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
众所周知,对危机事件的公关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积极预防,严防危机来临;二危机一旦 发生,就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危机,尽量避免重大损失。广义地讲,危机公关是指从公共 关系角度对危机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本文并不力求对危机公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论述,而 只是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公关处理进行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从逻辑上说明 解决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
本文所谈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明确问题,包括问题的提岀、阐 释和分析;二解决问题,即如何紧紧围绕问题来策划,提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明确问题
问题”就来了。问题岀现的形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环境直接向 霞飞被暴光之后”)。二是由于问题的存在,致使某种事态发生,需 如案例二( 大亚湾不是切尔诺贝利 ”)。无论是何种情况,问题
往往不是危机事件发生本身。危机事件是各种信息相互交错的综合表现,它
只是某种现象,并 不会告诉你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的明确界定是人脑对来自危机事件的信息加工,面对同一 事件,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发现的问题肯定也不一样。 问题”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清晰地表达。 案例一、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从危机事件本身到问题的明确化不是一个简单、直接、很容易的 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很伤脑筋的信息处理过程。另外,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保证有的放 矢地解决问题,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F 文将以案例一、二为事实依据,具体说明在明确问题方面存在的情况。
从案例一的材料来看,
霞飞”的问题是由新闻界直接提出来的。因为其部分产品的外包 装上没有厂址、保质期、生产日期和批号,所以外包装不合格。因为产品外包装不合格,所 以被管理部门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产品不合格问题引发了另一
个问题:组织形象问题 一一不利于 霞飞”的社会舆论正在扩散。所以说, 霞飞”的问题应完
整地表述为:由于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不合格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产品不合格导致企业被暴光, 引发企业形象危机。问题的实质是企业形象危机,而其前沿问题是产品的外包装不合格。 由于问题是由外界提出来的, 霞飞”需要做的就是证实一下暴光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
情况属实,就针对问题采取解决办法。 通过解决部分产品的外包装问题,
解决企业形象危机。 如果情况不属实,那么通过传播将问题澄清,即可挽救企业形象。看上去,问题并不复杂。 可是由于对不合格产品”的理解存在问题,霞飞”不相信被暴光的事实,不愿意承认问题的 存在,因而又请上海市技术监督部门突击抽查、检测,事实证明,多此一举。因为重新检测 的结果与暴光的内容是一致的。至此, 霞飞”应该清楚其面对的问题了。可是厂方对问题的
表述却出乎公众的意料: 只强调其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合格的, 问题来对待。外包装不合格的产品是否是合格产品呢?当然不是, 品外包装上没有厂址,谁能保证产品不是假冒的呢?无保质期、 产品不是过期的伪劣产品呢?化妆品作为与人的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日用品, 期、生产日期,将意
味着什么?厂方将注意重心只放在产品内在质量的合格上, 的问题轻描淡
写。难道消费者买的只是被包装起来的化妆品本身吗?产品的外包装承担
着对 消费者的法律责任。 危机一旦发生,所谓的
组织提岀问题,如案例一(
要从危机事件中找岀问题所根本不把产品外包装不合格当 即使内在质量合格。 在产 生产日期和批号, 谁能保证 外包装无保质 而对其存在
霞飞”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开展公关工作。首先沟通上头”,寻求理解和支持。令人费解
的是霞飞”需要社会理解它什么,支持它什么。难道理解和支持它产品外包装不合格吗?中国化妆品协会为其呼吁,甚至高层领导为其批示,好象厂方是冤枉的。厂方真的被冤枉了吗?没有!中国公关协会也在厂方公关部经理的求援下出面说话了,该协会支持的中华国产精品
推展会在《经济日报》声明,该化妆品不是伪劣产品。不是吗?外包装不合格如何证明产品的内在质量呢?
针对暴光事件,霞飞”是这样向客户解释的:对化妆品的管理,轻工部和卫生部各有一套标准,两部的有些标准不尽一致。外包装不合格是因为执行了轻工部的标准,没有执行卫
生部的标准。好象产品不合格不是因为厂方自己做得不够完善,而是管理机构的标准不一致
造成的。这是不是推卸责任呢?按照材料所写,厂方的公关效果很好。果真如此吗?如果真
是那样,就只能说明,中间商要么素质太差,对伪劣产品缺乏识别能力,要么缺乏对消费者负责的职业道德,明知外包装不合格还当作合格产品来采购。厂方自始至终回避产品外包装
不合格的问题,当然也没有提出解决外包装问题的有效方案。厂方如此不敢正视问题,甚至
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实在让人感到公关工作任重而道远。
如果说厂方在努力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话,那么厂方把问题找偏了,对问题的分析也
没有体现公关原则。厂方所理解的问题是社会舆论对其不利,所以厂方全部的解决办法都是
为了遏制对其不利的舆论的进一步传播。无论是求助于行业管理机构、与首都新闻界沟通,还是面对客户的自我辩解,都是围绕着厂方所理解的问题而展开的。我们不仅要问,外包装
不合格的问题呢?从材料本身来看,没有一个步骤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可见,这个问题对于
厂家而言,是多么无足轻重!不解决外包装问题,能阻止对其不利的舆论进一步传播吗?新闻界提出的外包装问题没有解决,记者们会听信厂方的辩解吗?厂方以前曾经获得的历次大
奖能抵消外包装不合格的影响吗?对于厂方而言,外包装问题才是其面对的最直接、最关键的问题。若这个问题解决了,影响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舆论问题自然解决。在公众面前承
认缺点、改正缺点比强词夺理的辩解更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由此可见,问题的提出、分析和理解不单单是个逻辑的、理智的问题,更是个情感的、心灵的问题。公关人员不仅需要发达的大脑,而且需要对公众负责的灵魂。
但是,公关问题的提出并不都象案例一那样直接、简单。对于某些案例而言,只有层层深入分析,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的出发点。
从案例二的材料来看,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面临的问题是百万香港人的反对。香港人为什么反
对在大亚湾建核电站?是不是香港人在普遍的意义上反对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不是。香港人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心理冲击而导致的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不放心,即大亚湾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会危及香港人的人身安全。笼统地看,这就是大亚湾核电
站面对的问题。但是继续深入分析,才知道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核电站的事故原因,
一般而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设施本身的技术质量问题;二是人员操作的规范问题。那么, 香港人反对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设施本身的技术质量问题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那么它是不是问题的核心呢?不是。问题的核心是人员操作的规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才是最让人不放心的问题。已有的美国三里岛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都是由
于人员操作不慎造成的。顺而推之,香港人关心核电站人员素质、操作水平、规范化等问题会远远胜过关心核电站的设施质量问题。所以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面对的问题核心是人员素
质、操作规范化的问题。
案例二的材料关于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是有道理的:一是我们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缺乏宣传,致使香港公众不了解有关情况而产生了误解;二是客观上受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冲击波的影响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