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在中国失败的三大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玛在中国失败的三大原因分析:
1、物流系统,难降成本
本来,高度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在高效的信息系统的协同作用之下产生的效应是沃尔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库存和在途时间,有效地压缩了营运成本,其配送中心从受到店铺的订单到向生产厂家进货和送货只要两天时间,其中对这一体系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美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沃尔玛在美国的3000多家门店和布局合理的陪送中心.但是沃尔玛(中国)正在这里遭遇瓶颈.对于高速公路,我国的发展水平还很低,要到2035年才能达到美国1950年初的89万公里的水平.这使得沃尔玛的陪送链大打折扣.而在陪送中心上,沃尔玛的陪送中心也只有在深圳和天津的两家.这使得围绕在一个陪送中心密集建店的做法无法在中国实施.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在中国设立的50多家分店不但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物流支出.
2、信息系统,难显优势。
沃尔玛领先高效的信息系统备受业界推崇,借助自己的商业卫星,沃尔玛便捷地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4000多家门店可在一个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使沃尔玛能与供应商每日交换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实现商店的销售、订货与匹配保持同步。另外,从1980年开始,沃尔玛就开始强制供应商与其进行信息系统对接,这也是沃尔玛系统能在美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商业环境束缚了沃尔玛这一优势的发挥。国内大多数供应商信息化水平低,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同时,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沃尔玛的卫星通讯系统无法在我国发挥作用,其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的有效共享在我国市场大打折扣。后台物流系统各环节同样不能做到像在国外一样严密配合,无法发挥应有效率。跨地区的连锁陪送难以实现,极大地影响了沃尔玛在我国底价政策的实施。在美国,沃尔玛对供货商的态度是,不仅要求供应商生产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的排名中要靠前,而且宣称“没有EDI(数据交换接口),就别来找我”。在中国,沃尔玛面临的却是另外一片光景。沃尔玛在全球推行直接从厂家进货的原则,以降低成本。但这在中国本土很难实现。一方面,中国制造商数目多、规模小、分布广的因素导致了沃尔玛很难独立与制造商打交道。
3、本土化,屡遭忽视
沃尔玛曾经幻想在中国复制它在世界各地的每家分店都采用的一贯的经营模式和文化理念,但却屡屡遭到失败。这里的问题在于:制度可以重新建立,文化却不可能被简单地复制。因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写在手册上,喊喊口号,开会教育就能实现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不断积淀,它渗透于企业每一名员工思想中。如同样是接受顾客至上的思想,因为沃尔玛的员工表现确有其事可能截然不同。所以企业文化的问题才是沃尔玛管理中所出现的许多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现在的情形已经表明了,沃尔玛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可以说,如果物流问题只是沃尔玛的硬伤,那么在中国“形似而神不似”的企业文化则是沃尔玛的内伤。
WALMART在美国有它自己的一套配送体系网络.同时在中国也有.但由于美国物流的规模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而在中国.由于我国物流业正处传统物流向现代物
流的转变过程中,物流系统相对混杂.但WALMART尽量避开这一难题.因为大家可以发现WALMART比家乐福晚登陆中国市场.而WALMART最大特点就是不收入场费.而且相对来讲WALMART给国人就是一个字----大!
这就是它的特点.如果小的话就意味着亏损.
在美国,他们有很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以及卫星系统作为提高物流速度与效率的基础,而在中国,高速公路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普及程度,物流运送往往妖娆很远的路程,再加上中国的政策对沃尔玛的卫星系统有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他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并没有原本想象中的那么顺。
这些只是在比较宽的面上来分析沃尔玛在两个国家的物流配送差异,至于文化背景所引起的人们对物流效率与速度的关注度就属于比较细的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