地恶劣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而闻名。

然而,其具体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和影响因素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的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生态适应性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因子。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1. 研究区域概况鄂尔多斯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土壤类型多样。

这些特点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性。

2.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鄂尔多斯高原的锦鸡儿属植物进行野外调查,收集其生长数据、分布情况等基本信息。

其次,通过室内实验,分析其生理生态特性,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利用等。

最后,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分析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三、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析1. 生长环境适应性锦鸡儿属植物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多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其根系发达,能有效地固定沙土,减少风蚀。

此外,其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能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能量和养分。

2. 生理生态特性通过室内实验发现,锦鸡儿属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和较低的呼吸作用速率,这有助于其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日子里获取更多的能量。

此外,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能在干旱条件下更好地保存水分。

这些生理生态特性使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恶劣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生存竞争力。

3. 环境因子影响本研究发现,气候因素如降水量、温度等对锦鸡儿属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

此外,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也对锦鸡儿属植物的分布和生长产生影响。

这些环境因子与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

四、讨论锦鸡儿属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与其生理生态特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高原地区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

通过对该地区锦鸡儿属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叶片特征来应对不同气候环境,为进一步了解该类植物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锦鸡儿属植物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其叶片性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策略。

本文通过对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的研究,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内蒙古高原具有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气候等。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调查,并收集锦鸡儿属植物样本。

(二)材料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样本,对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进行综合分析。

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利用光谱仪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等。

三、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分析(一)叶片形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叶片形态多样,包括长椭圆形、卵形等。

叶片边缘有锯齿或波状,这种形态特征有助于减少风力对叶片的损伤,提高其在风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二)叶片结构特征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叶片表皮细胞厚实,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和栅栏组织,这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保水能力。

此外,其叶片内部分布着丰富的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三)生理特性与气候环境的适应锦鸡儿属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较强的抗逆生理机制。

其叶片能够根据光照强度和气候条件调整叶绿素的合成与分解,以保持光合作用的稳定进行。

同时,在干旱条件下,其叶片能够通过调节气孔开闭来控制水分蒸发,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

四、不同气候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的适应策略(一)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适应策略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锦鸡儿属植物通过厚实的角质层和栅栏组织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通过调整气孔开闭来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2024年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范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篇一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内蒙古高原地区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如何应对并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揭示了其适应策略和机制,为理解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对当地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锦鸡儿属植物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其叶片性状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表现,是生态学和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本研究主要选取内蒙古高原的不同生态区域,包括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地带,以探究锦鸡儿属植物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适应性。

(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样本采集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三、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性状特征(一)形态特征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包括长形、椭圆形和披针形等。

叶片边缘多为锯齿状或全缘,叶面光滑或具毛被。

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植物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二)结构特征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层、叶肉层和叶脉系统等。

表皮层具有保护作用,叶肉层包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而叶脉系统则负责输送养分和水分。

不同气候环境下,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结构有所不同,以适应其生长环境。

(三)生理特征锦鸡儿属植物的生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上。

通过分析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发现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四、锦鸡儿属植物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特征(一)草原地带在草原地带,锦鸡儿属植物具有较厚的叶肉层和较高的叶绿体含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其叶片表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和较多的毛被,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

(二)荒漠草原地带在荒漠草原地带,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较薄,叶绿体含量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耐旱性。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龚容;徐霞;田晓宇;江红蕾;李霞;关梦茜【摘要】水分胁迫是干旱半干旱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以干旱半干旱区的3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适应策略角度来分析3种锦鸡儿植物产生生态分离的原因.对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茎干叶片的显微结构、生理功能(导水率、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并统计了3种锦鸡儿植株的形态特征,如一、二级枝的直径、长度、末端叶面积.结果表明:三种锦鸡儿属植物都能形成较小的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但是在导水结构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中间锦鸡儿的导管直径最小,次脉密度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柠条锦鸡儿的导管直径、叶片厚度和比叶重(LMA)最大.小叶锦鸡儿在导水率下降50%时的水势(P50)最大,水分胁迫时极易发生栓塞,但正是由于导管的栓塞降低了水分运输效率,使其在旱生环境中能够通过减少水分的供应来降低水分的丧失,从而保证自身生长的水分需求;而中间锦鸡儿则主要通过减小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栓塞能力最强,抗旱性最好,同时柠条锦鸡儿可以通过减少蒸腾面积来减少水分的丧失.植物的导管直径大小、叶片厚度、LMA、叶脉密度对植物导水速率、光合速率等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8(038)014【总页数】10页(P4984-4993)【关键词】形态特征;导水结构;导水率;干旱适应策略【作者】龚容;徐霞;田晓宇;江红蕾;李霞;关梦茜【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水分和温度是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生长的最大环境限制因子。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生态适应性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生态适应性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生态适应性马成仓;高玉葆;李清芳;郭宏宇;陈登科;豆胜;王金龙【摘要】比较研究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中生种,旱生种和强旱生种的叶片形态结构、渗透调节、气孔调节和保护酶,目的是揭示锦鸡儿属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中生种叶片平展,被稀疏绿色短柔毛;旱生种叶片平展或呈瓦状,被灰色柔毛:强旱生种叶片呈瓦状或卷成筒状,被直立或伏帖绢毛.叶片厚度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叶片面积、生物量和比叶面积(SLA)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叶片长宽比,强旱生种和旱生种大于中生种.这些形态结构导致保水能力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光能利用能力中生种>旱生种>强旱生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细胞质离子浓度和细胞渗透势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强旱生种可溶性糖和无机离子含量远高于旱生种,后者又远高于中生种.叶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叶水势和气孔导度中生种>旱生种>强旱生种,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POD和SOD活性正好相反,CAT活性旱生种>中生种>强旱生种.这些生理特性导致抗旱能力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但代谢速率正好相反.旱生种和中生种表现出较少的日水分亏缺,强旱生种水分亏缺从清晨到傍晚持续大幅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自由基含量表现为旱生种>中生种>强旱生种.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旱生种和强旱生种形成了多种特点来适应干旱环境,但仍然是不充分的.结论:(1)分布于半湿润至半干旱区的锦鸡儿属中生种依靠活跃的代谢、大量的水分消耗和快速生长使其在生物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生活在干旱地区和强干旱地区的旱生种和强旱生种依靠低代谢、节水和高抗旱性来抵抗苛刻的非生物环境.(2)旱生种和强旱生种主要通过可溶性糖和无机离子的积累,调节细胞质渗透势,保持水分平衡,这是一种相对节省能量的适应对策.【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21【总页数】9页(P6451-6459)【关键词】锦鸡儿属;适应性;叶形态结构;渗透调节;水分关系;保护酶系统【作者】马成仓;高玉葆;李清芳;郭宏宇;陈登科;豆胜;王金龙【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内蒙古高原光辐射和气温从东北向西南递增,年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收稿日期: 2014-02-24; 修回日期: 2014-03-10 作者简介: 邱 靖( 1982 - ) ,女,汉,江苏盱眙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46
江苏林业科技
第 41 卷
能力强,使叶温降低,减少蒸腾; 狭叶锦鸡儿和毛刺 锦鸡儿具有长条型叶。更值得注意的是: 4 种荒漠 区锦鸡儿都具有更小的叶面积、更大的厚度 / 面积比 值、更低的叶片生物量和更小的比叶面积( SLA) ,这 样既减小了蒸腾和受光面积,又有效提高了荒漠区
第41 卷第2 期 2014 年4 月
江苏林业科技 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 4 1 No . 2 Apr . 2 0 1 4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编号: 1001 - 7380( 2014) 02 - 0045 - 05
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 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邱 靖,汤庚国,万 劲,刘 澜
( 三江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摘要: 锦鸡儿属( Caragana Fabr. ) 植物全世界有 100 余种,以强抗旱性而著称,主要分布在草原和荒漠区。对荒漠 气候的适应性使一些锦鸡儿属植物成为我国西北部的环境保护植物。该文对锦鸡儿属植物地理分布,以及锦鸡儿 属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开展系统 深入地研究,以实现对锦鸡儿属植物资源进行高效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锦鸡儿属; 适应性; 生理特征; 干旱; 生态响应 中图分类号: Q948. 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7380. 2014. 02. 012

垫状锦鸡儿的繁殖方式及其在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中的生态意义

垫状锦鸡儿的繁殖方式及其在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中的生态意义

垫状锦鸡儿的繁殖方式及其在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中的生态意义张建华;马成仓;李清芳;乌云其其格;高玉葆
【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31)4
【摘要】研究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属优势种垫状锦鸡儿灌丛结构、分株特征、繁殖倾向和克隆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的营养繁殖占主导地位,有性繁殖为辅;其营养繁殖由枝条克隆产生无性系分株,克隆生长构型为密集型.较高的无性繁殖比例、密集型的克隆构型和发达的根系使垫状锦鸡儿能很好地适应荒漠区的干旱环境,并成为荒漠区的优势种.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张建华;马成仓;李清芳;乌云其其格;高玉葆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锡林浩特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5
【相关文献】
1.芦苇种群的繁殖方式对湿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 [J], 张友民;卢曦;杨允菲
2.围封和放牧对垫状锦鸡儿种子产量的影响 [J], 陈维忠;韩磊;刘哲;马成仓
3.杂草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J], 郭水良;王勇;曹同
4.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微气候特征 [J], 梅续芳;解李娜;刘哲;马成仓
5.树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鹰嘴豆干旱适应能力比较 [J], 方向文;李凤民;张海娜;蒋志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鸡儿属( Caragana Fabr. ) 植物隶属于豆科,其中 树锦鸡儿( C. arborescens) 为该属模式种。全世界有 100 种左右[1 -2],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干旱和半干旱 地区。我国产 60 种以上,9 变种,12 变型[3]。因具有抗 旱、抗寒、耐瘠薄、繁殖性强等特点,表现出重要的环境 意义,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局部小环境; 同时, 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牲畜的良好饲料,并可做绿 肥、薪炭及蜜源植物用,还可入药治病等。此外,本属 植物亦多为木本油料植物[4],种子可作为很有价值的 油脂资源与潜在的食用植物漠区环境的锦 鸡儿属植物叶片通常叶绿素含量较低,反光性能好, 避免强辐射对植物的伤害,也使叶温低,减轻高温伤 害和水分蒸发。这是荒漠区锦鸡儿适应高光强、高 气温、极干旱的荒漠区环境的特性。
图 1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主要地理分布[6]
1 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 2 柠条锦鸡儿( C. korshinskii) ; 3 中间锦鸡儿( C. intermedia) ; 4 树锦鸡儿( C. arborescens) ; 5 黄刺条( C. frutex) ; 6 锦鸡儿( C. sinica) ; 7 红花锦鸡儿( C. rosea) ; 8 密叶锦鸡儿( C. densa) ; 9 鬼箭锦鸡儿( C. jubata) ; 10 毛掌叶锦鸡儿( C. leveillei) ; 1l 白 毛锦鸡儿( C. licentiana) ; 12 甘蒙锦鸡儿 ( C. opulens) ; 13 矮锦鸡儿 ( C. pygmaea) ; 14 繁花锦鸡儿 ( C. maximowicziana) ; 15 矮脚锦鸡儿 ( C. brachypoda) ; 16 狭叶锦鸡儿( C. stenophylla) ; 17 毛刺锦鸡儿( C. tibetica) ; 18 柄荚锦鸡儿( C. stipitata) ; 19 秦晋锦鸡儿( C. purdomii) ; 20 北京 锦鸡儿( C. pekinensis) ; 21 南口锦鸡儿( C. zahlbruckneri) ; 22 五台锦鸡儿( C. potaninii) ; 23 昆仑锦鸡儿( C. polourensis) ; 24 库车锦鸡儿( C. camillischneideri) ; 25 短叶锦鸡儿( C. brevifolia) ; 26 变色锦鸡儿( C. versicolor) ; 27 二色锦鸡儿( C. bicolor) ; 28 白皮锦鸡儿( C. leucophloea) ; 29 青甘 锦鸡儿( C. tangutica) ; 30 川西锦鸡儿( C. erinacea) ; 3l 云南锦鸡儿( C. franchetiana) ; 32 猫耳锦鸡儿( C. roborovskyi) ; 33 陕西锦鸡儿( C. shensiensis) ; 34 长爪锦鸡儿( C. longiunguiculata) ; 35 甘肃锦鸡儿( C. kansuensis) ; 36 扁刺锦鸡儿( C. boisi) ; 37 青海锦鸡儿( C. chinghaiensis) ; 38 二 连锦鸡儿( C. erenensis) ; 39 弯枝锦鸡儿( C. arcnata) ; 40 昌都锦鸡儿( C. changduensis) ; 4l 锲翼锦鸡儿( C. cuneatoalata) ; 42 高山锦鸡儿( C. alpina) ; 43 藏北锦鸡儿( C. gerardiana( C. spinosissima) ) ; 44 尼泊尔锦鸡儿( C. nepalensis) ; 45 沦江锦鸡儿( C. kozlowi) ; 46 吉隆锦鸡儿( C. jilungensis) ; 47 文县锦鸡儿( C. wenhsienensis) ; 48 粗刺锦鸡儿( C. crassispina) ; 49 西藏锦鸡儿( C. spinifera) ; 50 刺锦鸡儿( C. spinosa) ; 5l 粉刺锦鸡 儿( C. pruinosa) ; 52 草原锦鸡儿( C. pumila) ; 53 阿拉套锦鸡儿( C. laeta) ; 54 伊犁锦鸡儿( C. turfanensis) ; 55 阿尔泰锦鸡儿( C. altaica) ; 56 镰 叶锦鸡儿( C. aurantiaca) ; 57 中亚锦鸡儿( C. tragacanthoides) ; 58 邦卡锦鸡儿( C. bongardiana) ; 59 绢毛锦鸡儿( C. hololeuca) ; 60 白刺锦鸡儿 ( C. leucospina) ; 6l 多 叶 锦 鸡 儿 ( C. pleiophylla) ; 62 新 疆 锦 鸡 儿 ( C. turkestanica) ; 63 刺 叶 锦 鸡 儿 ( C. acanthophylla) ; 64 粗 毛 锦 鸡 儿 ( C. dasyphylla) ; 65 准噶尔锦鸡儿( C. soongorica) ; 66 吉尔吉斯锦鸡儿( C. kirghisorum)
收稿日期: 2014-02-24; 修回日期: 2014-03-10 作者简介: 邱 靖( 1982 - ) ,女,汉,江苏盱眙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46
江苏林业科技
第 41 卷
能力强,使叶温降低,减少蒸腾; 狭叶锦鸡儿和毛刺 锦鸡儿具有长条型叶。更值得注意的是: 4 种荒漠 区锦鸡儿都具有更小的叶面积、更大的厚度 / 面积比 值、更低的叶片生物量和更小的比叶面积( SLA) ,这 样既减小了蒸腾和受光面积,又有效提高了荒漠区
锦鸡儿属植物为落叶灌木,从森林区、草原区到 荒漠区都有分布,为温带亚洲分布型属,但主要分布 在中国的 西 北 干 旱 区 和 青 藏 高 寒 区[5]。 荒 漠 区 的 气候特点是降水量极少,气温高,辐射强,对植物生 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是水分严重缺乏。对荒漠气候的 适应使一些锦鸡儿属植物成为荒漠区的优势植物。
1. 2 茎、叶结构及主要特征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锦鸡儿属植物从叶解剖结
构、叶表皮特征等方面阐明了该属植物适应干旱环 境的生物学特点。总体来说,锦鸡儿属植物具有适
第2 期
邱 靖等: 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47
应干旱环境的形态学、解剖学上的特点,这是其遗传 特性 与 环 境 因 素 长 期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果。常 朝 阳 等[9]在 20 世纪 90 年代对我国 5 种锦鸡儿属植物的 幼茎及 8 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进行研究,发现二 色锦鸡儿、扁刺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密叶锦鸡儿及 甘蒙锦鸡儿等 5 种植物的幼茎结构具有相同的特 征,即具皮层纤维束( 5 ~ 7 束) ,周皮层发达; 同时, 对不同生境中 8 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特 征的研究表明,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结构与其所在生 态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森林和草原种的叶片旱生结 构不如高原荒漠种发达,主要差异在于有无下皮层、 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分化程度以及单宁含量等 3 个 方面。常朝阳等研究还发现,以川西锦鸡儿为代表 的高寒荒漠种在解剖结构上的特化,表现出对高寒 生境的长期适应,促使其更为强烈地分化出旱生结 构,因而具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第41 卷第2 期 2014 年4 月
江苏林业科技 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 4 1 No . 2 Apr . 2 0 1 4
文章编号: 1001 - 7380( 2014) 02 - 0045 - 05
锦鸡儿属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 特性及其对环境干旱的生态响应
燕玲等[10]就 锦 鸡 儿 属 植 物 的 叶 片 结 构 及 不 同 种分布研究发现,锦鸡儿属植物随分布地域的不同, 其叶片解剖结构呈现有规律的梯度变化,由东向西 表现出抗旱能力的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 ( 1) 叶肉 组织栅栏化; ( 2) 细胞间隙呈递减之势; ( 3) 叶脉中 的输导、机械组织趋于发达。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 证实了锦鸡儿属植物在叶片结构特征方面对于干旱 环境的确具有强适应性。
我国锦鸡儿属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如图 1 所示。
1 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1. 1 叶形态特征 锦鸡儿属多种植物能够在环境恶劣的荒漠地区
生存和繁 衍,这 与 其 独 特 的 形 态 特 征 有 密 切 关 系。 柠条锦鸡儿 ( C. korshinskii) 、狭 叶 锦 鸡 儿 ( C. stenophylla) 、毛刺锦鸡儿( C. tibetica) 和猫耳锦鸡儿( C. roborovskyi) 等均能在阿拉善荒漠区 分 布 和 正 常 生 长。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叶部形态结构,发现该 属几种植物具有如下特征[7 - 8]: 狭叶锦鸡儿叶片呈 瓦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分散失和气体交换,缩 小受光面积; 毛刺锦鸡儿叶片卷成筒状,水分散失和 气体交换阻力更大,受光面积更小; 柠条锦鸡儿密被 伏帖绢毛、狭叶锦鸡儿多被灰白色柔毛、毛刺锦鸡儿 密被绢毛和猫耳锦鸡儿密被直立绢毛,对光线反射
Biological traits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of Caragana sp. in drought environment
QIU Jing,TANG Geng-guo,WAN Jing,LIU Lan
( College of Landscape Horticulture,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12,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ore than 100 species in the genus Caragana Fabr. It is well known as their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and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rid north-west China. W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agana sp. and the research on their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and ecological strategies to drought environmen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protect and develop Caragana plants resources. Key words: The genus Caragana; Adapt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rought; Ecological respon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