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理论51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完整版)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传播学 黄林静 2010020811
“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电子媒 介又如何使之消逝。书的主要贡献不在 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提供了一个 解释这种现象何以发生的理论。”
在此书中,作者运用大量历史学和人 口学史料,落笔于“童年”的社会源起, 勾勒了“童年”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 以及面临的即将“消逝”的窘境。
成人的反智心态
微型的成人和苍老的儿童。 童年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显示了一个时代的诗性气质。
成人在电子世界里逐渐褪化。成人又重新回到心理 年龄上的童年。
在《童年的消逝》出版(1982 年)四年之后,波兹 曼发表《娱乐至死》,其副标题是“演艺时代的公共话 语”,更为直接而全面地剖析和批判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 文化。
童年的瓦解
它们要求我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正是通过电视,童年 和成年之间界限的历史根基被破坏殆尽。
信息可获得,没有秘密了。因为电视的外在形式, 跟它的符号形式一脉相承,并不具有排他性。
儿童的成人化
尼尔·波兹曼将儿童精神生态的恶化归罪于媒体和电 子技术,他说:“至于童年的概念,我相信,长远来看 它一定会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牺牲品。电的发明搅乱了 使童年产生并得到培育的信息环境。
有有了了教教育育的观观念念
童年诞生了
羞耻心的存在
儿童必须培养读写能力才能进入成人的世界
电子时代:童年的消逝
电报开始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后来发生的一 切显得毫无预兆。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二者结合起 来,代表了一个互不协调却对语言文字有着很强的 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光速一样快的画 像和影像的世界。
印刷术发明之前:童年的起源

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

读书笔记
打破了“科技中性”认知,媒介自身的特性便足以改变人的认知方式,前半段非常有启发性,后半段则是翻 版的“娱乐至死”,作者有些“媒介决定论”的味道,是否正确还需要从更多的阅读经验中寻找。
先读了《娱乐至死》,再读的《童年的消逝》。书是看了,道理也似乎清楚,留下的却只有深深的无奈;此 时,看一眼身边争分夺秒刷着拿腔拿调搞怪视频笑得前仰后合的闺女,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马歇尔·麦克卢汉[插图]曾评论说,当一种社会产物行将被淘汰时,它就变成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
第一点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第二点是教育的消失。第三点是羞耻心的消失。而第四点是前三点所导致的 后果,即童年的消逝。
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 就。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这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 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 众。
目录分析
第1章一个没有儿童 的时代
第2章印刷术和新成 人
第3章童年的摇篮期 第4章童年的旅程
第6章一览无余的 媒介
童年的消逝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人类
开端
儿童
第章
消逝
儿童
摇篮

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


思考: 如何评Βιβλιοθήκη 本书中的观点? 你会让你的孩子看电视吗?

chuanmeiwenhuagx@ 20100915
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 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 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 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 解其中的所以然……” 如今,电脑游戏对人的控制已经成为 一个社会问题。 波兹曼的用意
波兹曼关心童年的自然与纯真能否依 然存在,但就整个文化的走向而言,他深 切的忧虑不仅在于“童年的消逝”,也在 于“成人的儿童化”: 在儿童与成人合一成为“电视观众”的 文化里,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都发生了 “孩子气”的蜕化降级,成为娱乐,成为 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使印刷时代形成 的高品质思维以及个性特征面临致命的危 胁。

电视改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信息的编码方式: 学习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人对儿 童的阅读材料进行审查,学校的课程设置给孩子 们提供适合于其年龄阶段的阅读内容。不仅在儿 童和成人之间,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有不同的 阅读屏障。 电视打破了信息等级制度。电视展示图像不 是语言,人们是看电视不是阅读电视。电视节目 的镜头平均长度是3-4秒,要求观众在瞬间内理解 画面意义而不是延后去分析解码,要求观众感觉 而不是想象 看电视不需要技能。电视侵蚀了成人和儿童 的界限,它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理解电视的形 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电视对头脑和行为没有复杂 的要求,电视不能分离观众。电视媒介完全不能 保留任何秘密,没有秘密童年也不存在了。




羞耻的观念被冲淡了,也不再神秘了。羞耻是 各种野蛮行为得以控制的机制,羞耻来源于神秘感 和敬畏感。在印刷文化时代,儿童生活在充满秘密 的世界里,充满神秘和敬畏,成人分阶段的教给他 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秘密变 为公共话题导致羞耻感的消逝,随之而来的是道德 力量的消逝。如果没有了羞耻感和道德力量的约束, 对各种冲动如暴力、性欲、本能和自我等不能控制, 文明也不复存在了。 因为没有秘密,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 去了存在的依据。儿童被暴露在成人的全部世界面 前:暴力、性、疾病、无能、消费主义。 例子:家庭教育PK传媒教育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当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我们是搭上信息化便车的一代,是享受新兴媒介的一代,更是童年与成年边界模糊的一代。

发达的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儿童们接触了一些与年龄段不符的信息,逐渐成人化,也囿于网络游戏,童年生活方式变得单一,童年轨迹因此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一)儿童享有的信息种类、质量与数量发生变化尼尔·波茨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是一种环境的结果,3G、4G甚至是5G时代的来临,网速日新月异的同时,小孩子们也面临着他们的“信息危机”。

比起父母那一辈儿时不知网络为何物,我们这一代的儿童们,可说是运用网络运用得“得心应手”,“网络冲浪小能手”就是最贴切的比喻。

而轻松、便捷地就能接触网络蕴含着潜在危机,或许在好奇心趋势下,点开打擦边球的小广告,或许是在儿童页游上看到留言板页面的不良信息……儿童们接触的信息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危险化。

理解这些网络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是对头脑还是行为,网络都没有复杂的要求。

儿童还没来得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时,网络的负面信息,孩子们难以消化的信息,都让其思想受到侵蚀与迫害。

(二) 网络媒体环境下,儿童走向成人前不久,《小戏骨》栏目下又推出一部新作——《少年包青天》。

该栏目是以6-12岁童星演大人的方式,翻拍往日经典剧作。

虽然新作短短几集广受好评,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自20xx年《小戏骨》播出以来,收看率不断提升,小童星们的粉丝群体日益庞大,不少观众们与之前剧作进行对比,直呼“这也太像了吧”。

直至今年的一部又一部翻拍则正是迎合市场需求,满足观众们的需要。

不难看出,人们对儿童形象接受度越来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边界也逐渐模糊。

这种儿童反串儿童剧作,要求儿童们不断学习成人的仪态仪容,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一些特属于儿童的姿态会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模样,儿童过早成为大人。

电视娱乐化的陷阱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

电视娱乐化的陷阱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的这两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提醒我们电视娱 乐化对社会的双重影响。它们让我们看到了电视作为一把双刃剑的角色:一方面, 电视节目可以提供人们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渠道;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娱乐化 的电视节目却可能带来文化精神的枯萎、儿童世界的消逝以及人类思考能力的退 化。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提高媒介素养,理解和辨析媒 介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对于观众来说,应该具备批判性地看待电视节目的能力, 不被娱乐化的内容所蒙蔽。其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 地使用媒介资源,避免过早地接触不良的电视节目。此外,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 也应该对电视节目制作进行规范和引导,以保护儿童的权益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 展。
《娱乐至死》是一部深入剖析美国社会文化现象的著作。在书中,波兹曼指 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 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 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状况导致人类文化的浅 薄和思想贫瘠,更甚者,所有的信息都以娱乐的形式进行包装和传播,使人们逐 渐失去了对深刻事物的理解和思考。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忧虑的不仅是娱乐化现象本身,更是这一现象背 后所反映出的文化精神。他强调,信息的娱乐化包装使新闻、政治和商业等严肃 主题变得肤浅和幼稚,人们沉迷于这种不需要思考的娱乐中,渐渐失去对严肃事 物的兴趣和耐性,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枯萎。
如果说《娱乐至死》是对电视娱乐化的宏观批判,那么《童年的消逝》则更 注重微观层面,尤其是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分析。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指出,电视 节目的娱乐化趋势不仅使成人世界变得肤浅和幼稚,更将魔爪伸向了原本应该纯 净无暇的儿童世界。

(完整版)童年的消逝

(完整版)童年的消逝
•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发达,小孩成人化的现象越来越 明显,我们根本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什么现在。其实,各种观点都是 存在的,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童年概念的再次出现,需要等待传播 环境发生类似印刷术的出现或者电报、电视的出现这样惊人的重组 ,但是他认为“这也许永远不会发生。”所以尼尔·波兹曼眼里,童 年将一去不返,不再出现。他的童年消逝观点并非畅行天下。与尼 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社会产物不同,拿让·皮亚杰的“遗传认识论” 来说,儿童从一个智力层次进步到另一个智力层次遵循的是一个遗 传的原则。童年的概念不是应运识字能力而发明的,它不过是被发 现了而已,而新的信息环境也并没有使它“消逝”,只不过是压制 它的存在而已。
总结
• 儿童是无辜的,童年是有价值的。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 或者手段,我们没有理由反驳,但是我们可以改善。
• 做每个年龄该做的事情,别再让儿童们的童年消逝了, 一辈子只有一段时光,我们凭什么让他们失去本该有的 经历?
• 多么希望在可能的时间段里享受世界,真正的大自然, 真正的世界,而不是虚拟无边无际的网络媒体空间。多 么希望孩子们是健康的成长,是通过自己双手换取成长, 多看一些书来丰富自己,而不是成天坐在电视电脑前不 知道干些什么。
• P111 直到今天,印刷的文字,尽管看 上去容易接近,实际上掌握起来却足 够困难,要获得适当的阅读态度也并 非易事。这二者造成的结果是,不仅 在儿童和成人之间,甚至在年幼的儿 童和青少年之间,也竖起了屏障。然 而自从有了点时,这个信息等级制度 的基础就崩溃了。
• P130 虽然电视有时候会警告家长“下 面的节目包含成人内容…..”,但这样做 只是会保证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儿 童会观看。
• 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沙堆,小车,每天可以跑来跑去真的很开心, 再或者是弹弹钢琴唱唱歌什么的,最多也就是电视了,喜欢看很多动画片, 至少是没有网络的。然而现在的确不一样了,青少年们被很多类似于人人网 这样的世界吸引着,小学生很早就习惯了每天有电脑的日子,被动了,机械 了,不再那么自然了。真是一种令人难过的感觉。

《童年的消逝》心得

《童年的消逝》心得

《童年的消逝》心得这本书,由尼尔·波兹曼所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剖析,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童年概念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文化、媒介影响。

阅读此书后,我深感震撼,也引发了我对童年、成长以及社会变迁的诸多思考。

首先,书中对“童年”概念的阐述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阶段。

在传统社会中,童年被视为一个与成人世界相对隔离、充满纯真与想象的时期。

然而,随着印刷术的普及、电子媒介的兴起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童年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有消逝的趋势。

这一现象让我意识到,童年的消逝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变迁以及媒介的革新密切相关。

其次,书中对媒介如何影响童年消逝的分析尤为深刻。

波兹曼指出,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成人世界的秘密和暴力内容不再被严格限制在儿童的视线之外。

儿童过早地接触到这些信息,不仅破坏了他们的纯真和想象力,还可能导致他们过早地“成人化”。

这种现象让我深感忧虑,也让我更加关注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和保护问题。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童年消逝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意味着儿童失去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成长环境,他们需要在更早的年龄面对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和挑战。

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早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同时,童年消逝也可能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因为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模糊,使得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变得模糊和混乱。

在阅读《童年的消逝》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对童年的看法和态度。

我意识到,尽管我们无法完全阻止童年的消逝,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保护和延长童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可以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纯净、健康的成长环境,限制他们接触成人世界的不良信息;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还可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之,《童年的消逝》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童年的概念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关注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和保护问题。

【最新精选】童年的消逝网络时代驱使儿童过早接触成人世界

【最新精选】童年的消逝网络时代驱使儿童过早接触成人世界

童年的消逝网络时代驱使儿童过早接触成人世界如今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的时代,我国的网民达到4亿多,其中青少年是主力军。

我们一面感叹如今的孩子生活真好,有着前辈们不能比拟的物质与信息;一面震惊于现在孩子的早熟与放肆,惋惜他们似是而非的童年生活。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论述了电视媒体时代童年的消逝。

时至今日,少年儿童们的“童年”又是一番怎样的状况呢?关于“童年”的产生波兹曼指出,“童年”的概念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才被提出,而在这之前的中世纪,“童年”是不存在的。

由于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发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这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要求确立一个全新的成年概念,因此“儿童”便从成人的世界中被驱逐出来了。

“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

”波兹曼又指出,“并且像一切社会产物一样,它的持久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这指的是,在电视媒体盛行的时代,成人的世界被毫无保留地向儿童开放,结果儿童原本十分珍视的“读写、教育、羞耻心”则变得一文不值,这直接造成了“儿童”概念的趋于消失。

波兹曼认为是技术的出现将儿童与成人区别开来:在印刷时代,儿童必须先学会识字,才能走向成人化。

他同时也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波兹曼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

因为“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

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这样的观点在当今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广大受众早已告别了电脑编程的时代,那些复杂的程序代码只出现在工程师的电脑里。

当今社会中的电子媒介与儿童在当今社会中,能够熟练使用电脑仍是需要一定技术的,比如需要识字、会打字、知道一些基本的设置,即使仅仅浏览网页也需要这些基本技能。

然而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这些基本技能还能否成为将儿童剥离成年世界的技术隔阂呢?由于电脑集声、光、图像于一体,对儿童的感染力较大,有的孩子两岁时就能相对熟练地使用鼠标,并会使用某些功能,如附件中的画笔工具。

《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

《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

《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在阅读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过后,我对于童年的定义与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本书作者从童年发明和童年的消逝两方面叙述讲解。

第一篇讲述了童年印刷术的发展下一步步形成完整的概念,并且促使了一系列的教育与发展。

童年在印刷术的促进下,得到了成人世界的注意,学校开始为儿童开设系统的学校教育,并且在教育日益发展的时代下,对于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可以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成人世界的“秘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文字为“门槛”的成人与儿童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由此“童年的消逝”便开始了序幕。

童年时一种社会产物,不是生物学的范畴。

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

具体来说,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为不可避免的存在。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童年却在逐步消逝。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当一种社会产物将被淘汰时,它就变成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

”所以作者对于童年的消逝叙述了自己的研究和见解。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到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

于是社会开始提倡小学教育,儿童在社会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儿童不再被看为成人的缩影。

教育变得几乎不容变更地和儿童联系起来了,从而促使了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在书中,作者叙述了卢梭“教育是个减少的过程”和洛克“童年是个增加的过程”的观点,对教育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出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

在童年的消逝一篇中,作者讲述了随着电视的发展,人们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儿童接受成人世界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低。

电视的发明导致童年的消逝逐步加快,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成人世界“秘密”在逐渐透露给儿童。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童年产生的历史,童年的发展和命运,最后揭示出这样的一个事实:童年在消逝。

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四五六七章节读书笔记

《童年的消逝》四五六七章节读书笔记

我将讲的是第一部分“童年的发明”第四章“童年的旅程”,和第二部分“童年的消逝”第五、六、七章。

首先是“童年的发明”最后一章“童年的旅程”。

这也是从童年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时到电子信息媒介发展起来的中间的这段时间。

即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是“童年”概念形成体系的时间段。

这段时间内,童年虽然遇到过一些劲敌,但仍蓬勃发展。

例如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大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加大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而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迫参与日常工厂劳动,儿童的特殊天性被压制。

这个时候或者更早的法律,对待儿童犯罪也极为残酷,一位7岁的女孩,仅仅是因为偷了条衬裙就会被绞死,尼尔·波之曼将之称为“恐怖的统治”。

但虽如此,童年的概念却并未在这个时候消亡。

原因之一是因为英国的中、上层阶级将其保留了下来,而方法主要是普及教育。

17世纪,童年的概念由英国穿越到欧洲,它跨越了所有国家的边界,没有任何东西能让它消逝。

另外一个情况是,在欧洲范围内,兴起了倡导一个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

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

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尊老爱幼”,在十八九世纪,尤其在英国,比较贫穷阶层的成年人并没有“爱幼”这种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说,根据德莫塞的假设,许多成人根本就缺乏对儿童产生柔情的心理机制。

)孩子是他们的私有物品,可以随意处置。

而在18世纪,社会阶层被迫与政府合作,共同承担养育孩童的责任。

政府承担这样的责任,主要是欧洲18世纪左右兴起的启蒙运动等思潮。

例如洛克和卢梭。

洛克看到书本学习和童年之间的种种联系,提出将儿童视为珍贵资源的这样一种教育,并抓住了羞耻感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保持童年与成年区别的工具。

但洛克最重要的是他的一个观点,即认为人类的头脑生来是一张空白纸,最终在童年的心灵上写下什么内容,要靠家长和校长。

这就为把认真培养儿童作为国家优先的大事提供了心理上和认识上的根据。

而这也促使父母们培养出对儿童身上的内疚感和责任感。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引言: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美国著名的媒体批评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生于1931年,逝世于2003年,是传媒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针对媒体对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波兹曼提出了许多有深刻启示的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童年理论”。

本文将探讨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媒介变迁在波兹曼看来,媒体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

不同的媒体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而每种媒体形式又会对社会产生独特的影响。

波兹曼将媒体变迁分为口头传统、印刷术、电传媒和电子媒体四个阶段。

1. 口头传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传递信息主要依靠口头的方式。

社会不依赖书写或印刷物来存储、传递知识和信息。

这个阶段的代表媒介是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诗歌。

由于信息传递的依赖于个人记忆和口头表达,信息的传递效率相对较低。

2. 印刷术阶段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容易。

印刷品的出现使知识和信息得以固化,并得以迅速传播。

人们开始大规模出版书籍和报纸,知识和信息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传播。

这使得普通人也能够接触到之前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科学和文艺的迅速发展。

3. 电传媒阶段随着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快速和便捷。

电传媒的特点是即时性,使得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成为了可能。

新闻可以实时报道,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更直接,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4. 电子媒体阶段电子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媒的面貌。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博客等形式自由地传递信息和意见,形成自发的“公共领域”。

但同时,面临着信息过载和真实性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筛选能力来判断信息的可信性。

二、童年理论波兹曼的童年理论被称为他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生前在纽约大学执教,他首创了传媒生态学专业,终身致力于传媒批评与后现代工业社会批判。

这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从童年的视角来探讨传播方式的变迁及社会后果。

简单而言,尼尔认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引进童年的概念,而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电子媒介的横行正在反向摧毁人类的童年。

本书的书名立马就吸引住我先,一直以为“童年”这个名词如太阳东升西落般不具探讨性的.,看了上篇“童年的发明”后,才发现,对童年的关注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印刷术诞生后,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关于童年的探讨热烈不绝。

童年的消逝,严格来说应该是童年概念的消逝,童年本质上是个时段概念,与生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但正如“天赋自由人权”等名词,童年并非一个排他性的独立概念。

技术的发展、教育的程度、社会观念、制度与法制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童年的长度与内容丰富性。

在印刷术发明前,文化与知识的传播以口口相传为主,古人了解与传播知识、文化的途径是一元的,在这样的社会化环境中,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成长方式和生活特征,他们仅被视为“未成型的成人”。

口播的传播方式还制造了一个严重的人文后果,即成人毫无区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意识,以致尼尔言“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看完本书的上篇,有两点感想。

一是“知识沟”的概念,它划分的不仅是人类的年龄阶段,更是社会等级的落差,后者与本书无关而被忽略,但其严重性是今天的传媒研究者所无法跨过的问题。

媒体市场化在给我们带来传媒生态变革、消极自由滋长的同时,却也增大了知识沟的裂痕:中西部新闻源分配严重不均,困难群体被排挤在传媒视野之外、或是以异化的方式被呈现,社会各阶层接触信息的途径、成本、几率和质量严重不平衡——这些因素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强化“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发展规律。

我虽不赞成新左派视商业化和消费文化倾向为敌,但我极力赞成在商业利润和社会责任之间必须有个合理的制横。

读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有感

读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有感
尼尔·波 兹曼表面上 是对童年的 消逝的担忧, 实际 是对大众传媒所构建的社会环境的担忧。作为大众传媒的 受众,儿童受到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 由于儿童具有模仿性强、自我意识模糊、自制力较差等特 点。媒介的信息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儿童自身还不具备正 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因此有些信息并不适合儿 童接受。如果儿童的言行举止上过多染上成年人的特点,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学习延 迟满足感的磨炼,以及举止、语言和风格上的自我约束, 就是把自己放在几乎与一切社会潮流相对立的地位。在他 看来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导致了童年的消逝。
三、《童年的消逝》引发的思考 在波兹曼看来,印刷术的发明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划出 了一条明显的界限,成人能掌握儿童所不能分享的技巧: 阅读和写作。成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隐私和秘密
― 115 ―
传播与版权
c h u a n b o yu b a n q u a n
收藏起来,使成人社会与儿童社会成功地分离开来。与此 同时,儿童也应该有自己生存的独特价值,即需要到学校 学习阅读和写作技能,才能一点点地长大成人。因此,只 要我们 回到阅读、写作 的理性时代, 我们就能捍卫 好童 年。
媒介与文化研究 m e ijie yu w e nhua y anjiu
读尼尔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有感
□ 王迎迎 摘要: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诠释了“童年”的含义及其产生,并认为电子传媒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导致了童 年的消逝。因此,大众传播媒介要做好“把关人”,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拟态环境,以帮助儿童在媒介环境中健康地成 长。 关键词:大众传媒;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童年 作者:王迎迎,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
的人和没有读书能力的人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界线,这就产 生了信息等级,儿童没有经过一定的教育阶段是不可能窥 视到成人的秘密的,于是童年产生了。

《童年的消逝》书评

《童年的消逝》书评

《童年的消逝》书评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忧患之书,对我们这些往往把童年看作天经地义,最多模糊地感觉到当代许多儿童在日趋早熟的读者,尤其能带来启发,引起一些有益的思索。

作者认为:童年的概念,并不是简单地对生理事实的描述,而是社会的产物,是儿童与成人世界分离的结果;它的历史不到400年;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发明,“也许是最具人性的发明之一”。

在欧洲中世纪,识字是少数人(“抄写一族”)的特权。

社会交往则主要靠口头文化,而不是识字能力。

那时候,孩子到七岁就算进入了成人世界。

至于成人,则非常孩子气:他们与儿童做同样的游戏,玩同样的玩具,听同样的童话故事,不存在需要向儿童隐瞒些什么的羞耻心,没有要教给未成年人的特别的礼仪。

总之,他们的世界是混同的。

生育率和死亡率那么高,也使得父辈不能对小辈投入太多的感情。

印刷术改变了这一切。

随印刷术兴起的,是书面文化的流传。

识字的成人由此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同时造成了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分离。

识字能力越受重视,这种分离就越明显,越彻底。

因为识字需要学习。

儿童必须入学,才能吸收知识,掌握由印刷术所开启、文艺复兴所创造出来的活跃的个性意识,这个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打上满分:它是天真、纯洁、自发、好奇、快乐、坦率,等等;畸形和邪恶的文明只会压抑它,败坏它,减损它。

关于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的纷纭意见最后集中在一点上:如何平衡文明的要求和尊重儿童天性的要求?不言自明的是:我们对孩子如何成长的愿望,是扎根在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愿望之上的。

可是,当童年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超越社会和经济阶级的理想的时候——作者把这个顶点定在1950年:儿童走出工厂,进入学校,受到保护并拥有自己的小世界——它的瓦解也同时开始。

或者说,儿童与成年正在趋同。

从现象上看,今天,儿童越来越多地参与了酗酒、吸毒、性活动、犯罪等等;儿童歌曲已经绝种;儿童游戏在消失,代之以不断膨胀的、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少年棒球联合会”之类需要裁判和观众评判、紧张激烈而不能胡闹的运动;过去被认为只适合没有分辨能力的年轻人享用的垃圾食品,比如麦当劳食品,现在成人也消费得一样多了;在娱乐节目和音乐方面,成人与儿童的欣赏趣味在接近;年轻人自如地使用成人们的脏话,成人则吸取了年轻人的习惯用语;作为社会对儿童的普遍态度的反映,在情节剧、肥皂剧或其他流行电视节目里,儿童像微型成人那样出现,在各自的兴趣、语言、服装或性欲上的表现跟成人已经越来越没有什么区别;广告大量地以十一二岁的女孩作为性对象;从1950年到1979年,美国的成人犯罪率上升了3倍,儿童犯罪率则上升了11倍,其频率、残忍程度以及立法机构的反应都在极大地升级,与此相应的则是成人侵犯和虐待儿童的事件不断增多——因为成人越来越不把儿童当作儿童——以及大批儿童离家出走。

新传理论50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新传理论50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新传理论50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媒介环境学派(纽约学派)代表人物,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其代表作为《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技术垄断》(Technopoly),这三部作品在学术界被称为“媒介批评三部曲”。

从口语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电子时代,媒介逐渐成为了信息的主宰,并由此塑造了一个娱乐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最终,人们娱乐至死。

虽然深受麦克卢汉思想的影响,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的乐观,尼尔·波兹曼较为悲观,对电子媒介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尼尔·波兹曼认为技术并非是中立性的,它有自身的内在倾向性,他的作品主要分析了技术手段的危害性,批评了电子媒介带来的恶劣影响,深刻影响了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他捍卫印刷媒体的价值,对沉湎于电子媒介的现代社会表示忧虑。

01娱乐至死在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类沦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认为,在印刷时代读者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阅读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活动,印刷时代所培养的客观、理性的思维,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随着电视的兴起,印刷机统治思想的“阐释时代”逐渐远去,电视等大众媒介瞬间传递信息,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判断力,在瞬时和图像的双重影响下,电视使人们既失去了传统,又放弃了思考,并把人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新传理论51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当代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之一,创立了“媒介生态学”,代表作有《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等。

《童年的消逝》于1982年出版,该书以“童年”作为切入点进行媒介研究,提出随着媒介的变迁,童年在消逝,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在消失。

新媒介环境下人的读写能力退化、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信息环节复杂化等等,共同指向了“童年的消逝”。

1.童年概念的产生——印刷时代的到来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概念的发明是文艺复兴的伟大成果之一,也可能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个发明。

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尼尔·波兹曼通过观察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交过程,把童年置于社会学的层面进行讨论。

印刷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识字能力的重视程度上升,进而划分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的读写能力进一步发展,现代童年概念的基本文化语境诞生。

因而,有无阅读能力成为区分成年人和儿童的重要标准,儿童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为成熟的成人,从而产生童年的概念。

其次,印刷可以重新赋予人类自我意识和人性意识。

文字使儿童退回自己的世界之中,与社会
环境脱离,因而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以印刷为基础的阅读强化了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是童年得以诞生的重要条件。

最后,成人因为接触的社交范围更广,拥有儿童所不宜知道的信息,这些是儿童不得不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够获得属于成人的秘密。

因此,印刷时代隔离了成年与儿童,“使儿童远离了成人的秘密、社会的秘密”。

2.童年的消逝——电子媒介时代
印刷时代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界线,而电子媒介的产生和传播使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

童年在消逝的同时,成年的概念也在消逝。

电子时代改变了以文字为主的符号环境,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首先,电视等媒介带来了新的符号——图像,使得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文化鸿沟被重新填平。

图像革命强烈的视觉冲击对观众的大脑有催眠作用。

这些观众在瞬时之间即可清楚画面意义,不需要延后分析解码、思考等等。

因此儿童不再需要长期的“成人训练”则可读懂成人世界的内容。

其次,由电视传播的信息是一种不需要分辨使用权的形式,也就是说儿童和成人在共同接受电视传输的信息时,这些信息并没有加以区分,儿童可以接触成人的秘密,两者间的文化界限被拆解。

3.“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
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已经含糊不清,电子媒介的产生模糊了童年与成年
的文化界限。

而“童年的消逝”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即“成年的消逝”。

以图像为阅读特征的新童年文化推广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品质,可被视为认识上的一个倒退:成人在电子世界逐渐退化,又重新回到心理年龄上的童年。

在电视时代,“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成人和儿童逐渐融为一体。

因此,印刷时代的文字阅读促进人的逻辑和抽象思维的进步,使人具有更高的自制能力、关注历史和未来的能力;而电子时代则是由符号世界来表征,以娱乐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成人的逻辑组织和抽象思维等能力正在逐渐丧失,即成人回到“童年”,呈现出一种消极的“逆生长”。

商业化和电视媒介背景下产生的成人与儿童无差别的文化,使得经济、政治和教育等方面变得浅薄。

波兹曼认为人类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意识正在走向枯萎。

4.《消失的地域》
梅罗维茨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是《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其理论结合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认为媒介技术视作社会变化的动因的基本立场,提出了媒介情景论。

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梅罗维茨用印刷时代的媒介环境和电视时代的媒介环境进行了对比,提出电子媒介促成了许多旧情境的合并,于是有一些“地域”消失了。

首先,男女气质的融合。

印刷媒介的细分化特质,使得男性和女性阅读内容
各不相同。

而电子媒介对视听形象的展示,使得各不相同的人群共享相同的信息,因而形成一个群体的纽带,使得男女气质发生了融合。

例如男性开始化妆、性格变得越来越温柔,而女性则开始剪短发等,一种全新的中性气质正在出现。

其次,成年与童年的界限模糊。

通过印刷媒介,童年概念得以塑造。

而电视媒介的出现使成人营造出的童年情景消失,儿童变得越来越成人化。

另外,电子媒介还使权威感消失。

权威感来自于距离,而电视将领导人、英雄、明星等的后台行为曝光于电视,公众对其生活了如指掌,他们失去了自己对自我形象和表演的控制,权威感荡然无存。

5.童年消逝的遏制与新儿童的诞生
波兹曼指出,文字阅读削弱了口语世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基础,而以电视为基础的影像世界破坏了童年产生以及培育的信息环境,使童年不断萎缩直至消失。

因此,童年的发生与消亡离不开媒介的转换。

在数字媒介时代中,电脑媒介的出现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大脑”,改变了人们生存的信息环境,带来了全新的媒介体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作为生物学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童年
童年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现象,即用年龄来界定童年的范围;也可以把童年作为社会的产物,即作为社会现象的童年。

前者把童年当做单纯的生物学事实,即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和行为由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

在这样的童年说方法
论指引下,人们倾向于将童年视为一个人发展的学徒期,而把理性作为成年期的标志。

而后者把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儿童当做社会行动的主体。

在社会建构论之中,儿童是能动地构建社会,它不同于结构论中儿童个体的能力被忽视,主动构建自己的生活样式即文化。

(2)童年的再生成与新儿童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两种观点,有利的证明了媒介本身的力量,前者表明媒介本身的变化比起媒介承载的内容更有意义,而后者指出媒介对人本身能力的扩张,通过扩张人类的五感直接影响人们意识的形成,使人产生变化。

所以,媒介对童年的构建可以发生影响,那么作为变化了的儿童依靠媒介能动地创造自己的童年。

所以,不论是作为一种结构形式或者一种构建的结果,童年都不会消逝,而是在不断地再生成。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转换是童年变化的关键。

他指出,以文字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促使童年产生,而以电视为代表的影响媒介却导致童年消逝。

同时他认为新媒体——电脑的产生将具备某种潜能,从而保证童年的存在。

随着童年边界的变化,童年的再生成则依靠变化了的新儿童来实现。

综上,电视的到来模糊了童年与成年的文化分界,使儿童接触到了成人世界方面
的信息,由此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儿童变得早熟、成人化等。

波兹曼断言,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没落。

但也有学者指出,波兹曼为了证明其观点过分夸大了电视的负面作用,将其成为“毫无保留的媒介”,是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外别无内容的媒介。

另一方面,波兹曼忽视了媒介使用者的作用,认为媒介本身特点造成了成人化的儿童,与使用者无关。

但归根到底,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介技术是中性的,而其使用方式与社会制度、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何梦祎,《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 《现代传播》,2015.10.
孙晴,《媒介变迁视角下的童年——以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为中心》.
魏冯, 《媒介变迁中的“童年”印记——读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新闻世界》,2015.05.
周海宁,《论从大众传媒时代到数字媒介时代的童年变化》. 《新闻传播》,201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