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及对策分析摘要: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外汇储备的巨额增加会带来宏观经济过热的压力,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本文论述了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原则,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现状和安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外汇储备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外汇储备;风险;对策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期,充足的外汇储备被视为坚实的国家资产经济基础和强大经济实力的象征,因此,十多年来将积累外汇储备作为我国外贸、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目标之一的结果,就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并呈继续增长的势头。
然而,这种增长势头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吗应,或者中国外汇储备存量和增量的高增长是否超过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已经成为一种负担?这需要根据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用途,以及它与中国当前对外贸易的关系、金融政政策目标匹配度的综合分析。
一、外汇储备管理和运作原则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可以概括为“安全、灵活、保值、增值”。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
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
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
1.安全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的币种,密切关注这些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风险;还要投资于比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誉高的国家债券,或由国家担保的机构债券等。
2.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概述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浅析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问题一:储备规模过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长期以来居世界之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汇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使得国内货币供给过多,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也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闲置,不容易产生投资收益。
解决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适量减少外汇储备规模来缓解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鼓励境内居民合法合规地跨境投资,增加资本流动性,降低外汇储备需求。
问题二:外汇储备结构单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相对单一,以美元为主导。
这种单一的结构让我国外汇储备容易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此外,大量储备资金的投资渠道也相对有限,难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解决途径:应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加强对其他主要货币的配置。
同时,也应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民币进程,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结算中的份额,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问题三:外汇储备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方式相对传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储备资金的投资运作方面,应加强风险管理,注重投资收益的综合平衡。
其次,要推动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引入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如海外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等措施,降低风险,提高储备资金的收益。
同时,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问题四:外汇储备资金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外汇储备资金大部分为长期投资,流动性管理较为困难。
在货币政策运作中,外汇储备无法像短期资金一样灵活地参与市场调控,对宏观调控的作用相对有限。
简述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方法

额 ” 。
外汇储备 与进 口比率这一指标简 单方 便 , 操作性和可 比性 较强 , 在外 汇储 备管理时被许 多国家采用 , 并一直 是 I F和世 M 界银行考虑各国外汇储 备适度性 的重要指标。但该指标 由于考 虑单一 , 也不可避免具有一些缺陷。 首先 , 外汇储备需求是一个 由多变量决定 的函数 。 响外汇储 备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 贸易 影 进 口, 还包括资本项 目逆差 的用 汇。其 次 , 国具体情况不 同, 各 尤 其 是 发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 贸 易 进 口时 . 储 备 的需 求 在 对 水平不一样 , 因此不能用这一指标一概而论 。 最后 , 比例方法 该 外汇储 备 适度规 模 的分析 方 法 即储备需求 与进 口交易额 根据不 同分析方法的特点 . 本文将 外汇储 备适度规模的研 暗含了储备需求与进 口额同步上升 。 究方法分为五类 。具体包括 : 比例分 析法 、 需求 函数分 析法 、 成 的弹性为 1 而忽视了储备运用 的“ , 规模经济 ” 。储备需求 的“ 平 本收益分析法 因索分析 法和其他 分析方法 。 方根规律 ” 也证明 了储 备需求 与交 易额 的弹性 为 05 因此利 @ ., ( ) 一 比例 分 析 法 用该 比率可能 在一定程度 上高估 了贸易量快速增 长国家 的储 比例分析 法是指 以有 关外汇储备 的经济指 标之间 的 比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动态分析

0 引 言
白 19 9 4年我 国外 汇 管 理 体制 实施 重 大 改 革 以 来 , 国 外 汇 储 备 的 规 模 与 日俱 增 , 绝 对 额 从 我 其 19 9 4年的 5 6 2 1 . O亿 美元猛 增到 2 0 0 5年的8 18 7 8 .2 亿美 元 , 1年 间 增 长 了 近 l 1 6倍 , 均 增 幅 高 达 年 2 . 7 。外汇储 备如 此大 规模 和快 速的增 长 , 85 对我 国宏观 经济 的发 展 , 过 多 还 是 不 足? 国 内学 者 对 是
ye . ar
Ke od : ei d frine ca g eev s c— tg ain y a cl du tbemo e yw rs d s e oe x h n ersr e ; oi e rt ;d n mi l ajsa l r g n o ay d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际 持有 量就 是需 求 量 , 据此 形 成 了各 种静 态 分 析
文 献标识 码 : A
Dy a i a y i o t e De i e o e g c a e Re e v s i i a n m c An l s s t h s r d F r i n Ex h ng s r e n Ch n
HUANG n CHE Ja — u Pig, N in y n
e ne c a g eev sae a ue ic 9 4b h y a c l du tbe d l n e ea— i x h n ers re r s rdsn e1 9 yted n mi l a jsa l mo e u d r h c g me ay t
维普资讯
第 1 5卷
第 3期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债务和融资需求。
外汇储备可用于国际债务偿还和规避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在债务水平和融资需求等因素基础上确定储备水平。
二、贸易平衡和汇率波动。
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外汇储备可以用于缓解贸易不平衡和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贸易平衡和汇率波动的状况适当调整外汇储备水平。
三、国内金融稳定。
外汇储备可用于维护国内金融稳定和应对金融危机,因此需要根据金融市场稳定程度和流动性状况等因素确定储备水平。
综合以上因素,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应该根据经济和金融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确保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为国家金融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及建议

实施多元化外汇储备策略
1 2
多元化货币结构
中国可以逐步实现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多元化, 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降低汇率风险。
增加石油等战略物资储备
中国可以逐步增加石油等战略物资储备,以应对 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可以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与其他国 家的货币合作,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利用历史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对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研究。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历史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0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综述
外汇储备的定义与作用
外汇储备定义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包括黄金、特别提款 权(SDR)和外汇资产等。
参考文献3
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出版年份, 杂志名称。
THANK YOU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本文的实证研究仅涉及部分因素,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的因素未被考虑的情况。
• 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较短,可能影响实证 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影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如货币 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贸易开放度
贸易开放度越高,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越 强,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来应对风险。
政治稳定性
政治稳定性较差的国家可能需要更多的外 汇储备作为安全保障。
汇率制度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需要更多的外汇 储备来维持汇率稳定;而浮动汇率制度下 ,外汇储备的作用相对较小。
浅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研究和管理政策建议

浅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研究和管理政策建议前言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货币资产,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稳步增长和优化。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止2021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22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
分析其结构可以发现,外汇储备主要由外汇、金融衍生品和其他投资组成。
其中,外汇占据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约占80%以上,金融衍生品占比约为10%,其他投资占比较小。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国外贸结构发生了变化,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我国外贸形势不断发生变化,这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金融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这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研究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收支、金融市场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
其中,GDP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对外汇储备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稳定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有助于促进外汇储备的增长,反之则会对外汇储备产生负面影响。
潜在风险虽然外汇储备是我国货币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外汇储备管理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其中,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主要的三种风险。
政治风险包括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市场风险包括金融市场变化和利率风险等;信用风险是对外汇储备所投资的相关方信用状况的评估。
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建议为了保护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和合理增长,我们提出一些管理政策建议:1.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建设。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规模分析

需 求 分 析 法 是 在 综 合 考 虑 出的 用汇 需求 ( 3)。对 于外 商 D
加 之其 他 不确 定 因素 的增 多 ,一 一 国所 需 各 种渠 道 的 用 汇基 础 之 直接 投 资 企业 ,国外 投 资 者 的投
定程 度 上会 继 续 扩 大 国际 收 支不 上 ,拟 定 一个 适 宜 的参 考 比例 ,
目 确
金融改革
一
收益等 。其中 ,由前两项而产生
的外汇数额 占据 了最大的 比例。
的 实证分析
“ 度 性 规模 ”这 一 概 念 , 适
R . 特里芬曾提出: 若排除一些短期
或 随机 因素 的影 响 ,一 国 的外 汇
从表 l 中可以看到 ,2 0 年到 到 目前 为止 ,国 内外 学 者 尚没有 储 备 与 它 的 贸易进 口额 之 比 ,应 00
征 ,同 时也 体 现 了 国 内储 蓄持 续 本 文 利 用 ̄ f 备 的需 求 分析 法 系 ,即一 国应 把外 汇 储备 规模 维 IE储 ' 大 于投 资 、需 求相 对 不足 的现 实 对 2 0 年 的外 汇 储备 规 模进 行 了 07 持在其外债总额 的3 _ 4 % o - O 左右 。 问题 。但 今 后 ,伴 随 着本 外 币利 实证分析。 差 的 变化 、 人 民 币升值 的预 期 , 其 三 ,外 商直 接 投 资利 润 汇
增 长 已 成 为 经 济 运 行 的 潜 在 机 ,截止2 0 0 8年一季度 , 我 国
汇储备已达1 8 17 亿美元。 2 .7 6 充 足 的 外 汇 储 备 不 仅 反
出一 国 的经济 实 力 ,同 时还 预 着干 预外 汇市 场和 维 护 国际 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分析①朱婵婷②江西财经大学摘要: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外汇储备的适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界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建立外汇储备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并采用中国1982-200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我国的外汇储备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关键词:外汇储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连年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至2004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5145亿美元③。
而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借入储备,强制结售汇制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不仅是官方储备,更是整个社会对外的支付能力,所以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主要话题了,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看法不一。
本文试图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分析适度性。
一、相关文献回顾在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上,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很多。
总的来说,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充足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过量的。
胡援成(1997)分析了我国当时外汇储备状况,提出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的理论适度规模模型。
吴丽华运用阿格沃尔模型,对外汇储备的收益和成本做了对比分析,测算出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水平,①本文是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04年度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WB2004212②朱婵婷(1981-),江西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货币银行③引自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4年第三季度”,金融时报,2004年11月17日。
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外汇储备量过多,应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将超量的外汇储备按一定的比例投资于外国政府债券、存入外汇银行、投资国外房地产与股票、进口一部分国内急需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王国林(2003)运用IMF衡量国际储备是否充足的3个定量指标推算出1991-2000年外汇储备的适度值,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规模也是适度的。
时建人、郭恩才(2001)运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3个客观指标来计算所谓的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储备水准。
此外,张鹏(2003)、吴念鲁(2003)认为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量过多,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提出应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许承明(2001)在Frenkel的外汇储备需求模型基础上(Frenkel,1979),得到的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实际外汇储备大多年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严重不足,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很难提高到适度的水平,例如刘斌(2000)以货币供应量决定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比较,认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管于华(2001)发现根据现行公布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得到的结论是我国近年的外汇储备大大超出适度规模标准的上限,而根据调整后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得到的结论却是我国的外汇储备远在适度规模标准的下限以下,这说明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是偏多而是偏少。
二、现行的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外汇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是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由于外汇储备的短缺或过剩会直接影响到某些关键的经济变量,考虑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外汇储备是否达到适度。
70年代中期由R.J.Carbangh和C.D.Fan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定性分析法”,它将对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扩大到对一国整个国际清偿力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量的六方面因素:一国储备资产质量;各国经济政策的合作态度;一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力;一国政府采取调节措施的谨慎态度;一国国际清偿力的来源和稳定程度以及国际收支的动向和经济状况。
定量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选择影响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回归技术法等。
比例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家比较推崇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测算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采用外汇储备与其他一些变量的比例水平和变化情况来测算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
其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是特里芬(R.Triffin)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中详细论述的储备进口比例(R/M)分析法,他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只要能满足2-3个月的进口支付所需就达到最优。
由于该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提出的,忽视了日益活跃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忽视了对外债务偿还的需要,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已不适应。
成本收益法:利用了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达到一种利润最大化的最适度状态,Heller和Agarwal的模型就是其中的代表。
Heller融合成本收益分析理论以及概率论原理,并结合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发展出一套外汇储备的随机理论,并建立了实证模型,用以计算各国的最适外汇储备额。
阿格沃尔模型则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对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全面,并切合实际。
回归分析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一国适度储备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关于适度储备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是M.J.A.Frenkel的双对数模型和M.A.Lyoha的动态模型。
相对于比例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使得对于适度储备量的衡量更加数量化和精确化,同时考虑了影响储备的诸多因素,引进了诸多独立的经济变量,从而使得对适度储备量的分析更加全面,并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分析,将适度储备量的分析动态化。
Frenkel模型较好地研究了一国国际收支变动、进口水平和平均进口倾向等因素对其储备水平的影响,并且验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储备水平的差异性。
M.A.Lyoha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需求取决于预期出口收入、进口支出的变动率、持有外汇资产的利率和一国经济开放程度,并利用滞后调整模式确定储备量。
然而就回归分析法而言,在对储备需求模型的早期研究中,主要依赖过去的经验数据对函数的变量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这样就隐含了一个假设:以前的数据都是合理的,即实际持有量为需求量;并且历史的储备变动趋势也适用于未来的情况,然而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在现在的国际形式下,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量的因素非常的多,如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一国的汇率制度等都将影响到该国的外汇储备需求量,本文仅就几个主要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期获得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需求量的主要因子,并能得到它们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程度,以预测外汇储备的实际需求量。
1、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不一样,对外汇储备水平的需求也不一样。
根据经验分析可知,一般而言,低收入国家的外汇储备比高收入国家的多,发展中国家的比发达国家的多,经济发展程度与外汇储备成正比。
一般可用GDP及其增长率来度量。
2、对外依存度。
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高,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应相应提高,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通常可用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
3、当年应偿还的外债本息。
由于我国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外汇指定银行只能保留少量周转外汇,外债的本息的偿还多数还是要通过银行到外汇市场购汇来实现,最终还是要动用外汇储备。
在实际测算中,该项可以用每年的短期外债来衡量。
一般而言,短期外债少,所需外汇储备就少;否则就越多。
4、外商直接投资收益回流。
吸引外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投资获得的回报水平也较高,其利润回流所需付汇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但长期而言,外商的直接投资最终都要回流的,因此在本文中,我们直接采用外商每年的直接投资来计算。
5、成本收益的差异。
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主要以美元和美国政府债券为主,美元主要存在国外的银行获取低额的利息,而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也是非常低的。
而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则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不将其用于投资以获得利润的潜在损失。
从美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其存款利率的关系可看出这两个利率在数值上基本相等,因此可通过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存款利率差来表示外汇储备的成本和收益差。
6、维持汇率稳定和防范风险的需求。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浮动范围很小,基本上处于盯着美元的固定汇率上,为了维持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稳定,我国必须拥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在本文中选用实际有效汇率(REER)来作为一个测算指标,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t四、我国外汇储备的模型建立在实际测算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时,既要照顾到理论本身的要求,又要确保相关数据是可以获得或可估计的。
在尽可能收集以上基本经济变量的数据基础上,我们首先考虑影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经济因素,然后逐步剔除,直至选出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存在协整关系并适用我国经济状况的基本经济要素。
本文采用1982-2003年的年实际外汇储备()R 、实际有效汇率()reer 、短期外债()debt 、海外直接投资()FDI 、美中存款利率差()rate 和外贸依存度()wm 的年度数据①,其中外贸依存度使用进出口总额和GDP 的比值来计算。
(一)单位根检验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而改变,则这个序列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稳定关系的一个必要过程。
几乎所有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有必要先做单位根检验,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协整检验。
而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所以我们对那些基本经济变量取自然对数。
由于复利为r e ,对其取自然对数为r ,因此仍用利率rate 来表示。
单位根检验主要有DF 检验、ADF 检验和PP 检验,本文采取PP 检验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时间序列)ln(debt ,)ln(FDI ,)ln(reer ,)ln(wm ,rate ,)ln(R 经过一阶差分达到平稳,所以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表1、时间序列的PP 单位根检验①数据来源于ifsonline 、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以及国研网注:(1)检验形式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2)PP检验的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3.1;(3)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4)∆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5)*、**、***分别代表在显著水平为1%、5%和10%下的临界值(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经济时间序列经常出现伪相关问题,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用于检验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