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储玉米价格的解读
2022年玉米价格行情分析:未来价格不乐观

2022年玉米价格行情分析:未来价格不乐观依据2022年玉米价格最新行情分析了解到,2022年玉米市场仍旧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窘境。
玉米价格的市场化必定将伴随着价格的下跌,这对于广阔农夫来说,农夫收入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2022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一路走低,既有国储首次下调收购价格带来的影响,也有大量进口粮对市场的冲击,同时,还存在消费需求疲软等问题;2022年玉米市场仍旧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窘境,同时,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仍有调整的预期,加上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估计,在国内市场供需偏空的背景下,将来玉米市场照旧存在持续探底风险。
养殖利好连启动玉米市场陷寒冬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旺盛,国内玉米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不断攀升。
但从2022年开头,玉米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由供需偏紧转向供大于求,特殊是2022年新季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
进入2022年后,尽管在元旦、春节等节日需求拉动下,养殖行情开启上涨模式,但对于玉米市场提振作用特别有限。
农业部对全国集贸市场定点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第4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1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同比下降12.9%。
育肥猪协作饲料、肉鸡协作饲料、蛋鸡协作饲料同比分别下降6.6%、7.4%、7.1%。
依据监测,春节后的2月15日,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主产区玉米价格已跌至每吨1600-1800元,较前两年同期每吨下降了500元以上。
据了解,长期以来为爱护农夫利益,调动生产乐观性,我国对玉米实行爱护价托市收购政策,玉米行情因此在国家临储收购拍卖政策引导下人为波动较为明显。
如2022年春季,我国临储玉米完成2022年度/2022年度8328万吨的天量收购后,就对当时不断下行的玉米行情起到肯定的提振作用,但后来,随着养殖业与深加工企业需求持续疲软,受大量低价进口的玉米与替代品冲击,国内玉米库存受制于双重夹击,难以如期释放,在高库存压力下,价格从2022年7月中下旬开头下降幅度渐渐加大。
2023年玉米市场价格趋势分析

2022年玉米市场价格趋势分析依据数据显示:2022/2022市场年度,在不考虑临储收购状况下中国玉米供过于求高达3147.3万吨,但临储造成供应消失阶段性不足,促使玉米价格大幅上扬。
截至3月25日,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为72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35万吨。
临储过量收购造成供应缺口根据截至3月25日收购量计算,临储收购已经造成4129万吨左右的缺口,较去年同期的2165万吨明显增加。
根据目前的收购进度估计,临储收购总量将在8000万吨,则缺口扩大为4853万吨。
也即临储收购总量越大,市场供应缺口越大,价格上涨幅度也将越高。
2022/2022年度8月份,广东港口玉米价格最高涨至2750元/吨,山东玉米价格最高涨至2850元/吨。
2022/2022年度的市场价格暴涨,让贸易商在2022/2022年度乐观入市抢购。
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3月25日,河北、黑龙江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2387亿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63万吨。
东北、华北农户销售玉米进度也明显提升:截至3月25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和华北黄淮农户销售玉米进度分别增加3%、-5%、3%、1%、12%。
库存从农户手中转入贸易商手中,也意味着青黄不接时,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购买玉米成本有所提升。
了解更多关于玉米行业的资讯请查阅发布2022-2022年中国玉米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1月19日至3月13日期间,大连玉米1509合约收盘价格从2442元/吨涨至2556元/吨,涨幅114元/吨;同期,持仓从12.2万手增至26.1万手,增仓13.9万手。
增仓上行,从技术上讲是后市价格保持上涨的良好形态。
大连玉米5月合约在2022年进入交割月最高价格2450元/吨;2022年2月、3月两度涨至2500元/吨,也即今年期货价格上涨时间提前,幅度超过去年。
大连玉米9月合约在2022年进入交割月最高价格达到2770元/吨,那么保守一些估计,1509合约在交割月之前特别有望涨至2700元/吨以上。
2023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开启“降库存”模式

2022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开启“降库存”模式2022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如坐“过山车”,不但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问题,同时还要面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市场需求恢复增长缓慢的问题。
详细分析如下:以下是2022年国内玉米行业市场行情分析:中国玉米开启“降库存”模式在2022年上半年我国临储玉米完成8328万吨天量收购以后,“降库存”逐步成为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市场的主旋律。
2022年秋季临储玉米收购基准价格较上年大降240元/吨也开启了我国玉米市场“后临储时期”,中长期熊市格局基本确立。
现在,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玉米市场的大波动风险,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释放,策略防范依旧为上策。
2022年中国玉米市场在托市政策引导下“先坚挺后大跌”。
以大连港平舱为例,上半年基本在2400元/吨四周徘徊,下半年开头在担忧中逐步下行,新季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出台之后市场暴跌,并且在国庆节前后引发了三大主粮价格集体大幅下挫,其中玉米价格较上两年同期下降近400元/吨。
详细来看:第一阶段(1月至4月)由于2022/15年度国内临储玉米收购量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8328万吨,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明显支撑,一季度至二季度初现货玉米市场连续呈现稳中抬升趋势。
其次阶段(5月至9月)随着临储玉米收购结束,进口谷物顺当填补国产玉米供应缺口,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弱势震荡格局,当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维持高位在肯定程度上对市场形成支撑,只是关内玉米市场已再难重现上年辉煌(最高2800元/吨),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集中在2400元/吨四周。
第三阶段(10月至12月),四季度在9月18日2022年秋季玉米临储收购基准价格正式公布,且首次下调至2000元/吨(三等),四省不再执行区域价差的状况下,国内玉米市场“降库存”模式正式开启,与新玉米间续收获形成共振,价格罕见大幅下挫,甚至影响到农夫增收问题。
玉米供过于求局面仍难以扭转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8116.6 千公顷,较上年增加 1040.5千公顷,增幅 2.8%。
中国与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关系分析

中国与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关系分析
刘凯;穆月英;山崎雅人;小池淳司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文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AR-BEKK-GARCH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比中国价格波动幅度大,临储政策取消后,中国价格波动幅度变大。
其次,临储期间,中国价格的预期波动可以影响国际价格的波动,而国际价格的随机波动可以影响中国价格的波动。
在生产者补贴期间,中国价格的预期波动和随机波动均可影响国际价格的波动。
再次,中国价格的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和进口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国产玉米供给本国市场的数量地位相符。
最后,中国玉米进口的不断增加将降低对本国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需重视通过“期货+保险”规避价格风险,并分散玉米进口源,以提高市场主导力。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刘凯;穆月英;山崎雅人;小池淳司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古屋大学减灾合作研究中心;神户大学工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46.2
【相关文献】
1.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石油进口影响关系分析
2.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股市波动关系分析
3.中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整合度研究——基于1997-2011年中美小麦和玉米价格的分析
4.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性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行业市场分析:价格回升企稳

2022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行业市场分析:价
格回升企稳
2022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持续走弱,特殊是九十月份玉米市场价格下跌较多。
随着11月1日玉米临储收购全面启动,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回升企稳,华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也消失恢复性上涨。
以下是2022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行业市场分析: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表示,目前,国内外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国际粮价低位运行,国内外粮食差价仍旧较大。
受供求关系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以来玉米市场持续走弱。
国家通过实行准时启动临时收储等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稳定,目前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趋于平稳。
饲料工业水产养殖水产加工食用油设施农业据了解,今年国家将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调整为1元/斤。
玉米国家临时收储期限为2022年11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相较上年收购启动时间提前。
财政部乐观支持秋粮收购。
2022年中央财政拨付资金约150亿元,用于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危仓老库”修理改造;明确跨省移库、简易仓储设施建设财政补助政策,加大腾仓压库工作力度,有效缓解东北地区仓容压力。
准时足额拨付中央储备粮油、最低收购价与临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支持中储粮总公司等全面铺开收购
网点,做到应收尽收。
“截至11月15日,共收购临储玉米611万吨。
目前可利用空仓容总量5096万吨,加上国家已批复露天储粮设施搭建方案3000万吨,收储力量在8000万吨左右。
总体可满意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需要。
”中储粮总公司购销方案部副部长索学君说。
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发布的玉米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2023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回顾分析

2022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回顾分析08年底至09年初,国家在东北产区实际收购玉米3600万吨左右,接近东北地区总产量的六成。
受此利好支撑,加上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从09年1月初至3月中下旬,连玉米价格稳步回升,玉米指数突破1700元。
到达局部高位之后,由于终端市场消费低靡,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玉米现货市场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加之面临临储玉米拍卖压力,连玉米开头盘整回调。
从3月下旬至7月中旬,玉米指数从1700元四周渐渐回落至1630元左右。
7 月下旬,临储玉米开头拍卖,但拍卖对市场的冲击小于人们预期。
由于临储玉米集中拍卖、统一发货导致发运困难,拍卖成交率始终较为清淡。
此时,市场焦点转向天气因素和新玉米产量——东北干旱引起的减产预期。
干旱题材被市场热炒,玉米指数持续上涨,至8 月底,玉米指数最高涨至1770 元。
随着9 月来临,本年新玉米产量渐渐确定,减产幅度小于市场预期。
连玉米再次盘整,玉米指数从1770 元高位渐渐回落,至9 月底,玉米指数回调至1700元四周。
短暂盘整之后,随着中期和国庆双节接近,市场消费旺盛,推动玉米价格上涨,从10 月初至10 月中旬,连玉米再次反弹。
后由于国储连续拍卖,至11 月末,临储玉米拍卖已达1486 万吨,有效地缓解了市场需求紧急局面,加之新玉米间续上市,玉米市场季节性下跌行情渐渐显现,从10 月下旬至11 月初,连玉米小幅回调。
11 月初,市场开头炒作今年玉米收储政策及雨雪天气造成的运输困难等题材;而受旱情影响及对收储政策期望提高,农户惜售心理非常剧烈;企业纷纷提高玉米收购价格,现货价格快速上涨,连玉米指数也一举突破1800 元。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09 年玉米指数有较大涨幅,从年初最低1538 元至目前最高1808 元,涨幅接近18%。
但主力合约换月升水也是导致玉米指数上行的重要缘由,我们可以通过剔除换月升贴水来显示玉米指数的走势。
剔除了换月升贴水后的玉米指数整体走势平稳,而非图一09 年玉米指数走势呈现整体上扬。
玉米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1.转变:从“三量齐增”到“三量齐减”►2022年起,为了保障农民利益,维持玉米生产积极性,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生产出售的部分粮食进行购买收储。
近几年国际玉米供大于求,价格深度回落,而由于临储政策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相较之下企于高位。
玉米临储价格从2022年的元/斤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元/斤,到2022年,国内外玉米每吨价差在600元上下。
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从亿吨增加到亿吨,各地粮库出现了“收不进、调不动、销不出、储不下”的局面,形成一个进口量、年产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循环怪圈。
►2022年,玉米开始出现“二量齐减”。
中长期看,我国玉米将有望解决高库存的问题,回归理性市场。
2022~2022年度,我国玉米市场有望在2022年产量、进口量“二量齐减”的基础上,进入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减”的时代。
2.分析:是什么原因实现这种转变?(1)玉米价格改革。
基本路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表现:2022年,国家率先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2)玉米供给侧改革。
基本路径:调结构,优化供给。
表现:2022年调减3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022年将在此基础上新增调减面积1000万亩。
这比2022年计划的速度还要加快。
由于中国、美国玉米产量预期减少,2022-202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将创近5年新低,国际玉米价格有所回升,预计后期国际玉米价格将随天气变化而窄幅震荡。
如何保持该群体的种植积极性,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应纳入政府的考虑之中。
(3)玉米需求侧改革。
基本路径:扩大玉米需求,消化库存。
表现:2022-2022年,我国玉米消费量为21750万吨,库存量为11077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
2023年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下降12.1%。2. 中国玉米市场2022年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 全年平均价格上涨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玉米市场在2022年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年初价格为1907元/吨 ,年末价格为2007元/吨 ,全年平均
价格为1956元/吨 , 同比增长4.4% 。3. 中国玉米: 进口增出口稳
预计未来几年 , 中国玉米进口量将持续增长 , 出口量将保持稳定。
演讲人:ben
2023/9/11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
"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 ,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
logo/company
TEAM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中国玉米市场形势 中国玉米价格走势 中国玉米政策环境
01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orn in China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1.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
2016年至2021年 , 中国玉米总产量从1.3亿吨增加到1.4亿吨 ,而进口量从0. 1亿吨增加到0.2亿吨 。出口量
2. 中国玉米种植面 则从0.05亿吨减少到0.03亿吨 。因此 , 中国玉米的供需状况基本平衡 。 积缩减 , 供应依赖进口
尽管中国玉米总产量稳定 ,但由于土地和水资源有限 , 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过去五年内从1. 1亿公顷减少
2023年中国玉米价格及全球谷物受临储政策取消影响凸显 未来或将震荡下跌报告

其次,从全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之一,临储政策取消将对全球谷物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进口了约9500万吨玉米,占全球玉米贸易量的近30%。 中国市场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全球谷物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全球价格走势。
临储政策
Temporary storage policy
下跌
f
a
l
l
取消
c
a
n
c
e
l
中国玉米价格
Chinese Corn Price
"临储政策取消的影响正在 逐步显现,市场需要时间
适应新的变化。"
全球谷物市场
Global Grain Market
影响
i
n
f
l
u
e
n
c
e
玉米价格或将震荡下跌
1. 全球市场供应增加:临储政策取消将导致中国国内玉米 市场供应量增加,而全球玉米市场也将受到影响。随着大 量临储玉米的投放,供应量将增加,可能导致玉米价格下 跌。
由于临储政策取消,中国市场的玉米产量也有望得到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谷物供应过剩的局面。
谷物价格受供需失衡影响,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在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供需失衡使得全球谷物价格受到压力,进而导致价格下跌。
全球谷物价格下跌供应过剩所致,未来震荡下跌压力仍存
综上所述,全球谷物价格下跌是由于供应过剩的局面所致。这一趋势可能会加剧,特别是随着临储政策取消对玉米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预计未来全球谷物价格将继续面临震荡下跌的压力。
近年来,全球谷物市场持续面临供应过剩的困境,尤其在临储政策取消后,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以下是导致全球谷物价格下跌的一些主要因素:
2022年玉米价格预测分析-持续疲软价格断崖式下跌

2022年玉米价格预测分析:持续疲软价格断崖式下跌随着玉米收获季节的到来,玉米价格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听说东北那边最好的玉米收购价才1元一斤,市场认为2022年玉米价格仍将偏弱。
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整体仍较去年略有增产状态。
2022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渐渐步入熊途,2022年玉米价格跌幅更是持续加深。
导致玉米市场持续疲软、价格断崖式下跌的主要缘由是供应宽松及需求低迷。
日前,备受业界关注的玉米临储价格调整政策公布,挂牌收购价格为1元/斤,比去年平均降幅高达12%,这更令各方明显看空市场;加之,2022年新季玉米间续上市,将对市场连续构成打压,估计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玉米价格将弱势难改。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进展银行日前联合发出通知称,2022年国家连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据悉,202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期限为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202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把握。
挂牌收购价格是指收储库点向农夫直接收购的到库收购价。
青黄不接时期玉米价格不涨反跌近年来,由于需求旺盛,国内玉米市场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但从2022年秋季开头,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要逆转,由供需偏紧转向供大于求,价格始终呈偏弱走势。
特殊是今年三季度以来,虽然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养殖行情已趋于好转,但玉米价格不仅没有反弹迹像,而且一反常态连续下行,且下跌速度明显加快。
更多2022年玉米价格猜测分析详情请参阅网站的《2022-2022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9月上旬,国内产区和销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14.9%、11.8%。
其中,华北黄淮产区价格同比下跌20.2%,为2022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价格已跌至2000元/吨以下;与此同时,企业收购价格也持续下调,与5月份相比,9月初吉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收购价平均下调100元/吨左右,黑龙江部分深加工企业下调幅度达到30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则普遍下调200-300元/吨,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高达460—700元/吨。
解读玉米大豆新政策

储价 2 元/ 千克 的基 础上 ,市场 价格
近 日国 家财政 部官 网公 布 ,财 低于2 元 时 ,国家给予补 贴 ,大体每 政部 已会 同有 关部 门印发 了 关于 6 6 7 平方米补贴 1 0 0 元。 建立 玉米来自生产者 补 贴制度 的实施 意
见 ( 简称 实施意见 ) ,玉米临时
1 . 为什 么要 实施新 的 玉米补 贴 排5 6 O 万元 部 门预算资金 支持东北和
政策?
一
是完成供 给侧任 务 ,让玉 米 集 成示范 活 动 ,希 望通 过 此次 项 目
生产与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 。 二是 活 动促进 非 转基 因高 蛋 白食 用 大豆
建立 粮食 流通 市 场机制 ,让 托市 收 的发展 。 购 引发 的价格 机制 重新 回归 到粮 食 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上来 。 2 . 新 的玉米 补贴政 策 与往年 有
2 0 1 6 年 省级 财政 扶贫 资金 安排 在东 构 调整 和 职工增 收 农场增 效 ,为 脱 ( 林红 ) 新 农场 、商 河 县大 岭农 场 、高密 胶 贫攻坚打下 了基础 。 古 自治 区2 个 ,吉林 省 1 个) ,黄 淮海 进 非转 基 因高蛋 白食 用大 豆 发展 ,
什么不同? 政 策解读 1 . 农业部为什么支持大豆生产 ?
针 对 国 产 大 豆 食 用 比例 不 断 提 高 、国外 进 口冲击 不 断加大 、高
产 作物竞 争 不 断加剧 的新情 况 ,农
根据 “ 市 场 定价 、价 补分离 ”
原则 ,国家今年将 在东北 ( 辽 宁、吉 业 部选 择东 北和 黄淮 海大 豆主 产 区 林 、黑 龙江) 和 内蒙古 自治 区建 立玉 开 展大 豆绿 色高 产高 效技 术集 成示 米生 产者 补贴 制度 ,国家不 再进 行 范 ,探 索建 立不 同 区域大 豆绿 色高 临储 ,给予 农民一定 的补贴 。 目前财政 部 等相 关部 委还 没有
我国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价格的对比及分析

我国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价格的对比及分析作者:常娜王倩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3期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外玉米大量涌入国内,由于进口玉米价格较低,对我国玉米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本文针对我国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价格的对比,分析国内外玉米价格差的原因,并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玉米生产成本与进口玉米生产成本对比分析(一)土地市场租金成本近年来,我国房价全面持续上涨,进而导致农业土地的价格也随之增长,而过去几年我国实行国家收储政策,使我国粮食的生产较为稳定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进而促进了土地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的提升,导致了我国玉米生产的土地租金提高,且土地成本远高于美国和巴西。
(二)机械化操作成本我国的耕地地形主要由山地和平原组成,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分散,使得我国玉米生产运用机械化操作的成本很高。
而美国和巴西地势平坦,土地辽阔,运用机械化操作十分便利,大大节约了生产机械化成本。
但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玉米生产的化肥、种子及农药方面的成本则要少于其他玉米生产国。
(三)单产量成本我国玉米的每公顷单产量也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玉米每公顷的产量在三大玉米主产国中最低,2014年美国玉米单产在11吨/公顷,而中国和巴西的玉米单产分别为6吨/公顷和5吨/公顷。
这样就使得以重量计算的美国玉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受此影响,我国玉米生产成本远高于巴西和美国。
2014年美国玉米的生产成本为160美元/吨,巴西为197美元/吨,而中国比美国高一倍多,为347美元/吨。
二、国内外玉米价格的波动(一)国内价格持续下跌我国的二月份正值春节期间,市场销售较为惨淡,节后我国东北产区气温回升较快,农民销售玉米速度加快,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加大。
还由于临储拍卖结转库存较多和非洲猪瘟疫情加重的影响,使生猪养殖的饲料需求下降。
也随着中美经贸谈判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会增加玉米的进口,冲击国产玉米的销售市场,使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
国家储备玉米收购标准

国家储备玉米收购标准
价格1.33元/斤,质量标准如下:
1、水分以14.0%为标准,每高0.1%扣量0.12%,超14.5%拒收;
2、容重690g/L以上;
3、杂质过筛回杂,初检超2.0%拒收;
4、不完善粒8.0%以内;霉变粒2.0%以内,色泽气味正常,脂肪酸值、品尝分值应符合国家标准,超标准拒收;
5、符合玉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黄曲霉毒素B1≤20μg/kg,呕吐毒素≤10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60μg/kg;超过上述任意一条规定质量标准的买方均有权拒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三条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玉米收购政策调整

府办公厅 日前分别下 发了紧急通知 ,对吉林省国家玉米 临时
存f 复 购政策进行了调整。
一
是玉米降水后出现色变粒, 按正常玉米收购 。 鉴于去年
我省部分地方玉米水分高 、 成熟度差 , 降水后出现 色变粒 , 经 国家检验确认 , 不属于不完善粒 , 可按正常玉米收购 。 虫蚀粒 、
成计 划量 的 7 0 . 2 %; 农药 3 0 余吨, 完成计 划量的 1 5 %; 棚膜、
地幞 6 0吨 , 完成计划量的 4 0 %。
次专项调度会研究部署 对策。 针对一些农民在粮食销售上存
在“ 等、 比、 靠” 的观望心理 , 该市加大 了对市 场形势和国家相 关粮食政 策的宣传 力度 , 邀请专家及收购 企业代 表讲解今年 全 国粮 食收购形 势 , 引导农民抓 住有利时 机 , 适时适价 出售 粮食 , 努力降低风险 。该市要 求各 乡镇 及各涉农部门想方设
已调入化肥 1 , 2万余吨 , 完成计 划量的 6 0 %; 种子 8 8 5 吨, 完
人春以来 , 敦 化市采取有效措施 , 全力解决 5万吨“ 地 趴 玉米 ” 的储存和销售难题 , 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 。
去年 , 敦化市 实现粮 食生产九连 增 , 总产量达 6 1 万吨 。
但 由于受极 端天气影 响 , 全 市粮食含 水量大 、 品 质偏低 , “ 地
I ■ 榆树 3 2 %1  ̄ l 地实现规模经营
一 袁 达
规定 的玉米 , 以标 准品( 水分 1 4 %) 为基础 。自然水 分含量在 1 4 . 5 %至 3 0 %( 含1 4 . 5 %, 含3 0 %) 之间的 , 每高 0 . 5 个 百分点扣
量O . 6 5 %; 自然水分含量在 3 0 . 5 %至 3 7 %( 含3 0 . 5 %, 含3 7 %) 之
最新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应对之策.doc

最新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应对之策,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摘要:国家玉米收储政策的改革,给我国玉米主产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玉米价格下降、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规模经营放缓等情况连续出现,有些地方问题严重,不仅造成种植玉米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影响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
这些情况和问题将会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亟须加强对玉米加工业的重点扶持,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确马铃薯主粮化地位,解决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返贫问题,在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透明性、及时性,保证玉米收储政策改革顺利、平稳进行,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镰刀弯地区”①农业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国从202X年开始在“镰刀弯地区”实行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对玉米价格实施“市场定价”与“价补分离”相结合的机制。
吉林省作为“镰刀弯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责无旁贷。
202X年以来,吉林省在实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发现,这一改革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这些情况和问题也是“镰刀弯地区”在推进玉米收储政策改革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将会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今后的粮食收储政策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
一、改革出现的新情况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镰刀弯地区”实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很必要,也很及时,但是广大的东北地区准备不充分,“三农”发展为此受到了影响。
2008年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2008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1. 背景2008年,我国玉米市场面临严峻的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国内经济形势不稳定,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与此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益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200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2. 政策内容200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政府指导价格:政府设定了玉米的最低收购价格,并通过国家粮食局和各地粮食局进行收购。
(2) 收购范围:政府收购的玉米主要来自农民的小额存粮,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企业的部分存粮。
(3) 收购时间:政府规定了收购的时间段,通常在主要的玉米上市季节内进行收购。
(4) 收购数量:政府设定了每个农户或企业可售卖的玉米数量上限。
(5) 收购方式:政府与农民和企业签订收购协议,按照协议进行收购。
3. 政策意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出台对于维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价格,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农民利益:政府设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保障了农民的收益,防止了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农民收入产生的不利影响。
(2) 稳定市场价格:政府通过收购政策调节了市场供求关系,稳定了玉米的价格水平,避免了价格过度波动。
(3) 促进经济发展: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为政府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玉米储备,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
4. 政策影响200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1) 保障农民利益:政府收购玉米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但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政府指导价水平并不合理,导致了市场价格与实际生产成本不符。
(2) 稳定市场价格:政府通过收购政策稳定了市场价格,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有时会引起市场混乱。
(3) 促进经济发展:政府通过政策储备一定数量的玉米,起到了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但也存在管理困难和成本较高等问题。
我国玉米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6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第2 l 卷
公司审核验收合格后 ,由财政部向中储粮下达。 1 . 2 . 4 临储 玉米销 售 临时存储玉米实行顺 价销售 原
保护农民收益 、 促进生产发展 、保持市场稳定 。从执行效
果来看 ,这三个方面的政策 目标得到 了较为充分的实现 。
临时收储政策是 2 l 世纪 以来 ,继粮食 最低收购 价 政策之后我国又一项为稳定粮食和其它重要农产品生产
而 出台 的农 业 宏 观调 控 政 策 。2 0 0 4年 以来 ,我 国针对 水
体为国家指定的收购企业 ,包括 中储粮总公司及 其分公
司、中粮集团公司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 司和各省省级 地方储备粮公司等 。同时,为 了引导关内企业 到东北地 区采购粮食 ,国家在某些年份还鼓励南方销区部 分地方 储备粮公 司和加工企业 到东北产区收购 ,并对在 执行期
上升到 2 0 1 4年 的 1 1 2 ̄/ 5 0 k g ,涨 幅 为 6 0 % 。收 储 数 量
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政 策执行情
况和调控效果进行评价 ,重点分析政策调控所 带来 的负 面影响 ,并提出了完善玉米 宏观调控政 策的相关建 议 , 旨在为促进我 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期 间一 般 为新 粮 上 市至 次 年 4月底 。
运用 ,核心 内容是通过实施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 ,加强对 生产的引导和刺激作 用 ,以满足 日益增 长的消费需 求 , 保持 国内供需基本平衡 ,平抑价格波动 。本文在分析我
1 . 2 . 2 收购价格及数 量 临时收储玉米价格 由国家有 关部门在政策出台时发布 ,收储价格根据玉米生产成本 的变化情况 以及合理的种植效益确定 。由于成本 刚性上 升 ,收储价格呈逐年上升态势 ,从 2 0 0 8 年 的7 0 ̄/ 5 0 k g
玉米临储制度

玉米临储制度
玉米临储制度是中国在特定时期采取的一种粮食储备政策,旨在保障玉米市场的稳定供应。
在临储制度下,政府会收购玉米并进行储备,在市场供应不足时进行拍卖,以维持玉米价格的稳定。
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拟定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方案并报经国务院批准。
方案明确,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2020年,玉米临储拍卖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
6月23日开始的第5轮临储拍卖中,交易规则发生了改变,包括将保证金调整为220元/吨,交款期调整为20天。
7月28日的第10轮拍卖中,拍卖规则进一步修改为全部货款需在一周内付清,同时增加了预付500元/吨货款和前期拍卖量累计成交20万吨以上出库不足30%的单位不允许继续参与拍卖的规定。
2023年我国玉米市场分析:临储收购近尾配套政策将出台

2022年我国玉米市场分析:临储收购近尾配套政策将出台4月中旬开头,我国玉米市场陷入全面弱势,尤其是南北港口玉米收购、平舱和销售价格均消失50元/吨以内的下行。
不仅如此,DDGS等传统替代产品价格也消失明显下滑。
即便在没有消失价格明显回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市场购销也消失阶段性萎缩。
据分析,国内玉米市场消失下滑趋势的主要缘由:一是春节后饲料企业在看涨预期刺激下,完成阶段性备货后消费逐步放缓;二是进口谷物冲击市场,有关调查显示,南方沿海饲料企业平均进口谷物(高粱、大麦和木薯)替代量已达30%;三是临储玉米拍卖于4月9日提前启动,传闻黑龙江深加工企业参加竞拍获200元/吨补贴,赐予市场进一步打击,至少正在延缓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节奏。
现货市场东北产区:基层购销收尾新作播种间续启动4月下旬到来,东北产区临储收购工作渐入尾声,产区基层市场粮源购销亦持续收尾,基层贸易商间续停收。
随着近期南方销区玉米拍卖活动的持续推动,产区对临储玉米拍卖关注度持续升温。
目前东北产区由南向北各地新季玉米播种工作已经间续绽开,后期除临储拍卖及相关政策外,新作播种及生长期天气状况将是市场关注意点。
更多行业相关内容可查询中国玉米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华北产区:粮价涨势停止市场高度关注政策本周河北地区将首次加入玉米拍卖行列,市场对起拍价格及成交状况重点关注。
随着东北传出黑龙江深加工企业参拍临储玉米可猎取补贴消息后,华北深加工企业对政策方面消息迫切期盼。
受此影响,近期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价格涨势停止,部分企业收购价格小幅回落,企业观望心情深厚。
南方销区:产区止涨转弱销区间续跟跌伴随近期北方产区玉米价格止涨转弱,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间续进入偏弱运行区间,局部地区价格涨跌波动。
近期南方销区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低价进口玉米拍卖成交较好,而国产玉米因性价比不高未引发市场主体拍卖乐观性。
南北港口:南北港口连续倒挂价格偏弱近期南方港口整体玉米价格走势偏弱,主要因高粱替代挤占玉米消费,近期玉米日均出货状况不佳,饲料厂选购热忱不高。
后临储时代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作者: 李圣军
作者机构: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分析预测处,北京100038
出版物刊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页码: 38-45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后临储时代;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摘要:后临储时代的玉米市场特征可概括为市场定价、政府调控,先去库存、后求平衡和内外一体、抵住进口。
在此大背景下,玉米期现市场总体相关度较低,期现动态相关系数以负相关为主;引导关系以期货单向引导现货为主,期现融合度不高。
同时,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尚未很好发挥,期现价格均值均不是交割日现货价格,而且期现价格均值也不相同;偏离度方面期货也总体高于现货,基差风险高于期现价格风险,但期现价格随交割期的临近均呈现向交割日现货价格收拢的态势。
据此提出鼓励产业客户参与、规范发展现货市场和加大期货市场监管力度,以密切期现价格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临储玉米价格的解读
作者:
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38期
近日公布了今年国储玉米收购价格,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此不理解,电话咨询为什么要降低收购价格,农民的收益不是少了吗,价格降低了,收购标准是不是也降低了。
针对以上疑问,笔者以本文对国家出台的玉米临储价格加以解读。
公布的玉米临储价格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情况,在全省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解读中,笔者反复讲今年的玉米价格一定低于往年。
因为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谈到探索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将大豆和棉花实行目标价格。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农业面临的难题,其中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着重提到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多年的国家托市临储收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避免“谷贱伤农”而损害农民利益。
但带来的负面的东西是将玉米价格抬得高于国际市场,我们的玉米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直接促使相关加工业的成本增高,进而影响到终端产品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也让我们的农民产生错觉,有国家兜底玉米价格只能越来越高,进而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更增加了农民对政府政策托市抬高农产品价格的依赖。
一号文件已经指明了方向,今后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要“念好山海经”、“打好果蔬牌”、“唱好林草戏”。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城镇化的步伐,扩大内需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产业化程度,给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再一方面就是进行土地确权登记给农民定心丸后,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民注重农产品数量的同时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从质量要效益。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水平确定为国标三等质量标准干玉米1元/斤。
主要是综合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与国际玉米价格水平接轨,还有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情况,统筹兼顾相关行业的各方面利益,将临储价格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
1元/斤的价格水平,有利于鼓励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多收粮、多存粮、多用粮,促进国内玉米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逐步调整玉米供求关系,积极稳妥地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再放宽生霉粒含量等相关质量标准。
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
在这方面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农民“种好粮、收好粮、卖好价”,从生产源头上提高国产
玉米品质。
同时强调,各地要及早做好质量超标粮食的收购处置具体工作方案并适时启动,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
收购时间也比往年提前20天,有利于农民收获后早卖粮,避免存放不当发生霉变。
收购截止时间是2016年4月30日。
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就能理解今年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和价格。
笔者了解的吉林省现在的农民收入构成,已不单单是种植和养殖收入,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打工和其他各业的收入。
吉林省有山有水有林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选择的种植、养殖、加工项目很多,待大量民间资本注入农业,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时,种植玉米的这些收入,将来只能成为我们收入来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