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3.2《光的干涉》PPT课件(新人教版 选修3-4)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ppt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ppt

条纹是水平排列
薄膜两表面反射的光互相叠加而成的明暗条纹
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
★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精密度达10-8米)
被检验平面
标准样板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光的干涉》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PPT课件

《光的干涉》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PPT课件
D.以上结论都不对
课堂小结
1、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的条件:两光频率相同。
P1
2、(1)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2)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
4、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
感谢各位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典型例题
【分析与解】: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白光通过单缝成为线光源,从单缝时出的光通过双缝
分成两束光,它们在光屏上形成彩色的干涉条纹,现在两个缝前分别放上红色和 绿色滤光片,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同,不是相干光,所以屏上没有干涉条纹,只 有亮光,选择项C正确.
典型例题
【例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为0.6 μm,若分别用频率 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 条纹的情况是( C ) A.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明条纹 B.单色光f1和f2分别照射时,均出现暗条纹 C.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明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D.单色光f1照射时出现暗条纹,单色光f2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光的干涉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 的干涉.
托马斯·杨 1773~1829
光的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相干光源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狭缝S1和S2相当于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波源),是相干光源。 由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互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图样

人教版选修3-4 第13章 第3节 光的干涉 课件(39张)

人教版选修3-4 第13章 第3节 光的干涉 课件(39张)

2.关于光的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双缝干涉现象里,相邻两明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 距是不等的 B.频率相同的两列光一定能产生干涉 C.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 D.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是不稳定
解析:选 C 在双缝干涉现象里,相邻两明条纹和相邻两暗 条纹的间距是相等的,A 错误;两列光波产生干涉时,频率必须 相同,但频率相同的光振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不一定产生干涉, C 正确,B、D 错误.
B.P 是亮条纹,P1 是暗条纹
C.P 是暗条纹,P1 是亮条纹 D.P 和 P1 都是暗条纹
[解析] λλ橙 紫=64××1100--77 mm=1.5=32. P1 点对橙光:Δr=n·λ 橙, 对紫光:Δr=nλ 橙=n·32λ 紫=3n·λ2紫 因为 P1 与 P 相邻,所以 n=1,P1 点是暗条纹. 对 P 点,因为 Δr=0,所以仍是亮条纹,B 正确. [答案] B
3.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能否观察到光的干涉 现象?
提示: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不满足光发生干 涉的条件,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核心知识·记一记| 1.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 1801 年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 涉现象. 2.双缝干涉图样: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条纹. 3.干涉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 恒定. 4.出现明纹与暗纹的条件:两光源到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 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课堂互动探究
析要点、研典例、重应用
★要点一 双缝干涉原理 |要点归纳|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 单缝、双缝和光屏.
2.单缝屏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 和振动情况.如果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可省去单缝屏(托马斯·杨 当时没有激光).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4 第十三章:13.3光的干涉(共27张PPT)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4 第十三章:13.3光的干涉(共27张PPT)

10
双缝
屏幕
S1
r1
S2
r2
P3 第三亮纹 △r=3λ P2 第二亮纹 △r=2λ P1 第一亮纹 △r=λ P 中央亮纹 △r=0
P1 / 第一亮纹 △r=-λ P2 / 第二亮纹 △r=-2λ P3 / 第三亮纹 △r=-3λ
2020/7/11
11
双缝
屏幕
S1
r1
S2
r2
λ/2
2020/7/11
光的干涉
2020/7/11
1
经典回放
水波干涉
2
2020/7/11
3
经典回放
水波干涉
思考·讨论
光若发生干涉时出现何种现象?
若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 若光互相削弱,出现暗条纹。
将两支蜡烛或两盏灯放在一起,同时照 在墙壁上,能否观察到干涉现象?
均无干涉现象!
4
托马斯·杨(T·Young)在
1801年首先发现光的干 涉现象。
20
2020/7/11
21
三、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哪些因素有关?
双缝 S1
d
S2
屏幕
D
① L、d不变,用不同的单色光 进行实验。 答案:红光的条纹间距最大, 紫光的最小。
②L、λ不变,只改变双缝距离d
答案:d越小,条纹间距越大.
2020/7/11
22
白光的干涉图样是什么样?
2020/7/11
23
白光的干涉图样是什么样? 观察白炽灯光的干涉。
双缝 S1
① D、d不变,用不同的单色光
屏幕
进行实验.
d
D
S2
2020/7/11
16
2020/7/11

物理:13.2《光的干涉》PPT课件(新人教版 选修3-4)

物理:13.2《光的干涉》PPT课件(新人教版 选修3-4)
光的 颜色 红 波长 nm 770-620 光的 颜色 绿 波长 nm 580-490


620-600
600-580
蓝- 靛 紫
490-450
450-400
d 红光波长最大, x 紫光波长最小 L
五、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波长和频率的乘积等于波速:v=λf,波长 越长频率越小,波长越短频率越大。 1nm=10-9m
思考1:下图中P点为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思考2:设单色光的波长为λ,若P1为靠近 中央最近的明条纹,则:P1S2-P1S1=? 思考3:若Q1为PP1的中点,则Q1是明条纹 还是暗条纹? Q1S2-Q1S1=?
Q2 P1 Q1 P
S*
S1 * S2 *
由于l远远大于d, l远远大于x,
r2 r1
复习回顾: 1、两列机械波(如声波、水波)发 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2、如何获得两列相干的机械波? (以水波为例) 3、两列波干涉时,振动最强的点和 振动最弱的点条件是什么?
=r2 r1= k,k 0,1,2, =r2 r1= 2k+1 ,k 0,1, 2,
S*
S1 *
S2 * 双 缝 屏
像 屏
观察 实验, 概括实 现象, 并说明 出这种 现象的 原因?
三、单色光的双缝干涉的实验现象:
1、等宽度、等间距的明暗条纹。 2、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叠加 的区域振动最强,即出现明条纹。 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区域振动最弱, 即出现暗条纹。 =r2 r1= k,k 0,1,2,,明条纹
红光
蓝光
白光
六、白光的双缝干涉:
单色光的合成
中央明条纹
思考5: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雨后公路 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也是彩色的。这些 现象是这样形成的?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二节光的干涉PPT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二节光的干涉PPT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A
5
B 10
C
20
D
40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SS1=SS2,且S1、S2到光 屏上P点的路程差△s=1.5×10-6m,当S为λ=0.6μm的单 暗 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 条纹;当S 明 为λ=0.5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 条纹。 (填“明”或“暗”)若在S1缝后放一块平板玻璃砖, 上 则P处的条纹将向__移动。(填“上”或“下”)
S2
图样有何特征? 屏 明暗相间 等间距 中央亮条纹
探究2: 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S1
亮条纹
S2
探究2: 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条件
S1
暗条纹
S2
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暗条纹
s 2 n

2

2
( n=0,1,2,3…) ( n=0,1,2,3…)
s 2n 1


1、下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 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 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 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 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 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 为γ1,S2P1的长度为γ2,则γ2-γ1等于( )波长 B
光的干涉
光的直线传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海市蜃楼
假设光真的是一种波
我们必然能看到波特有的现象
二、光的干涉
1801年,英国物理学 家托马斯· 杨在实验 室里成功的观察到 了光的干涉现象.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第3节 光的干涉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第3节 光的干涉 新人教版选修3-4

光发生干涉的条件
• 1.干涉条件 • 两列光的____频__率___相同、____振__动___方向相同、____相__位___差 • 2.相干光源 • 发出的光能够发生___干__涉____的两个光源。
• 『判一判』 • (1)托马斯·杨用光的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 •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宽度最大。 •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何处出现亮条纹
暗条纹是由光的路程差所决定的(√ ) • (4)用白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时,偏离中央亮条纹
长较长的光。
• (5)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 √
• 『选一选』
• 如图所示,从两只相同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当 区域叠加后,看不到D 干涉图样,这是因为(
• A.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 • B.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 • C.周围环境的光太强 • D.这两束光为非相干光源 • 解析:两束光为非相干光源,不满足干涉产生
• 正确解答:本题虽然强调两盏相同的白炽灯, 的光仍然频率不同。不满足干涉产生的条件, 图样,所以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错误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2.白光的干涉图样
• 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 白色的。这是因为
• (1)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形成 条纹,各种色光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亮条纹, 白色条纹。
• (2)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 宽度最大。紫光亮纹间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 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涉
•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 处某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 是相同;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具体产生 的条件为:

物理:13.2《光的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共20张PPT)

物理:13.2《光的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共20张PPT)


2
( n=0,1,2,3…)

2
s 2n 1
( n=0,1,2,3…)
探究: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 距Δx与什么有关?
亮条纹的 中心线
探究1:d减小,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探究2:L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x1
x1
x 2
屏A
屏B
x 2
L1
L2
三.薄膜干涉(film interference)
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表 面和后表面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相 干光,产生了干涉现象。
肥皂膜干涉
3.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干涉法检测表面平整度
•增透膜
干涉法检测表面平整度
增透膜
暗条纹的中心线 暗条纹的中心线
亮条纹的中心线 亮条纹的中心线
图样有何特征?
中央亮条纹 屏 明暗相间 小组讨论: 等间距 光屏上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
双缝干涉图样分析
单 色 激 光 束
S1 S2 ΔS
P1
P1S2-P1S1= ΔS 光程差
(1)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暗条纹
s 2 n
d
探究3:波长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x1
L

x 2
亮L结论:双缝的间距d Nhomakorabea小,屏到挡板间的
距离L越大,光的波长λ越大则相邻两条亮 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x越大。
束单 色 激 光
S1 S2 ΔS
P1
理论上可以 证明:
L x d
二、相干波源
如果两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

物理:13.2《光的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

物理:13.2《光的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

S2
图样有何特征? 屏 明暗相间 等间距 中央亮条纹
探究2: 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S1
亮条纹
S2
出现亮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s 2 n

2
( n=0,1,2,3…)
探究2: 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条件
S1
暗条纹
S2
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暗条纹
s 2 n
பைடு நூலகம்
s 2n 1
2
( n=0,1,2,3…)

2
( n=0,1,2,3…)
; /ruhexuangu/ 如何选股 ;
本人の命搭进去/但莫烈却率先心生退意/这也导致它提前后退闪躲/失去先机/只相信被打断咯壹只手臂/算の上很好の结果咯/要相信马开/出手の话这壹击就能掐住它の喉咙/|说咯恁大哥经验不足/恁偏偏不信咱/|马开笑眯眯の着莫弃/目光从她撩人诱人の娇躯上扫过/心想杨慧杨宁都不 在身边/本人の眼睛都不明亮咯/倒相信没存在想到能存在莫弃来养它の眼睛/|闭嘴/咱大哥起码比起恁强/|莫弃哼咯壹声/怒视着马开/马开耸耸肩/也不继续说什么/唯存在杜亮咯壹眼马开/觉得难以理解/心想马开の怎么这么准确/杜亮对马开还相信存在壹些咯解の/它可不信马开刚刚说 の相信瞎猫碰上死耗子/|哈哈哈/恁阁就没人咯吗?堂堂第壹弟子也不过如此吗/武阁弟子笑咯起来/着莫烈嚷道/|给恁壹佫忠告/闭门造车の修行相信没用の/真正の修行/相信在血雨里磨练出来の/只会修行/碰到同境界の人/必败/|莫烈被对方教训/面色阴冷/可却根本没存在壹句话能反驳 对方/只能咬着牙齿生生忍下来/|怎么?要相信还没存在人敢上/那咱们就跑咯/不过恁峰废材峰之名倒相信和恁们很般配/|对方不在乎会激怒大伙儿/莫弃壹大伙儿听着对方の话/壹佫佫怒瞪着双眼/紧紧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干涉的应用
a.干涉法检查平面
原理:在被检平面与透明样板间垫一个薄片,使其间 形成一个楔形的空气薄层.当用单色光从上面照射时, 入射光从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于是 从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
b.增透膜
原理: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 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的反射光,光 程差恰好等于半波长,因而相互抵消,达到 减小反射光,增大透射光的作用 思考6:增透膜能否将所有反射光都抵消
条纹中心的位置:
x (2k 1)
L x k d L
明纹
2、单色光的相干的特征:等宽度等间 L 距的明暗条纹 x
(指相邻明纹与明纹之间或暗纹与暗纹之间)
2d

k 0,1,2,
d
暗纹
观察不同单 色光的双缝干 涉条纹的情况, 说说你的思考?
五、光的波长的测定: 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思考1:下图中P点为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思考2:设单色光的波长为λ,若P1为靠近 中央最近的明条纹,则:P1S2-P1S1=? 思考3:若Q1为PP1的中点,则Q1是明条纹 还是暗条纹? Q1S2-Q1S1=?
Q2 P1 Q1 P
S*
S1 * S2 *
由于l远远大于d, l远远大于x,
r2 r1
思考7:那么,怎样来确定增透膜的厚度?
照相机和望远镜
因为人的视觉最敏感的色光为绿光,所以增透膜的 厚度为绿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以增大绿光的 透射强度。 因为红光与紫光反射强度大,所以照相机的镜头
常呈淡紫色或蓝色
牛 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
干涉图样:中央疏 边沿密的同心圆环
光的色散
色散——白光透过棱镜以后被分解为红、橙、黄、 绿、蓝、靛、紫气种颜色的光 (1)光的颜色由频率来决定。红光频率最小, 紫光频率最大;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 (2)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但在介质中不同 (3)同一介质对不同光的折射率不同,一般 有“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 (4)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速发生变化,波长 也发生变化:同一色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大的 光速小,波长短;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频率高 的折射率大,光速小,波长短
S*
S1 *
S2 * 双 缝 屏
像 屏
观察 实验, 概括实 现象, 并说明 出这种 现象的 原因?
三、单色光的双缝干涉的实验现象:
1、等宽度、等间距的明暗条纹。 2、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叠加 的区域振动最强,即出现明条纹。 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区域振动最弱, 即出现暗条纹。 =r2 r1= k,k 0,1,2,,明条纹
(03全国)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B 频率变大, 彼长不变 C 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 频率变小,波 长不变
(04全国春季)对于单色光,玻璃的折射 率比水大,则此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 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 的长 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 的短 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 的短 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 的长
光的 颜色 红 波长 nm 770-620 光的 颜色 绿 波长 nm 580-490


620-600
600-580
蓝- 靛 紫
490-450
450-400
d 红光波长最大, x 紫光波长最小 L
五、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波长和频率的乘积等于波速:v=λf,波长 越长频率越小,波长越短频率越大。 1nm=10-9m
=r2 r1= 2k+1 ,k 0,1, 2,, 暗条纹
2

思考:若用绿光在同样的装 置中做双缝干涉实验,会得 到什么图样呢?
不同单色光的双缝图样干涉比较
红光 蓝光
提出问题:
从两张照片中可以看出:红光的 条纹间距(宽度)比绿光大,那么, 不同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宽 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⑴当
2d k ⑵当 2d 2k 1
时,出现亮条纹
时,出现暗条纹
2
⑶如果薄膜厚度均匀变化,用单色光照射 条 纹间距相等 用白光照射 在同一厚度某一波长的光反射后 增强,另一波长的光反射后减弱,所以出现彩 色条纹
例1、如图4-4所示,竖直的肥皂液膜的横截面, 右侧受到一束平行光的照射,关于肥皂液膜产 生干涉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右侧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光线在肥皂液 薄膜左右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波迭加生成的 B.在左侧也能观察到类似的条纹 C.观察到的条纹可能是黑白相间的也可能是色 彩相间的 D.观察到的条纹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竖直的
d x 2 d L
条纹中心的位置:
x (2k 1)
L x k d L
明纹
2d

k 0,1,2,
暗纹
四、单色光的双缝间距或宽度与波长的关系: 1、条纹间距的含义:相邻的亮纹或暗纹 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相邻的亮纹和亮 纹之间的距离或暗纹和暗纹之间的距离叫 做条纹间距。
思考4 :七种单色光在同一种装置中的双 缝干涉条纹间距是从大到小的。但它们在 双缝正对的像屏的中央P处附近均为亮条纹 还是暗条纹? 拓展1、若用白光在同样的装置中做双缝 干涉实验,其干涉图样是什么条纹? 拓展2、分析说明用白光做杨氏双缝实验 时,中央亮纹的边缘是什么颜色? 红 拓展3、分析说明用白光做杨氏双缝实验 时,离中央最近的一条亮纹是什么颜色? 紫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 4系列课件
13.2《光的干涉》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从光的干涉现象说 明光是一种波. • 2.掌握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何处出现亮条纹, 何处出现暗条纹. • 3.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 4.知道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掌握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 5.通过实验初步认识薄膜干涉现象,了解其应用. • 二、能力目标 • 1.通过了解杨氏把一个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理解 相干光源的设计思想. • 2.通过根据波动理论分析单色光双缝干涉,培养学生比较推 理,探究知识的能力. • 3.在认真观察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三、德育目标 • 通过对光的本性的初步认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 世界观. • ●教学重点 • 双缝干涉图象的形成实验及分析 • ●教学难点 • 1.亮纹(或暗纹)位置的确定. • 2.亮纹(或暗纹)间距公式的推导. • ●教学方法 • 通过机械波干涉现象的复习,过渡到光波的叠加, 进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通 过探究现象成因,总结规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最后通过对薄膜干涉成因的分析达到拓展应用, 提高能力的目的.
复习回顾: 1、两列机械波(如声波、水波)发 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2、如何获得两列相干的机械波? (以水波为例) 3、两列波干涉时,振动最强的点和 振动最弱的点条件是什么?
=r2 r1= k,k 0,1,2, =r2 r1= 2k+1 ,k 0,1, 2,
2
光到底是什么?……………
微粒说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波动说 惠




爱因斯坦在20世纪 初提出了光子说
光的波粒二象性
麦克斯韦 电磁说
第二节 光的干涉
分波面法小结
杨氏双缝干涉 二、杨氏双缝实验
紫光由折射率为n的棱镜进入空气,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频率为原来的n倍,波长为原来的1/n
B.波长为原来的n倍,波速为原来的n倍 C.频率为原来的n倍,波长为原来的n倍 D.频率为原来的1/n,波长为原来的n倍
一束白光从顶角为的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大 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 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当入射角逐渐 减小到0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 消失,则( B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 红光最后消失 C.红光最先消失, 黄光最后消失 D.紫光最先消失, 黄光最后消失
红光
蓝光
白光
六、白光的双缝干涉:
单色光的合成
中央明条纹
思考5: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雨后公路 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也是彩色的。这些 现象是这样形成的?
七、薄膜干涉
1)现象:水平 明暗相间条纹 2)相干光的来源:
肥皂薄膜 前表面反射光波 与后表面反射 光波相互 叠加产生干涉
在薄膜的厚度为d处,前后表面反射光 的光程差为2d,则
光的 颜色 波长λ(nm) 频率 f (1014Hz) 光的 颜色 波长λ(nm) 频率 f (1014Hz)

770~620
3.9~4.8
绿
580~490
5.2~6.1

620~600
4.8~5.0
蓝-靛
490~450
6.1~6.7

600~580
5.0~5.2

450~400
6.7~7.5
七种单色光的综合性质对比一览表 特征量 干涉条纹间 距(Δx) 真空中的波 长( λ) 频率(ν) 红光→紫光 由大到小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