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件:腹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处方:外劳宫,清补脾,八卦
五分钟推拿法
• 一窝风,拿肚角,揉板门,补心,补肾阳, 补脾,平肝,上三关,顺运内八卦,外劳 宫,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正捏脊, 搓揉脾俞,胃俞。
虫积痛
• 突然腹痛,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或在 腹部摸到条索状物,时聚时散,甚则面黄 肌瘦,嗜食异物或便虫,面部白斑,巩膜 蓝斑,下唇有颗粒样小点,舌尖起红刺。 如蛔虫窜行胆道则阵阵钻通,汗出肢冷。
肠痉挛
•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 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 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 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 为非器质性病损,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表 现为健康小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数 分钟至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 可重,严重的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 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胃肠生长痛
• 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 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 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 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 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 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 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 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 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 鸣音。一般情况下,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儿 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
肠套叠
• 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变 所在为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的一部分 肠腔内,所以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 定性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后不久就 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出现暗红 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 样大便。如能早期发现,到医院进行充气 复位,则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肠管受压时 间过久缺血、发生坏死而必须采取的手术 治疗。
• 治则:理气安蛔止痛 • 处方:外劳宫,平肝,清胃,清大肠,摩
腹。
肝气犯胃
症见胃脘胀满,脐周痛甚,时痛时止,善太 息,矢气后腹痛减轻,反复发作,或情绪 不稳,每于情志变化而腹痛发作。
治则: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平肝,板门,八卦。
五分钟推拿法
• 揉板门,艮宫,平肝,补脾,取天河水, 补肾阴,分阴,运水入土,逆八卦,四横 纹,捻手指背皮,揉足三里,太冲,顺摩 腹,揉膈俞,肝俞,胆俞,胃俞。
2、脐腹痛:指脐周围的腹部疼痛(属于 脾经、大肠、小肠的病变)。
3、小腹痛:指脐下腹部正中的疼痛(肾 经、膀胱、子宫的病变)。
4、少腹痛:指小腹部两侧或一侧的疼痛 (肝经、大肠的病变)。
腹痛触诊时的注意事项
• ①争取小儿合作接受检查,幼婴可利用玩具或吸 奶;年长儿力求让患儿自己用一个手指,指明疼 痛部位或范围;
五分钟推拿法
• 外劳宫,一窝风,上三关,清天河水,补 肾阳,分阳,补脾阳,平肝,顺运内八卦, 板门,艮宫,摩腹,揉脐,拿肚角,揉脾 俞,胃俞,足三里。
乳食积滞
• 证候: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嗳腐吞 酸,或时有呕吐,吐物酸馊,或腹痛欲泻,泻后 痛减,矢气频作,粪便秽臭,夜卧不安,时时啼 哭,舌淡红,苔厚腻,脉象沉滑,或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 • • • • •
腹痛的辩证分型
气虫燥虚寒伤 滞积热寒积食 痛痛内痛痛痛
结 痛
.寒积痛
• 证候: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痛 甚,肠鸣辘辘,面色苍白,痛甚者,额冷汗出, 唇色紫暗,肢冷,或兼吐泻,小便清长,舌淡红, 苔白滑,脉沉弦紧,或指纹红。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 处方:一窝风,外劳宫。艾灸肚脐。
腹痛的临床鉴别
• 急性阑尾炎
• 小儿各年龄均可以得此病,而且比较常见。 起病较急,腹痛以右下腹为重,用手按小 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常伴有恶 心及呕吐,然后出现发烧,体温可升高达 39℃左右。此时需到医院进行治疗,因小 儿阑尾炎的发展较快,时间稍长有阑尾穿 孔造成化脓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儿 生命。
细菌性痢疾
• 本病以夏秋两季多发。常起病急骤,先有 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 泻前常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 但腹胀不明显。病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 差,全身乏力,应以送至医院治疗为宜。
过敏性紫癜
•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状。首 先表现为皮肤紫癜,面积大小不等,表面紫红色, 压之不退色,多分布于四肢和臀部,以踝、膝关 节处明显。在此基础上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 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肚子软。可伴有 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大便为黑色或红色。它 是由于肠管内壁出血、水肿造成的。有的小儿还 可伴有关节肿痛,甚至血尿等情况。这样的孩子 应卧床休息,限制硬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多以中 医中药进行对症治疗,达到祛邪固本的作用。重 者尚需激素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轻症1周、 重症4-8周便可痊愈。
• ②不合作者,可于啼哭吸气时检查或待病儿睡眠 时进行检查;
• ③检查者应态度和霭,手宜温暖,动作轻柔缓慢; • ④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
要反复对比各部位的反应,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 范围和程度,可疑时应反复检查,最好能争取在 小儿安静时或入睡后再次检查。
病因病机
• 中医认为,腹痛多为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气 虚冷,或气滞血瘀为发病因素,病机一般为气滞 不通,不通则痛,痛久则生瘀。腹痛的性质,暴 痛者多实,久痛者多虚;剧痛而拒按者多实,隐 痛而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者多实,得食痛减者 多虚;热敷痛甚者多实,得热痛减者多虚;痛时 走窜而无定处者力气滞,痛如针刺而固定不移者 为血瘀。中医一般指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 痛。中医辩证治疗本病多以感受寒邪,伤食,或 者脏腑虚寒为重要病因。因此,治法多以温散寒 邪、消食导滞、温中补虚或者活血法瘀等为主, 使气机宣通,血脉流畅,则通则不痛而达到止痛 目的。
腹痛
腹痛
•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是指胃脘以下 脐之周围及小腹疼痛为主要的病证。腹痛 的范围很广,是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见的 症状。婴儿不会诉说腹病。只会啼哭,较 大儿童虽能诉述疼痛,但往往不能正确表 达腹痛部位,因此如在小孩诉说腹痛或表 现为突然啼哭,时作时缓,弯腰捧腹,双 眉紧蹙时,最好能就近诊治,以免贻误病 情。
• 处方:清胃,六腑,八卦,四横纹
五分钟推拿法
• 板门,平肝,清脾胃,取天河水,补肾阴, 分阴,运水入胃,清大肠,六腑,逆运内 八卦,揉足三里,顺摩腹,天枢,揉肝俞, 胃俞,下推七节骨。
对穴疗法
• 总筋对一窝风,内关对外关,清胃,清补 脾,平肝。
脾胃虚寒
•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 按,面白少华,精神倦怠,手足不温,乳 食减少,或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唇舌淡 白,脉沉缓,或指纹淡红。 治法:温中理脾,缓急止痛。
• 小儿腹痛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主要 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器质性腹痛多 见于胃肠道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 寄生虫病、肠梗阻、肠套迭、胆囊炎、胰 腺炎等;而功能性腹痛则多由于胃肠痉挛 引起,常与精神因素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 乱有关,这其中还包括“胃肠生长痛”。
腹痛部位与病的判断
1、大腹痛:指胃脘以下,脐腹部以上的 腹部痛疼(多表现为胃横纹,八卦,板门。
五分钟推拿法
• 板门,艮宫,平肝,清脾胃,补脾,取天 河水,运水入胃,清大肠,乾坎艮入虎口, 清大肠,足三里,分腹阴阳,顺摩腹,揉 脾俞,胃俞。
胃肠结热
• 证候: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 烦躁不安,烦热口渴,手足心热,唇舌鲜 红,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或指纹紫 滞。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护理
• ①慎避风寒。应注意保护腹部温暖,以避 免寒入腹而引起腹痛。
• ②注意饮食卫生。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 节,故不宜吃得过饱、粘腻。亦不宜过食 生冷瓜果。中医儿科专著中云:“养子若 要无病,在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 少则不痛;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痛。”
嵌顿疝
• 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 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造成 了腹痛。这样的小儿在发病前都有可复性疝气存 在,即在小儿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 一肿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平卧时消失, 即使不消失还可用手慢慢还纳。一旦不能送还, 肿物不消失且出现腹痛,孩子阵发性哭闹,腹胀 和呕吐,时间长了肿物表面皮肤肿胀、发热,压 痛明显,则无疑是发生了嵌顿疝,必须及时送医 院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