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
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形成、生长、衰老和死亡整个生命过
程的复杂变化和变化机制的科学。

2、发育:包括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是自受精卵开始到
形成成熟个体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系统发育是同一起源
的生物群的形成历史。

3、生殖细胞:是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内承担繁殖后代任务
的细胞的总称。

包括原始生殖细胞到最终分化的精子和卵子。

(不是性腺产生的,其前体为原始生殖细胞。


4、生殖质: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
RNA构成,决定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线虫的生殖质通常
称为P颗粒,果蝇——极质)
5、精子发生: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精原细胞,再发育到精子
成熟并排出体外这一过程。

6、卵子发生: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卵原细胞,再由卵原细胞
发育到排出成熟卵子这一完整过程。

7、生发泡:生长期的卵母细胞核内核仁增大增多、合成活跃,细
胞核膨大,称为生发泡。

8、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
体的过程。

9、皮层颗粒反应:指精卵质膜融合时受精卵被激活,皮层颗粒膜
与其外的卵质膜发生融合,导致皮层颗粒的胞吐作用。

10、灰色新月区:在动物极皮层含有大量黑色素的物种中,皮层旋
转使精子进入位点对面的卵表面形成“新月形”的灰色区域,该区域称为灰色新月区。

11、卵裂:受精卵经过多次重复的有丝分裂形成很多细胞的过程。

12、卵裂球:卵裂所产生的子细胞。

13、桑椹胚:卵裂晚期,哺乳动物等形成的实心多细胞球体。

已经
发生致密化,尚未形成中空的哺乳动物囊胚。

14、囊胚:多数动物晚期的卵裂球产生卵裂腔,即囊胚。

15、卵裂期: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
的过程。

16、孵化:海胆囊胚的细胞外表面具有纤毛,纤毛的摆动使胚胎在
受精膜内转动。

动物极细胞分泌孵化酶消化外面的受精膜,使胚胎能进入外界环境的过程就叫孵化。

17、细胞宗系:研究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一种方法。

螺旋状卵裂
所产生的卵裂球都十分有规律,每一个分裂球及其子代在不同动物中都位于相同的部位,发育的器官也是相同的。

因此,人们采用按分裂球的世代位置和特征给以系统的标号以表明其世属关系。

18、内细胞团:16个细胞中有1-2个细胞位于腔中的动物极端,以
后分裂为一团细胞,将来发育为胚胎。

19、胚泡:已中空,未着床前的哺乳动物囊胚。

20、滋养层细胞:包围在内细胞团外面的细胞,将来发育为辅助胚
胎发育的胚外结构——胚泡。

21、胚胎干细胞:内细胞团中每个分裂球均能产生身体中的任何细
胞类型。

当内细胞团被分离,并在一定条件下生长时,他们会在培养过程中保持为分化的特征,并持续不断地分裂,这样的细胞叫胚胎干细胞。

22、卵周质:果蝇受精卵中的合子核位于卵黄中央,胞质被挤在卵
黄与细胞膜之间成为卵周质。

23、活体质:受精后细胞核先在卵的中央分裂,产生由少量细胞质
包裹着的细胞核,这些细胞核及它们周围的细胞质团称为活体质。

24、细胞囊胚:在第十三次卵裂期,卵膜内陷于核之间并最终包围
每个核,把每个细胞核分割为单个细胞,这样就形成了细胞囊胚(属于表面囊胚)。

25、腔囊胚:均黄卵或少黄卵经过多次全裂和等裂,形成单细胞囊
胚壁的正腔囊胚。

(海胆)以及囊胚腔偏向动物极,全裂但不等裂,形成的囊胚壁由多层细胞构成,植物极细胞较大的偏腔囊胚(两栖类)。

26、盘状囊胚:由端黄卵盘状裂所形成的囊胚。

27、表面囊胚:囊胚壁由一层细胞组成,中间为卵黄,无囊胚腔(昆
虫)。

28、实心囊胚:分裂球排列紧密,中间无腔,或分裂初期有间隙,
以后被分裂球挤消失。

(螺旋式卵裂)
29、原肠胚:囊胚的细胞经过细胞迁移、重新排列和再组合,形成的
双胚层或三个胚层的胚胎。

30、原肠作用(形态发生):由囊胚形成原肠胚的细胞运动或迁移过
程。

31、发育命运图:通过活体染色技术,用无毒的染料,使胚胎局部
的染上颜色,以观察着色部位的迁移运动和发育命运。

将所观
察的结果绘制成的图即发育命运图。

32、胎盘:绒毛膜和子宫壁融合形成胎盘。

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
靠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

胎盘还会产生各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胚胎发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33、羊膜腔:由羊膜和上胚层围成的腔。

腔内液体为羊水。

34、胎盘屏障:在胎盘上有胎儿和母体两套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在正常妊娠期间,母血与子血分开,各不干扰,同时进行选择
性物质交换。

(母血在绒毛之间流动,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绒毛
膜可视为半透膜)。

35、形体模式:胚胎不但要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要由这些细
胞构成功能性的组织和器官并形成有序空间结构。

36、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
的过程。

37、副体节:指在原肠作用后的短暂时期内出现,由一系列中胚层
的加厚和外胚层沟分隔而形成的区域。

这些区域与基因活性区
域一致,但与后来幼虫和成虫的体节不一致,每一副体节包含
前一体节的后半部和后一体节的前半部。

38、同源异型转换:正确的结构长在错误的地方,同源异型选择者
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

二、填空题
1、发育的基本过程包括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又包括受精、卵裂、囊胚形成、原肠作用、胚层分化和器官形成。

2、完全卵裂包括辐射式卵裂(海胆、两栖动物)、螺旋式卵裂(蜗牛、环节动物、纽形纲动物、涡虫纲动物等)、两侧对称式卵裂(水螅)、旋转式卵裂(哺乳动物)。

不完全卵裂包括盘状卵裂(鸟类、鱼类)、表面卵裂(昆虫)。

3、发育的五种机制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图式形成、形态发生(原肠作用最为剧烈)、生长。

4、早期图式形成包括胚轴的形成、体节的形成、肢芽和器官原基的形成。

5、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最早试图解释发育问题。

6、两栖类和哺乳类原生殖细胞迁移随原肠作用的形态发生运动。

鸟类和爬行类的原生殖细胞主要借助血液循环进行迁移。

7、精子的发生在精细小管中进行。

包括五个发育阶段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母细胞生长期、成熟分裂期、精子形成期。

8、性索发育成为曲精小管,其管上皮细胞分化成支持细胞,起滋养和保护作用。

9、哺乳动物的单倍体精子细胞是圆形的、无鞭毛的。

10、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主要发生在双线期。

11、卵黄颗粒或卵黄小板产生于肝内。

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卵巢,经过卵泡细胞进入卵内。

血液中的卵黄前体是磷脂蛋白,称卵黄蛋白原。

12、卵子的发生在卵巢中进行。

包括三个阶段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

13、脊椎动物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两次停滞: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双线期,由激素作用如孕酮解除;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受精或人工激活卵可解除。

14、卵受精后恢复有丝分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增加,致使细胞静止因子活性消失,周期素被降解。

15、卵子代谢的激活通过受精。

16、卵子代谢激活早期应答在精卵接触后的几秒钟内,包括皮层反应、受精膜形成和一系列代谢反应的激活。

晚期应答在精卵接触后的几分钟内,包括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

17、受精作用的功能:将父母的基因遗传到后代;启动卵子细胞质的反应而使发育进行。

18、海洋生物进化出两种机制解决痉挛相遇和识别问题:一、物种
特异性的精子吸引机制(精子趋化性);二、物种特异性的精子活化机制(跨膜蛋白—精子活化肽)。

19、海胆阻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有两种卵细胞膜电位变化快速组织多精入卵、皮层颗粒反应慢速阻止多精入卵。

20、当精子入卵后,皮层颗粒膜与卵细胞膜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到细胞膜与卵黄膜蛋白纤维层的间隙中,有多种蛋白质:蛋白酶、粘多糖、过氧化物酶、透明素蛋白。

21、卵子通过分泌可溶性趋化分子吸引精子。

22、精子的顶体通过胞吐作用释放顶体内的酶(顶体反应)。

顶体反应的启动:精子质膜与卵子胶膜的接触而启动。

顶体反应包括两个方面:顶体膜与精子质膜的融合;顶体突起
海胆的顶体颗粒包括:水解酶、结合素。

23、精子结合到卵子的外膜上,即卵黄膜或透明带。

24、精子穿过卵子外膜的两种机制:由于顶体突起向前不断延伸,产生一种机械力,从而穿透卵黄膜;顶体突起的顶部含有消化酶,可消化卵黄膜。

25、精子入卵后通过去致密形成雄性原核。

26、哺乳动物真正的二倍体是出现在两细胞期。

27、已获能的精子用精液处理又可去获能,失去受精能力。

28、在非洲爪蟾中并不出现灰色新月。

29、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受精-卵裂-原肠形成-神经管形成-器官形成-发育成幼体。

30、卵裂的方向有:经线裂、纬线裂、表面裂。

31、海胆分裂第四次分裂动物极等裂、植物极不等裂。

囊胚期开始于128个细胞的胚胎,囊胚壁由单层细胞构成,细胞外有纤毛。

32、蛙囊胚腔的功能一、在原肠形成过程中,囊胚腔有利于细胞迁移。

二、能防止上下层细胞间过早的接触。

33、压缩是哺乳动物第一次分化的外部条件。

第一次分化是指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结合。

34、哺乳动物内细胞团的形成——位置决定论。

35、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基因敲除、构建转基因动物。

36、人工受精:治疗不孕症,保存和运输优良个体。

胚胎切割:用于繁殖优良家畜个体。

37、上胚层将形成胚胎本体;下胚层将产生胚外结构如:卵黄囊柄、连接卵黄和内胚层消化管的蒂。

38、表面卵裂经过十次分裂后,细胞核迁移至卵的四周,形成合胞体囊胚。

39、卵裂的调控机制包括:母源性调控、合子调控。

40、原肠胚的形成方式有:内陷、内卷、内移、分层、外包。

41、植物极板细胞内陷机制与加热双金属片发生弯曲的机制相似。

海胆囊胚的透明层分两层,外层为透明素蛋白,内层为fibropellin蛋白。

42、非洲爪蟾的中胚层主要来源于深层细胞,而外胚层和内胚层来
源于表层。

43、哺乳动物的原肠作用以原条的出现为标志。

44、原肠形成开始时,内细胞团分两层,上胚层的边沿部分向背部扩展,在背部愈合成羊膜卵囊。

下胚层的内细胞团分离出一层而衬在囊胚腔内,形成卵黄囊。

45、适应体内发育的胚外构造有部分上胚层、下胚层、滋养层。

46、绒毛膜和子宫壁融合形成胎盘。

胎膜包括羊膜(提供水环境)、绒毛膜(气体交换)、卵黄囊(输送营养)、尿囊(储尿)。

47、羊膜腔由上胚层和羊膜围成。

胚胎在羊水中发育。

48、在动物胚胎发育中,躯体模式是建立在一系列基因多层次、网络性的调控下完成的。

49、果蝇形体模式形成的三层次网络控制机制:决定体轴并诱导合子核基因表达的母体效应基因,包括影响前后极的基因,影响背腹极的基因;影响身体分节和各体节极性的基因;决定各体节形态特征发育的同源异形基因。

50、滋养层细胞合成mRNA,rRNA,甚至是完整的核糖体,并通过细胞间桥的胼合体,单向转运到卵母细胞里。

51、分节基因包括缺口基因、成对控制基因、体节控制基因。

52、同源异型选择者基因受缺口基因、成对控制基因调控。

同源异型基因的调控机制:自调控机制、相互调控机制、可能存在正向和负向调控机制。

53、神经管的形成:神经板——神经褶——神经管。

三、简答
1、列举模式生物及其优点。

无脊椎动物:
线虫a、易于养殖,成虫体长1mm,易于冷冻保存;b、性成熟周期短;
c、细胞数量少,谱系清楚;
d、易于诱变;
e、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

果蝇a、体积小,易于繁殖;b、产卵力强;c、性成熟周期短;d、易于遗传操作,如诱变;e、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

脊椎动物:
鱼类:斑马鱼a、体积小,易于饲养;b、产卵力强;c、易于遗传操作,如诱变;d、性成熟周期短;e、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f、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
两栖类:非洲爪蟾a、取卵方便,卵子和胚胎个体大,便于进行试验胚胎学的研究;b、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

不足之处:a、不易进行遗传操作;b、生命周期过长;c、是异源四倍体,很难进行基于突变试验。

哺乳类:小鼠a、哺乳动物模型;b、成熟的遗传操作技术;c、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

2、模式生物应该具备的特点。

一、其生理特征能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二、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
三、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

3、简述生殖细胞的发生。

一、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迁移到将形成性腺的生殖嵴中;
二、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三、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等事件。

4、简述两栖类、鸟类和爬行类、哺乳类原生殖细胞的迁移。

两栖类:植物极-囊胚腔底部分裂沟-原肠腔底部内胚层-背侧肠系-生殖嵴
哺乳类:外胚层-原条中胚层-尿囊/后肠-后肠-背肠系膜-生殖嵴
鸟类和爬行类:外胚层-生殖新月区-血岛-血循环-生殖原基
5、卵子的发生及卵子减数分裂的特点。

卵子的发生:
一、增殖期:通过有丝分裂是卵原细胞的数目迅速增殖的阶段;
二、生长期:卵母细胞合成和积累大量早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形态发生调控因子等成分,体积明显增加的时期;
三、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生长以后,在一些外部刺激因子如孕酮的作用下,接触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被抑制在前期I的状态,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成能受精能正常发育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卵子减数分裂的特点:
一、细胞质分配不均,极体只保留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持续时间一般很长,不同动物不一样,有的长达十几年;
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双线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发生两次抑制;
四、多数停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等待受精,受精后完成减数分
裂。

6、受精作用的过程。

一、精卵接触与识别,确保精子与卵子来自同一物种;
二、精子入卵的调节,避免多精入卵;
三、卵子的激活和调整和个体发育的启动;
四、精卵遗传物质的结合以形成合子。

7、精子的发生和卵子的发生的异同。

相同点:(1)、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使配子染色体半;(2)、都要经过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

不同点:(1)、精子发育过程中生长期不很明显,而卵子生长期特别长。

因此精子发育的结果是产生体积微小的精子,而卵子产生的结果是体型大的卵子;——生长期长短不同,导致体积不同。

(2)、精子发生速率比卵子快,,而且精原细胞可以在成熟期内不断增殖,所以成熟精子的数目远远超过成熟卵子的数目。

——发生速率不同,导致数目不同。

(3)、每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后变成四个大小相等的精子,而每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大的成熟卵子和三个体积小的不能受精的极体。

(4)、精子发生要经过变态期才能由精母细胞变为精子,卵子不需要。

(5)、精子发生过程中两次成熟分裂全部在精巢内进行,而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两个分裂可在卵巢内也可在卵巢外。

8、简述精卵结合过程。

一、卵子分泌可溶性趋化分子吸引精子;
二、精子的顶体通过胞吐作用释放顶体内的酶(顶体反应);
三、精子结合到卵子的外膜上,即透明带或卵黄膜;
四、精子穿过卵子外膜;
五、卵子与精子质膜的融合。

9、分别简述雄性原核和雌性原核的形成。

雄性原核的形成:一、精子核膜破裂、泡状化,使浓缩的染色质直接与卵子细胞质接触;二、精子染色质去致密;三、核膜重建形成雄原核。

雌性原核的形成:一、完成减数分裂后雌核的染色体分开;二、每条染色体被膜包裹,形成染色体小泡;三、染色体小泡相互靠近,合并而形成雌原核。

10、哺乳动物受精的特点。

(1)、在输卵管中进行;
(2)、精子离开卵巢时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3)、精子获能。

过程:首先去掉一些附在精子表面的蛋白质即抑制因素,然后使精子质膜表面的糖蛋白发生改变,从而为顶体反应做准备。

11、海胆的原肠形成。

一、植物极板细胞内陷;
二、原肠显著伸长;延伸发生过程中,组成原肠的细胞重新排列,大大减少了原肠周长内的细胞数量,使组织变细的同时向前延伸,称
集中延伸。

三、原肠延伸;由原肠顶部形成并停留在原肠顶部的次级间质细胞提供的张力完成。

12、两栖类原肠作用。

(1)、灰色新月区囊胚细胞内陷,细胞从胚孔背唇处卷入;
(2)、中胚层细胞依次从胚孔卷入囊胚腔内,并沿囊胚顶壁向内迁移,囊胚腔被挤压,卷入的细胞下方形成原肠。

(3)、更多的细胞通过背唇、侧唇、腹唇卷入胚胎内部,囊胚腔进一步被挤压,同时外胚层细胞向植物极迁移
(4)、除内胚层卵黄栓外,所有的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都进入胚胎内部,囊腔消失;
(5)、内胚层卷入胚胎内部,外胚层包围整个胚胎表面,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并在胚胎背部形成脊索。

13、鸟类的原肠作用。

(1)、原肠作用的开始以原条的发育为标志;
(2)、原条前端形成亨氏结;
(3)、预成内胚层取代了下胚层,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
14、哺乳动物原肠作用。

(1)、二胚层胚盘尾端中线处的上胚层细胞增生,在上下胚层之间形成一条纵行的原条;
(2)、原条头端膨大形成亨氏结,又称原结。

在原条背面中线也出现
一条浅沟,称原沟。

(3)、上胚层细胞增殖并通过原条在上下胚层之间向周边迁移。

三胚层胚盘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