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规范

合集下载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分析闫家栋(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 要:随着金矿床勘探工作的进行,开采程度逐年降低,金矿勘探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对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进行调查,分析找矿潜力,为金矿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找矿工作顺利进行。

从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地层分布两方面,对川西北地区地质背景进行归纳与总结;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从构造、蚀变、岩浆岩和矿物等方面分析金矿找矿潜力,并进行找矿潜力评价,为该区域后续金矿找矿工作的持续进行奠定科学依据,以促进川西北地区金矿勘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68-2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west SichuanYAN Jia-do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Hebei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Shijiazhuang 05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gold deposit exploration, the mining degree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gold exploration is in short supply. Therefore,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ld prospecting and guide the prospecting work to proceed smooth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Northwest Sichuan from two aspects of geotectonic location and regional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discusses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analyz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alteration, magmatic rocks and minerals, and evaluat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so as to lay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inuous gold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reg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gold in Northwest Sichua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Northwest Sichuan; gol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prospecting potential金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仅是战略性资源,而且在经济金融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董红伟(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摘 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不同的矿区形成的条件、地理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其所处地质环境及其他成矿条件共同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文章重点对矿产区域的形成原因、条件、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日后的矿产勘查探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岩浆岩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1-0120-2Analysis of Regional Miner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DONG Hong-wei(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neral Institute,Tianjin 300170,China)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ning areas are different. Their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together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s,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mineral area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Keywords: geological backgrou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agmatic rocks在地质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就是区域地质学,在广义上讲,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大区域内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地质构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内容,而另一种狭义的解释主要认为区域矿产地质主要研究特定勘查矿区域的地质地层以及岩石、矿产分布形成、构造等小范围内容。

新疆唐巴勒—玛依勒山蛇绿岩带铬铁矿潜力评价

新疆唐巴勒—玛依勒山蛇绿岩带铬铁矿潜力评价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唐巴勒—玛依勒山蛇绿岩带铬铁矿潜力评价张育芳摘要:西准噶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蛇绿混杂岩带发育地区之一,由唐巴勒蛇绿混杂岩带、玛依勒山蛇绿混杂岩带、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和和布克赛尔蛇绿混杂岩带组成。

本文通过对唐巴勒—玛依勒山蛇绿岩带的成矿带和找矿靶区进行划分,分析岩体(群)成矿地质条件、重力磁法特征、找矿潜力,提出进一工作建议,希望对同行在该区进行找矿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铬铁矿;成矿带;蛇绿岩;唐巴勒;找矿靶区1 成矿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南部准噶尔微板块和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的结合处,属于早古生代“古亚洲洋”复合“沟、弧”带上的成矿区带。

本区地层包括奥陶系、志留系、少量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由一套高绿片岩相的陆源碎屑岩和低绿片岩相的海相细碎屑岩—硅质岩组成,受达尔布特—禾角克大断裂控制。

岩浆活动较强烈,铜、金等矿产主要产于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铬铁矿主要产于典型的SSZ型蛇绿岩中。

2 成矿区带划分根据区内断裂、岩体、超基性侵入体与铜、金、铬、铁等矿产的成因关系和赋存特征,将西准噶尔成矿带划分为包括Cu、Au次级成矿带的包古图区、Au、Cr、Cu次级成矿带的哈图—拉巴区以及Cu、Au、Cr次级成矿带的塔斯特—巴尔鲁克区。

2.1 哈图—拉巴Au、Cr、Cu次级成矿带该带北西至玛依勒大断裂,北东至萨吾尔山,南西至西天山一带,呈NE—SW向展布。

该区域主要地层包括中奥陶系科克沙依组、志留系中—顶志留统玛依勒山群、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等。

岩浆岩以巴东阿克库都克中酸性岩体和玛依勒蛇绿混杂岩带为主,前者与金矿关系密切,后者控制着铬铁矿的分布。

2.2 塔斯特—巴尔鲁克Cu、Au成矿带该带位于玛依勒大断裂北侧至塔斯特—巴尔鲁克大断裂北侧。

该区域地层主要包括志留系发育的一套浅海相中基性火山岩和泥盆系形成的弧间盆地环境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建造。

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权益人的合法权益。成果输出与共享01
成果输出
将整理后的数据成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输出,便于查阅和使用。
02
成果共享
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固体矿产地质资料成果的共享与传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3
综合研究
总结词
了解矿产形成的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
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条件。
xx年xx月xx日
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contents
目录
总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附则
01
总则
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旨在规范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和研究工作,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促进地质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该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和依据,确保地质资料整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技术
数据库开发
02
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创建、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
数据库维护
03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优化、更新和升级,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VS
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编写成果报告,包括标题、摘要、目录、正文、结论等部分。
报告审定流程
建立严格的审定流程,对成果报告进行多层次审核和把关,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工作原则
02
综合整理
明确资料收集范围
确保资料真实性
分类整理
资料收集与整理
数据标准化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确保数据格式的一致性。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 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工 作。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流程
1
2
1. 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2. 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第一手数 据。
研究方法与流程
3. 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 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0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
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不同级别的矿产资源潜力区,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规划和勘查开发提供了决策支持。
研究不足与展望
基础地质研究不足
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尽管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基础地 质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空白, 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 工作,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提供坚实的地质支撑。
分布广泛
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市,其中一些地区因特定矿产 资源丰富而著称。例如,山西、陕西等省份煤炭资源丰富, 东北、西北等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矿产资源储量与品位
储量巨大
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煤炭、稀土等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天 然气等资源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品位较高
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品位普遍较高,部分矿种的品位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 高品位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开采利用效率,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的关系
成矿规律是潜力评价的基础
成矿规律研究是揭示矿产资源形成、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科学,为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 数据支持。
潜力评价是对成矿规律的验证和应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成矿地质背景分册(V3.10)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组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目录一、基本情况 (3)二、工作流程 (4)三、专业谱系、特征分类及其代码 (7)四、图件规定 (11)01、分幅实际材料图 (11)02、分幅建造构造图 (12)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12)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 (13)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14)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 (15)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 (16)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 (17)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 (18)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19)五、图件属性库规定 (21)01、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 (21)02、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1)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 (22)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3)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属性库 (23)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属性库 (24)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属性库 (25)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6)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7)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属性库 (27)六、属性数据表定义及填写规定 (29)(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数据表) (29)01、数据表:岩性数据表 (29)02、数据表:地质界线数据表 (30)03、数据表:断裂数据表 (31)04、数据表:韧性剪切带数据表 (32)05、数据表:褶皱数据表 (33)06、数据表:蚀变带数据表 (34)07、数据表:化石采样点数据表 (35)08、数据表:同位素年龄数据表 (36)09、数据表:岩石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6)10、数据表:地球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8)11、数据表:同位素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40)12、数据表:地质点数据表 (41)13、数据表:地质剖面数据表 (42)14、数据表:钻孔数据表 (42)15、数据表:产状要素数据表 (43)(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44)16、数据表:沉积岩建造数据表 (44)17、数据表:火山岩性岩相数据表 (45)18、数据表:火山构造数据表 (47)19、数据表:侵入岩数据表 (48)20、数据表:构造岩浆带数据表 (50)21、数据表:变质岩建造数据表 (51)22、数据表:大型变形构造数据表 (53)**)数据表:其它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55)(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数据表) (55)23、数据表:构造古地理单元数据表 (55)24、数据表:盆地构造数据表 (56)25、数据表:沉积相(沉积亚相)单元数据表 (56)26、数据表:沉积等厚线及沉积中心数据表 (58)27、数据表:古水流方向和物源供给方向数据表 (58)28、数据表:柱状剖面点数据表 (58)29、数据表:特殊标志层数据表 (60)30、数据表:(沉积矿产)矿(床)点数据表 (60)(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61)**)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1)(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属性库数据表) (62)31、数据表:地层单元数据表 (62)32、数据表:地貌单元数据表 (62)33、数据表:含矿层(含卤层)数据表 (63)34、数据表:基岩单元数据表 (64)**)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4)(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64)**)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4)(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65)**)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5)(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65)**)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5)(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66)**)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66)(全省大地构造相图属性库数据表) (66)35、数据表:大地构造相单元数据表 (66)36、数据表:大地构造相单元边界数据表 (67)37、数据表:沉积岩岩石构造组合数据表 (68)38、数据表: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数据表 (68)39、数据表: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数据表 (69)40、数据表:变质岩岩石构造组合数据表 (70)41、数据表:岩石构造组合边界数据表 (70)**)数据表: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71)七、图件及其图层命名清单 (71)01、分幅实际材料图 (71)02、分幅建造构造图 (72)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73)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 (73)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74)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 (75)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 (76)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 (77)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 (78)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79)八、图件属性库及属性表命名清单 (80)01、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 (80)02、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81)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 (81)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82)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属性库 (83)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属性库 (84)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属性库 (85)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86)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86)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属性库 (87)九、文档清单 (89)十、引用标准 (89)一、基本情况省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编图及建库种类总体上有三大类:第一类是覆盖全省范围分幅编制的基础图件类,包括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沉积、火山、侵入、变质等专题综合图),覆盖全省范围,比例尺为1∶25万,按国际分幅编图(见成矿地质背景编图种类和图件类型一览表),该类图件应充分利用1∶5万、1∶20万和1∶25资料编制。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对区域内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作出预测和评价,然后估算该区域内矿产资源量,对矿产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内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和实施。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包括了区域矿产资源、成礦远景区矿产资源以及矿点评价。

标签: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基本内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是根据地质资料进行整合,然后结合野外的地质调查、成矿规律以及提交研究成果等进行。

各个阶段的评价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区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区域的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1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此种评价方法适用于在区域地质工作的程度不高,加上其矿产资源的潜力很大的区域。

符合这些条件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如昆仑山以及边缘地区。

同时,区域矿产资源评价也适用于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且区域地质尚属于找矿的空白区域,并在此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此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初步地掌握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区域的地质背景以及成矿的条件和标志前提下,采用地、遥、化、物资料找出此区域的成矿远景区,并按照三种指标对其进行分类。

在这项工作完成后,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评估,估算此区域的矿产资源量,并为下一步的工作给出意见和改进的措施。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1)对区域内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结合地、遥、化、物资料上进行分析。

然后提出对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区域内的成矿规律,并找出各种类型矿床的标志。

基本工作完成后,在这些资料上建立出找矿的模型,并对此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新矿种进行推算和预估其产量。

最后编制出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比例尺,提出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困难,找矿的技术和方法,并设置研究的专题。

(2)在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前期工作完成后,便按照提纲进行编写工作设计。

(3)进行野外区域矿产资源调查。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作业指导书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作业指导书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概述 (3)1.2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的意义 (4)第2章地质基础知识 (4)2.1 地质构成与地层划分 (4)2.1.1 地质构成 (4)2.1.2 地层划分 (4)2.2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4)2.2.1 岩浆岩 (4)2.2.2 沉积岩 (5)2.2.3 变质岩 (5)2.3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件 (5)2.3.1 地质构造 (5)2.3.2 地质图件 (5)2.3.3 地质图件的编制与解读 (5)第3章矿产资源特征 (5)3.1 矿产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5)3.2 矿产分布规律与成矿条件 (6)3.3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6)第4章地质勘探方法与技术 (7)4.1 地质调查与填图 (7)4.1.1 野外地质调查 (7)4.1.2 室内地质填图 (7)4.2 物探方法及其应用 (7)4.2.1 磁法勘探 (7)4.2.2 电法勘探 (7)4.2.3 重力勘探 (7)4.3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7)4.3.1 光学遥感 (8)4.3.2 雷达遥感 (8)4.3.3 热红外遥感 (8)4.4 钻探与取样分析 (8)4.4.1 钻探工程 (8)4.4.2 取样分析 (8)第5章矿产资源勘查 (8)5.1 矿产勘查阶段与程序 (8)5.1.1 初查阶段 (8)5.1.2 普查阶段 (8)5.1.3 详查阶段 (9)5.2 矿产勘查方法与技术 (9)5.2.1 地质勘查方法 (9)5.2.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9)5.2.3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9)5.2.4 遥感勘查技术 (9)5.3 矿产资源评价与预测 (9)5.3.1 矿产资源评价方法 (9)5.3.2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 (10)第6章矿山设计与建设 (10)6.1 矿山设计原则与内容 (10)6.1.1 设计原则 (10)6.1.2 设计内容 (10)6.2 矿山建设程序与要求 (10)6.2.1 建设程序 (10)6.2.2 建设要求 (11)6.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11)6.3.1 环境保护措施 (11)6.3.2 治理要求 (11)第7章矿产资源开发 (11)7.1 矿产开采方法与工艺 (11)7.1.1 开采方法选择 (12)7.1.2 开采工艺流程 (12)7.1.3 采矿设备选型 (12)7.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回收 (12)7.2.1 综合利用原则 (12)7.2.2 资源回收技术 (12)7.2.3 共伴生矿产利用 (12)7.3 矿山生产组织与管理 (12)7.3.1 生产组织 (12)7.3.2 生产计划与管理 (12)7.3.3 质量管理与控制 (12)7.3.4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2)第8章矿山安全生产 (12)8.1 矿山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12)8.1.1 法律法规概述 (13)8.1.2 主要法律法规内容 (13)8.1.3 矿山安全标准 (13)8.2 矿山安全技术与措施 (13)8.2.1 矿山安全技术与工艺 (13)8.2.2 矿山安全措施 (13)8.2.3 矿山安全监测与监控 (13)8.3 矿山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13)8.3.1 矿山职业健康 (13)8.3.2 矿山环境保护 (13)8.3.3 矿山生态修复 (13)第9章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 (14)9.1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4)9.1.1 产值贡献 (14)9.1.2 就业效应 (14)9.1.3 财政收入增加 (14)9.1.4 环境影响 (14)9.2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4)9.2.1 优化产业结构 (14)9.2.2 延伸产业链 (14)9.2.3 区域协同发展 (14)9.2.4 创新驱动 (14)9.3 矿产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 (15)9.3.1 优化资源配置 (15)9.3.2 发展循环经济 (15)9.3.3 淘汰落后产能 (15)9.3.4 培育新兴产业 (15)第10章矿产资源管理与政策 (15)10.1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 (15)10.1.1 管理体制概述 (15)10.1.2 政策措施 (15)10.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 (15)10.2.1 监管体系 (16)10.2.2 监管措施 (16)10.3 矿产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 (16)10.3.1 国际合作现状 (16)10.3.2 合作策略与措施 (16)第1章绪论1.1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开发概述地质勘探是对地球表层及地壳深部的地质结构、地质体、地质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揭示其内在规律,为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的活动。

(整理)中天山和静地区探矿权区块成矿条件分析及资源潜力评价.

(整理)中天山和静地区探矿权区块成矿条件分析及资源潜力评价.

中天山和静地区探矿权区块成矿条件分析及资源潜力评价新疆天地源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0一0年三月本区位于天山腹地的中天山地区,位于1:5万矿产图K-45-26-A (巩乃斯林场幅)内,行政区划属和静县管辖,位于和静县城西北180-200km,处在和静县与新源县交接处。

区内交通尚方便,伊宁-库尔勒的218国道横穿全区,区内部分被森林草场覆盖,沟谷内基岩出露较好,海拔高程一般在2500m以上,水系较发育,进入探矿区块有便道或小路沿山谷通行(交通位置图)。

本公司所辖四区块坐标见本文所附探矿权证。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区处于伊犁微板块东端楔状的尖端部分,按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属阿吾拉勒-巩乃斯晚古生代裂谷。

石炭纪时由于准噶尔—北天山板块向南俯冲,在那拉提深断裂以北巩乃斯一带形成裂谷,岩浆活动异常活跃,尤其以火山喷发更为频繁强烈,从而形成了由火山岩组成的火山弧,同时由于拉张作用,其上形成了张性断陷,沉积有火山碎屑岩及海相沉积层。

中石炭世是裂谷发育的主要阶段,石炭纪末裂谷封闭,二叠纪时由于深部俯冲的继续作用,使二叠纪仍有陆相火山喷发作用。

该构造部位是金属矿产生成的有利地段,新疆地矿局将其划入阿吾拉勒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并将其列入西天山国家重点开发的“三五八”项目区,本公司所辖四区块即位于该区范围内。

沿该裂谷成矿带分布着一系列与火山成矿作用的相关矿产:产有查岗诺尔铜铁矿床、胜利1号铜矿床、胜利3号、4号铜锌矿床、欠哈布代克铅锌银(伴生金铜)多金属矿床、巴勒陶萨拉铜矿床、备战铁矿床等。

其成因既有火山沉积型,火山热液叠加型,又有与火山机构有关的及岩体接触带上矽卡岩型矿化。

区内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广、构造热液活动强烈,成矿类型多样,具备深化寻找火山岩铜、铁金多金属矿产的诸多有利条件,成矿地质背景十分有利。

(区域地质矿产略图)二、成矿条件分析(一)地层及火山岩条件区内大面积出露赋存火山岩型铜铁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层位和火山岩组合。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简介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简介

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推断解译
地球化学景观:是气候、地貌、疏松层性质、生物及地质综合因素的集合。代表表生环 境和条件。
概念: 地球化学景 观 半湿润低山 丘陵区 湿润低山丘 陵区 降雨量 400~800mm 富集规律 与基岩比,富集系数>1.5 的有 HgAsSbPbNbZr 等 ;在碳酸盐区 CaMgBBe 富集系数 0.35~0.6,显著 贫 化 ; 其 他 氧 化 物 和 元 素 明 显 富 集 > 1.5 的 有 SiO2Al2O3Na2OPTiVCrCuPbZnCdHgAgAsSbBiWMoThRbSrBaLiLaYZrNb 等 碱土金属和碱金属 CaNaMgKBaSrRb 等大量流失,Ca 富集系数仅为 0.06,Na 仅为 0.19;大多数元素在 水系沉积物中的含量比基岩中高,比较富集的有 HgAsSeSbZrAuPbWBi,特别是 HgAsSbSeAu 等,可达 2 左右。碳酸盐景观另划分。 基本造岩元素 CaMg 绝大部分转入溶液呈 Ca(HCO3)2、Mg(HCO3)2 搬运,造成碳酸盐区 CaO 极低,均值 适宜开展水系沉 0.75%,为基岩的 1%;基岩中 SiAlFeMn 等残留在疏松层状。SiAl 进入粘土矿物,FeMn 呈氢氧化物沉 积物测量;但水 淀(结核)。微量元素受吸附强烈次生富集,如 WSnAuHgMoBi 等 系有时支离破 碎,异常可比性 差 地表呈碱性或偏碱性环境。山区和丘陵区在干沟有季节性洪流冲积物。对于风沙等混入,干旱区取 -10~+0.9mm(细砾到【粗砂<20 目】)、半干旱区取-2~+0.45mm(细砾到粗砂【35 目或 40 目】)可 消除影响。 对于寒冷潮湿山区:在水系中形成强异常,主要在细粒级别中。但湿润丘陵区难以形成规模大、强度 大的异常。 浅切割的中低山区:水系发育,残积层中(MoAgSePbV 等)强烈富集;地表腐殖层中多数元素相对贫 化,一级水系和沟谷两侧沼泽发育,沉积物主要由泥炭组成;仅在第二级、第三级水系河床底部有碎 屑沉积物。与残积物比,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发生贫化,但泥炭中 ZnCuMnAg 等元素明显富集。微浅切 割的中低山区:浑圆、沟谷开阔、水系不发育;一级发育泥炭;二、三级发育碎屑沉积物。 可进行水系沉积 物测量

江苏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江苏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江苏铁矿资源潜力评价魏芳;黄建平;黄震;王海欧;来又东【摘要】铁矿资源是江苏省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根据最新的地质找矿原则,突出“攻深找盲”,开辟“第二成矿空间”的找矿思路,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加强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运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新的勘查技术方法,对铁矿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通过此次评价,共圈定了6个远景调查区,6个重点普查区,8个普查验证区.【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2(036)002【总页数】8页(P157-164)【关键词】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江苏【作者】魏芳;黄建平;黄震;王海欧;来又东【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8.1+2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到来,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增,造成铁矿原材料供应紧张,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自2003年以来,国际铁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铁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已列入政府决策的紧急议题之一。

虽然江苏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但依然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

应加强铁矿产勘查,尽快增加资源储量,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有效地部署铁矿产勘查工作,提高找矿效率,对江苏铁矿资源远景进行科学的预测评价,掌握江苏铁矿资源潜力,提供勘查部署的目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江苏铁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是矿产勘查前期工作,其成果为矿产勘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是提高找矿效率,加快勘查进程,努力扭转目前江苏省铁矿矿产勘查后备基地不足的现状。

江苏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知铁矿床(点)共计194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6处,矿(化)点167处(表1)。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北部利国—沛县、南京市西南部梅山—凤凰山、南京六合区冶山—横山、镇江市丹徒区韦岗和苏州西部谈家桥等地。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认定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项目的性质,把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分为: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和地下水资源勘查四种类型,各种类项目应分别按照《矿产资源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和《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的要求编写设计。

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指标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3)新发现矿产地;
(4)可供普查的矿产地;
(5)可供详查的矿产地。

设计中涉及的主要目标应与上述指标吻合。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 /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及其前期工作。

由于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差别很大,这一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两个阶段,两阶段所针对的工作区、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都有较大区别。

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是指对工作程度较低的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成果编审
• 地质图件是区调成果的集中体现,要精心编绘,作到客 观准确、合理、清晰、美观。
• 说明书要全面反映地质调查与研究的资料。 • 内容要突出新成果、新认识、新技术方法,层次清楚、
观点明确,论证有据,要充分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 用性,表现形式上要做到图表化、数据化和标准化。 • 地质图与说明书一起按有关规定呈报评审验收和汇交。 • 完成评审之后对所有文、图的修改,要送交审定稿,进 行数字填图的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归档、各类测试分析 原本档案进行归档。
野外踏勘 立项论证 设计编审 地质填图 野外验收 成果编审 出版准备7个程序。
地质调查程序
野外踏勘\立项论证
接受任务后项目组(承担者)要做好资料收集、 遥感解译及野外踏勘和必要的试填图调查研究工作, 初步建立区内的填图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和地层构造 框架,为制定科学合理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项目工 作设计提供技术准备。
对区内的遥感图象和已有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 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地质填图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 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 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基本准则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地质填图应以符合精度要求的一比二万五千的数字地形图为底图。没
沉积岩剖面一般应分别选择在地层出露较完整,接触 关系与标志层、相带清晰,构造相对较简单的地段测 制;
地质填图精度要求
一个调查区应有1~2条横穿不同构造带详细路线地质剖面, 着重研究区域构造基本特征(如大型构造变形、主要断裂 带性质、规模、物质组成、结构,各种面理、线理的产状, 相互关系,活动时代等等),采集必要的构造岩测试样品, 为建立区域构造格架提供资料依据。一个图幅内的不同沉 积地层、不同时代和类型的火山岩侵入岩单元和变质岩填 图单位一般至少要有1~2条实测剖面控制,联测图幅可按 联测区布署,一般一个填图单位应有2~3条剖面控制,比 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若已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测剖 面,也可部分或全部引用。

矿业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规范

矿业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规范

矿业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规范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矿业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规范就显得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勘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地质构造、矿产分布、矿石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而评价则是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开采条件、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的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勘查工作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区域地质调查。

这就像是给一个地区做全面的“体检”,了解其地质背景、地层结构、构造特征等基本情况。

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矿产资源的区域。

接下来,就是详细的野外勘查工作。

地质工作者们要翻山越岭,采集岩石、矿石样本,进行地质剖面测量,观察地质现象。

这时候,各种地质工具如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就派上了用场。

同时,还会运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探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

地球物理勘探就像是给地球做“CT 扫描”,通过测量地球的物理场,如重力场、磁场、电场等,来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情况。

而地球化学勘探则是通过分析土壤、岩石、水样等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来寻找矿产资源的线索。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勘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在采集到样本后,就要进行室内的分析测试工作。

通过对矿石的成分分析、结构鉴定、物理性质测试等,确定矿石的类型、品位和质量。

这就像是给矿石做“化验”,只有清楚了解了矿石的“身体状况”,才能对其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矿产资源评价则是对勘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开采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等。

储量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可持续性。

品位则决定了矿石的质量和价值,高品位的矿石往往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开采技术条件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比如,矿体的埋藏深度、形态、厚度、倾角等,都会影响开采的难度和成本。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综述.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综述.

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综述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包括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科研资料的汇集,建立空间数据库,成矿信息提取,信息的综合,成矿理论的应用,预测远景区的圈定和优化,以及远景区内潜在资源量的估算。

由于地学数据复杂多样,其自身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地学自身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地学数据具有跨学科、多领域的性质;②类型多样,取样方法手段各异;③地学数据自身跨时间和空间;④地学数据具有层次性;⑤地学数据来源多样性;这些特征构成了地学数据的庞杂性和复杂关系。

鉴于此,现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必须汇集多源地学信息,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取各种信息,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评价精度。

目前,建立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空间数据库,对成矿信息模型进行全面探索、对多源的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对不同类别的成矿信息做有机综合分析,应用当代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地质方法按信息论的方法对找矿靶区优选和综合评价,提出矿区外围的找矿方向,已经是当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发展方向。

1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过程国内外已经发展和应用了许多方法和技术进行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我国赵鹏大(2001)、朱裕生(1998)等将国内外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试验探索阶段该阶段大体在20 世纪50~70 年代,主要特点是将概率统计及多元统计等定量方法用于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将评价对象或地区划分为等面积的网格单元或不规则的地质体单元,再根据已知有矿地区划分出“模型单元”,用于与“未知单元”进行“相似类比”(赵鹏大,2001)。

50 年代初,M.Allais 较有代表性地提出了资源评价的概念,认为单元中矿床数服从泊松分布,以及在足够大的区域内,某种矿产资源量的分布大致相当于该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些资源评价专家根据许多矿床呈集中产出等特点提出利用负二项分布拟合单元内矿床数的分布。

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算标准及使用说明

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算标准及使用说明

重砂预测区图件类 1:50万-1:150万 重砂
第 2 页,共 3 页
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算标准
专业 典型矿床建模 报告印刷 图件出版 成果出版 工作项目 比例尺 矿床数 套 类 套 图件类型 预算标准 (元) 30000 50000 20000 150000 编制说明
以矿产预测类型的典型矿床数计量,每个典型矿床3万元。内容包括典型矿床研究、矿区 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图件编制等内容和费用,但不含采样、测试费。 指成果报告编制和印刷费用,一般包括项目总报告1份,课题报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 规律与矿产预测、物化遥重、信息集成、煤炭)4份。 指全省类成果图件或图册的出版费用。图件或图册一般合计89张(册)。 指省级成果的出版费用。
第 3 页,共 3 页
全省基础图件类
1:25万
矿产预测类型图件 类 成矿 规律 研究
≥1:25万
区域成矿、预测图类
5000
重力
全省 XX 矿产(组)勘 查工作部署建议类图 全省单矿种(组)成 矿规律、预测类图 全省综合性图件类 1:50万-1:150万 全省区域成矿规律、 预测成果图 重力基础图件类及数 重力预测区图件类 1:5万-1:25万 据处理图件 重力推断解释图件 全省综合性图件类 1:50万-1:150万
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算标准
专业 工作项目 比例尺 图件类型 沉积、火山、岩浆、 变质等专题图 实际材料图 沉积类 1:25万或1:20万 成矿 地质 背景 研究 非沉积类 矿产预测底图类 >1:25万 沉积类 非沉积类 全省沉积、火山、岩 全省综合性图件类 1:50万-1:150万 浆、变质专题图 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6000 8000 20000 40000 8000 预算标准 (元) 5000 15000 6000 编制说明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 第1部分:总则》(报批稿)编制说明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 第1部分:总则》(报批稿)编制说明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第1部分:总则》(报批稿)编制说明目录一、工作简况 (1)(一)任务来源 (1)(二)目的任务 (1)(三)主要工作过程 (1)(四)标准起草人员 (4)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8)(一)编制原则 (8)(二)主要内容 (8)(三)确定内容的论据 (8)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经济效果 (11)(一)主要试验分析 (11)(二)预期效果 (12)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与国际、国外标准水平的对比 (12)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12)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3)(一)关于部分术语和定义的界定 (13)(二)技术流程中的预研究 (13)(三)关于工作准备 (13)(四)关于矿种成矿规律研究 (14)(五)关于预测工作区成矿特征研究 (14)(六)关于矿产预测 (14)(七)关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编制图件过多问题 (14)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15)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5)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5)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5)《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第1部分总则》(报批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制定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第一部分总则》是我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需要,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并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

该项任务下达时名称为“地质矿产勘查标准的研制与修订——制定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第一~第二部分)”,《制定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第1部分总则》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工作时间为2013-2014年。

任务书编号:总[2013] 02-038-002、总[2014]04-023-003,工作项目编码:12120113021400,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参加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矿床成矿机制与矿产资源评价

矿床成矿机制与矿产资源评价

矿床成矿机制与矿产资源评价矿床成矿机制是指矿物质从原始状态向矿石状态转化的过程,它是决定矿床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评价则是对矿床资源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矿床成矿机制和矿产资源评价的相关内容。

一、矿床成矿机制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是矿床学的基础,其研究意义在于揭示矿床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

矿床的形成与岩石、流体、构造三个要素密切相关。

1. 岩石要素岩石的物质组成对矿床成矿起着重要影响。

例如,富含硫的火山岩中易生成硫化物矿床,而富含碳酸钙的沉积岩则易形成铅锌矿床。

此外,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岩石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也对矿床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 流体要素流体是矿床成矿的介质,它可通过溶解矿物质、携带矿物质等方式将矿物质输送到矿床的成矿地点。

流体来源广泛,可以是地下水、热液、地表水等。

不同成分的流体对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类型有不同的控制作用。

3. 构造要素构造对矿床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构造活动可以改变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流体得以活动并运输矿物质。

同时,构造破碎带也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场所,例如断裂带、褶皱带等。

通过对岩石、流体和构造等要素的研究,可以理解矿床的成矿机制。

此外,地球的不同环境也会影响矿床的形成,如海洋环境、陆相环境、火山环境等,因此,还需要考虑地质背景因素对矿床成矿机制的影响。

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是矿床调查与矿产资源综合评估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矿山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矿产资源量评价、资源品位评价、资源价值评价等。

1. 矿产资源量评价矿产资源量评价是对矿床内所含有用矿物质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法、地质-数学法、概率法等。

矿产资源量评价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它对于矿山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资源品位评价矿产资源的品位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质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