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冷却塔新型改造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通风冷却塔新型改造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3T16:17:49.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苗伟斌

[导读] 摘要:作为厂区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冷却塔的性能是否稳定、功能是否健全,成为了影响火电厂经济收益的因素。

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作为厂区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冷却塔的性能是否稳定、功能是否健全,成为了影响火电厂经济收益的因素。本文以一座300MW 的冷却塔为例,介绍了技术层面上的实验过程和改进反案,能够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让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对某些观点给出见解。

关键词:自然通风冷却塔;新型技术;改造研究

一、冷却塔参数及热力性能评价方法

1.冷却塔参数

实验冷却塔于 2004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采用高度为 1 m 的 S 波 PVC 淋水填料,标准件尺寸为1 000 ×500 ×500 mm(长 × 宽 ×高),采用搁置法分两层安放填料。喷溅装置为多层流型,内区喷嘴口径为 Φ26,外区喷嘴口径为 Φ28。该冷却塔经过 10 年的运行后,填料和喷溅装置大部分损坏,冷却塔冷却幅高偏高,冷却能力偏低。该冷却塔于 2015 年进行改造,填料采用“非等高布置”,填料高分为三个区,内区为塔中心 15 m,填料高度为 1 m;中间半径为 15 ~ 30 m,填料高度为1. 25 m;外区半径为 30 ~ 44. 5 m,填料高度为1. 5 m。喷溅装置采用旋转喷溅装置,内一区采用Φ22 mm 的喷嘴,中间区域采用 Φ24 mm 和Φ26 mm的喷嘴,外区采用 Φ28 mm 的喷嘴。为确定该冷却塔改造前后的冷却性能,特委托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电力技术分院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

2.淋水填料的影响

冷却塔中的能量转换区间在淋水填料位置,在这个位置中大量的水珠接触填料并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反应,使水变换形态达到温度降低的目的。这时受外界因素较少,观察结论也相对准确。空气进入塔中实现能量的转化,吸收大量的温度沉入填料中。在没有环境侧风影响的时候,配水区、填料区和雨区循环水冷却负荷分别约为冷却塔总冷却负荷的 5% ~ 10%、65% ~ 70%和 20% ~30% 。填料区的换热是影响冷却塔换热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3.冷却塔热力性能评价

冷却塔中的冷热交替现象是比较平常的反应前后表现形式,通过测量温差能够对塔得热力性能进行较为公正的评价。这时外界的干扰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每组试验数据的影响因素相同,没有进行排除的必要。通过对于温差变化的幅度大小,可以对塔的工作状态得出结论。

冷却塔的冷却能力的评价,通常根据《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DL/T1027 - 2006)2006 中6. 6(测试结果评价标准)中 6. 6. 1.2 冷却水温对比法,分别做出各个工况下的出塔水温计算图,计算出实测参数下冷却水温差△t d 与该工况下实测冷却水温差△t t 之比,并按下式评价冷却能力。η st = Δt d /Δt t × 100%式中,η st 为以冷却水温评价的冷却能力,%;Δt d 为计算水温差,℃;Δt t 为实测冷却水温差,℃。

二、在进行冷却塔技术改进中的试验数据分析

1.试验的各项指标和方法

冷却塔实际工作试验中的指标包括:距离、温差、风向、风力等等。通过在不同位置的测试结果能够得出在一定距离内实际效果的差异,以及和其它因素的关系。冷却塔的功效就是为了散热,不让温度对生产造成不良隐患,温差是判断通风效果是否良好的一项指标。不同风向的测试结果会对试验的结果有所指向,不同风力下的通风效果也可能会有不同。

试验需要借助仪器来进行,在进行有关温度的尝试过程中,要避免太阳直射产生的误差,也不能人为的干涉导致结果不准确,可以分时间段测量,找出试验规律。保证有固定的测量点和精准仪器。

2.对试验得出数据进行分析和概括

试验数据的分析对试验结果的得出十分重要,工作人员要善于科学技术和现代设备进行处理,整理数据表格,总结出数据的有效试验部分。根据图表和试验中其它人的意见,生成完整、写实、无误的实验报告。

三、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1.从风温数据图表中得出相关结论

下面是某位置的数据结果,简单的从风温这个指标上得出了一些结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造前,出塔风温在内区 20 m 以内和外区 35 m 以外,风温较高,而在中间区域,风温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塔内配水情况和空气动力场决定的。改造前,由于外区配水量较大、内区空气流量、流速较小等因素,造成靠近内区和外区的风温较高,而中间区域的风温较低。冷却塔填料采用“非等高布置”后,各个区域的出塔风温基本趋于一致,即塔内各个区域达到一致的气水比,一致的气水比说明冷却塔各区域的换热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2.其它指标的试验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在改造前的性能试验中,两种工况下,冷却塔的平均冷却幅高为 7. 41 ℃;在改造后,冷却塔的平均冷却幅高为 5. 36 ℃,降幅为2. 05 ℃。换言之,冷却塔的出口水温有效的降低了 2. 05 ℃。

根据《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DL/T1027 -2006)2006 中 6. 6 (测试结果评价标准)中6. 6.1.2(冷却水温)对比法,分别计算出改造前后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改造前,冷却塔在两个工况下的平均冷却能力为93.78%,未达到设计要求,而在改造后,冷却塔的平均

冷却能力达到 102. 12%,超出设计要求。冷却能力提高了8.34%。

3.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可观经济效益设想

通过查阅机组凝汽器入口水温与机组排汽压力关系曲线,出塔水温在 25 ℃时,每降低 1 ℃,凝汽器真空可提高 0. 43 kPa,因此该机组的在冷却塔幅高降低 2. 05 ℃后,凝汽器真空可提供0. 86 kPa;排气压力每提高 1 kPa,煤耗值可降低约 1. 35 g/(kW·h),因此该机组可降低煤耗为1. 162 g/(kW·h)。按每台机组年发电量为 8 亿千瓦,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 1 080 t,标准煤按500 元/吨计算,则每年可节约资金 54 万元。

结语:

优化冷却塔性能,从试验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提出应该改进的指标和改进位置。通过对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来看试验数据,套用热能反应方程式和常用的物理计算方法,说明试验中的反应成立、反应物生成,能够控制试验中的变量达到技术改进的手段,让技术研究更彻底。

参考文献:

[1]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治理[J]. 梁涛,胡华强.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6)

[2]某发电公司35kV系统优化改造[J]. 张峰,徐勇军. 贵州电力技术. 201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