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闪点测定

一.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闭口杯法)[参照GB/T 261-83(91)] 1.实验目的 ①掌握闭口杯法闪点的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 ②熟悉闭口闪点测定器的结构,掌握闪点试验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缓慢、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中断 搅拌,将 一小火焰引入杯内,测定火焰引起试样蒸气出现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称为闭口杯闪点。 3.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闭口闪点测定器: (2)试剂 无铅汽油或溶剂油;车用柴油试样(闭口杯闪点约为1)计算 当大气压力低于101.3 kPa时,开口杯闪点和燃点按式(3-2) 进行修正。
t 7.5(0.00015 t 0.028)(101.3 p)
4.试验步骤 (1)取样 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在洁净的烧杯中缓慢熔化,直至温度达到93℃或 达到预计滴熔点以上11℃左右,应取两者中较高的温度。将试样放入平底耐热容器 中,使试样厚度达到12±lmm。用一般试验室的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调节至高 出预期滴熔点6~11℃。 (2)制备试样 把一支试验用的温度计球部冷却到4℃,迅速擦干并小心地将温度计 球部垂直插入已准备好的热样中,直至碰到容器的底部(浸没12mm)。然后立即取 出温度计,垂直握住使之冷却,直至球表面浑浊。然后把它放入温度为16℃的水中 5min。按同样的步骤用同—样品制备另一试样。 (3)测定滴熔点 在试管底部放入一张圆形白纸,用软木塞把制备好的温度计固定 于试管中,使温度计及管身成垂直状态并使温度计的球顶端距试管底白纸15mm, 将试管浸入温度为16℃的水浴中,调节试管的高度使温度计上的浸没线同水面乎。 水浴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温至38℃,然后以每分钟l℃的速度升温至第一滴试样脱 离温度计为止,记录从温度计上落下第一滴试样的温度。 5.报告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乎均值,做为试样的滴熔点。 6.精密度 按下述规定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中)。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少行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0.8℃。 再现性:由两个实验室各测得的结果之差,不应超过1.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
闪点越高越安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
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20~30℃。
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
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
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美孚车用机油系列的闪点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
(此段话详见《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第30页)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于测定润滑油。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或者称为闭杯闪点,开杯闪点)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
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1 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用手动和自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和燃点..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除燃料油外开口闪点高于79℃而低于400的所有石油产品..1.3 本方法采用SI单位..2 方法概要2.1 把试样装人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3 意义3.1闪点是衡量样品在实验室的控制下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趋势的指标;是评估材料易燃危险的若干项目之一..3.2闪点用于运输和安全法规中界定易燃;可燃材料及其分级..3.3 闪点表征在相对非挥发性或非易燃性材料中混入挥发性和易燃材料的可能;例如发动机油试样闪点非正常偏低表明汽油的存在..3.4 本方法仅用于测量和描述在实验室控制的加热和点火条件下材料、产品或组件的特性;不能用来描述或评价材料、产品或组件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着火或危害风险..然而;本方法的测试结果可作为最终用途的火灾危险评估的参考因素..3.5燃点衡量样品维持燃烧倾向的指标..4 仪器4.1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手动----由试杯、加热片、火焰点火杆、加热炉及其它支持附件组成..4.2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自动----自动完成本文第9章操作的自动闪点测定仪..4.3 温度测量单元----玻璃温度计或电子型如电阻或热偶温度测量仪;温度测量仪的温度显示值应与水银体温计相同..5 试剂和材料5.1 清洗溶剂---用于除去试验杯上的样品和干燥试样杯;常用溶剂是甲苯和丙酮..6 取样6.1 按GB T4756采样..6.2 每次试验需至少70ml样品..6.3 若果不注意导致挥发性材料损失;可能会导致闪点偏高;因此避免不必要打开容器除非样品温度低于闪点56℃以上;否则不要做样品转移;只要可能;样品应低温储存并尽早完成闪点测试..6.4 样品不能储存在气体能够渗透的容器中;避免挥发性材料透过容器壁扩散..泄露容器中的样品不能保证结果可靠..6.5 轻质烃类如丙烷、丁烷会以气态形式存在;在取样和给试杯冲填样品的过程中损失而不能检测到;溶剂萃取加工的重质渣油和沥青尤其典型..6.6 特别粘稠的样品在试验前可适度加热使之流动;但不能过度..试样温度与其预期闪点之差一旦小于56℃;绝不能加热;如果样品已己加热炒锅这一限值;在转移样品前;现将样品冷却到其预期闪点56℃以下的温度..注:加热过程中容器保持密封状态..6.7样品含溶解水或游离水时用氯化钙或经定量滤纸过滤脱水;也可插入吸收棉脱水..非常粘稠样品过滤前科适度加热至能流动;但加热时间不能过长;温度与预期闪点之差大于56度..注:怀疑含挥发性成分的样品不能按6.6和6.7处理..7 仪器准备7.1 仪器安装在桌面上..7.2 仪器房间无空气流动或放置在箱格内;试验在通风橱或其他可控通风的地方进行..7.3 用清洗溶剂洗净油迹及其它上次试验残留的微量胶质或残留物;若果有碳渣存在;可用精细的钢丝棉清除;确保试杯完全干净和干燥才能继续使用..必要时;可用水冲洗试验杯;并在明火或加热板上于燥几分钟除去痕迹的溶剂和水分..使用前应将试脸杯冷却到预期闪点前至少56..7.4 垂直安装温度测量装置;装置与杯内底相距6.40.1mm;处于杯中心和杯壁间的直径中点;和测试火焰扫过的弧或线相垂直的直径上;并在点火器臂的对边..7.5 根据仪器说明书校准、检查和操作仪器..8 校准和标准化8.1 采用自动仪器时;根据说明书调整闪点检测系统..8.2根据仪器生产商的说明书校准温度测量装置..8.3 用有证标准物质CRM每年验证仪器性能至少一次;即按本方法8.4 验证仪器性能后;测定闪点二级工作标样SWS;这一工作经常进行..8.5 如果闪点不在8.3和8.4所述范围;检查仪器及其操作;特别是温度测量器具的安装、点火方式和加热速率..调整后严格按第11章操作;测定新的样品..9 步骤9.1 手动仪器9.1.1 将试样装人试验杯中;使弯月面的顶部恰好到装试样刻线;试杯放置在加热盘中央..试杯和试样温度在预期闪点前至少56℃..如果注人试验杯中的试样过多;则用移液管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取出多余的试样; 如果试样沾到仪器的外边;则倒出试样;洗净后再重装..用刀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要除去试样表面卜的空气饱或泡沫..若果在试验的最终阶段仍有泡沫;则终止试验;数据作废..9.1.2 固体材料不能装入试杯..固体或枯稠的试样应在注人试样杯前先加热到能流动;但加热时的温度不应超过试样预期闪点前56℃..9.1.3 点燃试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到3.2~4.8mm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则与金属比较小球直径相同..9.1.4 初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17`C ..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6℃时;减慢加热速度;控制升温速度;使在闪点前约最后28℃时;为每分钟5~6 *C..9.1.5 在预期闪点前28℃时;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计上的温度每升高2C ;就扫划一次..试验火焰须在通过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心..用平稳、连续的动作扫划;扫划时以直线或沿着半径至少为150mm的周围来进行..试验火焰的中心必须在试验杯上边缘面上2mm以内的平面上移动;先向一个方向扫划;下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1±0.1s..9.1.6 预期闪点前28℃;小心避免快速的走动或附近的空气流动干扰杯内的蒸气..9.1.7 预期闪点前28℃内;如果试样上面仍有泡沫;应中断操作;结果作废..9.1.8 特别注意试验点火的细节;控制火焰尺寸、升温速率和火焰划过试样的速度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9.1.9 如果不能预测样品闪点;试样倒入试杯的温度不超过50℃;5~6 *C/min速率升温;每2*C点火一次;直至出现闪点..注:测定闪点后;在取新鲜样品按标准模式重新测定..记录观察到试杯内明显闪火时的温度作为闪点...1 当出现大的火焰并迅速扩散至整个试样液面即为闪点..不要把实际闪点出现前;点火时在试脸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或焰球变大认作闪点..如果预备试验或第一次点火即出现闪点; 则中断操作;结果作废;用新鲜试验重新试验..第一点火温度必须在闪点前至少28℃..仪器温度冷却到安全温度低于60℃;按仪器说明书取杯和清洗试杯..要测定燃点;在出现闪点后;继续以5~6 *C/min速率升温;试样每升高2℃就扫划一次火焰;直到试样着火;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此时此次点火时的样品温度作为燃点..仪器温度冷却到安全温度低于60℃;按仪器说明书取杯和清洗试杯..9.2 自动仪器9.2.1 自动仪器能够完成9.1的操作步骤;包括加热速率控制、点火、闪点或燃点含二者检测和记录..9.2.2 将试样装人试验杯中;使弯月面的顶部恰好到装试样刻线;试杯放置在加热盘中央..试杯和试样温度在预期闪点前至少56℃..如果注人试验杯中的试样过多;则用移液管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取出多余的试样.. 如果试样沾到仪器的外边;则倒出试样;洗净后再重装..用刀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要除去试样表面卜的空气饱或泡沫..若果在试验的最终阶段仍有泡沫;则终止试验;数据作废..9.2.3 固体材料不能装入试杯..固体或枯稠的试样应在注人试样杯前先加热到能流动;但加热时的温度不应超过试样预期闪点前56℃..9.2.4 点燃试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到3.2~4.8mm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则与金属比较小球直径相同..9.2.510 计算10.1 观察和记录试验时环境大气压;大气压力偏离101.3kPa时;按下式修正闪点或/和燃点:修正值=C+0.25101.3-K (1)式中:C---观测闪点;℃..K---环境大气压;kPa..10.2 将修正后的闪点或/和燃点圆整至1℃并记录..11 报告11.1 报告修正后的闪点或/和燃点;方法号ASTM D9212 精密度和偏差12.1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重复测定两个试验结果之差;95%概率下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闪点8℃燃点8℃12.2 再现性---由两个实验室提出的两个独立结果之差;95%概率下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闪点 1 8C燃点14℃12.3 偏差---闪点和燃点由本法定义;因此无偏差..。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报告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报告1. 引言闪点是石油产品中一个关键的物理性质,它是指在特定压力下石油产品蒸发形成可燃蒸汽的最低温度。
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对于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测定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2. 实验方法2.1 实验仪器与试剂本次实验采用以下仪器与试剂:- 闪点测定仪: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
- 石油产品样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2.2 实验步骤1. 将闪点测定仪置于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中,并确保是在无火源的安全状态下进行实验。
2. 将待测样品倒入闪点测定仪的样品舱中,注意不要超过标记线。
3. 调节闪点测定仪的温度升降速率,并开始进行加热。
4. 观察样品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气味等。
5. 当样品表面出现闪光或闪火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定了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的闪点,得到的结果如下:石油产品闪点(摄氏度):: ::汽油-40柴油55润滑油2203.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看出,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是由于石油产品的化学组分不同,导致其燃烧特性和挥发性有所差异。
汽油的闪点通常较低,这是因为汽油中含有易挥发的组分,当温度升高时,这些组分易蒸发形成可燃蒸汽。
柴油的闪点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柴油中的挥发性组分较少。
而润滑油的闪点更高,这是因为润滑油主要由长链油脂组成,其挥发较为困难。
闪点与石油产品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当石油产品的闪点较低时,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对生产过程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根据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特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4.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的闪点,并分析了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差异。
闪点对石油产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提醒我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闪点要求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2 方法原理将试样装入坩埚中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
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燃点。
3 试剂无铅汽油仪器与材料3.1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器符合SH/T0318 要求。
3.2温度计 0℃—400℃,最小分度值:1℃注9.13.3酒精灯或电炉(测定闪点高于200℃的试样时,必须使用电炉)。
4 准备工作4.1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经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
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再用脱水剂脱水。
4.2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电炉或点燃的酒精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
待内坩埚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埚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mm —8mm的砂层。
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但在试验时必须保持6.1.1规定的升温速度。
4.3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的下刻线处。
)4.4将装有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开口闪点测定器的支架上的电炉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的中央,与坩埚底部和试样表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4.5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或较暗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使发生闪火现象时能够看得更清楚。
5 操作步骤5.1闪点5.1.1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度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_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润滑油闪点测定
组:
测定值 修正值 心得体会 测定值
润滑油燃点的测定
组:
:
平均值:
平均值: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机油闪点与燃点的测定
组:
闪点的测定 测定值 修正值 燃点的测定 测定值 修正值 心得体会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二、基本知识概述
(二)、测定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评定石油产品储藏、运输及使用安 全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 1.从油品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 2.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一)、测定原理
将样品倒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先迅速升高试 样的温度,当接近闪点时再缓慢地以恒定的速度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扫过试验 杯,使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上部蒸气闪火的最低温 度即为闪点。如需测定燃点,应继续进行试验,直到 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的蒸气着火并至少维持燃烧5s 的最低温度即为燃点。 在环境大气压下测得的闪点和燃点用公式修正到标 准大气压下的闪点和燃点。
石油产品 闪点和燃点的 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3536-2008
目录 1 学习目标
石油产品 闪点和 燃点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2 基础知识概述
3 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 总结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测定意义; 2、掌握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原理; 能力目标 1、掌握SYD-3536开口闪点实验器的操作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准确测定石油产品 的闪点; 3、通过测量油类及燃料的闪点,以加强对闪点的概念 及测定闪点的意义认识;
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摘要:本文先研究了石油闪点测定的定义和意义,以此来初步的分析石油闪点测量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石油闪点测量的方法和操作要点,细致的分析了影响石油闪点测定的影响因素,为石油闪点测定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 用于鉴定油品及其他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关键词:闪点仪;石油产品。
引言闪点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有利于我们评估某一批石油的具体价值和性能,从而更好的利用石油的性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关于石油闪点的测定,我们需要把石油试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然后不停的搅拌,使试样由于加热产生蒸汽。
当石油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能够和和火焰发生闪燃的现象时,测量此时的最低温度,这就是石油的闪点。
[1]我国目前测定闪点的方法有GB/T 3536(克利夫兰法), GB/T 267(开口[2]法),GB/T 261(闭口杯法), SH/T 0733(泰克闭口杯法)。
一、实验的目的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
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
生活上也是一样,我们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润滑油有不同的型号,区分他们性能的就是闪点和粘度等,不同的使用方向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我们就是根据其闪点的不同来选择,方便自己的生活。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
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
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
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1. 燃气快速热水器燃烧特性测定一、目的掌握燃气快速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燃烧特性测定方法。
二、原理燃气快速热水器是专门用来加热水的设备,热水器本身没有储水容积,冷水流经带有翼片的蛇型管后被热烟气所加热。
三、设备燃气组合阀、热水器的水气联动装置燃烧器、热交换器、防倒风排气罩、控制器。
四、步骤检查燃气管路系统气密性,调节压力,调整进出水温度,测定热负荷、热效率、热水产率及CO含量。
六、数据处理测定热水器的热负荷、热水产率及烟气中的CO含量。
2. 中央空调用表面式换热器性能测定一、目的掌握表面式换热器水侧阻力特性的测试方法和数据整理,了解整套实验装置的特点和实验参数的调整。
二、原理水侧阻力采用“全压差”方法测量,对于一定结构特性的表面式换热器,由实验数据,依据最小二乘法整理确定回归出水侧阻力经验公式。
三、装置自建实验平台水量测量采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水压测量采用压差法,使用静压接口和U型水银压差计。
四、步骤通过调节水流量来改变换热器管内平均水速ω,至少五次以上。
每次连续记录4组数据。
五、数据处理取4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水阻力与流量的读数。
整理经验公式。
校验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
3. 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一、目的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测定制冷机性能,分析影响冷机性能的因素二、原理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用于比较压缩机的制冷能比较不同活力;最大功率工况和最大压差工况则是压缩机的机械强度、耐磨寿命、阀片合理性和配用电机的最大功率的设计考核指标。
三、装置采用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台测定制冷机运行性能。
蒸发器、冷凝器均为水换热器。
试验台的主试验为液体载冷剂法,辅助试验为水冷凝热平衡法。
四、步骤启动水循环系统及制冷循环系统,调节运行工况,测定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吸气温度、排气温度、过冷温度、蒸发器和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及流量、压缩机的输入电功率等参数,改变工况,重复上述实验,停止系统工作。
UDC665 54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

取W复测定两个结果的闪点和燃点, 经大气压力修正后的平均值, 作为克利夫兰开口杯闪点和燃点
GB 3 3 一 8 A' 5 6 3
附 录 A
克利夫兰开口杯仪
( 补充件)
克利夫兰开口杯仪 ( 见图A1 )包括:试验杯、加热板、试验火焰发生器、加热器、温度计支架
和加热板支架,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2.
1
么
卜
录
乞 2. A
仪器 克利失兰开口杯仪器,包括一个试脸杯、加热板、试验火焰发生器、 加热器和支架。 详见附
0
12 防护屏:推荐用41米见方、6厘米高 有一个开口面,内壁涂成黑色的防护屏。 . 60 1 1
19 温度计:尺寸详见附录B。 .
2 材料
无 n 汽油或其他合适的溶剂。
温度1 十
气火器
试验杯
刀热板 口
全煤气源 ( 或试脸火焰发生器) 加热器 〔 火焰或电A型) R
图A1 克利夫兰开口杯仪
A. 1
试验杯
诱7 0 10 9 -
黄铜或其他热 学 性相当的、不锈的金属制成,尺 寸 要求如图A Z 所不。试验杯可装有手柄。
卜. - - 一一
装试样刻线
1 方法概要
11 把试样装人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 . 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 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 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 温度,作为闪点。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 5 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 2 仪器与材料
② 含有溶解或游离水的试样可用抓化钙脱水,用定t滤纸或疏松干燥脱脂棉过滤。
42 点燃试验火焰, . 并调节火焰直径到4 毫米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 则与金属比较 小球直径相同。 43 - . . A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一1`。 4 7 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时, C 6 减慢加 热速度,控制升温速度,使在闪点前约最后2℃时,为每分钟5 8  ̄6 *. C 44 在预期闪点前2℃时, . 8 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 温度计上的温度每升高2 C,就扫划一次。试验 火焰须在通过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心。用平稳、连续的动作扫划,扫划时以直线或 沿着半径至少为1 毫米的周围来进行。 5 0 试验火焰的中 心必须在试验杯上边缘面上 2 毫米以内的平面上 移动,先向 一 个方向扫划,下 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1 秒钟。 二5 当试样液面上任一点出现闪火时, 立即记下温度计 卜 的温度读数作为闪点。 但不要 把有时在试 脸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闪点相混淆。 46 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 . 则应继续加热, 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一6 ℃,继续使用试验火 焰,试样每升高2 ℃就扫划一次,直到试样着火, 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 5 秒钟, 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
石油产品闪点及燃点的测定

石油产品闪点及燃点的测定一、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261-91闭口闪点测定器实图1、试验步骤闭口闪点测定器(见图1)1).将试油注入油杯至环状刻线处,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用新煅烧过的硫酸钠、食盐或无水氯化钙进行脱水。
2.)注油时试油和油杯的温度不能过高。
闪点在100 ℃以下的,试油和油杯温度不应高于室温;闪点在100℃以上的,也不应高于80℃。
3.)将装好试油的油杯,放在空气浴的电炉中,盖上干燥、清洁的杯盖,插入闭口闪点温度计。
4).试验加热时要注意温升速度的控制。
闪点低于50℃的试油,温度每分钟升高1℃,并进行不断搅拌。
闪点高于50℃的试油,到预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并进行不断搅拌。
5).试油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10℃,进行点火试验。
闪点低于104℃的试油每升高1℃点火一次;高于104℃的试油每升高2℃点火一次。
点火器的火焰调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
试油在全部试验期间均应进行搅拌,仅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
点火时,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蒸气的空间中,留在这一位置1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
如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油,按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
6).当试油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得到最初闪火后,按要求重复点火试验,如能继续闪火,则测定结果有效,如不闪火,则测定结果无效,必须更换试油重新进行试验。
2、石油产品闪点(闭口杯)测定影响因素1).升温速度的控制。
加热速度过快时,单位时间内给予试油热量多,试油蒸发量大,油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范围,影响测得结果的准确性。
2).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长短对闪点影响很大。
点火用的火焰比规定大时,则所得结果偏低。
火焰在液面上移动的时间越长,离液面越低,则所得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
3.)试油含水的影响:当含水试油加热时,油中少量水分气化,使油面上方混合气中油蒸气浓度小,导致闪点偏高。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965-69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准备工作;测定仪使用前,请先把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终点,关闭气阀,然后连接煤气管道或液化石油气罐,将试样注入油杯中到刻度线(试样向油杯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内壁不应沾有试样),最后将装好试样的油杯平稳地放在加热器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支架上,并使温度计水银球与油杯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2开启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旋钮,电路开始加温,同时电压表同步显示电压值,可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加热功率。
3调节气阀,点燃点火器,使点火器火球达到标准要求的4mm。
4加热油杯,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5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钱10℃时,将点火器的扫划杆在水平面上沿着油杯内径作直线移动,从油杯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高2℃重复一次点水试验。
6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应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

2.3 加热源附有调节器的电炉。
3.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将试验杯用溶剂洗净、烘干,装置于支架上。加热 板放在可调节电炉上,加热板距炉口约50mm,接好可 燃气管道或电源。 3.1.2 安装温度计,垂直插入试样杯中,温度计的水印球 距杯底约6.5mm,位置在与点火器相对一侧距杯边缘约 16mm处。 3.1.3 准备好沥青试样后,注入试样杯中至标线处,并使 试样杯外部不沾沥青。 3.1.4 全部装置应置于室内光线较暗且无显著空气流通的 地方,并用防风屏三面围护。 3.1.5 将点火器转向一侧,试验点火,调节火苗成标准球 的形状或成直径为4mm±0.8mm的小球形试焰。
3.2试验步骤:
3.2.1 开始加热试样,升温速度迅速地达到14~17℃/min。待试样温度 达到预期闪点前56℃时,调节加热器降低升温速度,以便在预期闪点 前28℃时能使升温速度控制在5.5℃/min±0.5℃/min。 3.2.2 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28℃时开始,每隔2℃将点火器的试焰 沿试验杯口中心以150mm半径作弧水平扫过一次;从试验杯口的一 边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约1s。此时应确认点火器的试焰为直径 4mm±0.8mm的火球,并位于坩埚口上方2~2.5mm处。 3.2.3 当试样液面上最初出现一瞬间即灭的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 计上读记温度,作为试样的闪点。 3.2.4 继续加热,保持试样升温速度5.5℃/min±0.5℃/min,并按上述 操作要求用点火器点火试验。 3.2.5 当试样接触火焰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停止加 热,并读记温度计的温度,作为试样的燃点。
4.报告
4.1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 过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8℃时,取其平均值的整数作为试验 结果。
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实验

实验3 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原因。
2.掌握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量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液体温度比较低时,由于蒸发温度低,蒸发速度慢,液面上方形成的蒸气分子浓度比较小,可能小于爆炸下限,此时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是不能被点燃的。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当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到爆炸下限的时候,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会发生一闪即熄灭的现象,这种一闪即灭的瞬时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发生闪燃时所对应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只能发生闪燃而不能出现持续燃烧。
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发速度小于其燃烧速度,液面上方的蒸气烧光后蒸气来不及补充,导致火焰自行熄灭。
继续升高温度,液面上方蒸气浓度增加,当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够燃烧且持续时间不少于5秒时,此时液体被点燃,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燃点。
从消防观点来看,闪燃是火险的警告,着火的前奏。
掌握了闪燃这种燃烧现象,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火灾发生或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
石油产品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分的轻重,也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可作为某些油品是否含有低沸点混入物的指标。
所以测定油品的闪点对生产和应用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实验内容石油产品在本方法的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开口杯闪点。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润滑油与深色石油产品。
本实验利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定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
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和测量,明确闪点和燃点的区别。
(开始时控制好升温速度,注意观察,也可顺便测出烟点)四、仪器设备基本部分:盛油样的容器、加热升温装置、控温电路、测温装置、点火源。
手动开口杯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内坩埚、外坩埚、气体导管、温度计、电炉、电气装置、挡风板等。
柴油闪点测定实验报告

柴油闪点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柴油的闪点,了解其挥发性和易燃性,为研究柴油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实验原理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开始蒸发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在外部火源或火花的作用下发生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闪点测定是通过将柴油样品置于标准实验装置中,逐渐升温并引入外部火源,观察并记录柴油闪烁或火焰出现的温度,以确定其闪点。
3. 实验仪器和试剂- 闪点测定仪器- 柴油样品4. 实验步骤1. 将闪点测定仪器预热至设定温度,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 取适量柴油样品倒入闪点测定仪器的样品槽中。
3. 将点火装置置于适当的位置。
4. 开始升温,以适当的速率升高温度。
5. 当观察到柴油样品出现闪烁或火焰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为闪点温度。
6. 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
5.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按照实验步骤及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闪点温度曲线图,以便观察柴油闪点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6.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柴油闪点可以用于评估柴油的挥发性和易燃性。
闪点越低,表示柴油的挥发性越好,易燃性越高。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可以得出柴油的平均闪点温度,并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柴油的使用安全性。
7. 实验总结本实验利用闪点测定仪器对柴油的闪点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可得到柴油的闪点温度,进而判断柴油的挥发性和易燃性。
本实验结果可为柴油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8. 实验改进本实验中,可以考虑增加重复测定并计算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可以进一步研究柴油闪点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关系,以推动柴油的安全生产和使用。
参考文献- 实验报告范例- 相关教材和文献资料- 相关标准和规范。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克利夫兰开口杯法试验步骤介绍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克利夫兰开口杯法)试验步骤介绍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克利夫兰开口杯法)试验步骤如下:1、在任何温度下将试样装入试验杯中,使弯月面的顶部恰好到装试样刻线。
如果注入试验杯中的试样过多,则用移液管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取出多余的试样,如果试样沾到仪器的外边,则倒出试样,洗净后再重装。
要除去试样表面上的空气泡。
注:1.粘稠的试样应在注人试样杯前先加热到能流动,但加热时的温度不应超过试样预期闪点前56℃。
2.含有溶解或游离水的试样可用氯化钙脱水,用定量滤纸或疏松干燥脱脂棉过滤。
2、点燃试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到4亳米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则与金属比较小球直径相同。
3、开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6。
C时,减慢加热速度,控制升温速度,使在闪点前约**28°C时,为每分钟5~6℃。
4、在预期闪点前28。
C时,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计上的温度每升高2。
(:,就扫划一次。
试验火焰须在通过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间。
用平稳、连续的动作扫划,扫划时以直线或沿着半径至少为150亳米的周围来进行。
试验火焰的中间须在试验杯上边缘面上2亳米以内的平面上移动,先向一个方向扫划,下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
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1秒钟。
5、当试样液面上任一点出现闪火时,立即记下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作为闪点。
但不要把有时在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闪点相混淆。
6、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则应继续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6°C,继续使用试验火焰,试样每升高2°C就扫划一次,直到试样着火,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定结果。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报告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报告1. 引言石油产品的闪点是指该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足够的蒸气来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并且能被火焰或火花引燃的最低温度。
石油产品的闪点测定是判断其火灾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介绍石油产品闪点测定的实验方法、原理以及实验结果。
2. 实验方法和原理2.1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闭杯法进行石油产品闪点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测石油产品样品装入闪点仪的试杯中,试杯底部有适当的搅拌器。
2. 将试杯密封,将试杯装入闪点仪的恒温槽中。
3. 打开闪点仪的电源,设定温度控制器的温度为初始温度。
4. 打开搅拌器,开始搅拌。
5. 缓慢升温,直到样品发生闪光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温度。
2.2 原理闪点的测定是根据液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蒸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当液体的蒸气压达到一定数值时,遇到火花、明火或高温表面时就会发生引燃。
实验中通过缓慢升温的方式,逐渐增大液体的蒸气压,当蒸气压达到一定数值时,能够被火花或火焰引燃,此时记录的温度即为闪点温度。
3. 实验结果和讨论3.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测定了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温度,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名称闪点温度()-石油产品1 50石油产品2 70石油产品3 853.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温度差异较大。
闪点温度越低,表示该石油产品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发生引燃。
因此,闪点温度是判断石油产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结论通过石油产品闪点测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石油产品的闪点温度。
闪点温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石油产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不同。
因此,在石油产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石油产品的闪点温度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保障生产与人身安全。
5. 参考文献[1] GB/T 261-2008.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中国港务图书馆. 石油产品化学产品安全防范手册[M]. 北京: 中国港务图书馆出版社, 2009.注意:由于本报告为虚拟撰写,所提供的数据和实验方法仅作为示例。
实验4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实验4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3学时教学过程[板书]:实验4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一、试验目的[讲述]1、克利夫兰开口杯法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和大气压力修正计算方法。
2、克利夫兰开口杯测定器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板书]二、试验原理[讲述]油品闪点测定方法是一个严格的条件性试验。
油品的升温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油面的高低及仪器的规格等都必须严格规定,才能对各种油品的闪点作相对比较。
测定闪点的仪器有两种,闭口闪点仪和开口闪点仪。
它们的区别在于加热蒸发及引火条件的不同,所测闪点数值也不一样,适用于不同的油品。
开口闪点仪一般用来测定重质油,闭口闪点仪则对轻重质油都适用。
同一油品的闭口闪点比开口闪点低得多,油品的闪点越高,这种差别也就越大。
一般同一油品的开口闪点比闭口闪点高10~30℃。
适用范围: GB/T 3536-2008规定了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适用于除燃料油(燃料油通常按照GB/T 261进行测定)以外的、开口闪点高于79℃的石油产品。
将样品倒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当接近闪点时再缓慢地以恒定的速度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扫过试验杯,使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上部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即为闪点。
如需测定燃点,应继续进行试验,直到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的蒸气着火并至少维持燃烧5s的最低温度即为燃点。
在环境大气压下测得的闪点和燃点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和燃点。
三、仪器与材料[讲述](1)仪器克利夫兰开口杯试验仪开口闪点温度计:符合GB/T 514中GB-5号的要求。
大气压力计:精度0.lkPa,不能使用气象台或机场使用的已预校准至海平面读数的气压计;加热浴或烘箱:用于加热样品,要求能将温度控制在5℃之内。
可通风且能防止加热样品时产生的可燃蒸气闪火,推荐使用防爆烘箱。
防护屏:约460mm×460mm,高610mm,有一个开口面(2)清洗溶剂:用于除去试验杯沾有的少量试样(清洗溶剂的选择依据被测试样及其残渣的粘性)。
ASTM-D92-指导书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1 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用手动和自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和燃点。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除燃料油外开口闪点高于79℃而低于400的所有石油产品。
1.3 本方法采用SI单位。
2 方法概要2.1 把试样装人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
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
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
3 意义3.1闪点是衡量样品在实验室的控制下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趋势的指标,是评估材料易燃危险的若干项目之一。
3.2闪点用于运输和安全法规中界定易燃,可燃材料及其分级。
3.3 闪点表征在相对非挥发性或非易燃性材料中混入挥发性和易燃材料的可能,例如发动机油试样闪点非正常偏低表明汽油的存在。
3.4 本方法仅用于测量和描述在实验室控制的加热和点火条件下材料、产品或组件的特性,不能用来描述或评价材料、产品或组件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着火或危害风险。
然而,本方法的测试结果可作为最终用途的火灾危险评估的参考因素。
3.5燃点衡量样品维持燃烧倾向的指标。
4 仪器4.1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手动)----由试杯、加热片、火焰点火杆、加热炉及其它支持附件组成。
4.2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自动)----自动完成本文第9章操作的自动闪点测定仪。
4.3 温度测量单元----玻璃温度计或电子型(如电阻或热偶)温度测量仪,温度测量仪的温度显示值应与水银体温计相同。
5 试剂和材料5.1 清洗溶剂---用于除去试验杯上的样品和干燥试样杯,常用溶剂是甲苯和丙酮。
6 取样6.1 按GB?T4756采样。
6.2 每次试验需至少70ml样品。
6.3 若果不注意导致挥发性材料损失,可能会导致闪点偏高,因此避免不必要打开容器除非样品温度低于闪点56℃以上,否则不要做样品转移,只要可能,样品应低温储存并尽早完成闪点测试。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