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工艺品-织绣印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
3、绞胎
白、褐或白、黑两种瓷土分别制成泥条,再拧到一起
直接以之拉坯,或将切割成片状,镶贴到一般材料上
上釉烧造
创制——
唐人,当摹仿西方玻璃器
绞胎贴花香炉(唐,高10.7厘米) 绞胎器物的表面效果摹仿什么众说纷 纭。它应在摹仿古罗马玻璃器。隋唐 时代,西方玻璃器大得青睐。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驼高58.4,舞俑高 25.1厘米) 双峰驼是中亚种,其背负的 五人三胡两汉,表情动态传神,不仅是卓 越的雕塑作品,还是文化大交流的实证。
贴花三彩龙柄瓶(唐,高47.8厘米) 器物高大雄健,这样的造型在唐前期 屡见不鲜,而论装饰的丰富华美,在 那时的陶瓷中,三彩首屈一指。
黄堡窑—— 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 州窑前身 ) 历史:唐代初创,晚唐前较粗陋 品种:黑、白为主,也烧青、花、 三彩;晚唐始,青瓷产量增加, 质量提高;五代,耀州窑 ,青瓷 主导,官款、柴窑
四、彩绘瓷 1、长沙窑
窑址:望城铜官镇至石渚湖 (铜官窑,石渚窑),民窑
历史:唐前期始,晚唐五代盛
秘色瓷—— 定义:晚唐至北宋中期 越窑贡瓷 釉质:莹润如玉 装饰:釦、金银平脱 造型:规整周正 技术:小件器支烧
秘色瓷盘(唐,口径23.8厘米) 从唐代 越窑,特别是秘色瓷开始,中国瓷釉就以 如玉为理想了。
秘色瓷碗与其外底支烧痕、宋汝窑支烧碗
鎏金银棱平脱团花雀鸟纹秘色瓷碗, 法门寺地宫出土。迄今所见的唯一用 金银平脱装饰的瓷器,且关于以此法 装饰瓷器的记录仅见于法门寺的石刻 《献物账》。
西安出土的邢窑 “盈”字款白瓷
2、巩义窑与定窑
巩义窑(巩县窑)—— 品种:兼烧三彩,釉陶、绞胎、青花 历史:始于初唐,盛唐兴旺,后渐衰
定窑—— 窑址:河北曲阳涧磁村 历史:始于晚唐 品种: 黄绿、褐绿釉粗瓷居多
白瓷少但典型,“官”款
“官”款白瓷盘(唐,高2.9,口径11.7 厘米) 晚唐产品,造型俏灵逸,丽与 较早端庄饱满的典型大异其趣。所在的 窖藏共出土“官”款白瓷达33件。
1、唐三彩
定义:低温铅釉陶器,二次烧成 效果:彩釉斑驳,淋漓酣畅(铅) 装饰:釉色、模印、刻划、堆贴、绘画 历史:高宗朝始,玄宗开元鼎盛,后迅速衰落 用途:多为明器(厚葬),少数实用,胡风浓郁 分类:器皿:瓶、壶、盘等;雕塑:俑、马、驼等 产地:两京与外地(两京大墓出土物应为将作监甄官署制品) 影响:宋、辽、东北亚、波斯
2、“青花”
定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画的白地蓝花瓷器 发现:扬州唐城遗址、印尼海域沉船(“黑石号”)等 可能为巩义窑产品,但起码部分作品受西亚影响
多次出现的菱形花叶绝非中国图案,同波斯彩绘陶相似
扬州唐城遗址出土青花
西亚9-10世纪 白地蓝花陶器
“黑石号”出 水中国青花
五、唐三彩及其他
2、花瓷
产地—— 北方,河南更集中
效果—— 深色釉上带有浅色斑 块,信手点染,富天 然意趣
著名器物—— 腰鼓,河南鲁山造, 形体常很大
彩斑黑釉盖罐(唐,通高28.1厘米)器形 并不高大,但大弧度的造型轮廓线却使器 物显得雄硕,釉面上,大彩斑浸润流动, 不仅极有气势,也较刻意装饰更耐寻味。
品种:青釉为主
造型:壶最典型
装饰:
9世纪以前,褐斑贴花
以后,褐及绿彩绘风靡
彩绘婴戏纹执壶(唐,高19.5厘米) 窑 址所获皆系废品。此作疵点多多,但装饰 有代表性。落笔无多,而顽童形神如生。
褐彩飞凤纹壶局部(唐,高19厘米) 画 飞凤,也写飞凤,书艺虽难称道,却应有 形式意义:俨然绘画题跋先声。
褐彩如意云纹青瓷熏炉 浙江临安水邱氏墓(901年)
刻花贴金蟠龙纹青瓷罂 浙江杭州玉皇山钱元瓘墓(942年)
2、其他青瓷窑场
岳
州
窑
(
湖
南
湘
阴
瓯窑
)
(浙江温州)
寿
州
窑
(
安
徽
淮
南
洪州窑(江西丰城)
)
北方—— 常有西方亲缘
贴花青瓷凤首龙柄壶(唐,高41.2厘米) 造型挺拔,多层装饰带和一些纹样都有异 域情调。可凤首、龙柄却透露中国气派。
二、白瓷
原料—— 胎、釉氧化铁含量1%以下
历史—— 北朝晚期出现,入隋成熟, 入唐,烧造更多、产品更精
意义—— 新品种、最宜彩绘
分布—— 隋唐五代,尚主要在北方
隋代白瓷
西安李静训墓(608年) 出土
西安姬威墓(610年)出土
初 唐 白 瓷
西安段伯阳墓(667年)出土
1、邢窑
窑址——
河北内丘一带
历史——
始于北朝后期,隋短期繁荣 (薄胎器),唐早期低靡, 中期极盛,晚唐渐衰
品种——
素面白瓷为主,粗、细两种
《茶经》:类银类雪
供奉——
“翰林”:内廷翰林院 “盈”:帝王百宝大盈库
白瓷穿带壶(唐,高29.5厘米) 腹侧设系,可穿绳系带,以利携带出 行。邢窑在北方,北方同游牧民族联 系较多,故烧造这类器物十分自然。
第三节 陶瓷
一、引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烧造普及—— 分布:冀到粤,苏到川,窑址数百,豫、浙居多
面貌丰富—— 品种:南青北白、黑、黄、花、三彩、绞胎 装饰:堆贴、模印、捏塑、刻划、彩绘、釉下彩
技术提高—— 胎细坚、釉莹纯(匣钵)、形周正
域外联系—— 西方影响:造型、装饰、钴料 影响扩大:销往东亚、西亚、北非,改变当地面貌
河北唐县出土五代陶瓷茶具模型(明器)
白瓷陆羽像
三、青瓷
1、越窑
窑址——
绍兴宁波一带,以慈溪上林 湖、上虞窑寺前为中心
历史——
盛唐发展、晚唐五代繁盛 品种——
青瓷为主,《茶经》:类冰 类玉
造型——
轻薄,多变化,或仿花形 装饰——
刻划、印、镂空、捏塑、堆 贴、釉下褐彩
青瓷壶(唐,高14.3厘米) 器 表莹润,密布开片,出土在810 年的墓葬。这种壶当时亦称“注 子”,唐后期,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