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的缺失及成因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8月皖西学院学报Aug.,2009第25卷第4期Jo urnal o f West Anhui U niv er sity Vo l.25 NO.4
我国当前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的缺失及成因解析
周 允,郑思亭
(宿州学院社科系,安徽宿州234000)
摘 要:道德信仰是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基础。
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道德生活与道德建设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反思这一现状,其客观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从主体角度看,则缘于人们道德信仰的缺失。
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虽不是单质的,但现代性危机造成的信仰与精神的失落、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伦理秩序的失衡与道德资源的不足以及道德教育目标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乏,却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道德建设;道德信仰;现代性;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9)04-0013-03
一、道德信仰是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基础
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的笃信和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
它蕴含了道德主体对道德理想与规范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趋向,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以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的问题,为道德生活提供了最后的支撑力量。
从道德理论来看,道德需要信仰是由道德的本性所决定的。
黑格尔说: 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义务这样一种意识。
道德存在的前提是精神的自由,只有在主体将其纳入自身的信仰观念之中,道德才事由己出,才是道德。
信仰为道德提供了形上价值和精神内核,是道德的世界观和灵魂所在。
康德认为,道德不可能在形下的经验世界和经验理性获得终极支撑,它来源于一个理性不能论证的超验的存在,这种先验的存在是信仰的对象,而信仰所解决的正是道德的基础问题,一切道德准则和规范都毫无疑问地被植根于信仰的土壤之中[1]。
道德原则、道德理想、道德规范是信仰的约束力向具体社会生活转化的结果。
信仰主体正是对道德 信以为真 的情况下才会对信仰对象专注和执著,而对信仰对象的专注和执著又进一步使主体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和超越。
正是在这种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信仰状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群体信仰状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又保持了社会的持续稳定性。
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它不仅和经济因素有着直接相关性,而且与信仰因素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运行的过程和方向、道德原则的界定与贯彻、道德规范的范围和力度,都是由渗透于这些因素中的总体精神 信仰支配的,对道德的信仰是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
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开放,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社会公德等规范也不断出台,道德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但道德滑坡并没有得到极为有效的遏制,道德建设的现实结果与政府和人们对它的理想要求仍有很远的距离。
而道德建设的实惠(道德人的生成和社会普遍的道德秩序)却未能落实。
反思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其客观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在于人们对于道德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德福一致性失去了信任,从而失去了道德责任感和对善的终极追求。
当前的道德领域的危机本质上不是道德理论体系的危机,而是道德信仰的危机。
在道德建设中,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道德的信仰。
只有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真正地内化为主体的自觉内心要求和内在的精
*收稿日期:2009-06-2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我国现阶段重树道德信仰对道德建设的作用研究 (2008sk292)。
作者简介:周允(1978-),女,安徽宿州人,宿州学院社科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道德哲学;郑思亭(1956-),男,宿州学院社科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教学法。
神力量,即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仰时,道德建设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所以,在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分析道德信仰缺失的成因,重树人们的道德信仰应是当务之急。
二、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缺失的成因解析
不可否认,导致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不是单质的,但在诸多因素中亦有主次之分。
我们认为,现代性危机造成的信仰与精神的失落、我国社会转型与伦理秩序的失衡以及道德教育目标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乏是当前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信仰缺失的现代性根源
所谓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特性,它首先是作为与人类文明和生活的传统特性相对照、甚至是相对立的独特品性而显现的。
因此,现代性的概念意味着某种历史意义的断裂和超越,意味着一种价值优越论的评价标准和文化(明)进步观念。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截然两分,因而突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异质和断裂意义,并把现代视为对传统的超越,具有优于传统的价值定位。
[2](P24)现代性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处境,是考察道德信仰危机原因的时代视角和话语背景。
首先,现代性背景下科学理性与价值信仰的冲突是道德信仰危机的认知根源。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人们 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能力 [3](P219)。
然而,人类在把信仰的的对象由外在超越的神道主义转向内在的知识真理信念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助长了人类的 自我中心化 ,使人类丧失了许多值得保留的东西,如对自然的尊重、对某种超越性文化理想的追求、对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执着等。
20世纪以来,作为道德理论中科学主义流派之一的 元伦理学 认为,道德、宗教、艺术等都是一种 非科学的知识 ,而一切 非科学的知识 都无法取得严密的科学逻辑证明和普遍的经验事实证实,它们只不过是个体主观情感或心理情绪的偶然表露,因而只具有文化信仰的性质。
这种论断实际上是把信仰本身等同于非理性和迷信,通过对道德知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质疑,不断消解着道德信仰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道德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走 科学化 的道路。
这样的伦理道德,只要求道德主体的 相信 ,不要求也不需要道德主体的 敬仰和追求 。
其次,作为现代性的成果,市场经济得到了急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张。
市场经济只相信当下的现实结果和实际利益,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超现实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信仰,二者之间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内在紧张。
同时,市场经济又是一种理性经济,它建立在 经济人 假设的基础之上。
经济人 总是从个体出发,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无论是社会、国家、企业或是自然物质资源都只是实现其求利的手段或条件,由此造成了个人的 单子化 和社会的 碎片化 ,社会成员也难以达成对某种文化价值信仰的共享。
更为严重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力运作造成了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使得原本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的它被泛化为人类理性本身。
经济理性对人们日常生活日益强大的宰制性作用,导致了现代人道德理性的弱化。
最终,人们又把对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信仰转换成对商品、货币、资本、工具等的崇拜,人的心灵、精神等被物化和放逐,道德也在这个 不信仰 之列。
再次,现代人类还面临着生活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冲撞。
如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本来它是实现人生幸福生活的手段和工具,却成了人们追求的目的。
在道德生活领域,道德的工具化沦落已成为事实。
伦理道德原本就是人类依据自身的本性和理性创造的 内在价值 和 内在尺度 ,是一种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特殊实践活动,道德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工具性价值,为人类道德取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价值工具。
但是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实践活动,更重要的还在于道德本身具有的 创造价值的价值 。
纵观近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人类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的发展历程正是远离了伦理道德的 内在价值 本性,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强调的是道德技术性或工具性,如美国学者哈曼所说: 我们唯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 我们对 为什么 这种具有意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才是值得去做的。
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4](P12)道德的纯粹工具化沦落,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道德信仰的缺失。
(二)伦理秩序的失衡与道德资源的不足
认识当下中国任何一种重大社会生活现象,必须考虑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
当前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的缺失正是以社会转型、社会变革为背景的。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除了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外,社会生活的伦理秩序的失衡或失序往往又是与之相伴的。
目前的伦理秩序
的失衡是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或转型的结果,一方面,它具有除旧布新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伦理和道德的 真空 状态的出现,这是一种原有的伦理秩序业已失序而新的伦理秩序仍未确立的无序状态。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道德文化资源的不足亦是事实。
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一个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森严的社会。
以家为国 的宗法血缘伦理文化传统一以贯之。
儒家制定了一整套 人伦 道德规范被封建统治者奉为 正统 大加倡导。
然而,近代以来,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经历了从 学器物 到 仿制度 的相继受挫后,开始了逐步的 道统 变革,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文化便被人们不自觉地弃绝了。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曾断言: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最后觉悟之觉悟 。
这也实际上预示了社会伦理观念变革方式的激进主义言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文化被当作了 民主 和 科学 的对立面,在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下,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特别是我们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公有制国家以后,更是把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作为私有制的产物加以彻底批判。
文革 中,人们不仅用 革命 道德代替法律,而且进一步用政治代替道德。
这种做法打断了中国道德文化谱系的连续性,使我们丧失了丰富的道德文化的 本土资源 。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经建立起了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伦理生活秩序,但是,这一社会伦理秩序的建立主要不是单靠道德文化本身的方式实现的,以战时 革命道德 和 领袖权威 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伦理秩序,虽然洋溢着崇高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但由于它过于理想化,使其现实可操作性和普遍可接受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 文化大革命 宣告结束,一个单纯凭借领袖权威和革命热情营造起来的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的时代也宣告结束,偶像动摇,道德权威的失落和道德信仰的危机无法避免。
不论是 以家为国 的宗法血缘伦理文化传统还是战时建立起来的新型革命道德传统,在许多方面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社会伦理生活与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认知行为的实际需要。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现代转型的新的伦理秩序,重树人们的道德信仰,这不仅需要引进人类各种道德文化传统的优秀养分,更需要传统道德的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需要社会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伦理精神的积淀,以及伦理学理论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建构。
(三)道德教育目标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乏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德育经历了从极左状态到强调现实性的转变。
七八十年代,德育实践和理论着眼于对极左时期德育状况的拔乱反正,提出了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思想、道德发展现状提出具体要求,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不把将来可以达到的水难,要求在今天就能达到;不把对少数先进的、优秀分子的高标准随意扩大为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 [5](P2)。
这本来是现实性的呼吁,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矫枉过正。
在 现实性与方向性的统一 中,人们更多地选择了 现实性 ,而强调现实性的德育因为失去了终极价值追求,非但没有取得原先预想的 实效 ,反而失去了方向感,变得危机四伏。
纵观古今中外的道德理论和德育实践,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关怀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孔子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这里,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伦相联系,在 人道 、 人伦 日常行为之上设计了 天道 、 天理 的终极价值目标。
宋明理学中,程朱要求人从规范中体验天理,陆王倡言在对 天理 的心性体验中悟行道德。
西方社会的德育则始终和对 上帝 的信仰联系在一起。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实质上就是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问题。
人的终极关怀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
如果从德育哲学的视角来看, 终极关怀是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质是人的一种信仰 。
[6](P117)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信仰,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即终极追求应是道德信仰。
道德教育目标上对终极价值关怀规定的缺乏,使得人们对道德理想目标及其精神基础和根据即对道德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也正在丧失。
三、结语
对道德的信仰是道德最真实的动力之源,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工具理性和形而下的操作技术,更需要提升个体的道德自觉和德性境界,确立形而上的价值信仰。
反思道德信仰缺失的成因,重树人们的道德信仰应是当前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之举。
其中,实现传统道德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及伦理学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建构是重树道德信仰的理论支撑。
而完
(下转第91页)
Require ment of Fem ale Role in C onstruction of a Harm onious Feudal Fam ily
A Restudy of Women s Commandments by Ban Zhao
CA I H e fang
(D ep artment of Chinese,Chiz hou Univer sity,Chiz hou247000,China)
Abstract:Ban Zhao s Women s Co mmandments,as the f irst female educat ion w or ks,identifies female ro le in a family,and emphasi zes that co njug al relatio n is the subject o f family inter per so na l relat ionship,and requir es w omen to do t he follow ing in the construc t ion of a harmo nious feudal family:att ending their husband w ith utmost car e,submitting to uncles and aunts and uniting uncles and sisters,and it presents moral educat ion and behavioral no rms for w omen.W omen s Co mmandments is a pro duct in the histor y of feudal society,it play s a reference ro le in constructio n of modern harmo nious family if we discar d its dr oss and select its essence. Key words:Ban Zhao;W omen s Commandments;harmo nious family
(上接第15页)
善的道德教育和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则是道德信仰得以落实的主要途径。
在道德教育中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道德主体的道德信仰为终极目标,从提升主体的需要出发,进行 德福一致 的幸福观培养。
同时,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对人们能否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有着重要意义。
因为道德信仰渗透着和体现着人生观,每一个道德信仰都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为人生指明了一个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所以,要积极引导人们从人生的高度来把握自己,去深究自己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
此外,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的改革、道德奉献与回报机制的构建、弘扬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既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制度和环境保障,亦是重树道德信仰的重要外部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为全.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形上缺失的分析[J].理
论与改革,2004,(3):138-140.
[2]万俊人.道德之维 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
人民出版社,2000.
[3]弗洛姆.弗洛姆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William Foster.Paradig ms and Promises: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M].Prometheus Bo oks,1968. [5]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9.
[6]张澍军.马克思主义研究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2004.
O n the L ack of Mor al B elief and the C au se for C hina s C ur re nt Mor al C onstru ction
ZH OU Y un,ZH EN G Si ting
(Social science Dep ar tment of S uz hou Univer sity,Suz hou234000,China)
Abstract:M o ral belief is t he spiritual fo undat ion o f mo ral constructio n carr ied out smo othly.T her e is st ill a w ide ga p betw een mor al life and the o bject ives of China s current mo ral co nstr uctio n as w ell as results achieved.Consider ing about the situation,t her e are many o bjective reasons.But fr om the viewpoint of subject,the reaso ns mainly lie in people s lo ss of mor al belief.A lthough the r ea son of cr isis in mor al belief is no t just o ne,but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loss o f belief and spir it caused by modernity cr isis,so cial refor ming,the unbalanced mor al o rder,the inadequacy of the mo ral,and the lack of the ultimate go al on the value o f mo ral educa t ion.
Key words:mo ral const ruct ion;mo ral belief;mo der nity;mor al educat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