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砂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中砂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对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矿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滇中砂岩铜矿作为我国铜矿产量较高的地区,为我国铜矿资源的提供了重要保障,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稳步健康地发展。
本文通过对滇中地区的地质概况及滇中矿床的地质的分析,总结了滇中砂岩铜矿富集规律,希望能对加强我国铜矿资源的开采、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砂岩铜矿富集规律地质特征
0引言
铜矿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对铜矿资源的储存量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
滇中地区是我国铜矿储量较高的地区,加强对其铜矿富集规律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于我国铜矿资源的利用来说亟不可待。
1云南铜矿成矿地质条件
经过相关的地质勘查得知,滇中的铜矿的形成时期主要集中在元古代、华力西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
由于受到不通知其地理作用力的影响,因此滇中矿床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有沉积及层控型铜矿床,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镍矿床,或者是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型铜矿床,也有与酸性侵入岩有关联的热液脉状—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床和复合成因的脉状铜矿床。
1.1火山—沉积型铜矿
这种类型的铜矿主要赋存与大红山群火山喷发及沉积下来的积旋回内,为优地槽环境的火山—沉积建造铜、铁矿。
目前,像这种铜富集于火山喷发旋回晚期的基性—中性、酸性岩、喷发—沉积过渡阶段及距离较远的火山口附近的铜矿床在云南其他地方还尚未发现。
1.2冒地槽带沉积或层控铜矿
此种类型的铜矿常常位于地槽沉积下部的铁矿层上,其主要产于氧化—还原环境过渡带及岩性相变带中。
比如,有的第五的铜矿赋存与稀矿山铁矿层位之上,因民组地层中黑色板岩过度到紫色层时从而产生的铜矿化。
但是其主要的含矿层还是在紫色板岩-落雪组白云岩间的弱酸性或弱碱性会议及弱氧化、弱还原的过渡地带。
这种类型铜矿层的底部一般都有较多的火山碎屑岩石,并成绩在环境中,从而形成平缓的潮间带生物礁相,铜的聚集还可能与生物作用相关。
1.3滇中中生代陆相盆地含铜砂岩型铜矿
滇中的铜矿产出部位主要集中在沉积旋回下部。
这是由于在沉积的过程中,
滇中地区的盆地自发生了多次短暂的上升,从而形成多个沉积旋回,因此相应地也就出现了多个含铜的砂岩层。
而每一个沉积旋回往往都是由河湖、沼泽地等交替沉积开始,再迅速地过渡到湖相红色沉积,而在红色沉积的氧化—还原环境交替阶段,就会出现含铜矿的砂岩。
一旦含铜矿的砂岩沉积后,往往还会发育成巨厚含盐的建造,从而造成陆相含铜矿砂岩带处于岩层之下或含盐盆地的边缘。
就盆地中地下热卤水的改造来说,其对成矿的作用十分的广泛,会促进铜矿再次的活化,并再次迁移或富集。
除此之外,由于这种类型铜矿的形成有赖于古陆提供的铜质来源,因此铜矿床往往产于离古陆不远的超覆带间。
2矿化特征
临沧邦东地区位于三江中南段澜沧江断裂带旁侧。
在此区域内主要富产铜矿、铅矿等多种金属矿产,并且这些金属矿产主要集中于在三叠世中、晚时期的火山岩或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岩石中。
在临沧邦地区矿产区,其东面是文玉铜矿,北面是官房铜矿,难免是干河头铜、铅矿床。
通过对临沧邦忙牙东部采用1:1万土壤化探测量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其土壤中铜的异常晕圈有三个(如下图)。
在这个区域内主要的矿化都集中在火山岩与二叠系浅变质岩接触带或附近,并在构造交汇部位和侏罗纪系灰色砂岩中,呈现出由西向东北的走向。
而其铜矿化则主要出现在构造破碎带中,以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及氧化铜为主。
2.1矿化带
目前,在临沧地区的忙牙地带已经发现了三条矿化带(如图2所示),其中一号矿化带主要位于厂房东南部方向,矿带长大于三百米,并朝着西南方向倾斜。
矿化带呈西北走向的构造展开,其厚度在十米左右,且主要的构造为碎裂岩,在这里用肉眼都能看见次生铜绿;二号矿化带主要位于一号矿化带的东部地区,当前能够探明并控制的昌都在一百四十米左右,厚度在两米值五米之间。
这条矿化带主要主要是浅灰色的蚀变砂岩,而矿化带的两侧主要为紫红色的砂岩,用肉眼可见铜绿或铜蓝,经过专业的分析探测可得其铜的品位大概在0.2ω%~0.83ω%之间。
三号矿化带主要是在一号矿化带的以东的厂洞箐一带,其长度大约为一千米,和一号矿化带类似的是,其呈现出西北走向的构造,且主要由浅灰色蚀变砂岩及角砾岩构成,其矿体的厚度在十米左右,用肉眼可以看见次生铜矿化。
2.2矿化岩石物性
2.2.1岩石电性
在这里区域内,玄武岩的可视电阻率是最高的,强硅化蚀变带其次,硅化破碎带铁北是含税的硅化破碎带的可视电阻率是最低的。
而侏罗纪底层极化率最高,河床冲积物、玄武岩和硅化带及含矿带其次。
如下表1:
2.2.2矿房子矿点
矿体和矿化蚀变带总体表现出低视电阻率、低激化的电性特征,而其中视电阻值通常都介于30到50Ω/m之间,其极化率主要是0.2%到0.5%之间。
在空间上,电阻值较高的主要是玄武岩地层,而当电阻率在150Ω/m左右的则主要是硅化蚀变带。
铜矿化产于破碎带内,同时伴随着较强的硅化蚀变,也有少量的黄铜矿化,其中Cu矿化以氧化物为主。
3铜矿富集的规律特点
现阶段,对于铜矿富集规律的研究分析有许多的观点,在我国别普遍承认的是沉积观点,其只要是指:
(1)矿化物质富集的地段会受古河道地下地形的影响,换言之,一旦古河道出现大幅度的转弯时,其矿体就会富集在转弯内侧的滨河床相岩层中。
(2)岩石颜色与矿体的成形关系紧密。
不同颜色的岩层带通常会出现不同的金属矿物,但是在某些浅色层附近的紫色层中,也会出现零星分布的小矿体;而一旦在浅紫色或紫红色中出现浅色团斑时,这里往往会出现铜矿化。
(3)由于砾岩层中的砾石成分比较复杂,根据对砾石的统计成果分析来看,如果玄武岩或辉绿岩中的砾石含量较高时会对铜矿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玄武岩与辉绿岩中砾石含量大于30%时,就会出现工业性矿休;当砾石含量小于30%时,大部分都被矿化;当砾石含量小于20%时,就无矿。
(4)在岩层中砂砾岩的构造与其胶结物的类型与成矿也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砾岩是细粒,那么将其分选好后钙质胶结物中的沉积就会出现间断或是小幅的韵律,这样对矿体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4结语
通过对滇中砂岩铜矿富集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出,铜矿富集主要受含矿区地下水溶液及其流经储存矿体的控制。
此外,由于含矿区地下水面附近为氧化还原的过渡带,因此,其能够是地下水中的各种铜矿与铜化物聚集起来形成工业矿体。
故而,我们在对铜矿进行开采及勘察时,就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实现铜矿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皙.滇中大姚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方向池.滇中砂岩铜矿中银的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J].矿产与地质,1989年.
[3]徐一仁,张素华.会理大铜厂砂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富集规律[J].浙江师
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3).
[4]高春华,张鹏晖.浅论渝东奉节一带巴东组砂岩型铜矿特征及富集规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