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医疗作用重点
茶水煮饭可以防治四种疾病

茶水煮饭可以防治四种疾病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的27种药用功效: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疗疮、利水、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
我国人民都习惯于用自来水或井水烧饭,而在日本用茶水烧饭已普及于家庭。
据介绍,茶水烧饭、煮粥,不仅可使米饭色、香、味俱佳,而且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处。
据营养学家研究,常食茶水煮的米饭,可以防治四种疾病:(一)防治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约占水浸出物的70—80%。
科学实验证明,茶多酚可以增强微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
而且,茶多酚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中老年人常吃茶水大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二)能有效地预防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与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有关,而茶水中的单宁酸,正好有遏制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防治中风。
(三)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茶水中的茶多酚能阻断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从而达到预防消化系统肿瘤的形成。
胺和亚硝酸盐,是食物中广泛存在的物质。
它们在37°C的温度和适当酸变的情况下,极易生成能致癌的亚硝胺,而茶水煮饭可以有效地防止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达到防肠胃等消化道癌的目的。
(四)能够预防牙齿疾病。
茶叶所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
茶水烧饭的方法很简便:先将茶叶1—3克,用500至1000克开水浸泡4至9分钟,取一小块洁净的纱布,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再将米淘入锅中,洗净然后把茶水倒入饭锅中,使之高出大米面3厘米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茶的药用功能

茶的药用(药茶)1. 茶在中医医疗上的应用中医研究茶在医疗上的应用已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了,积累了不少文字资料,据中医专家林乾良统计记录了茶叶医疗效用的文献有61种,分为四类。
本草类,共27种。
唐代本草3种,即《新修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宋代本草3种,即《本草图经》、《本草别说》、《山家请供》;元代本草2种,即《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明代本草7种,即《日用本草》、《食物本草》、《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图解》;清代本草5种,即《本经逢原》、《食物本草会篡》、《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随息居饮食谱》;现代著作5种,即《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药材学》、《中药大辞典》、《养生寿老集》。
还有医方类,共11种;茶书类,共4种;经史子集类,共19种。
从上述古今文献61种的有关茶叶的医疗效用经分类、排列、归纳,总结出20项功效。
认为茶能“令人少睡”的共计24种文献:认为茶能“安神除烦的”的共计17种文献;认为茶能“明目”的共计6种文献;认为茶能“清头目”的共计12种文献;认为茶能“下气”的共计8种文献;认为茶能“消食”的共计22种文献;认为茶能“醒酒”的共计7种文献;认为茶能“去腻解肥”的共计9种文献;认为茶能“清热解毒”的共计15种文献;认为茶能“止渴生津”的共计19种文献;认为茶能“去痰”的共计15种文献;认为茶能“治痢”的共计6种文献;认为茶能“疗痰”的共计7种文献;认为茶能“利水”的共计10种文献;认为茶能“通便”的共计5种文献;认为茶能“祛风解表”的共计8种文献;认为茶能“坚齿”的共计2种文献;认为茶能“疗饥”的共计4种文献;认为茶能“养生益寿”的共计1种文献;2. 药茶(128种)药茶是在茶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剂(Speuens)。
其成分已不局限茶叶,而是将中药材(有时含茶叶)直接或研成粉末装袋用开水泡服,也可制成块状,再泡服或煎服。
茶叶消炎解毒

茶叶消炎解毒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的27种药用功效: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疗疮、利水、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
茶有杀菌消炎和收敛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茶叶里含有茶多酚的缘故。
神农《本草》里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这虽然是神话,但饮用茶叶能消炎解毒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
据研究,茶多酚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
暑热天气应用午时茶来治疗痧气;民间用茶姜合剂来治疗赤白痢;医师给施行手术的病人饮用绿茶,促使伤口愈合;在农村中,习惯用茶汁来洗涤烂疮口,不使之发炎等等,都是利用茶的消炎收敛的功效。
为什么茶有收敛作用?因为茶多酚能把蛋白质凝固起来。
细菌多是由蛋白质所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结合,即凝固变性。
据研究,把霍乱杆菌放在浓茶汤里浸六分钟以上,多数细菌就会失去活动力。
茶单宁呈淡黄白粉末,可使铅、锌等金属和生物碱等毒汁分解排去。
在水质不良的地方,水里可能含有植物性毒,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凝固水中的悬浮物,并能使之沉淀下去,能防止霍乱、肠胃炎、伤寒、赤白痢等传染病。
所以,在干旱季节或遇饮水浑浊,或行军、勘探、旅行时,茶叶是不可缺少的保护健康的良伴。
居住在沙漠地带的人们,特别珍惜茶叶,这也是原因之一。
茶与中国历史茶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茶与中国历史茶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茶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对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茶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茶在中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
传说中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将其用作药物。
茶的种植和饮用在汉朝时期逐渐普及,茶的种类和品种也不断增加。
茶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中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
中国古代人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培育出了适应各种地理环境的茶树品种,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加工工艺。
二、茶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意义1. 茶的经济价值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形成了庞大的茶叶产业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古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大量涉及茶叶,茶叶也成为重要的进出口商品之一。
在茶的推动下,中国的内外贸易发展迅猛,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2. 茶的社交意义在古代中国社交场合,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宴会和官方会议等场合都会品茗。
茶叶的品种、汤色、味道以及冲泡的技巧都成为社交的重要话题和表现手段。
通过共同品茶,人们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互相交流思想和文化。
3. 茶的文化意义茶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茶文化体现在茶道、茶艺、茶具等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茶道追求“以茶会友”,倡导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茶艺注重茶的冲泡技巧和方式,将茶韵和茶文化融入其中。
茶具制作讲究工艺和美学,成为传统工艺品的代表。
三、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1. 茶的医疗作用茶在古代被普遍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并被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菌和保健功能。
茶叶的医疗作用对于促进人民的健康和提高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喝绿茶的功效及作用

喝绿茶的功效及作用绿茶经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解毒醒酒、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下面就由为大家介绍下喝绿茶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喝绿茶的功效和作用:1、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
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2、抑疾病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抗致癌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
4、防辐射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5、抗病毒菌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6、美容护肤、防晒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关于茶叶小知识

关于茶叶⼩知识 茶叶性味⽢,苦,微寒,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叶⼩知识,希望⼤家喜欢! 茶叶⼩知识 ⼈们已经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质、氨基酸、糖类、维⽣素、脂质、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还含有钾、钠、镁、铜等28种⽆机营养元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例⼗分协调。
适度饮茶对⼈体有⼀定的医疗保健作⽤。
它能提精神、去疲劳、助消化、能消炎杀菌、防治肠道传染病,能防暑降温,解渴⽣津。
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按商品茶的分类和加⼯,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茶叶有七类: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普洱茶和黄茶。
所有这些茶叶都是⽤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成,加⼯⽅法不同,加⼯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
1、红茶有两种:⼀种是条型茶⼜叫⼯夫红茶,包括政和⼯夫和坦洋⼯夫;⼀种是红碎茶。
分为4个⼯序:萎凋、揉捻、发酵和⼲燥。
2、绿茶加⼯分为3个⼯序:即杀青、揉捻、⼲燥。
3、黄茶加⼯分为杀青、揉捻、闷黄、⼲燥四道⼯序,闷黄⼯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序,如果没有闷黄这道⼯序,就称不上黄茶。
4、普洱茶是已经经过初步加⼯的绿茶,主要产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关键是发酵。
普洱茶加⼯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涩,咖啡碱可以由4%升⾼到5.5%左右。
5、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地区,其次是福建的闽南,再就是⼴东省的潮汕地区。
乌龙茶的采制⽅法与红茶、绿茶⼤不相同,有以下⼏⽅⾯要求:(1)茶叶不能采摘过早过嫩;(2)乌龙茶必须在阳光下进⾏晒青;(3)采取“摇青”与“凉青”相结合的“做青”技术,使茶叶达到半发酵的程度;(4)乌龙茶的烘焙技术特别讲究。
6、花茶是选⽤上等茶叶做茶坯,和浓郁芬芳的鲜花拌合窨制⽽成,它既有花⾹,⼜有茶⾹。
7、紧压茶是将散茶蒸青揉捻后放⼊模型中压制成形,外形端正匀整,便于运输,汤⾊红浓明亮,叶底褐红。
消费者选购茶叶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购新茶,辨认陈茶。
茶叶的药用价值

茶叶的机能性成分及其药理功能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0级中药学班王玲玲指导教师:钟志红【摘要】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具有药理功能。
对茶叶的机能性成分及其药理功能的研究。
【关键词】茶叶药理功能茶,集药效、营养于一身,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妙药材,是中华医药之宝,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茶首先用于医药,以后逐渐演化成为饮料,发展到现在研究重点又回归到了它的药用价值。
[1]传统中医对茶叶的研究主要针对整茶的功效并注重实践应用,现代的研究较注重对各种茶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分析。
下面,介绍茶叶中的机能性成分及其药理功能。
茶叶中的机能性成分及其药理功能:茶叶药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基本搞清了茶叶中的化学物质组成。
茶叶中经过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已达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合物或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基本元素50多种,其中主要的有C、H、O、N、P、K、S、Ca、Mg、Al、Cl、Na、Ba、Br等。
茶叶中的矿物质含量(以灰分含量计)一般占干茶的4%~5%,其中钾盐约占50%、磷盐约占15%。
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茶叶中都含有。
在500种左右的化学成分中,已经证明具有医疗保健价值的物质主要是十几种(类),将其中性质相近的成分归并后,可将其分为以下7类:茶多酚类、茶色素类、茶多糖、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类、茶皂素。
最近的一些研究说明,茶叶中的一些蛋白质也可能具备医疗保健功能,具有开发潜力。
以下,简单介绍茶叶中的矿质元素和7类化学成分以及它们的药理功能。
1.茶多酚类茶多酚类是茶树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到目前为止,茶叶中检测分离到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六类成分:黄烷醇类(儿茶素类)[2]、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
其中黄烷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
黄烷醇类化合物又可分离出4种儿茶素:L(-)-表儿茶素(L-EC)、L-(-)-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
中国茶的由来和功效有哪些

中国茶的由来和功效有哪些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
无论国内国外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会饮茶。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的由来和功效,一起来看看。
茶的由来《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
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
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
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
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
东汉以下,音宅加切,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
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
(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
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
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
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
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与健康----饮茶可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医学试验已经证实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杀菌作用,伤寒杆芮、霍孔弧菌、痢疾杆菌等若在茶汤中浸泡数分钟,其活力大减。
茶叶的医疗作用
茶叶的医疗作用
茶叶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是以其药用价值最先出现的,在中国历代的茶医药文献中,对茶叶的医疗保健功效总结为二十四项:令人少睡,清心神,明目,愈头风,止渴生津,清热降火,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利小便,通大便,治痢,去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疮治瘘,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杂症。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开展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的研究。近十多年,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突飞猛进,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其中有:茶叶对癌细胞繁殖的抑制,防龋、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凝集、抗癌活性、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溃疡、抑制爱滋病(HIV病毒)、抗过敏、抗流感病毒、明确茶叶无致癌作用、肝脏保护,改善肠道免疫,抗气喘等。虽然茶叶的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功效目前尚未能最后确定,但它对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它的活性组份一儿茶素类化合物已基本明确。茶不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它还是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发生的功能性食品。
在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中,由于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最高,固而茶多酚中的主要物质儿茶素含量也相应较高,所以绿茶的抗菌杀菌作用也最强。据有关资料报过,绿茶时霍乱弧菌和痢疾杆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与黄速素不相上下。我们每天通过饮茶,尤其是饮绿茶,可以摄取较多的儿茶素。在一般情况下,冲泡茶叶时大约有30% -50%的儿茶素溶于茶水中,一杯绿茶约含有5O一100毫克的儿茶素。因此,常饮绿茶对预防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大有裨益的。
胃寒腹痛呕吐者,可加鲜生姜煮茶饮。
慢性咽喉炎或从事教师、文艺工作等职业者,常见喉干咽痛、声音嘶哑等症,可经常服用胖大海饮,取绿茶5克、青橄榄3枚、胖大海3克、蜂蜜1匙冲饮,能清热生津,利咽开音。
患有高血压者,用龙井茶叶加适量蚕豆花冲泡,或以槐花茶(绿茶、杭菊花、槐花各3~5克)经常泡服,有利于血压的平稳。
由于茶叶本身具有一定的药效功能,如果再选配一些植物类中草药组成药茶,则其养生防病的保健功效更为显著。根据中医原理,饮服药茶要按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病证投饮。
感冒发热,伴伤食作呕,可服用午时茶;
伴头痛而畏冷,可选用川穹茶调散;
咽喉热痛,可取药制薄荷(成药)冲饮;
平时痰湿体质,感冒则口腻纳呆,或痰嗽作咳,可取米仁30克,杏仁、防风各10克,绿茶适量冲饮;发热者,可酌加野菊花、霍香、佩兰;
喝茶பைடு நூலகம்肺治咽炎
由于常年工作、生活在被污染的空气中,会经常感到咽喉不适,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医学专家认为咽喉不适,不能小视。而国家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22.7%,在各种致死疾病中居首位,高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时常大便秘结,若体态发福者,可将绿茶与荷叶、橘皮冲泡频饮,或用槐角、首乌、冬瓜皮、山植煎汤,再冲泡乌龙茶。
多饮茶可防慢性胃炎
多饮茶可防慢性胃炎,减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危险。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尚无定论。由杭州市卫生监督所承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完成的“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提出:多吃豆类食物,多饮茶,少吃辛辣食物,可免遭HP的感染。
在茶叶生产上,机械化的发展、流通系统的改善、适种土地的调整、有机栽培的应用和自然环境的调和等都是课题。现在世界的茶叶当中,绿茶占有20%左右,红茶是压倒多数。最近在世界上作为无糖饮料受到注日。在欧洲加药草的绿茶很受欢迎。日本人不喜欢混合茶叶,可是需要更注意海外市场,积极地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不久的将来,应该在日本设立国际绿茶市场。茶叶的药效特别好,在具有防癌效果的食品群中特别引人注目。另外,在21世纪其他方面也会引起注目,就是内分泌混乱化学物质的休外排泄效果。茶叶被认为能使有像锶那样的放射性物质、像镉那样的重金属类物质的排到体外。最近,进一步证明对于像2.4D那样对人体有影响的化学物质·也有排出效果。近来成为人们话题的内分泌混乱化学物质包括有可疑的就有l 千种。为了预防这些物质,喝茶是不口缺少的。另外,在下世纪高度机械化的工作环境中,喝茶的松弛紧张作用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儿茶素类物质,能够杀灭或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霍乱弧茵、肉毒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等诸多细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昭和大学医学系教授岛村忠胜先生所做的试验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还具有杀死O157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功效。他发现1毫升的绿茶茶水在数小时内可以杀死1万个O157病原性大肠杆菌。他认为关键是茶叶中的儿茶素能够破坏O157细菌的细胞膜,导致其死亡。
用茶水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漱口的好处
用茶水洗脸、洗澡,可减少皮肤病发生,而且可以使皮肤光泽、滑润、柔软。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可以消除黑眼圈。用茶水连渣洗手洗脚,可以防治皲裂,并能防治湿疹、止痒,减轻汗脚的脚臭。用茶水洗头,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光泽美观;用茶水刷眉,可使眉毛变得浓密光亮,用茶漱口,可以消除口臭,有利于保护牙齿,防治口腔疾病。
据现代研究观察,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其中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茶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茶多酚的收敛作用还具有沉淀蛋白质的功效,细菌蛋白质遇到茶多酚后,即凝聚而失活性(其实,这也是抗菌作用)。所以说,饮茶能治疗痢疾。此外,茶叶还能增加肌体的调节机能,其所含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又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对于促进疾病的痊愈大有裨益。而且,至今尚未发现细菌对茶叶的抗菌消炎物质产生耐药性。就这一点说,用茶叶治疗痢疾,似乎还优于抗生素。
近代用茶叶治疗痢疾,已有很多科学总结报道,取得了极为良好的疗效。据《中药大辞典》材料,急性细菌性痢疾治愈率一般可达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疗效治愈率也在85%以上。用茶治疗痢疾的方法很多,轻症可用普通的泡饮浓茶(需用绿茶),重症则可用茶叶浓煎剂(50——100%)口服或灌肠,也有用茶叶末制成丸片的(如天津的“茶叶止痢片”、湖南的“绿茶丸”等),对于治疗痢疾都有较好的疗效。在国外,对茶叶治疗痢疾的效果也非常重视。如原苏联流行病和保健研究所通过临床实验,证明茶叶对痢疾有疗效,莫斯科医院已正式把茶叶作为痢疾治疗药物之一。日本学者认为,茶有很大杀菌力,用以治疗却泼司(日本地方病的译音)、霍乱、赤痢诸症,甚见功效。所以用茶叶治疗痢疾,其功效是肯定的。
茶叶中含有有机物与无机物,与人体体液的主要成份、营养、健康都有关系。人体是由无数有机物与无机物组成,生活也靠这无数而复杂的化合物不断循环代谢。各种化合物代谢不正常就能发生各种疾病。茶叶含有各种化合物,许多是人体需要的,与代谢关系非常密切。
茶叶中含有有机酸和杀菌物质,有机酸与吗啡、尼古丁中和成盐类。盐类大多溶于水,可从尿中排出体外。
饮茶是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根据现代科学测定,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碱、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所含茶碱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强心利尿之效。长期饮茶可振奋精神,增强思维能力,消除疲劳,预防龋齿,,解酒排毒,保护造血功能,维持血液酸碱平衡,防暑降温等。绿茶的清热利尿、抗肿瘤作用较佳,红茶则以醒脑提神、降脂功能为上,花茶有理气解郁之效,乌龙茶、普耳茶能消脂减肥。
亚利桑那大学研究组指出,这项研究并非完全奠定了茶与癌症的相互关系,而且研究本身还有许多限制因素,不过研究确实发现,茶叶中的多苯基可以阻碍癌细胞的扩张。
研究还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这种化学要素,在冰茶中极易流失,因为在低温状态时,它们会沉淀到容器的底部。
绿茶可治痢疾
茶叶用于治疗痢疾,这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并在民间广泛流行。如唐朝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说:“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茶不但可治痢疾,即使肠道传染病中最可怕的霍乱,茶叶也有一定疗效。如宋·陈师文《圣济总录》说:“治霍乱烦闷,茶末一钱,服之即安”。
*男性病例组人均每日重体力劳动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
*同胞、父母及其同胞、子女和孙子女中有肝病史的人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
*喜欢吃辣的食物与HP感染明显相关,
*吸烟年数和吸烟量也会明显增加HP感染的危险性。
*而喜欢吃豆类食物、饮井水、平时吃饭定时则与HP感染明显呈负相关;
*经常饮茶明显会减少HP的感染,饮茶的年数越长和饮茶量越多,则EP阳性者越少;
神经衰弱,有失眠多梦、眩晕心悸、视物昏花症状,可取龙眼肉、枣仁、芡实各6~10克,以少许绿茶冲泡或煮服;
性情忧郁者,可常冲泡绿茶、合欢花二味,有忘忧之效;
如常偏头痛发作,可将茶叶合川芎、葱白煎饮,或取望江南6-12克煎茶饮用。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可用灵芝幼苗加甘草煎饮代茶。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将灵芝与百合、南北沙参适量同煎代茶。
茶叶有含有脂肪酸,如丙酸,十一烯酸,均为有效的抗霉剂。
茶叶中的杀菌成分,有醇类、醛类和酯类化合物。茶叶的无机物如硫、碘、氯等也有杀菌作用茶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于改善微血管的渗透性,增强血管的抵抗力,能够增加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
配茶与健康
茶叶有药效功能,再选配一些植物类中草药组成药茶,保健功效更显著。
茶叶的医疗机理
茶叶是一种经济作物,茶在中国有4700年的历史,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省区,原料主要采摘于茶树新梢,一般有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至四、五叶。根据其初加工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茶类,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黄茶、黑茶。劳动人民的实践表明,茶叶具有兴奋解倦、益思少睡、解毒止渴、明目、利尿、去痰、轻身、降脂、降糖、降血压、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有观点认为,茶叶因能够解毒,从而得到劳动人民的重视而发展种植。种植面积越大,治病范围就越广,饮用的人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