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监测项目
•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 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 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 •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平板暴露法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闭各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2、楼层平面: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
布置,依次向外布,最后人员撤出。 3、每间房间:从房间的最里面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
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 4、收取培养皿时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
间房间从最靠门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 收,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5、另外再布置1点作为对照皿。
1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级手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为百级,周边区为千级 共13个培养皿,手术区5个,周边区8个
1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每次各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各做一个
每季度时,不仅要做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还要做复苏室、无菌间、 器械室、仪器间的空气培养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监测:定期对医院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源 报告:一旦发现感染源,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采取措施控制感染源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现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消毒流程,确 保每个环节都得到 有效执行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检测和评估,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清洁消毒 工作,保持环
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定 期检查、监测
和记录
报告制度:及 时上报、分析、
反馈和总结
监测与报告的 意义:及时发 现和控制医院 感染、保障患 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监测与报告的 流程:从临床 医生到院感科 再到医疗管理 部门的完整流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加强 血液制品的检测 和管理,推广使 用安全注射器等 措施
案例三:呼吸系统感染
介绍: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之一
原因:多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 抗生素、医院环境不卫生等因素引起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住医院, 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 生,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水和食物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播途径 共同媒介物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另一种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环境因素
病原体因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和系统性
社会参与:加 强社会监督和 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医院 感染防控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

院感知识汇总ppt课件

院感知识汇总ppt课件
无菌手套。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等达到
有关管理规定指标要求。 3必须使用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 无菌和非无菌物品分柜放置,有明显标志。接触无菌包(取无菌物品或整理菌柜)前必
须先手或手消毒。 5 取无菌物品要规范:取无菌物品时应近距离取,应面对无菌区,无臂必须保持在腰部以
快速手消毒方法一: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符合洗手指征,且手未 受到病人血液等明显污染时可使用,这可节约时间。
快速手消毒方法二:洗手+速干消毒剂搓擦手。指征: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之后;接触或处理感染病人、传染病人及其 物品之后
7步洗手法
佩戴口罩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 将口罩有颜色的面向外,罩住鼻、 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 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 尖放在鼻夹金属条上,从中间位 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 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 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感染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 专用包装袋装,放置于感染性废物垃圾桶内(黄桶),包括:
1、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石膏托、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2、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包括已打开或使用但未被污染者),如临
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一次性指套、手套、棉签、吸痰管、 导管、口镜、换药碗、灌肠器、镊子、扩阴器、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 盘、治疗巾、洗手刷、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 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垫布(纸)、手术 衣、床单、防护隔离衣、防护眼罩、妇女卫生巾、婴幼儿尿不湿(尿垫) 等; 4、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5、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6、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 8、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9、少量过期、淘汰、变质的废弃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药等,可 混入感染性废物内收集,但标签上必须注明内容物名称。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ppt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ppt课件
• 1、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 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 2、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 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9
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于12小时向所在 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报告?
•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13
4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 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
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 内出现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 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6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 病例报告时限及科室是什么?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1
入院后多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后48小时。
2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时限?
• 确诊医院感染后24小时内报告。出现暴发 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
3
什么叫院内感染
•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发现以后科室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 电话报告院感科,节假日报告行政总值。
7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 感染暴发病例报告时报告程序?
• 经治医生或护士、微生物室人员发现时,立 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报告感控科、 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分管院长。
8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 医院感染暴发应该怎么办?

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院感染ppt课件

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抗生素滥用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产生了对抗生素的抵抗 力,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细菌变异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一些变异后的细 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医院环境
医院是一个细菌聚集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细菌在 医院环境中相互感染,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抗药性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血源性传播的途径
如输血、注射、手术等过程中出现的血液交换,以及母婴传播等。
血源性传播的防控措施
加强医疗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接触,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等。
03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01
02
03
04
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患病率
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监测医院感染的耐药性情况
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类型及传 播途患者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导致患者恢复时 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增加医疗费用
为治疗医院感染,患者需 要接受额外的检查和治疗 ,增加了医疗费用。
威胁患者生命
某些严重的医院感染,如 败血症、肺炎等,可能危 及患者生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消毒隔离
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隔 离制度,减少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10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 医院感染的抗药性问题 • 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分类

医院感染的诊断与上报及病例分析ppt课件共101页

医院感染的诊断与上报及病例分析ppt课件共101页
※ 胸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放疗1—2月内, 在放疗范围的正常组织可发生放射性损伤,表 现炎性反应,称放射性肺炎,不算医院感染。
xwp
xwp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膜腔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 带臭味,常规检 查白 细胞计数≥ 1000×106/L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上述两条之一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 能及早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或暴发流行的 苗头。
✓ 能收集分析大量的资料,为开展目标性监测和 深入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xwp
xwp
目标性监测
对选定的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选定的 目标一般为重点人群、重点感染部位、重点危 险因素等,如ICU病人的监测、新生儿监测;手 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 药性监测等。
❖ (七)感染性疾病本身并发症不列入医院感染,如阑尾 炎穿孔并腹膜炎;菌血症并肝脓肿。另外邻近部位感染 的自然扩散也不列入医院感染统计,如肺部感染所致脓 胸。
执行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 (八)外科感染 ❖ 1.污染伤口经清创后的感染属医院内三类切口感染。 ❖ 2.切口的裂开、脂肪液化不属医院感染,但若继发感
通常是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目标的确定 需要结合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环 节决定。每项开展的期限不应少于一年。
xwp
xwp
目标性监测应当定位哪些人群?
❖ 聚焦于医院感染高危人群 ❖特殊部门:ICU 、手术室、肿瘤病房、内镜室、
口腔科
❖ 特殊人群:新生儿、血液透析病人、移植病人
❖ 特殊操作: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外科手术
xwp
xwp
说明: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检验控制措施的有效 性;
评估内容
包括感染率、感染部 位、病原体类型等;
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
评估流程
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 析、结果解释与反馈 等环节;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和优化控制措施,提 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05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 处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总结词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 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
身感染。
详细描述
产褥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疼 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可能引发 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 。
处理措施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时诊断并采 取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外科伤口感染
01
02
03
总结词
外科伤口感染是指手术后 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
详细描述
外科伤口感染的症状包括 手术部位红肿、疼痛、流 脓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7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处理措施 • 医院感染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感染者在讲话、呼吸、咳嗽等活动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易造成病原 体传播。
空气尘埃传播
感染者使用呼吸机、雾化器等设备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易造成病 原体传播。
共同媒介物传播
水源传播
医院水源被污染,如共用浴池、游泳池等,易造成病原体传 播。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6
标准解读的体会和建议
对新版标准的认识和体会
01
强化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视
• 新版标准的发布,凸显了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和地位,有助于提高医
疗质量和安全。
02
监测范围更全面
• 新版标准在监测范围上更加全面,覆盖了医院所有科室和操作环节,有
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风险。
03
监测指标更具体
• 新版标准增加了更多的监测指标,而且更加具体和明确,提高了监测的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解读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 具体条款的解读 • 与旧版标准的差异对比 • 新版标准的应用和实施建议 • 标准解读的体会和建议01引言Fra bibliotek背景和目的
•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分布、影响因素 等进行系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针对性和准确性。
对未来标准修订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与其他标准的协调
1
•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的修订需要与其他相关 标准进行充分协调,以确保标准之间的兼容 性和一致性。
增加信息化技术应用
2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标准的 修订可以进一步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 高医院感染监测的效率和精确度。
关注新兴领域
强化监测数据质量要求
03
• 标准的修订要强化监测数据质量要求,明确数据采集、
整理、分析、反馈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结构调整和内容变化
结构调整
• 将原有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方法和流程等 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形成了更加清晰和完整的标 准体系。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WS312-2023版ppt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WS312-2023版ppt课件

采集样本注意事
采项集样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
则,避免样本污染和交叉感染 。同时,应根据监测项目要求 正确采集、保存和处理样本。
监测数据处理
监测数据处理应遵循科学、客 观、真实的原则,避免主观偏 见和误差。同时,应重视数据 分析和解读,为医院感染控制 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安全防护措施
监测环境安全
监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定期对监测区 域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确保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紧急处理措施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如针刺伤、接触感染性物质等,应立 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冲洗伤口、消毒处理等,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06
监测质量控制与改进
质量控制标准
监测数据准确性
监测数据完整性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包 括患者信息、感染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等 。
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 遗漏。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 WS312-2023版
目录
• 范围和术语定义 • 监测内容 • 监测方法 • 数据报告与反馈 • 监测标准操作规范 • 监测质量控制与改进 • 相关文件与参考资料
01
范围和术语定义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01
02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对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监

监测范围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情
监测对象
01
医疗器械、环境、药品等
监测时间
02
医疗器械使用中、环境消毒时、药品使用前和使用后
监测内容
03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药品不良反应等
目标性监测
监测对象

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院感染PPT课件

强化监督检查
加大对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 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推动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 立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 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
率。
03
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及案例 分析
呼吸道感染
医院获得性肺炎
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 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 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 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 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鼻炎、咽炎、喉炎等, 主要由病毒引起,也可由 细菌引起。
泌尿道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
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 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急性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医院 感染的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 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报告制度
建立定期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及时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确保信息畅通。
持续改进策略
完善制度流程
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 染相关制度和流程,确 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加强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 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青霉素类
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对多种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效。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2023版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全文内容解读ppt课件

2023版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全文内容解读ppt课件

03
监测数据与质量评估
数据收集与分析
监测数据来源
1
包括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和 设施监测等。
数据收集方法
2
制定统一的数据收集表格,规范数据采集、 整理、分析等工作。
数据分析方法
3
采用描述性统计、图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监测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监测质量评估指标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规范医院 感染监测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降低医院感染的 暴发和传播风险。
标准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包括对医院感染病例、重点环节、重点 部门等的监测。
标准中明确了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即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临床、微生物、化学、环境等相关 数据,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指标。
更新监测方法
2
新标准引入了现代统计学理论和技术,如风 险评估、数据挖掘等,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
和可操作性。
增加操作规程
3
新标准增加了医院感染监测操作规程,规范 了监测流程,提高了监测质量和效率。
标准解读中的难点与重点
难点
如何准确、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以及如 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数据报告制度
建立监测数据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数据管理要求
制定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管理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04
监测实施与监督
实施准备与组织
01
确定监测目标和意义
根据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明确监测的目的、范围、监测内容、监

《医院感染监测》ppt课件完整版

《医院感染监测》ppt课件完整版

医院感染发病率
01
反映医院内感染的总体水平,通常以每千住院日或每百床位的
感染例数表示。
感染部位分布
02
揭示不同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针对特定部位采取防控措
施。
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
03
了解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
参考。
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结合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 分布、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等多 维度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等。
重要性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和预防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也有利于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03
CATALOGUE
监测指标与评价体系
监测指标设置原则
科学性原则
指标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感 染的实际状况,具有明确的定义
和测量标准。
实用性原则
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便于医护人员掌握和应用。
敏感性原则
指标应对医院感染的微小变化具有 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 风险。
常见监测指标解读
结果解读及意义探讨
结果解读
结合专业知识,对统计结果进行解读,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 素。
意义探讨
探讨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
局限性说明
指出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如数据来源、样本量等方面的限制。

ICU院感防控与监测PPT课件

ICU院感防控与监测PPT课件
医疗器械监测
对ICU内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定 期监测,如呼吸机、血液透析 机等,确保其安全无污染。
专项监测项目
耐药菌监测
针对ICU内常见的耐药菌进行定期监测,如耐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等,以及时掌握耐药菌感染情况。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对ICU内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监测,分析感染来源 和传播途径,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性对策建议
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
定期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及时发现 并隔离感染者,防止耐药菌在ICU内 传播。
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严格 掌握操作指征和无菌技术,降低感染 风险。
改善ICU环境
保持ICU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医 疗设备和环境表面,减少细菌滋生。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实现智能化监测
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 现ICU院感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
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
障患者安全。
THANKS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感染防控 意识;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感染机 会;开展科研合作,探索新的防控 手段。
成效分析
多学科协作有效提高了ICU院感防 控水平,降低了感染风险,提高了 医疗质量。
05
ICU院感防控与监测挑战及对 策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多重耐药菌感染
由于ICU患者病情重、免疫力低下,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 致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增加。
加强手卫生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 员手卫生意识和技能,降低交叉感染 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 解读版ppt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 解读版ppt课件
监测内容
涉及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情况、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等。
监测方法与流程
监测方法
采用临床微生物学、放射学、病理学等检测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
监测流程
按照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定期汇总的流程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监测周期与频次
监测周期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周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THANK YOU.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34949-2017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GB/T 18676-20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512-2016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02
修改内容
总体修改情况
本次修改是在原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进展和经验,对 原有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
表格2
医院感染病例信息登记表
表格3
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表
表格4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相关流程图及示例
流程图1
流程图2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流程图
医院感染暴发应对流程图
流程图3
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图
流程图4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流程图
相关文件及参考材料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及构成 要素》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数据分析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发现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监测报告与反馈
监测报告
医院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为 医院感染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医院感染监测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课件第一部分:医院感染概述在医疗环境中,感染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新感染,或者原本没有的感染在医院内发生并有明显关系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健康。

第二部分: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按照感染的部位和感染的病原体进行分类。

按照感染的部位,可以分为外科部位感染、内科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按照感染的病原体,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第三部分: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感染还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治疗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部分: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监测医院感染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医院感染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疫情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第五部分: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监测医院感染的指标主要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体分布情况、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的暴露史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第六部分: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定点监测、定时监测、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等。

定点监测是指对特定的科室或病区进行监测;定时监测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主动监测是指医护人员积极寻找感染病例;被动监测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感染监测。

结语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不可忽视的问题,监测医院感染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严密的监测措施,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变化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希望本课件对大家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外环境 输注性感染
外源性 ➢其它病人
如乙(丙)型肝炎
感染: ➢污染的医用设

植入物相关感染
➢医务人员手 如人工关节相关
感染
医 院
➢ 侵入性操作 ➢ 器官移植
感 ➢ 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增加
染 ➢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
易 感
➢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因 ➢ 广谱、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开发和
素 应用
➢ 糖尿病及老龄人增加
➢ 外科切口感染:术后一个月内任何切口感染(无植入 物),有植入物的与手术有关的手术一年 以内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出院后24小时以内发生者。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
出院后发病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或常见的潜伏期
内者。 ➢ 皮肤和皮下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以内。 ➢ 胃肠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 ➢ 脓毒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未带人工瓣膜等植入物的
病人出院后7天内发病,或进行输血的病人出院 后48小时内发病,或安装人工瓣膜等植入物的病 人出院后一月内的发病者。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
4.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病原 体或新的部位感染
如 肺炎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曲 霉菌感染
5.分娩过程或出生后发生的感染
下述不属于医院感染
● 非生物因子所致炎性反应 ●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 病原体自然扩散
呼吸
中医
心内
肿瘤
2007 2006
2007、2006年外科系统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图 3 2007 、 2006 年外科系统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对照表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ICU 康复 烧伤 整形 脑外 矫外 胸外 普外 泌外 口腔 妇科 五官 计生 产科 疼痛 眼科
什么是医院感染:
狭义: 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院感染分类
● 按病原体来源分:
医 院
外源性感染

染 内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 自身感染
内源性感染 (是现代医院感染的主要形式)
菌群失调 细菌移位
潜在活化(HSV
二重感染 主动移位 被动移位 CMV TB)
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来自于: 如 (SARS)
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日感染发病 率
总结和反馈
2007、2006年内科系统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图 2 2007
、 2006 年内科系统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对照表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干部
血液
儿科
传染
神内
肾内
皮肤 内分泌 消化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的种类
全院综合 性监测
患病率调查 发病率调查
目标性监测
前瞻性 回顾性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
概念:收集一个特定时间内,即在某一时点或时间内,
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从而描 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目的:现患率调查主要用于摸清医院感染在某一时点或
时段的基本情况
对象:某时间点的全部住院病人。 优点:省钱、省时、省人力。 缺点:不能完全反应医院感染的长期情况 。
(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 ● 脓毒血症的迁延病灶 ● 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2—2009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09-04-01发布 2009-12-01实施
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
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 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 监测结果报送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 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基本概念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调查对象:指定时间段内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内容:
1、基本资料 2、医院感染情况 3、按科室记录应调查人数和实际调查人数 调查方法: 1、计划、培训 2、填写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表 3、每病区填写床旁调查表
医 院 感 染 病 例 登 记 表
监测对象: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 监测内容
1、基本情况 2、医院感染情况 3、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 监测方法:主动监测
医院感染的诊断
感染的判定 -- 体温是否有所升高 -- 感染相关症状体征 -- 实验室诊断报告
诊断程序:



医院感染
病感 原染 学部 诊位

1入院至发病时间
断诊 断
社会性感染
2 潜伏期 3与医院环境、医用
培养
设施的同源性
特异性抗体
影像学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
1 详细的病史(既往史、现病史) 2 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 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4 易感因素 5 流行病学资料 6 入院至发病时间 7 该感染平均潜伏期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
时间
1.入院
发病
具有明显潜伏期者≥平均潜伏期
无明显潜伏期者≥48小时
2.诊疗操作所致病原体扩散 阑尾炎切除术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
3.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如:输血相关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出院后发病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 泌尿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内,出院后门诊无尿 路操作及器械损伤的病史者。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 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 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
广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 感染地点---医院 感染对象---病人(住院、门诊、急诊) 陪护、探视 医务人员
2007 200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细菌耐药性检查 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 外科手术Ⅰ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监测 医务人员针刺伤监测 等等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 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常见的包括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 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 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 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 制定本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