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题型介绍
2020-2021某大学《公共政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合集(含答案)
2020-2021《公共政策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适用专业:闭卷试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2.简述官方政策活动者3.简述政策工具的三大分类4.科布和爱尔德将政策议程分为那两大类?5.政策变通的形式有哪些?6.何谓政策评估?7.简述立法机关政策监控的活动内容及其方式8.何谓政策终结?9.简述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10.简述公共政策的学科性质二、论述题(要求500-600字,共30分)和谐社会是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和谐治理的理论研究也是当今的“显学”。
何谓社会和谐治理?为何要进行社会和谐治理?如何进行社会和谐治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谈对策)。
请论述之。
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重庆路桥年票制:听证会成走过场?7月1日是重庆实行路桥收费年票制的第一天。
凌晨零时,重庆主城区7座跨江大桥的收费站同时停止了收费。
与交管部门估计相反的是,接下来的一周,重庆城一天比一天堵。
原来因回避高昂过桥费而蜗居的车都开出来了,原来不愿打的过桥的人因为不再为出租车交5元的过桥费而纷纷打的过桥,被过桥费压抑很久的重庆市民进发出的出行激情,充分显示了路桥收费改革的巨大影响。
就在那一周,重庆江北的房价每平方米平均上涨了80元。
但是,这样的快感并没有掩盖重庆大多数车主的不满和即将购车者的失望,因为重庆市确定的主城八区路桥年票价格太高以轿车为例,一年2000元,不买不能年审,而且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一价格是在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年票价格听证会前7天就拍了板的。
今年6月中旬,重庆媒体刊发了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交给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机动车路桥年票制的两套方案。
随后重庆几家媒体的热线遭到轰炸,所有致电者的意见几乎一致: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价格,而且是强制消费。
一些人指出,比重庆消费水平高得多的广州,路桥年票制轿车收费不过980元,重庆的年票太贵了。
重庆市市政管委会的说法是,以轿车为例,2200元或2000元的价格与在重庆一座桥买一年月票的总价格2160元相当。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题1、在议行合一体制下我国公共政策主体,从其形式特征看它的构成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大、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2、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1)、地理环境的影响(2)、经济环境的影响(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4)、社会变迁的影响(5)、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3、公共政策的非官方主体: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4、政策终结的形式主要表现为(1)废止:--直接废止不和时宜、过时了的政策(2)替代:--指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3)合并:--指旧的政策虽被终止,但部分实际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政策内容中去。
(4)分解:--就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形成一项新的政策。
(5)缩减:--就是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比较稳妥地实施终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6)法律化:--上升为行政法规或法律,另一种意义上的政策终结。
5、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1)外在创始型。
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人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人政府议程。
(2)政治动员型。
指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执行。
(3)内在创始型。
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客观上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
“体制内运作”6、公共政策规划的程序:(1)政策目标的确定首先,目标要具体;其次,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第三,目标的确定应有可检验性;第四,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前瞻性(2)政策方案的设计注意:一对方案后果及其效应的准确估计;二对方案实施细节的详尽规定(3)政策方案的评估(前评估)1)预测评估;2)预测的方法:专家会议法、德菲尔法、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马尔可夫模型3)可行性评估: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聊城大学《公共政策》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政策工具2.政策执行3.公共政策环境4.听证制度5.决策权力6.政策规划7.公共政策制定8.公共政策终结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合法化的途径。
2.简述确立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3.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
4.简述公民作为政策客体存在的原因。
5.简述政策终结的对象。
6.简述问题达到系统议程的程度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
2.论述公共政策执行中偏差出现的原因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政策工具: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的总称。
2.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以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3. 公共政策环境:指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公共政策环境是一个包含大量因素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几乎涵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它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第三,公共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之间不断进行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
4. 决策权力: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于他人意志之上,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5. 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6. 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有关的重要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定、评估和选择有关政策方案并最终择定的过程二、简答题1. 简述政策合法化的途径。
答:(1)公众参与;(2)建立听证制度;(3)建立行政程序制度;(4)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5)建立协商谈判制度;(6)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2.确立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选项答案:D2.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政策效率B. 促进社会公平C. 增强政策透明度D. 所有选项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主体?A. 政府B. 非政府组织C. 私营企业D. 个人答案:C4. 政策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C. 改进政策执行过程D. 所有选项答案:D5. 政策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回归分析B. 系统分析C. 案例研究D. 预测分析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经济政策B. 社会政策C. 环境政策D. 教育政策答案:ABCD2. 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利益冲突C. 资源分配不均D. 政策执行难度答案:ABCD3. 政策执行的障碍可能包括:A. 资源不足B. 法律限制C. 政策设计缺陷D. 公众反对答案:ABCD4. 政策评估的指标通常包括:A. 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B. 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C. 政策的社会影响D. 政策的可持续性答案:ABCD5. 政策分析的方法论包括:A. 规范分析B. 实证分析C. 比较分析D. 预测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效率性、透明性、可持续性、合法性和适应性。
2. 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挑战。
答案: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挑战包括资源分配问题、执行机构的能力限制、政策目标与实际执行的偏差、利益相关者的反对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
3. 政策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政策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提高政策效率、促进政策的公平性和正义、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以及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信任。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
A. 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B. 政策分析和评估的方法C. 政策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D. 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2. 政策分析人员在进行政策分析时,应该遵循()原则。
A. 客观、公正、全面B. 主观、偏颇、片面C. 模糊、不确定、随意D. 主观、偏颇、不全面3.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构成要素?()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制定者D. 政策效果4. 以下哪种公共政策属于强制性政策?()A. 环保政策B. 社会保障政策C. 产业政策D. 税收政策5. 以下哪种公共政策属于导向性政策?()A. 环保政策B. 社会保障政策C. 产业政策D. 税收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
A. 调节社会经济关系B. 调整社会利益分配C. 引导社会发展方向D. 维护社会稳定E. 促进社会进步7. 政策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
A. 实证分析法B. 规范分析法C. 静态分析法D. 动态分析法E. 定量分析法8.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
A. 问题确认B. 政策规划C. 政策评估D. 政策实施E. 政策监督9. 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有()。
A. 成本效益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专家评估法D. 实证分析法E. 动态分析法10. 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A. 政策本身的质量B. 政策制定者的能力C.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D. 政策环境的变化E. 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2. 请简述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3.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
A、市场和政府B、法律和市场C、宪法和法律D、政府和政策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
A、马克思、恩格斯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尼采、弗洛伊德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
A、德国B、中国C、英国D、美国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
A、农村问题B、政府问题C、大型城市问题D、小城市问题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D、经济危机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
A、加大政府干预B、减少政府干预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
A、失败B、降到最低C、不可或缺D、逐步减少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
A、一个分析过程B、一个行为过程C、一个收益过程D、一个黑箱过程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矛盾关系B、等价关系C、平行关系D、交叉关系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题型介绍
本门课程考试为半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
题型一般为单选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40分)、论述(30分)。
单选题、多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容中细节部分的把握。
名词解释:都是学习《公共政策学》应该掌握的。
在解答名词解释时,一般将这个名词的意思解释或者描述清楚即可,无须详细阐述。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不考查理解程度,所以要求学生答出所问问题的要点并作出简要的解释。
论述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考核层次最高的一种题型,所以要求学生在回答论述题时,不但要将问题要点列出,还要全面深入的针对每个要点问题进行阐述和评析。
应掌握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涵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三、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一、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含义和容二、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三、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一、决策权力的容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四、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五、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一、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二、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三、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四、决策方案的具体容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一、政策执行的理论二、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互动三、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四、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五、政策环境因素六、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一、公共政策评价的涵及作用二、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三、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四、公共政策效果评价五、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六、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一、“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三、公共决策思维类型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一、公共决策系统二、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三、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一、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二、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一、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二、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三、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一、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二、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三、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四、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开放教育公共政策学课程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学期末练习题2及答案
一、单选题1、政策过程的类型有哪些?A.直线型、循环型、金字塔型B.直线型、金字塔型、同心圆型C.直线型、循环型、同心圆型D.直线型、循环型、金字塔型、同心圆型正确答案:D2、最早尝试对政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的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A.德洛尔B.罗尔斯C.拉斯韦尔D.希尔斯曼正确答案:C3、在政策过程阶段论中,用的最多的政策划分阶段是()A.议程设定、方案陈述、权威性选择和决策执行B.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设施、政策评估、政策调整和政策终止C.情报、建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D.民意形成、政策规范、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正确答案:B4、首次提出“有限理性理论”这一模型的是哪位学者()A.赫伯特•西蒙B.林德布洛姆C.托马斯・戴伊D.戴维•伊斯顿正确答案:A5、系统理论重点关注的问题是()A.系统与个人B.系统与环境C.个人与环境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6、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特有的政策模型()oA.“由点到面”政策实验模型B.民主集中制模型C.群众路线模型D.多元主义理论模型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公共政策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共问题都是公共政策问题B.社会问题都是公共政策问题C.进入政府议程的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问题D.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没有区别正确答案:C8、与政府议程相比,公众议程的区别在于()。
A.公众议程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由一些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B.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C.社会问题先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进入政府议程D.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正确答案:A9、多源流模型的提出者是()。
A.金登B.柯布C.埃尔德D.奥尔森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政策网络的显著特征有()A.主题之间的依赖性B.是一个多面向的过程C.其活动受制度的制约D.是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正确答案:A、B、C2、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政策过程模式主要包括()A.广泛听取意见,收集资料B.对材料进行分析、总结C.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D.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反馈正确答案:A、B、D3、关于渐进主义理论模型正确的有()A.政策过程就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B.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与以往政策进行比较C.对现有政策进行颠覆性的改革D.渐进模型比较保守正确答案:A、B、D4、下列关于群众路线模式表述正确的有()A.群众路线模型的核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政策形成的过程是领导者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见C.政策执行过程是领导者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政策,检验政策的正确性D.正确的政策来源于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意见正确答案:A、B、C、D5、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包括()。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Ch1。
公共政策学●案例1-1(书P4—6)辨析是否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功能(单选/简答P157)(1)引导功能:正向与负向(2)管制功能:对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管制与约束。
如《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消极性管制,还有突出正激励原则的积极性管制. (3)调控功能公共政策不仅需要指明人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还需指明人民应该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 Eg: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4)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分类(了解)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程序性政策只涉及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
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再分配性政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和权利的转移分配。
例如,累进收入税、养老退休金额度的重新分配),美国的“反贫困”计划.3、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如广播、电视、煤炭、电力等特殊行业兼具自我管制政策的性质.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政策、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等设立教师节、环境政策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国防是典型的涉公政策而垃圾收集、邮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也带有一些私人物品的特征.Ch。
2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理论模型A**过程模型(P235):1。
公共政策的阶段性2,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B渐进模型:1. 林德布洛姆: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的局部调整.2。
渐进模型有以下特点(P238):(1)政策具有承继性,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有政策的缺陷;(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C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
●公共政策的系统1.公共政策的主体直接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领袖权威人物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非执政党/思想库2.公共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概念: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者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
公共政策学的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
公共政策学的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府行为B. 企业行为C. 个人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A2. 政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政策效率B. 降低政策成本C. 增加政策透明度D. 实现政策目标答案:D3. 政策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4. 政策执行中,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监督D. 政策评估答案:B5. 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 成本效益分析B. 案例研究C. 政策模拟D. 政策制定答案:D6. 政策分析中,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目的是()。
A. 确定政策目标B. 识别政策影响C. 预测政策结果D. 制定政策方案答案:B7. 政策分析中,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 回归分析B. 因子分析C. 聚类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A8.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效果D. 所有选项答案:D9.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的角色是()。
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分析者D. 政策监督者答案:B10. 政策评估的结果通常用于()。
A. 政策调整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监督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BCD2. 政策分析的步骤包括()。
A. 问题识别B. 目标设定C. 方案设计D. 方案评估答案:ABCD3. 政策执行的障碍可能包括()。
A. 资源不足B. 执行者能力不足C. 政策信息不明确D. 政策目标不明确答案:ABCD4. 政策评估的指标包括()。
A. 政策效果B. 政策效率C. 政策公平性D. 政策合法性答案:ABCD5. 政策分析中,利益相关者包括()。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2020.6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指导一、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二、期末考试形式:上机,开卷,60分钟。
三、期末考试范围(一)单项选择题(注意:考试选项会乱序,请看清楚题干及选项内容)第一章1.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提出该观点的是(A)A.伍德罗•威尔逊B.哈罗德•拉斯韦尔C.托马斯•戴伊D.罗伯特•艾斯顿2.从政治系统角度认识公共政策,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与其环境互动的结果,提出该观点的是(D)A.伍德罗•威尔逊B.哈罗德•拉斯韦尔C.托马斯•戴伊D.罗伯特•艾斯顿3.美国学者查尔斯•柯克兰认为(C)A.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做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B.公共政策是政府与其环境互动的结果C.研究公共政策其实就是研究政府的决定及其旨在处理公共问题的行动D.政策就是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4.俱乐部理论的提出者是(B)A.萨缪尔森B.布坎南C.亚当•斯密D.詹姆斯5.以下不属于政府经济职能的是(D)A.宏观调控职能B.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C.市场监管职能D.调节社会分配职能6.以下不属于政府文化职能的是(D)A.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B.发展教育的职能C.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D.发展经济建设的职能7.提出了“不伤害原则”的是19世纪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A)A.约翰•斯图亚特•穆勒B.布坎南C.萨缪尔森D.詹姆斯8.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公共利益的(D)A. 公共性B.合理性C.正当性D.公平性9.把国家定义为在一定领土范围内对武力具有垄断性的社会机构的是(D)A.约翰•斯图亚特•穆勒B.布坎南C.萨缪尔森D.马克斯•韦伯10.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的是(A)A.微观政治B.中观政治C.宏观政治D.狭义政治11. 亚当•斯密于哪一年出版了经济学巨著《国富论》(A)A.1776年B.1777年C.1778年D.1779年12.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 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布坎南13.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A.萨缪尔森B.布坎南C.亚当•斯密D.凯恩斯14.关于公共权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B.公共权力要交给具体的个人或机构去行使B.公共权力的行使无需限定边界 D.对公权力的边界应进行限定第二章15.以下不属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形式的是(C)A.国会立法B.总统决策C.非政府组织决策D.司法决策16.以下国家中实行议行合一体制的是(A)A.中国B.美国C.日本D.法国17.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反映的是公共政策的(B)A.复杂性B.合法性C.权威性D.普遍性18.公共政策在其所框定的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规定的行为标准和设定的行为限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指公共政策的(B)A.权威性B.普遍性C.稳定性D.复杂性19.以下属于公共政策中的程序性政策的是(D)A.修建高速公路B.实施福利计划C.抓捕恐怖分子D.组织法20.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公共政策可分为(D)A.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B.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C.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21.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的政策是(A)A.物质性政策B.象征性政策C.分配性政策D.再分配性政策22.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指公共政策的(A)A.导向功能B.管制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23.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的政策称为(C)A.实质性政策B.程序性政策C.分配性政策D.再分配性政策24.以下关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方性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具体化,地方性规章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B.涉及地方司法活动的,制定法规,涉及地方行政机关自身调整的,制定规章C.本地区重大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其他事项由地方性规章规定D.地方性规章的制定必须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第三章25.发展中国家更普遍地面临合法性危机,是因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不包括(C)A.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B.物质文化需求的攀升C.精神文化需求的攀升D.政府许诺不能兑现26.以下不属于目标群体产生政策认同障碍的原因的是(C)A.合法性危机B.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C.环境条件的变化D.社会心理负担过大27.以下关于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B.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C.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D.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没有能动作用28.经济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不包括(D)A.生产力的结构B.科技发展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D.社会文化29.公共政策的非官方参与者不包括(D)A.利益集团B.政党C.公民D.行政执行机关30.由民间发起,得到基金会或公司企业赞助的社会性政策研究机构,被称为(C)A.官方思想库B.半官方思想库C.民间思想库D.国际思想库第四章31.渐进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林布隆是哪个国家的学者(B)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32.以下不属于精英理论对政策分析的启示的是(B)A.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的兴趣和偏好B.公众对精英们的决策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C.精英集团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有着一致认识D.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33.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不包括(D)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D.公共政策的自愿性34.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的是(C)A.博弈理论B.精英理论C.团体理论D.系统理论35.认为公共政策的输出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时社会团体与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的是(D)A.博弈理论B.小组意识模型C.过程模型D.系统理论36.政治系统保护自身利益,维持系统生存的途径不包括(B)A.政策输出满足环境需求,符合公众利益B.改变环境,满足政策输出的需求C.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机制D.以武力为威慑或直接使用武力37.混合扫描理论的提出者是(A)A.阿米泰•埃茨伊奥尼B.科林德里奇C.詹尼斯D.托马斯•戴伊38.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往往是在对预期结果没有充分把握下进行的理论是(B)A.批判性理论B.实验性理论C.取舍理论D.混合扫描理论39.“中庸”之道贯穿于哪个学派的整个思想体系(A)A.儒家B.道家C.兵家D.法家40.“知变”战术是哪个学派提出的观点(D)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41.有限理性模型的提出者是(A)A.西蒙B.林布隆C.詹尼斯D.托马斯•戴伊42.以下关于有限理性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B.人们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C.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无关D.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43.以下关于传统理性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传统理性模型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B.传统理性模型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C.传统理性模型追求满意决策D.政策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都难以用传统理性模型来解释44.在没有现成满意方案的情况下,提出探索性方案,选择若干试点进行试验,看看是否能够满足期望水平,由此总结经验和教学,再设计下一步的备选方案,这种搜索方法是(A)A.试探方法B.随机方法C.折中方法D.效益方法45.以下关于系统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B.系统理论把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C.系统理论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了高度概括D.系统理论从微观角度对政策过程进行了分析46.政策学家科林德里奇的《批判性决策——一种社会选择的新理论》一书在哪一年出版(C)A.1980年B.1981年C.1982年D.1983年47.以下哪个不属于越轨研究的理论视角(D)A.生物学B.心理学C.社会学D.经济学第五章48.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的类型是(A)A.外在创始型B.内在创始型C.政治动员型D.政治自觉型49.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是(A)A.公众议程B.政府议程C.实质性议程D.象征性议程50.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不包括(D)A.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B.议题引起公民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C.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D.议题已趋向稳定51.以下不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的是(D)A.战争行动B.地区与国际冲突C.经济对抗D.经济灾难52.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这是哪一种思维方式(D)A.经验思维B.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思维定式53.基于心理学中的“垃圾箱理论”,试图利用非理性因素激发群体创造力的创新方法是(D)A.头脑风暴法B.哥顿法C.零起点法D.综摄法54.关注政策意图、目标和价值的动机作用,强调政策行动的接受、采纳或执行具有合理的动机支持的是(C)A.因果论证B.符号论证C.动机论证D.直觉论证55.基于对政策方案或其结果的判断,表明事情的对与错或善与恶的是(C)A.直觉论证B.案例论证C.伦理论证D.权威论证56.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目标的特征(D)A.层次性B.多样性C.系统性D.单一性57.决策的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的区别不包括(D)A.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B.认识形式的表现不同C.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D.主体不同58.先由群体成员对所有他认为可以舍弃的方案投反对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即被淘汰,这种规则是指(B)A.赞成投票规则B.淘汰投票规则C.正负表决规则D.等级决定规则59.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一种夸大化的感觉和看法,是指(A)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60.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指(C)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型效应D.反衬效应61.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C)A.反衬效应B.黄灯效应C.新闻效应D.颂歌效应62.政策合法性不包括(D)A.合法的决策主体B.合法的政策程序C.合法的政策内容D.合法的政策客体63.以下属于过失性社会问题的是(A)A.青少年失足B.贫困问题C.环境问题D.人口问题64.科赛和达伦多夫代表的是(B)A.社会越轨论B.社会冲突论C.社会解组论D.社会分层理论65.因精神疾病、心理变态导致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被称为(B)A.不适当行为B.异常行为C.自毁行为D.反社会行为66.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是指(A)A.社会解组B.社会越轨C.社会冲突D.社会分层67.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采取的态度,取决于社会的揭示和认定,该理论被称为(C)A.社会越轨论B.社会冲突论C.标签理论D.手段—目标理论68.“三位一体”分层理论的提出者是(C)A.西蒙B.谢尔登C.韦伯D.默顿69.手段—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A)A.默顿B.涂尔干C.科塞D.达伦多夫70.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在精神上与其周围世界相分离或相对立的现象,这是引起社会解组的重要原因。
大学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JG212013——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A.引导功能B.沟通功能C.调控功能D.管制功能答案:B2.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A.基础B.关键环节C.起点D.前提答案:C3.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是()?A.阶级性B.政治性C.权威性D.预见性答案:A4.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最难终结的是()?A.计划B.组织C.政策D.功能答案:D5.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A.渐进性B.稳定性C.长期性D.突击性答案:A6.既是贯穿于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功能活动,又是迈向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的是()?A.政策监督B.政策控制C.政策评估D.政策执行答案:C7.“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A.替代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C.观望式政策执行D.照搬式政策执行答案:A8.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由什么的权力划分和配置决定()?A.政策执行机关B.公共权力机关C.统治阶级D.政党答案:B9.国家号召向“道德模范”学习属于()?A.实质性政策B.分配性政策C.象征性政策D.多目标政策答案:C10.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哪种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A.渐进主义B.行为主义C.系统分析D.统计分析答案:B11.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部长令答案:B12.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A.执行者的配合B.监督者的效力C.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D.决策者的品格和智慧答案:C13.“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A.实事求是B.科学决策C.民主追求D.现代行政答案:B14.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答案:B15.下列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A.方案切实可行B.方案紧扣政策目标C.方案为多数人认可D.规划多重方案答案:C16.既是政府过程或政策过程的逻辑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循环的逻辑起点是()?A.计划B.反馈C.控制D.总结答案:B17.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A.法规B.国家政令C.公文D.政策性文件答案:D18.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是()?A.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B.公共目标的设定C.公共问题的提出D.公共政策的实施答案:A19.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A.国会B.法院C.执政党D.总统答案:D20.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是()?A.精英模型B.政治系统模型C.上下来去模型D.机构-制度模型答案:C21.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政府B.执政党C.社会组织D.利益集团答案:A22.科学的第一品格是()?A.具体与抽象相一致B.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C.感性与理性相一致D.社会现实与理论创造相一致答案:B23.价值分析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中的()?A.系统分析方法B.定性方法C.定量方法D.类别分析法答案:B24.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A.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B.行政领导体制C.经济体制属性D.国家结构属性答案:A25.在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之间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等步调不一、协调困难主要是因为()?A.政策问题的复杂性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C.执行准备不充分D.监督机制不健全答案:C26.政策方案设计中的生命灵魂是()?A.方案的独立性B.方案的可行性C.方案的创新性D.方案的方向性答案:C27.“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差距”导致()?A.问题B.社会问题C.公共问题D.失望问题答案:B28.公共政策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问题识别B. 政策分析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D2. 在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以下哪个方面?A. 政策影响B. 政策环境C. 政策成本D. 政策效果答案:B3. 政策执行中,实施者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可能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政策目标的实现B. 政策目标的偏离C. 政策目标的扩大D. 政策目标的缩小答案:B4.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确定政策是否合理C. 确定政策是否合法D. 确定政策是否公平答案:A5.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稳定性D. 合法性答案:C6. 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参与通常会导致以下哪种结果?A. 政策的公正性增强B. 政策的公正性减弱C. 政策的稳定性增强D. 政策的稳定性减弱答案:B7.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机构的协调不力可能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政策执行效率提高B. 政策执行效率降低C. 政策执行成本增加D. 政策执行成本减少答案:B8. 政策评估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评估方法?A. 成本效益分析B. 目标群体满意度调查C. 政策实施前后对比D. 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评价答案:D9. 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A. 政策目标的确定B. 政策方案的设计C. 政策执行的监督D. 政策效果的预测答案:C10. 政策执行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政策执行者的责任?A. 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B. 确保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C. 确保政策执行的透明度D. 制定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政策的制定?A. 社会需求B. 政治力量C. 经济状况D. 法律环境答案:A, B, C, D2. 政策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政策方案?A. 成本效益分析B. 风险评估C. 政策模拟D. 专家咨询答案:A, B, C, D3.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A. 政策目标不明确B. 政策资源不足C. 政策执行者能力不足D. 政策执行者缺乏动力答案:A, B, C, D4. 政策评估中,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政策的效果?A. 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B. 政策实施的成本C. 政策产生的社会影响D. 政策的可持续性答案:A, B, C, D5. 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原则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遵循的?A. 公平性原则B. 效率性原则C. 合法性原则D. 民主性原则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公共政策学复习指引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1、判断题(1*10=10分)2、单项选择题(1*10=10分)3、简答题(8*5=40分,6选5)(尽量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论述)4、案例分析(15*2=30分)(从实例到理论,用理论透视实例)5、课程学习总结(10分)(写自己对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1.请提出5种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和5种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并说明相对于已经在用的规则,没有施行的规则的缺陷在哪里。
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1)拍卖(杭州车牌)(2)投标(维克里拍卖法)(3)投票(4)摇号(5)比成绩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2.试述公共政策的六个主要过程(戴明循环)。
政策问题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调整政策终结3.试比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区别。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耗尽性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耗尽性4.试比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
个人利益(具体的)公共利益(抽象的)(1)没有独立于个人的公共利益(2)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3)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冲突5.试比较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区别。
个人权利:施加成本于对方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6.结合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解释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
概念界定: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资源(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合法规。
”现代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在《权力与社会》一书中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中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政策制定过程B. 政策执行过程C. 政策评估与监控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2. 政策分析人员通过对政策问题的界定,明确政策问题的范围和()。
A. 政策制定主体B. 政策制定客体C. 政策制定目标D. 政策制定方法答案:A3.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的过程。
A. 理性分析B. 感性认识C. 经验借鉴D. 主观臆断答案:A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证研究B. 规范研究C. 案例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D5. 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的()进行评价。
A. 效果、效率、公平性、可行性B. 效果、效率、可行性、及时性C. 效果、效率、公平性、连续性D. 效果、效率、可行性、满意度答案:A6.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民主原则C. 公平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C7. 政策监控是指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的过程。
A. 监督、检查、评估、反馈B. 指导、协调、评估、反馈C. 规划、组织、实施、评估D. 预测、分析、调整、改进答案:A8. 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主体通过一定程序宣布()的过程。
A. 政策失效B. 政策修订C. 政策暂停D. 政策实施答案:A9.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倡导者通常扮演的角色是()。
A. 决策者B. 咨询者C. 参与者D. 监督者答案:C10. 政策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 引言、主体、结论、参考文献B. 背景、问题、方案、评估、建议C.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D. 现状、问题、原因、对策、展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公共政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主体D. 政策客体E. 政策环境答案:ABCDE2.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门课程考试为半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
题型一般为单选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40分)、论述(30分)。
单选题、多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细节部分的把握。
名词解释:都是学习《公共政策学》应该掌握的。
在解答名词解释时,一般将这个名词的意思解释或者描述清楚即可,无须详细阐述。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不考查理解程度,所以要求学生答出所问问题的要点并作出简要的解释。
论述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考核层次最高的一种题型,所以要求学生在回答论述题时,不但要将问题要点列出,还要全面深入的针对每个要点问题进行阐述和评析。
应掌握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三、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一、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含义和内容二、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三、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一、决策权力的内容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四、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五、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一、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二、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三、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四、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一、政策执行的理论二、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互动三、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四、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五、政策环境因素六、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一、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二、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三、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四、公共政策效果评价五、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六、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一、“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三、公共决策思维类型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一、公共决策系统二、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三、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一、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二、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一、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二、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三、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一、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二、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三、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四、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开放教育公共政策学课程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2、(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4、(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5、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奖励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8、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政策的调控能力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合法性),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10、在拟定公共政策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11、在某些人是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12、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1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14、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15、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6、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17、公共政策是(政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智囊、信息、监控、决断)等子系统。
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3、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
4、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5、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6、公共决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7、公共政策效果有几种类型:(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8、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政策信息评价)。
9、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顿悟、判断、灵感、直觉)。
10.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有(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选择政策方案)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执行: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2、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做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它在公共政策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结论是政府部门考察公共政策的主要依据。
3、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4、因果理论: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2、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3、政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1)效益标准。
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
(2)方案协调性标准。
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设计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
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方案的力度标准用以评估方案的力度是否适宜。
4、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5、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哪些内容?(1)政策性指标;(2)技术性指标;(3)经济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
五、论述题1、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哪些?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1)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
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
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2、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哪些特征?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一下特征:(1)回溯分析。
一般决策是在分析当时条件与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优。
而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开始,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
(2)非零起点。
一般决策是以零为起点的。
而追踪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非零起点。
非零决策的含义是,它的决策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即把原决策作为零,从而考虑实施结果与原决策标准之间的距离。
(3)双重优化。
一般决策的优选是从几个并列的方案中一次选优即可。
而追踪决策的方案选优,必须具有双重优化的特点。
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第二,是在诸多的方案中进一步选优。
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诸多新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以获得最佳效益。
(4)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在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追踪决策的影响更为强烈。
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已经实施而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