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主备人主讲人第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48页--49页绿点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利用所的知识提出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及算理。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35÷7 40÷5 28÷5 24÷8

350÷7 40÷5 280÷5 240÷8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48页情境图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归纳出

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风筝?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一)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48页,思考:1、如何计算63÷3?2、如何笔算63÷3?3、如何确定商位置?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思考。(教师要保证学生看够3、4分钟,看完了可以重复看。)

(三)讨论上面的三个思考题。同学们看完了吗?谁来说一说……

(三)尝试。1、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看谁自学的效果好。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书写干净认真。(要画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三名最差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的错误并板书。(板演题目是根据课本48页下面题目改编的:69÷3、48÷2、93÷3)3、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是否有错误,同时还要检查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一)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里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展开讨论,重点解决:1、你是怎样确定商的位置的?使学生明白在除法中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总结。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2、如何确定商的位置?

五、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下面我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达标测试题,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又对又快。

自主练习1题、2题。

教学反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24÷2= 26÷2= 28÷2= 32÷2= 34÷2= 36÷2= 36÷3= 38÷2= 42÷2= 42÷3= 44÷2= 46÷2= 48÷2= 48÷3= 48÷4= 52÷2= 52÷4= 54÷2= 54÷3= 56÷2= 56÷4= 58÷2= 57÷3= 62÷2= 63÷3= 64÷2= 64÷4= 65÷5= 66÷2= 66÷3=

72÷2= 72÷4= 72÷6= 74÷2= 75÷3= 75÷5= 76÷2= 76÷4= 77÷7= 78÷2= 78÷3= 78÷6= 81÷3= 82÷2= 84÷2= 84÷3= 84÷3= 84÷4= 84÷6= 84÷7= 85÷5= 86÷2= 87÷3= 88÷2= 88÷4= 91÷7= 92÷4= 92÷2= 93÷3= 94÷2=

96÷8= 98÷2= 98÷7= 99÷3= 99÷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练习 111÷3= 112÷4= 112÷2= 114÷2= 114÷3= 114÷6= 115÷5= 116÷2= 116÷4= 118÷2= 119÷7= 122÷2= 123÷3= 124÷2= 124÷4= 125÷5= 126÷6= 128÷8= 129÷3= 132÷3=

134÷2= 135÷5= 135÷3= 136÷2= 136÷8= 141÷3= 142÷2= 144÷6= 144÷8= 144÷9= 145÷5= 146÷2= 147÷7= 148÷4= 153÷9= 154÷7= 155÷5= 156÷4= 234÷2= 324÷3= 273÷3= 284÷4= 276÷6= 272÷8= 261÷9= 372÷4= 372÷6= 376÷8= 378÷9= 371÷7=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天、 <1> 56 ÷ 9 = <2> 85 ÷ 2 = <3> 97 ÷ 5 = <4> 77 ÷ 6 = <5> 33 ÷ 8 = <6> 58 ÷ 7 = <7> 65 ÷ 8 = <8> 67 ÷ 7 = <9> 26 ÷ 4 = <10> 17 ÷ 5 = 第2天、 <1> 99 ÷ 8 = <2> 47 ÷ 4 = <3> 20 ÷ 8 = <4> 21 ÷ 2 = <5> 62 ÷ 7 = <6> 79 ÷ 4 = <7> 55 ÷ 2 = <8> 53 ÷ 2 = <9> 94 ÷ 6 = <10> 37 ÷ 3 = 第3天、 <1> 99 ÷ 8 = <2> 66 ÷ 5 = <3> 76 ÷ 3 = <4> 65 ÷ 9 = <5> 70 ÷ 3 = <6> 89 ÷ 7 = <7> 22 ÷ 4 = <8> 65 ÷ 2 = <9> 71 ÷ 9 = <10> 65 ÷ 9 = 第4天、 <1> 47 ÷ 8 = <2> 88 ÷ 6 = <3> 95 ÷ 2 = <4> 33 ÷ 8 = <5> 41 ÷ 3 = <6> 83 ÷ 2 =<7> 89 ÷ 8 = <8> 71 ÷ 7 = <9> 87 ÷ 9 = <10> 57 ÷ 2 = 第5天、 <1> 11 ÷ 5 = <2> 38 ÷ 2 = <3> 84 ÷ 5 = <4> 70 ÷ 6 = <5> 85 ÷ 7 = <6> 82 ÷ 7 = <7> 29 ÷ 8 = <8> 97 ÷ 2 = <9> 63 ÷ 2 = <10> 46 ÷ 8 = 第6天、 <1> 64 ÷ 5 = <2> 39 ÷ 2 = <3> 75 ÷ 4 = <4> 53 ÷ 2 = <5> 74 ÷ 6 = <6> 94 ÷ 2 = <7> 11 ÷ 2 = <8> 13 ÷ 8 = <9> 49 ÷ 5 = <10> 86 ÷ 7 = 第7天、 <1> 43 ÷ 7 = <2> 79 ÷ 4 = <3> 97 ÷ 2 = <4> 64 ÷ 2 = <5> 14 ÷ 3 = <6> 99 ÷ 7 = <7> 57 ÷ 3 = <8> 81 ÷ 6 = <9> 29 ÷ 8 = <10> 66 ÷ 5 = 第8天、 <1> 41 ÷ 5 = <2> 26 ÷ 3 = <3> 33 ÷ 7 =

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威海高区实验小学邹燕娜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明确笔算算理。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复习,为新知铺垫。 【设计意图: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复习笔算,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新课做准备。】 活动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走进风筝加工厂,共同解决了师傅们能否完成任务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工厂。(课件出示情境图左半侧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解读信息。 一组的工人师傅正在加工风筝,阿姨说:“我们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3)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只燕子风筝?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多

少只燕子风筝?应该怎样计算呢?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63÷3= 师:为什么用除法?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要求每小时做多少只,就要把63只风筝平均分成3份,所以要用除法。 4.自主猜想。 师:想一想,63÷3等于多少呢?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出:21。)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 活动三:动手操作,感知算理。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动手分一下吧。如果把63只风筝带来太麻烦了,怎么办呢?(引导生说出借助小棒。) 【设计意图:在以往教学中,当出现算式63÷3时,通常会有一部分学生能口算出得数。这里教师不是直接判断部分学生计算的“21”是否正确,而是转向解决问题方法的讨论,目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为每人准备63只小棒,引导学生按要求摆放在右图上面圈中,然后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展示分的过程,纠错后课件再次呈现分的过程,将课本中小棒图动态完整呈现,分后在上面大圈中留下小棒虚线图o(引导学生说清: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把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1根。两次每份共分得21根。)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本环节旨在通过操作学具,让所有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为抽象成符号化竖式做准备。】活动四:算法探究,学习竖式。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三年级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三年级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测试题 一:我会开心填一填(共32分每空2分) 1.要使□2÷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在☆÷9=10?□中,□最大是(),☆最小是(). 3.()的3倍是48,,54是2的()。 4在○里填上“﹥”或“﹤”或“=” 32÷4÷2○32÷8 55÷5○66÷6 35×7○8×35 5.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6.要使□5÷3的商是二十多,□里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 填() 7.填一填 二:我会精心选一选(在□里画“∨”共10分) 1. 87÷3的商是几十多? 二十多□三十多□ 四十多□ 2.下面第几道题的得数不是40? 26﹢14 93﹣53 81÷2 3.把60 分成几组,下面哪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多 3人一组 4人一组 6人一组 4. 48÷3÷2的结果与下面那倒算式的得数相等?

48÷5 48÷6 48÷8 5.两人合买两只乒乓球拍共72元,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 36□18□ 9□ 四:我会细心算一算(共26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0÷3=80÷2=3×21=48÷2=46×6= 77÷7=63÷3=36÷3= 88÷8= 72﹣2=16﹢50=5×21= 2. 用竖式计算(加※号的请验算,14分)76÷2=68÷4=86÷8=80÷4= ※82÷4=※52÷4= 五我会用心做一做(24分) 1. 3只兔子一共采了72个蘑菇,平均每只兔子采了多少个蘑菇? 2.有64个同学打乒乓球。如果参加单打,可以分为几组?如果都参加双打,可以分为几组? 3一本《童话故事》85页,下华准备一星期看完,小华每天应看多少页,你能帮她安排一下吗? 4. 5.23名男同学和22名女同学一起去摘丝瓜。一共分成5 组,平均每组多少人? 6.王老师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足球,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乒乓球?足球每只74元,乒乓球每只2元。 思考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4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 2、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课前思考: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教学的 重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在第一课时例1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从解决问题入手,这也是体现了计算的实用价值。通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掌握算法。同时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即分步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透过两种算法寻找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安排了“做一做”三道有层次性的对比练习,既为了正确书写竖式,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将要接受一个全新的教学任务:列竖式计算。它与加、减法的笔算虽有相同之处:在书写格式上都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在计算顺序上都是从个位算起,但它们又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加减法笔算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重点应带领学生解决的问题有: 1、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2、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计算法则。 基于这些考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喜欢接受挑战,好表现,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对学习兴趣有余,勤奋不足,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力求既能抓住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首先,创设例题的情景,观察获取数学信息,直接引入,力求简单有效,贴近生活,在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目标明确。 其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适时渗透思考方法和解题的策略。尽量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形成个性化的解题策略。 再次,练习的设计力求精炼。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练习形式多样,从“争当笔算小能手”到“坐火车中的数学”,再到“我会填”,由“闯关夺奖”一条线串联,在注重趣味的同时,注意体现设计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算: 2×3= 20 ×3 = 10×3= 30 ×5= 2、口答: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里面有()个一。 350里面有()个百和()个十。 3、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有余数的的除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4、解决问题 二、典型例题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5=38÷2=65÷5= 2、有余数的的除法 例:50÷6=45÷7=56÷8=34÷5= 例、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一、估算下面各题。 78÷4≈ 51÷5≈ 39÷2≈62÷3≈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630÷7,可以把630看成( )个十,( )个十除以7等于( )个十,也就是( );还可以想:因为( )×( )=( ),所以( )÷( )=( )。 2、A 除B 等于2,写作( )。 3、有72朵红花,9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 )倍。 4、27的3倍是( ),48是3的( )倍,3的( )倍是69,( )的3倍是81。从328里连续减去( )个8得0。 5、□2除以4,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里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6、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 )。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相同,商一定是( )位数。 8、一个两位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 被除数可能是( )。 9、小明家住6楼,他从1楼上到5楼一共走了60级台阶,他上下一次楼,要爬( )级台阶。 10、0除以( )都得0。0乘( )都得0。 11、商和除数都是9,余数是4,被除数是( )。 12、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 )。 13、在a ÷b=5……4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 14、在a ÷7=5……b 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要想使a 最大,则b 是( ),那么a 是( )。 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大的情况算式是( )÷( ),商最小的情况算式是( )÷( )。 16、a ÷b =c ……d ,则a =( )。 17、要使 的商为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它的商为两 位数,□里可以填( )。 18、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同,则被除数最大是( )。 5 2 8 88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笔算)C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笔算)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602×5的积的中间有()个零。 A . 1 B . 2 C . 3 D . 4 2. (2分) (2020六上·新北期末) 将正方形图①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对边中点如图②,得到5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加上4个中等正方形);第2次,将图②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③,得到9个正方形;像这样操作8次,可以得到()个正方形。 A . 29 B . 32 C . 33 3. (2分)下列式子中,积中间有零的是() A . 105×4

B . 103×7 C . 701×2 D . 250×3 4. (2分) (2020三上·义乌期中) 如果19×□<100,□里最大能填()。 A . 6 B . 4 C . 5 5. (2分) (2020三上·渭滨期末)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A . 一定是四位数 B . 一定的三位数 C .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要看因数的情况确定 6. (2分) (2020三上·惠来期末) 如果□31×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A . 4 B . 2 C . 3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7. (2分) (2019三上·吴忠月考) 一个乘数中间有1个零,积的中间也一定有1个0。() 8. (2分)14×5=16×5 9. (2分) (2019三上·石林期中) 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10. (2分) (2020三上·凉州期末) 3个40的和是120.() 11. (2分)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899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9分)

两位数除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⑷学习用竖式计算。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 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3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情景图,接着出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江苏省如东县曹埠小学薛志华 活动重点: 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 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对策: 借助情景图和实物操作,由易到难,逐层讨论、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准备: 挂图、教具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60里面有()个十,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师:马上在开学了,小红和小英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8÷2=9(枝)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我是这样想,18接近20,20除以2求得每份数是10,把18看作20,总数就多了2,每份数应减少2÷2=1,10-1=9,所以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数就是9;求每份数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师:你的想法真好,你非常的很聪明。 3、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么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呈现购物情境,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感悟,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笔算)B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笔算)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三上·甘州期末) 要使450×□的积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应填() A . 2 B . 4 C . 8 2. (2分)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中的两个(可以相同)构成的。观察各图形与它下面的数之间的关系,猜猜最右面图形下面的“?”表示()。 A . 23 B . 31 C . 13 D . 32 3. (2分)498×□<1500,方框里最大能填() A . 2 B . 3 C . 4

4. (2分)36×4表示() A . 4个36连加的和 B . 4个36相乘的积 5. (2分) (2019三上·淮安期中) 308×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 1 B . 2 C . 3 6. (2分)下面乘积最接近1000的算式是()。 A . 999×1 B . 230×3 C . 590×2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7. (2分) (2020三上·洛川期末) 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 8. (2分)2□×4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小应填6。() 9. (2分) (2019三上·淮安期中) 1□4×7,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3,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5。() 10. (2分) (2020三上·麻城期末) 68×□<400,□里最大填6.() 11. (2分)一个乘数中间有一个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一个零。() 三、填空题 (共5题;共9分) 12. (2分) (2020三上·镇原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65×4________260 483+175________668 ________ 245-84________221 720×4________288 13. (1分)直接写得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测试题 一:我会开心填一填(共32分每空2分)1.要使□2÷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在☆÷9=10…□中,□最大是(),☆最小是(). 3.( )的3倍是48,,54是2的()。4在○里填上“﹥”或“﹤”或“=” 32÷4÷2○32÷8 55÷5○66÷6 35×7○8×35 5.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6.要使□5÷3的商是二十多,□里最大可以 填(),最小可以 填() 7.填一填

二:我会精心选一选(在□里画“∨”共10分) 1.87÷3的商是几十多? 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2.下面第几道题的得数不是40? 26﹢14 93﹣53 81÷2 3.把60 分成几组,下面哪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多 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4. 48÷3÷2的结果与下面那倒算式的得数相等? 48÷5 48÷6 48÷8 5.两人合买两只乒乓球拍共72元,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 36□18□9□四:我会细心算一算(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0÷3=80÷2=3×21=48÷2=46×6= 77÷7=63÷3=36÷3=88÷8=72﹣2=16﹢50=5×21=2.用竖式计算(加※号的请验算,14分)76÷2=68÷4=86÷8=80÷4= ※82÷4=※52÷4= 五我会用心做一做(24分) 1. 3只兔子一共采了72个蘑菇,平均每只兔子采了多少个蘑菇?

2.有64个同学打乒乓球。如果参加单打,可以分为几组?如果都参加双打,可以分为几组? 3一本《童话故事》85页,下华准备一星期看完,小华每天应看多少页,你能帮她安排一下吗? 4. 5.23名男同学和22名女同学一起去摘丝瓜。一共分成 5组,平均每组多少人?

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3.19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检测题 3.19 徐天欣 一、填空题。 1.要使□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要使商是一位 数,□里最大能填()。 2.8个()是96,()个8是72。 3. 在□÷□=11……4中,除数最小是(),此时被除数是()。 4.78÷7估算的的商是()。 5. 40厘米=()分米 1500米+500米=()米 7米=()厘米 1000千克-400千克=()千克 6.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 ()和()。 7. 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 厘米。 8. 在括号里填上“〉”、“<”或”=”。 3000-50()2500 1000-482()500 78÷9()79÷8 23÷8()28÷9 二、判断题。 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 。() 2.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余数是1。() 3.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也没有0。() 三.笔算下面各题。(带※要验算 86÷7= 37÷3= ※ 26÷4= 43÷6= ※ 65÷5= 99÷9=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有98只茶杯,每6只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2.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小时传递了88千米。平均每小时传递了多少千米? 3.三、四年级的同学去植树,三年级有38人,四年级有47人。5名 同学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4.学校买来4箱图书,每箱22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5.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93位家长,8人围坐一桌,至少需要准备多 少张桌子? 聪明题。甲、乙两数的和是16,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余1,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的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难点: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提前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1、口算抢答。 对其中一题讲算法,600÷6为什么是100,600里面有6个百,6个百÷6=1个百,1个百是100。 2、复习表内除法笔算: 9÷3,36÷9,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你能说说每个数的含义吗?37表示要分的总数,9表示平均分成9份,4表示每份4个,36表示分掉36个,0表示没有剩余。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继续学习新知识。 二、新课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信息。 看,今年的植树节,有个学校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问: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口算的?板书:40÷2=20 2÷2=1 20+1=21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来初步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①同桌说 三年级2个班要种42棵树,我们用小棒代替树,同桌合作,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先怎么分的,再怎么分的? 师巡视:(先分4个十,再分2个一) ②请生一说 请生展示分法:先分40根,每份20根,再分剩下的2根,每份1根,每班一共分得21根小棒。 ③请生二说 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哪位同学再来说说分的过程呢? ④学生齐说 师分小棒,引导学生说 也就是说,在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中,我们一共分了几次(2),先把(40根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20根),再把剩下的(2根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1根)。这样就得到每班一共分得21根小棒。 这和我们的口算的过程其实是一样的。 3、尝试独立笔算 那你能用竖式表示出刚才我们分的具体过程吗?先怎么分,再怎么分的?请你试着把竖式写在练习本上。 生尝试,师巡视指导,收集可用资源 4、生展示、汇报 (1)展示收集的不同资源 (2)交流想法 师:分别请1号、2号做法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 你们认为哪个竖式能更清楚的表示出刚才分的过程? (3)生生质疑 方法2更好,你对他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你觉得哪里很关键,想考考同学们) (生生质疑中的注意点:2号同学不能回答时:看来你也不是太清楚,老师来帮帮你,好吗?哪位同学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张振玲)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中有关的估算、品牌、笔算知识。 目标: 1、通过对多位数乘一数的乘法计算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知识能够条理化、系统化,让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学会的知识运用的能力。 复习过程: 二、出示课题 宣布课题,并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二、知识整理 师: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你们记得有哪些知识点? 让学生回忆,并自自由回答,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出: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1、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2、接近整十整百乘一柆数的估算。 笔算:1、不进位。 2、进位(包括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 3、因数中间有0的(包括一个因数中竟有0的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 基本练习; 1、口算 10X3 10X5 20X8 20X3 100X5 300X3 1000X5 80X5 70X6 2、估算 53X4 79X8 49X7 61X5 121X4 279X3

3、计算 (1)、先观察因数的特点(因数中间有0) 再说说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数位对齐 2、乘的顺序 3、进位 4、因数中间有0的,有进位的,多位数的个位与一位数 相乘,积满几十,就在积的十位上写几,没有进位的,要在积的十位上0(有几个补几个) 5、积的书写位置;多位数的哪一位与一位数相乘,积的最 低位就写在那一位上。 四、知识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面的三道题目 要求:读懂每一道题目(引导观察题目所示问题的不同) 第1个问题: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第2个问题: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第3个问题:共有多少人? 讨论:怎样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出理由 根据题目的问题,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说明 第1个问题求:大约有多远,不要示准确数,可以用估算。 第2个问题是整百数生产线位数,可以用口算。 每3个问题是要求出准确数,泳衣和笔算。笔算不容易出错。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三道题。 2、出示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练习题库

<1> 93 ÷ 3 = <2> 48 ÷ 8 = <3> 27 ÷ 3 = <4> 52 ÷ 4 = <5> 25 ÷ 5 = <6> 39 ÷ 3 = <7> 28 ÷ 4 = <8> 91 ÷ 7 = <9> 40 ÷ 8 = <10> 54 ÷ 9 =第2天、 <1> 15 ÷ 3 = <2> 42 ÷ 6 = <3> 63 ÷ 7 = <4> 72 ÷ 9 = <5> 27 ÷ 9 = <6> 8 ÷ 8 = <7> 40 ÷ 2 = <8> 54 ÷ 6 = <9> 84 ÷ 7 = <10> 84 ÷ 6 =<1> 92 ÷ 4 = <2> 20 ÷ 5 = <3> 20 ÷ 2 = <4> 35 ÷ 7 = <5> 28 ÷ 7 = <6> 44 ÷ 4 = <7> 96 ÷ 2 = <8> 40 ÷ 4 = <9> 78 ÷ 6 = <10> 36 ÷ 9 =第4天、 <1> 45 ÷ 9 = <2> 40 ÷ 8 = <3> 65 ÷ 5 = <4> 28 ÷ 7 = <5> 27 ÷ 3 = <6> 48 ÷ 6 = <7> 84 ÷ 2 = <8> 63 ÷ 7 = <9> 16 ÷ 8 = <10> 90 ÷ 9 =

<1> 64 ÷ 8 = <2> 40 ÷ 8 = <3> 60 ÷ 2 = <4> 9 ÷ 9 = <5> 28 ÷ 7 = <6> 45 ÷ 5 = <7> 24 ÷ 6 = <8> 18 ÷ 9 = <9> 36 ÷ 3 = <10> 32 ÷ 8 =第6天、 <1> 27 ÷ 9 = <2> 40 ÷ 8 = <3> 30 ÷ 5 = <4> 54 ÷ 2 = <5> 16 ÷ 8 = <6> 18 ÷ 9 = <7> 16 ÷ 4 = <8> 95 ÷ 5 = <9> 75 ÷ 5 = <10> 74 ÷ 2 =<1> 48 ÷ 8 = <2> 72 ÷ 6 = <3> 45 ÷ 9 = <4> 55 ÷ 5 = <5> 63 ÷ 9 = <6> 44 ÷ 4 = <7> 80 ÷ 4 = <8> 72 ÷ 8 = <9> 66 ÷ 3 = <10> 45 ÷ 5 = 第8天、 <1> 96 ÷ 4 = <2> 99 ÷ 3 = <3> 91 ÷ 7 = <4> 90 ÷ 5 = <5> 49 ÷ 7 = <6> 48 ÷ 4 = <7> 84 ÷ 7 = <8> 92 ÷ 4 = <9> 90 ÷ 6 = <10> 64 ÷ 2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十位上有余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十位上有余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页的红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估算、推理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地情感体验。 4.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有余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等。 学生准备:8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用竖式计算: 96÷368÷2 21×4 上节课探究了材料中的布料问题,这节课继续探究材料中其他问题,看看还有那些数学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信息: (1)一位工人师傅领了72个线轮,每6个装一盒。 (2)一位工人师傅领了438根竹条,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 数学问题: (1)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 (2)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展示小组成果。 (1)学生列的算式为:板书:72÷6 (2)思考:72÷6等于多少?有的尝试列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3)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十位上的7除以6不能除尽,哪么应该怎么办?大部分同学用小棒代替风筝来摆一摆、分一分,再根据分的过程,去探究竖式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学具来理解算理、学习计算方法,通过摆加深理解。]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 (1)把7个十平均分成6份,这时还剩一个十,把这个十再每份分1个,还剩4个,剩的4个和2个合起来再每份分1个。最后得出每份是12个。 (2)先把7个十平均分成6份,还剩1个十,就直接和2合起是12个,再每份分2个,正好分完,也是12个。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教材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满十进一”“满几十进几”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掌握怎样进位。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昨天学过了什么吗? 生:记得! 师:请拿出研学案,完成研学案上的“复习练习”。 1、笔算。 12×4=32×2=312×4=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过渡: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竖式,都有什么相同点呢? 预设:生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生2:都没有进位! 师:对!老师今天就来带大家一起探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的情况!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看书不仅能使我们增长知识,还有益于锻炼思维能力的脑功能活动。看书真的是好处多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世界上一些特别的书店(展示图片) 师:王老师她也认为读书很重要、、、、、、 教学例2: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买了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1)出示例2情景图。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列式 16×3= (板书) (5)学生独立思考 (6)小组交流探讨结果 (7)小组汇报 (8)师点拨规范竖式书写。 师追问:(1)笔算乘法时,从哪一位乘起,乘得的积满十,该怎么办?

小学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练习题

乘法竖式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先估一估;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再列竖式计算 ()()()()()106×7= 205×4= 108×5= 103×9= 103×8=() 509×3= 309 () 807×9= 303 () 609×3= 805 () 599×6= 345() ×7= 306 () ×3= 509 () ×9= 605 () ×7= 318() ×2= 306 () 1/ 3

×4= 702 () ×8= 406 () ×4= 616() ×9= 205() ×8= 405() ×5= 404() ×5= 254()×8=()×8=()×5=()×4= 二、列竖式计算 720×4= 240×7= 630×8= 250×4= 240×9=6500×5= 500×3= 120×5= 240×3= 620×8=890×8= 350×7= 670×7= 530×4= 350×8=640×7= 4200×5= 2600×7= 1040×5= 120×6=150×8= 270×3= 570×4= 2700×5= 8030×4= 三、选一选 1、飞机飞得最慢时速是510千米;飞得最快时速是760千米;飞机飞了6小时;大约飞了()千米。A、2400 B、3000 C、3630 D、4800 2、 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 简便计算方法是()A、170×7 B、170×9 C、210×9 D、130×9 3、130+140+150+160+170+180+190+200=() 简便计算方法是()A、170×8 B、200×8 C、330×94 D、330×8452×3= 136×4= 420×6= 3700×5= 130×9=260×7= 708 2/ 3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 教学目标: 1、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以及概括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问题:1. 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3. 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 4. 36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二)自主探究,明确算法 预设1: 12+12+12=36 预设2: 10×3=30

2×3=6 30+6=36 预设3: 1 2 × 3 6 3 0 3 6 预设4: 1 2 × 3 3 6 问题:1. 谁来讲一讲这个算式的意思? 2. 这种方法呢?谁读懂了?你能说一说吗? 3. 还有的同学是用竖式计算出了36这个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 谁能说一说这样书写竖式的理由? 问题: 1. 这个竖式先算什么?这个6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先用3和个位的2相乘,二三得六,得到的6是6个一,应该写在个位上。) 2. 个位上的数乘完了,该乘哪位上的数了? 3. 30是怎么得到的?用3和十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是3个十。)

4. 12×3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5. 这个竖式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这个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 6. 这两个竖式哪个更简便一些? (三)加深理解,体会乘的顺序 问题:1. 请你笔算这两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 这道题呢?该怎样算? 3. 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了? 4. 我们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都是从哪一位乘起的? (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乘起。) 5. 你能说一说乘的顺序吗?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34×2=12×4=312×3=211×4= 问题:(1)请你列竖式计算上面四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 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32人,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呢? (2)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3)得多少呢? (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全课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