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寒武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寒武统

上覆地层:下奥陶统桐梓组。

下寒武统:

A、龙王庙组:岩石为灰岩、白云岩夹页岩。化石主要为三叶虫、腕足类。属于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与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的馒头组和毛庄组相当,最初命名地点在云南昆明附近的龙王庙,故名。岩石由白云岩夹页岩、砂岩及厚层灰岩组成,化石含三叶虫(莱德利基虫),与下伏沧浪铺组呈整合接触,厚度183米。

B、沧浪铺组:上——页岩、石英砂岩,产三叶虫;下——黄绿色砂岩、页岩和砂岩具交错层理及波痕。属于早寒武世中期地层,主要分布于滇东,为海相泥砂质沉积,岩石由石英质砂岩、黄色砂质页岩、绿灰色泥质砂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化石含马龙虫、拟蝙蝠虫、古油栉虫、大古油栉虫等。因为发现地点在云南马龙县沧浪铺,故名。与下伏筇竹寺组为整合接触,厚度为139米。

C、筇竹寺组:上——玉案山段黑色、黄绿色页岩夹砂岩,产三叶虫和介形虫,含澄江动物群;下——石岩头段黑色泥质粉砂岩、白云岩页岩,含小壳化石,底部含磷结石和海绿石粘土岩。黑色页岩中富含多金属硫化矿物,分布于滇东一带。最初的命名地在云南昆明以西7千米的关山北坡的筇竹寺。本组为海相泥沙质沉积,以绿色、灰色、黄色及黑色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含三叶虫等。与下伏灯影组呈假整合接触,厚度70-200米。

D、梅树村组:平行不整合与灯影组中谊村段含磷白云岩。产多门类小壳化石及遗迹化石。属下寒武统梅树村组,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云南昆阳梅树村,故名。分布于滇、黔、川等省。自下而上分为为三层:①蓝灰色磷块岩,含软舌螺,厚12米;②黑色泥质粉砂岩,含软舌螺,厚32米;③灰绿色细砂岩与钙质页岩,厚33米,风化后呈黄色。本组与下伏震旦系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筇竹寺组呈整合接触。总厚度80米。

注:下伏地层:上震旦统灯影组,其中的白马沱段为灰白色的块状白云岩,含燧石层或燧石结核。灯影组是穿时的,同时分属于震旦纪和寒武统。上扬子分区寒武纪时整体是一个略为西高东低,差异不大的陆表海,康滇古陆始终高出海面,并不断扩大,扬子地台分区的寒武纪岩相稳定,厚度不过千米。

E、上震旦统灯影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