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 第一代中国青年的“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万岁》第一代中国青年的“奋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浪网、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系列访谈《共和国文本》,深度解读曾经凝聚人心和鼓舞时代的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解读王蒙的《青春万岁》。以下为访谈实录:

那时青春的朝气如此真挚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网联合中国广播网为您推出的《共和国文本》庆祝建国60周年的特别访谈。今天请到直播间这位嘉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

陈晓明:网友朋友们,你们好。

主持人:在访谈开始之前,我想先念一首诗的节选: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濛濛里的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我觉得这首诗非常美,而且充满青春朝气的诗句,您一定知道这首诗的出处吧?

陈晓明:当然,这首诗从50年代初期王蒙19岁的时候写下的,一直穿越这么漫长的历史,直到今天,它还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还依然打动着无尽的年轻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这里就跟大家一起解读王蒙的《青春万岁》。这部描写第一代新青年生活的小说影响了好几代的青年人。请问您是什么时候读到这本小说的?

陈晓明:我印象中应该是1981年左右。我记得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我是和於梨华《又见棕榈》一起读的。於梨华表达另一种感情,孤独的,寂寞的,哀伤的。王蒙先生这首诗表达了50年代中国青年的青春、洋溢,和於梨华的《又见棕榈》描述50、60年代写台湾无根一代青年的心境,那是非常鲜明的对照。

主持人:您今天还带来一本书,能不能给大家看一下。

陈晓明:这是王蒙文集,不是1979年的版本。

主持人:看起来也是比较古老,而且一看也是您翻了很多遍。您看这本书的时候,最感动您的是哪一点?

陈晓明:是那里的青春朝气,这是这本书非常显著的特点,可能就这点来说,我读这本书也是22岁。那个时候确实也有一种青春。其实青春是双重的,我们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青春,一方面显现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忧愁。但是50年代的年轻人是要扫荡那种忧愁的,要表达是青春的朝气,青春的豪气。

主持人于文:这本书描述的是52年新中国第一代青年的高中校园生活,您觉得书里描写的,跟您当年在高中的生活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陈晓明:那非常不同。因为他们是刚刚解放,而且写的是女中。主要是那个时候刚刚解放时候中国青年满怀希望的豪情,那是非常真实的感情。我读高中是文化大革命,我高中毕业是1976年就下乡了,我们那个年代也有豪情,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到广阔天地练红心,也有豪情,但那很不一样。我们的豪情里面已经隐藏着很深的忧虑了,不像王蒙先生那个时候的豪情那么灿烂,那么明媚,确实是非常青春和闪亮。

因为我也很难还原那样一种历史。在某一种历史阶段中,总是有一部分人他们是历史的宠儿,有一部分人是历史的失意者,比如小说中呼玛利是被历史遗弃的,要改造的,要改变的。郑波、李春她们是奋发向上的。但是整体来说,那个时候你家庭出生不好的青年,还可以投身革命洪流,还没有那么强的阶级眼光。那个时候整个青春都是充满热情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本小说描述青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反映出当时时代什么样的特色呢?

陈晓明:那个时候的特色我们从这样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了波折,磨难甚至是苦难、悲剧,一个战争接着一个战争,社会动乱,人民非常的贫困,流离失所等等。刚刚抗日战争完了之后是解放战争,从战争过来的人体会到新社会,确实有新社会,那样一种感觉是非常强烈的。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新社会是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憧憬,那样的心境,年轻人感觉到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是充满着光明的前途和整个祖国的命运,和民族复兴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人个人的命运完全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那种豪情确实是非常宏大的,和我们现在个人的奋斗,比如我考上高中,考上好的大学,考上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和那样一种荣誉感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所以看了这本书,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想去了解以前的历史了。

陈晓明: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现在去重读那个时候,我们不能笑那个时候那种年纪的人单纯、天真、幼稚。有一种献身的东西,比如像我们这个年代教育过来的人,在我们那个年代,你遇到坏的事情要做斗争,一定要挺身而出,你捡了东西一定要还,这些道德教育对我们根深蒂固,不能损人利己,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王蒙先生专门从新旧社会转型过来,对新社会怀着那么大的憧憬,那个时候是有献身的意志。

50年代的故事打动80年代的人

主持人:这本书创作的时候是在53年,真正发行的时候是在79年,它发行的时候,当年书中描写的那一代高中生都已经年近不惑了,已经到三四十岁的样子。

陈晓明:都不只了,26年过去了,40多岁了。

主持人于文:我知道他们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以后都非常激动,您觉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陈晓明:我们总觉得历史会有很大的跨度,变化非常大。今天去读巴金的《家春秋》,依然会有一种感动。我们读过去的古典时代的甚至读诗词都会产生某种感情。但是读王蒙先生这部作品,大家的感触可能会更为强烈,因为作为一种青春写作,作为浓聚了青春激情以及对新生活的渴望,个人如何献身于这样民族的伟大的未来,我觉得这本书是登峰造极了,。前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后有《青春万岁》,那都写出了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中还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类的话都有,他那里也有青春的悲凉,我们说是古典时代的青年、少年的态度。但是王蒙先生这书里所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豪情,他是与民族新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那样的豪情。

主持人于文:这本书在80年代的时候,被评为当时中学生最喜欢的书,十本里它占了一个名额,它里面哪些因素打动了80年代的中学生?

陈晓明:跟80年代,某种意义上有点像,80年代从文革过来,粉碎四人帮过来,也仿佛从告别旧的过去到了新的未来。中国社会在20世纪总是充满了很多转变,很多转折,这种转折总是新旧两重天,80年代也是这样,从文革封闭的历史走出来,面对未来,觉得非常有希望,非常有憧憬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中学生也是满怀着豪情,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为中国复兴读书。你可以看到那样的感情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能够从中找到很多共同的地方,很多共鸣的东西,就是为一个国家,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去读书,去奋斗,所以他那里的中学生,也有学好科学的,能够用科学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也好,为国为民奋斗也好,这个和80年代是很像的。

主持人:所以它其实也是会影响80年代的中学生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到现在为止,很多的年轻人都没有看过,而且他们可能会觉得书里描写的校园生活有点不真实或者离我们特别遥远,您觉得这本书现在会不会受到中学生的喜欢?

陈晓明:确实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学生接受的生活,我们一说真实这个概念,当然是文学研究中始终很困难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真实,为什么我们会像他要求真实,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是没法讨论。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年轻人他们觉得他们的生活真实吗,比如在校园里,我们现在小说写,他们听MP3,听摇滚乐,上网,看视频。中学生认为写我们也不真实,他们内心有很多的苦恼,他们有很多复杂的,微妙的情感。

我觉得对现在的青年来说,的他们生活的道路也有大家的困难,也有他们面对的挑战,也有他们面对的压力,是另一种问题了。我觉得从50年代看他们那个时候的父辈,甚至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