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文 论 坛191
INTELLIGENCE
············
············然性和合理性确实存在着。但是,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这种体制就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僵硬的计划手段覆盖全社会,计划与实际经常脱节;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遭到破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单一的公有制特别是竭力扩张的国有制,很难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多层次生产力的要求;它必然导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有悖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以党代政,是诱发个人专断和官僚主义的直接原因,妨害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必须对之进行彻底改革。
南斯拉夫变革苏联模式,中心举措是改国有制为社会所有制,变只使用计划手段为以市场作为基本手段。中共却断定,“工人自治”的经济由于铁托集团的蜕变而变成了特殊类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它强调,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手中。它抨击南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为“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同样地,中共在评论赫鲁晓夫推行新的工资、奖励制度,放宽计划控制,扩大企业和农庄自主权时也说,“用所谓的‘物质刺激’偷换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加剧了两极分化”,“破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和自由竞争”。
中共上述批判直接涉及到计划和市场是否具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的问题,触及到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普遍把社会主义模式单一化,不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和应该有多种模式。因此,苏联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这似乎是不可移易的。中共当时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而市场、竞争、利润和收入的较大差距等则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其实,计划和市场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尺度,正如邓小平所正确指出的那样,“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都能够为发展生产力所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确定的,但其实现形式应该是可变的、多样的。改革的任务就是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而市场对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格外需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它直接进入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部门;并且一律采取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方式,形成所谓国营经济。这种国营经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令下,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失去效力,它就丧失了作为经济主体的地位,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分配上通行平均主义。这样,经济单位和劳动者改进经营管理和劳动积极性就受到严重窒息,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这种体制的对外封闭性也是明显的,谈不上积极拓展国际经济联系和学习并无多少阶级性的通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践反复证明,二战后,苏联模式的历史生命力大都不存在了。应当说,南、苏改革虽有盲目性,仍是改变旧体制、尝试新体制的有益探索,不能低估其历史意义。
浅谈音乐的风格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黄 英
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
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音乐是一种意识形态,有人类的共性,也有民族的个性,地域的个性,流派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并且有它一定的时代特点、群体特点、地方特点、环境特点、个人特点等等,有一定的风格特色,即使只是微小的反映在具体音响之中,也能以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们去爱好它、迷恋它。中华民族五千年各个时期的音乐也各有不同的风格。虽然音乐古今相通,无国无界,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作曲家对音乐的诠释有所不同,其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对于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了解并把握各时期的音乐风格,对准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风格一词,英文为Style,在英汉字典里的解释是时尚、风格、样式、文体、体裁。“风格”二字就中国的字义解释来说,“风”为作风、流风,是属于精神部分,“格”是指格调、格式,是属于形式部分。因此,所谓“风格”即是指“一艺术作品之形式与内容的综合特征”。也就是说,一位艺术家运用他所拥有的素材,组织成他所特有的表达艺术技艺的语言方式。
在音乐史上,自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艺术风格”的概念就成为音乐家的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所谓“巴洛克”风格,更是在当时的音乐美学上,成为创作与演奏的共同重要的硬性要求。自此以后,无论是音乐的创作或演奏,都越来越重视“风格”的问题。
风格似乎无法用具体的语言将其明确地分类,但在音乐领域中,经常将
人 文 论 坛
192
INTELLIGENCE
·······
·················其简单地分类为:
时代风格:各个不同时代文艺思潮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风格。
民族风格:各种不同民族间,因不同风俗、生活习惯、语言所产生的不同民族特性。
作品风格:包括同一作曲家不同作品、不同作曲家同类型作品。
这里,我主要谈谈音乐的时代风格。
在音乐史中,根据时代和音乐创作特征将音乐分为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等风格流派。
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的、奇异的、夸张的音乐。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音乐进行流畅,各个声部(通常为四至五个声部)相互交织,同步进行。1600年以后这种织体日渐少用,只有在教会音乐中才能见到。随着时代发展到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文艺复兴时期平稳的复调音乐已不适合新时期所需要的特色。
巴洛克时期创造了“对比”的概念。“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合奏(合唱)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织体的变换,有时用一个声部(独奏)或几个声部,有时用较大的群体合奏。
二、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是一个意义不太明确的词,它有几种含义。其中一种不太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为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作的。而此处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
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
音乐。其中的三巨头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就是所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却仍然优美动听,演奏起来饶有兴味。这就是引起风格转变的原因,转向更有规律的和旋律的风格。
“古典时期”的“古典风格”音乐,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 )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以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为主要表现内容。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其代表作曲家有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不同,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作曲家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对弥漫在社会上的各种新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科学的、民族的,还是艺术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文学的陶醉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他们的前辈仅满足于用器乐表达纯粹的音乐思想,浪漫主义音乐家则致力于让音乐在表达的广度上与语言并驾齐驱。
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单个的人,而不是那种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被仔细地划入某个阶层而根本无法摆脱其束缚的人。因此,对独立个性的重视使作曲家们有意识地追求个人的特点,有时成了自我主义。这样,他们离那些因为循规蹈矩而压抑了自己部分创造才能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就越来越远了。
四、印象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时期: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
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以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主要代表。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在乐曲的形式上则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其音乐注重色彩的描绘和抽象感觉的体现,为了追求色彩,印象主义音乐大胆的采用了许多新颖的和声和配器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印象主义音乐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此音乐艺术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
现代主义音乐与其他现代主义艺术一样,无论怎样反传统,怎样革命,都还是有序的,只不过相对于传统而言是新的有序。比如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梅西安的“有限位移”体系等,它们取代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而后现代音乐则走向无序,走向行为过程,走向复风格,或走向广场,走向世俗,走向虚拟空间。
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是奇异、夸张,讲究对比;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印象主义音乐更多地描写那些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由此看来,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各类音乐作品都有着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带着迥异的风格烙印。其作品的本身就给我们展示了它们不同的内在意义,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模式来诠释和表现。只有比较准确的掌握了不同时期作品具有的艺术风格,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
要了解一首作品的风格,我们必须知道作曲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创作的其他状况、作品的标题、献词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乐谱中的标记指示,作曲者在形式、速度、调性的构想,作品产生时期音乐整体的风格潮流,才可能完整的把握作品的风格,然后进行合理的诠释与表达。只有如此,才能称得上了解这一首作品,并能比较准确的展示出来。
因此,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在表现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风格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作品的本身,作出准确的演奏或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