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论苑】
浅谈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余德华 何 蕾
(丽水学院 教务处,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现实社会的转型、人才的开发与引进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客观上要求欠发达地区必须进行文化
wenku.baidu.com
转型。文化转型是欠发达地区精神脱贫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文化转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0
〔文献标识码〕 A
二、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发与引进需要文化转型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人才的开发与引进是至 为重要的,欠发达地区要为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和 各种发展的机会,也必须进行文化转型。 现实中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是严重的“马太效 应”:越缺人才,越留不住人才;越缺人才越进不 来人才。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外流体现在两方面:机 械性外流与智力外流。机械性外流即人才自身向外 地区的流动,这在相关学者那里已有详尽论述,此 处无须展开,现在要说的是无形的智力外流。由于 落后地区的落后,其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 诸方面的研究与工作内容难以成为全国的主导性内 容或度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谁不愿意攀登本领域的
因此,要引进新的人才,稳住现有人才,减少 智力外流,关键在于欠发达地区能否为人才创造上 述机会,这就需要改革,必须进行文化转型,尤其 是在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社会保 障制度几方面的改革,促进人力市场的形成,发展 民间流动,加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因素,从而 增加人们提高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机会,从根本上吸 引人才。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指导 思想的前提下,沿着市场的取向,即商品化、市场 化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内容是由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范围涉及经 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一个 “包含了人类思想和活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多方面进 程”,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与整体性变革,必然会 引发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多元化与冲 突。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对文化转型理论研 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我们明白:文 化转型是在何等意义和何等方式上扭转了现代中国 的发展方向,并规定了我国的时代主题的。换言 之,文化转型问题深深地关系着中国社会现状以 及未来走向,其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影响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要协调发展,提出在建设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经 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 展为条件;没有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不可 能有物质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要 实现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经济、政治、 观念吻合协调统一为条件。正确处理经济、政治、 观念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 的协调统一,对保证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当然,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转型是人类 及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 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可持续 发展的有机统一。
〔文章编号〕 1003- 6547 (2006) 03- 0159- 02
在对欠发达地区精神脱贫问题的研究中,人们 越来越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文化转型。文化转型对欠 发达地区精神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转型要求相应的文化必 须转型
文化转型往往是作为社会转型的先声出现。在 探讨文化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系时,我们必须看 到:一方面,文化转型必须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在 社会逐步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展开,才有自身坚实的 基础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社会离不开 新的思想观念与之适应,为之摇旗呐喊,而且社会 转型为减少盲目性,必然要有相应的思想观念、意 识形态为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预测。
三、欠发达地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实现 文化转型
欠发达地区要实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以经济、政治、观念协调统一为条件,这在客 观上要求欠发达地区必须进行相应的文化转型。
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求文化转型呢?一 是在目标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全面进步、自然环境的全面改善作为三大目 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 的统一。二是在途径方面,正确处理人类、文化、 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主体实践能 力,发展社会文化,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等基本途 径,来实现人类、文化、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三 是在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应当包括人类历史发展 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 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方面。
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方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这些无论对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来说都是 一样的。
对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关系,我们还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一方面要树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是我国社会转型的核心的观念,另一方面 又要克服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唯一论”思想。
实际上,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精神文化的关 系,不是一种单向度的决定关系,不是相互牵制、 彼此抵触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这就 要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进行经济政治变革 的同时,切实进行以文化转型为目标的文化启蒙 和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 动机制。
因此,要使人们在条件差的欠发达地区生活, 就要进行文化转型,使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机会, 尤其是提高个人收入和满足个人社会需求的机会。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需求是一方面,其他还 有提高社会地位、追求理想和事业、发挥能力或满 足兴趣等非经济需求,这两类需求都是很重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在人的心目中甚至更为重 要一些。如果满足人们经济和非经济需求的机会 能增加,那么人们就会情愿做出更多的个人投入。
159
2006.3 理 论 界
【文化论苑】
高峰?谁愿意放着标志高水平的课题不去搞,去搞 那些被认作是二、三流的题目?即使是由于种种原 因 (如行政手段) 未离开落后地区的人才,其所关 心的问题和领域,所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所做出的 成果和贡献,也往往不是针对落后地区所需要,而 是为发达地区服务,为发达地区所利用的,就连公 布成果的场所或刊物,也往往在发达地区,这就是 智力外流。虽然人才的血肉之躯还在落后地区,其 智力却流向了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更加发达贡 献才智。
第1期. 责任编辑:宋 松
理 论 界 2006.3
160
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转型之路,当代中国文化 就一定能够融传统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于 一体,以新的辉煌彪炳史册,光耀世界。■
注:此文为 200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 题“欠发达地区精神脱贫与社会文化转型研究” (NX04ZX01)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 [2]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 邴正.当代人与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周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湖南长沙出版社,2004年版. [5] 周长城.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 [6] 饶涛.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价值指向论析.中州学刊,2003年
由此可见,文化转型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内容。没有文化,人就不成其为人;没有文化的 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 发展表现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政治、 观念文化的协调发展要求社会文化也必须是可持续 发展的。从历史上看,哪个国家政权或执政党既重 视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繁荣和社 会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又重视政治文化 的可持续发展,哪个政权或执政党的地位就巩固; 反之,哪个国家政权或执政党的地位就得不到巩 固,其政治文化就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光有经 济或物质文明的发展,没有相关文化的发展,社会 就得不到持续、健康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转 型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