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合集下载

政治知识: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

政治知识: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

一、使用价值和价值
1.含义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比如笔的使用价值是写字。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根据商品的含义得出,商品既要满足人们需要,又是劳动产品,所以商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故二者被称为商品的二因素。

其中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即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但是,不是商品的物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比如自然界的空气,它没有消耗人类劳动,故无价值,但是也能满足人们呼吸的需要,也有使用价值。

所以使用价值不需要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体现为二者不可得兼,即同一个主体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主要体现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如果一个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其价值无法实现。

二、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在物物交换时代,体现为商品交换的比例,比如两台电脑换三台冰箱,2:3这个比例关系;出现货币后,体现为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比如一个面包8元。

而商品交换中的这个比例关系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决定的,也就是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以价值为基础,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但它并非独立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外的商品的第三个因素。

论经济学价值概念的三层含义

论经济学价值概念的三层含义

论经济学价值概念的三层含义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是指人们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认可程度,衡量了人们对于某种物品或服务愿意用多少资源去换取。

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分别是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首先,劳动价值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价值概念之一。

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个理论最早由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提出,他们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

在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被视为一种资源,通过劳动投入来创造价值。

因此,劳动价值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其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的程度。

使用价值是由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个人评价所决定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评价。

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一辆汽车可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为它能满足他的交通需求和提供便利性,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汽车可能只是一种奢侈品,使用价值较低。

因此,使用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

最后,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能够以多少货币或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交换价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

当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商品的交换价值会下降;当需求量超过供给量时,商品的交换价值会上升。

交换价值是经济学中最为直接和可观察到的价值概念,它通常通过市场价格来衡量。

交换价值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资源配置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总之,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包括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三个层次。

劳动价值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从个人需求和满足程度评价商品的价值,而交换价值则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这三个层次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价值是指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简单来说,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或服务对人们来说有用和有意义的程度。

例如,一瓶水对于口渴的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使用价值是由商品或服务的特性和性能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拥有的交换能力。

价值是由市场需求和供应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是主观存在的。

价值的形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其需求的程度以及市场上供应的情况。

例如,一款热门手机由于市场需求大,供应量有限,因此价格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

最后,交换价值是商品或服务能够与其他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换的能力。

交换价值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能够以一定比例与其他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换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在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相对存在的。

例如,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它与其他商品的比较价值,这体现了商品间的互换关系。

其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只有当商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们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实现价值转化。

例如,当一个商品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价值时,人们愿意用其他商品或服务与之进行交换。

最后,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体现。

只有当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价值,并且能够与其他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换,它们才能真正体现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市场经济中商品或服务相互之间进行交换的基础。

综上所述,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是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的概念。

使用价值对于人们的需求满足至关重要,价值是市场需求和供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交换价值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能力。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中商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人们在市场交换中所使用的一种物品或劳务,它在市场上是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的,其中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指的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首先,劳动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价值。

在商品生产中,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劳动者通过劳动过程,使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最终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商品。

劳动的不同形式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都会对商品的价值产生影响。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间的差异会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上,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值。

因此,劳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核心,它反映了劳动者所进行劳动的社会必要时间。

其次,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交换中,商品是通过购买和销售的方式进行交换的。

商品的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具有的价格。

这个价格不仅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还与商品所具有的劳动价值有关。

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通常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在供给量和需求量平衡时,商品的价格会达到一个均衡点。

因此,交换价值是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所具有的重要特征。

与价值不同,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商品作为人们满足需求的物品,其使用价值是商品被生产出来的原因。

具体来说,使用价值是指人们使用商品时所能获得的实际益处。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不同人对同一种商品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评价。

商品的使用价值通常可以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利用价值来体现。

比如,一辆汽车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一台电视能够提供娱乐和信息的功能。

总结起来,商品的价值包括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指的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劳动价值反映了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价值创造,交换价值则体现了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所具有的价格特征。

使用价值是商品作为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所具有的能力。

这两种价值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完整价值体系,使得商品能够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理解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理解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理解
马克思对商品二因素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所决定的。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系,它是由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内在矛盾,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必须让渡出去,才能获得价值。

3. 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4. 商品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商品不仅是具体的、有形的物体,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

总之,马克思对商品二因素的理解是建立在他对商品、劳动和价值等概念的深入剖析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这些理解为我们认识和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的经济或社会意义,对于个人或社会来说,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价值交换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买卖行为来实现价值转化和互换的过程。

价值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价值交换,人们可以将自己所具有的资源、技能、劳动等转化为货币或其他物品,从而获取生产资料、商品和服务。

价值交换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价值交换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价值交换,不仅仅是买卖商品,还包括劳动买卖、技术交换、合作共赢等形式。

价值交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物质需求,也是为了实现个体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价值交换的核心是互惠性和公平性。

在价值交换中,双方都希望通过交换获取更多的利益。

因此,价值交换需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双方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

同时,价值交换也需要建立在信任和诚信的基础上,只有双方都能够遵守约定和信守承诺,才能够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的交易关系。

价值交换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价值交换,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和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使得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

同时,价值交换也为社会的团结和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人们能够共同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实现共同的利益。

然而,价值交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可能导致资源和权利的不平等分配,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交换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此外,价值交换也容易受到利益追求的驱动,忽视其他价值目标,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价值交换的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交换关系的平等和公正。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价值交换行为的道德追求,倡导诚信和公共利益的观念,激励良好的交换行为。

物的价值概念

物的价值概念

物的价值概念物的价值概念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人类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对其相对稀缺性的认识。

物的价值是人类根据其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需要以及付出的付出的代价所形成的一种评价。

而物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概念,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在经济学中,物的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它是由物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

例如,水在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方面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珍贵的艺术品在审美和文化方面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能够在市场上用其他物品或货币加以交换的价值。

交换价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当一种物品供应过剩时,它的交换价值就会下降,而需求超过供应时,它的交换价值就会上升。

物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在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物品的价值评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对于一个沙漠中的旅行者来说,一瓶水的价值可能高于其重量的黄金;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瓶饮料的价值可能低于同等价值的食物。

这是因为价值是由人的需求和满足程度所决定的,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满足程度。

物的价值还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某种物品供应充足时,它的价值就会下降,因为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到它;而当某种物品供应不足时,它的价值就会上升,因为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获取到它。

这种供求关系通常是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人们对物品价值变化的一种反映。

除了经济价值,物的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心理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影响,例如某种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

文化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对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例如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和文物。

心理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对个人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例如豪华汽车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

总之,物的价值是人类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与稀缺性的评估和反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商品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2.使用价值: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都是商品,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是针对他人有用的使用价值,而且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3.4.交换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进入市场交换。

表现:两种使用价值想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多种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关系。

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统一性: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不可能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

B.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因素。

交换才能成为社会劳动。

不好。

对立性:A.一切商品对由购买者,才具有使用价值.B.对于生产者,就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D.只有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活动)1.具体劳动: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形成商品的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的社会属性)(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等量抽象劳动的交换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4. 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私人劳动: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其中一物品或资源所具有的一种特定的重要性或意义。

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赋予的,因此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

价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需求和供应、稀缺性和有用性,以及个体和社会的评价等。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或资源的特定用途和功用对个体或社会的满足程度。

它是对物品或资源能够满足我们需求和欲望的评价。

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受评价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饥饿的人看来,一块面包的使用价值高于一块石头,因为面包可以满足食物需求,而石头则不能。

交换价值是指物品或资源在市场交换中所能够换取的其他物品或资源的价值。

它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

交换价值是主观存在的,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变动。

例如,在一个饥饿的社会里,面包的交换价值会比较高,因为需求大于供应,而在一个饱食的社会里,面包的交换价值会相对较低。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愈发复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一些物品或资源的使用价值可能会降低,然而其交换价值仍然很高。

例如,面包机的使用价值较低,只能用于制作面包,而现代手机的使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通话、上网、拍照等多种功能。

但是,面包机的交换价值很低,而现代手机的交换价值很高,这是因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和社交符号,在市场上的需求高。

最后,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涵义是相互依存的,三者综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反映物品或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

价值是对物品或资源的整体评价,使用价值是对其特定用途和功用的评价,交换价值则是在市场交换中所能够换取的其他物品或资源的价值。

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衡量事物的价值。

马哲考试论述题目及答案

马哲考试论述题目及答案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P144)(简答)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

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价值。

(3)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①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

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商品的四个基本要素

商品的四个基本要素

商品的四个基本要素一、商品的定义和特点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非物质需求的物品或服务,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交换媒介。

商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交换性:商品具有价值,可以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有实际使用价值。

3.价值: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量,是通过人们投入的劳动来衡量的。

4.商品形态:商品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可以触摸和感知。

二、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1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比如食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饥饿感,衣服可以提供保暖等。

2.2 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可以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能力。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其稀缺性和需求量来决定的。

市场上需求量大而稀缺的商品,其交换价值通常较高。

三、商品的产生和流通商品的产生和流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其过程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3.1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以一定的成本和投入生产出商品。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资源配置等。

供给量的增加往往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

3.2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出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购买商品的意愿和能力。

需求受到消费者收入、价格、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量的增加往往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升。

3.3 产生和流通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产生和流通。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会积压而导致价格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商品会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升。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目标。

四、商品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指厂商之间为了争夺消费者而进行的竞争活动。

商品的市场竞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指厂商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

价格竞争会导致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商品。

4.2 产品质量竞争产品质量竞争是指厂商通过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来吸引消费者的竞争。

马克思的价值定义

马克思的价值定义

马克思的价值定义马克思的价值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价值”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一、价值的本质和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是从商品交换中产生的经济现象,在商品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时间,即一个商品所需要的生产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的含义就是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

二、价值的基本形式价值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使用价值,二是交换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特定属性,如面包的营养价值;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具有的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值,因为只有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才能真正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三、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价值的自然形式,二是价值的货币形式,三是价值的总和形式。

其中,价值的自然形式是指商品本身具有的价值属性,如煤炭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产出成本,还取决于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价值的货币形式是指价值采用货币形式进行表现,如人们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货币的数量越多就意味着价值越高;价值的总和形式则是指将所有商品的价值汇总起来形成的总和,这个总和也就是社会总资本。

四、价值的变化和剥取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经过一系列变化和转化之后才会最终表现出来的。

这些变化和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剥取劳动者的现象。

这种剥取劳动者的现象是由于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而进行的,他们通过剥夺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权利,从而获得更多得利润。

综上所述,价值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商品经济中对商品价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劳动者的本质性原因,因此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首先,价值是指人们对其中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重视程度。

价值是个体主观评价的结果,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表现。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所以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评价也会存在差异。

使用价值是一种商品或服务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直接使用或消费需求的能力。

使用价值是商品或服务本身所固有的属性,通常可以通过实际使用来体验和感受。

以手机为例,它的使用价值是指作为通讯工具和娱乐设备所提供的功能和体验。

交换价值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交换中可以获取的相对价格或价值。

它是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以及经济主体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所决定的。

交换价值通常是通过货币的形式来体现的,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

其次,交换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只有当商品或服务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时,它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和交易,进而形成交换价值。

例如,当衣服具有保暖、美观、舒适等使用价值时,人们才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去购买。

此外,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来体现的。

交换价值是在市场交易中形成的相对价格,是各种资源和商品相互交换的结果。

通过市场交易,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得以实现,并可以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衡量和体现。

总之,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经济学中不可分割的概念,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价值通过交换价值来体现和实现。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品和服务的运作机制,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品。

其中,使用价值指的
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能力,即货物本身的实用价值;
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上可以被售出的价格,即商品的货币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共同决定的。

首先,商品
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存在的基础,只有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实际用途,才
能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例如,食品和水等生命必需品的使用价值非
常高,而多余的奢侈品则使用价值相对较低。

其次,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市场需求和供给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市场需求越大,供给量越少,商品的交换价值就会相应提高。

反之,
供给量增加或者市场需求下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会相应降低。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值越高,其价格就越昂贵,反之亦然。

因此,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对我们进行理性消费和精打细算非常
有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高使用价
值和合理交换价值的商品,在经济上更为明智和理性消费。

同时,加
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减少交换价值,也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实现经济效
益和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价值 名词解释

价值 名词解释

"价值"是一个涵盖广泛概念的词汇,其在不同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对"价值"这一概念的一般性和经济学上的解释:
1. 一般概念:
- 道德或伦理层面: 价值可以指代在伦理和道德观念中被认为有重要性、有意义或是可追求的东西。

这可能包括正直、公正、责任等。

- 文化层面: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价值可以指代被认可、被尊重、被珍视的特定信仰、传统、习惯或品质。

2. 经济学概念:
- 使用价值: 在经济学中,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或服务对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即其实际使用的功能。

- 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则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的相对价值。

这由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等因素决定。

3. 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 主观价值: 强调个体对某物品或服务的主观看法和个人偏好,即个人认为某物品对自己的重要性和满足程度。

- 客观价值: 强调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特性和属性,与个体主观看法无关。

在经济学中,客观价值可以由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等决定。

4. 社会价值:
- 社会经济层面: 价值也可以指代社会中被认为有益、有贡献、可持续的事物或行为,包括环保、社会公正、公益活动等。

总体而言,"价值"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多义的概念,其含义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领域。

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于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社会劳动的量度,它是社会生产劳动所使用的时间和劳动力的体现。

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多年以来,经济学家对价值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在这里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阐述。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时间的量度,它是商品交换中的基础。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其中一种需求,它与商品或服务的特性和性质相关。

使用价值是主观的,它由个体的需求和偏好所决定。

例如,一瓶水对于一个口渴的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它能够满足他的口渴。

同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喜爱阅读的人来说也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它能够提供知识和娱乐。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能够以其他商品或货币来交换的价值。

它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也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所基于的因素。

交换价值是与市场供求关系紧密相关的。

例如,高度需求的商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交换价值,而供过于求的商品则具有较低的交换价值。

首先,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和体现。

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是通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体现的。

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交换价值则决定了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价值体现了商品在社会生产和交换中所起到的作用。

其次,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互为表里。

使用价值是商品或服务的内在属性,是借助于商品的使用来体现的。

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上能够以其他商品或货币来交换的价值,它是商品的外在属性。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最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而交换价值则通过商品交换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在市场经济中,交换价值的变化和波动对于经济体系的调节和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特征。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ppt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ppt

• 7、Although the world is full of suffering, it is full also of the overcoming of it.----Hellen Keller, American writer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20.8.520.8.520.8.5。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二 〇二〇年八月五日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 •
谢谢观看 12、Treat other people as you hope they will treat you.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13、To do whatever needs to be done to preserve this last and greatest bastion of freedom. (Ronald Reagan , American President ) 为了保住这最后的、最伟大的自由堡垒,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以二者的

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
贮藏手段
(1)含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2)金属货币条件下,贮藏手段作用的发挥: Gs﹥Gd时,G贬值,退出流通领域, Gs减少 Gs﹤Gd时,G升值,进入流通领域, Gs增加 所以,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胀与通紧 (3)纸币条件下,可以存,但无法贮藏,因为无价值。
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入手进行研究的原因 1、商品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包含着 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胚芽,可以反映出市场经济 中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 2、货币是市场经济下的财富形式,但商品时这种形 式背后的物质内容。 3、货币形式复杂化。
课文学习
价值规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价值与使用价值 价值量 价值形式 价值规律
(二)交换价值 1、含义: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2、公式:XWa=YWb (三)价值 1、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属性:① 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 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③ 与价值实体的区别
课文学习
第一节 价值与使用价值
(三)价值 3、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基础,交换价值是表现形式 4、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统一 (1)统一:共同构成商品,缺一不可 (2)对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拥有 价值和使用价值
课文学习
第二节 价值量
一、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二、衡量标准 ——时间 三、决定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课文学习
第二节 价值量
四、变化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生产率 1、含义: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 效率。 2、表述方法:
①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价值总量 ②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单位价值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由交换价值的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关系——即交换价值在形式上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交换,也可以说,它也是商品内部矛盾外在表现统一体:内容是价值量的交换,形式是使用价值的交换。
商品是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的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也不会成为商品,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若一个物品仅有实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对立表现为,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拥有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拥有价值必须让渡价值。这就是他们的矛盾,这说明了商品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拥有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价值,这个矛盾解决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货币产生后,这种一般等价物使商品的这对内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但是货币产生后,并没有消除和解决商品的这对矛盾,而是进一步激化和发展了这对矛盾:商品和货币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存在,更重的是买卖脱节,加剧了矛盾的两者的分离。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即两种商品能进行交换的根据是这两种商品都含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量的大小不同,这种来那个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过程中的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不仅表现在交换的过程中也表现在交换的结果上,因为价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也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的。
作为考研政治经济学重要的概念,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及其关系令很多学员感到迷惑,现在我给加以辨析:
价值和实用价值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指物物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进行交换的关系或者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