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翅膀在诗词教学中飞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想象的翅膀在诗词教学中飞起来
摘要:针对当前中学诗词教学中存在“苦差事”现象,本文提出在诗词教学中贯穿想象力培养的方法:共同诵读引发想象,模糊描述展开想象,填补空白扩展想象,多方交流深化想象来引导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使诗词教学隽味深长、有滋有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中学诗词教学诵读想象力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侧面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缘于考试、升学的压力,诗词教学成了一件教师头疼,学生心烦的“苦差事”,原来应有的美感享受被枯燥无味的翻译讲解替代。
怎样才能使诗词教学美起来呢?我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学生进入诗境的领航人,要在诗词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让想象的翅膀在诗词教学中飞起来。
要在诗词教学中贯穿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想象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艾青说:“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想象而产生的。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同样诗歌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诗歌意境结构还是诗人情感都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从自身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到与诗人相沟通的目的。
”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这包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较高的审美能力,丰
富的文化底蕴等。
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尽早进入诗词情境之中,并且调动学生已有的想象储备,帮助学生扫清想象途中的障碍,让其享受到想象的美好与快乐。
一、创设情境,诵读诱想
《墨子·孟公》里有语:“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这说明了诵读在诗词学习中的重要性。
中学课文中所选的诗词篇章都是诗词中的经典,最宜于诵读吟咏,在熟读成诵中达到心灵的契合。
教师要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读、去感、去悟,并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感受诗境的目的。
诵读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师范读,首先教师要以其饱满的感情,饱含诗情的语调,丰富的表情,读出诗词的情景,带动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想象的思绪。
在范读《海燕》这一课时,教师要以充满战斗激情的语势,跳跃性的节奏感,还可以配以有号召力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出海燕的勇敢无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诗歌的基调。
如,男女生分读。
苏轼《赤壁怀古》可以让男生先读,用男声雄浑激越更能传达出这首词勃发昂扬的气势和意境,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在读中想象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是如何的少年得志,如何的意气风发。
二、模糊描述,精读展想
模糊美是诗歌艺术的一大特性,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可以突出诗中的主观情景,然而却大大限制了诗中模糊美意像的蕴含,束
缚了学生审美再创造,甚至还会给学生对诗歌模糊美意像的体验感悟制造“背景噪音”,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思。
既然是模糊美,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是模糊描述,不在于将诗词中的模糊美的意象讲得如何仔细透彻,表达得怎样明晰精确,而在于为学生对诗词模糊美的体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传虚成实,与作者发生感情上的共鸣和经验的交流,乃至补充、丰富和发展诗人的意象。
如在教学杜甫《登高》时,教师可以用低沉的语气来描述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境:“1200多年前,一个寒冷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秋风凛冽,万木凋零,树叶漫天飞舞,江水滚滚东流,空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步履蹒跚……”这样的描述将学生带到了杜甫客居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山、思念亲人的特殊意境中,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心灵。
三、填补空白,扩展想象
国画推崇“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诗词的含蓄隽永也在于诗留白处。
诗词中的“空白”,指的是诗人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所凝成的诗行中的令人回旋思索的“余地”。
诗词形象的内涵往往不是一目了然,而是恰到好处地留下艺术的空白。
言尽意远,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增加了诗词含蓄的美感。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我们可以抓住一个“绿”字,进行扩展想象、在那阳光明媚的春日,春风翩然而至,她用一双奇妙的手,给
万物披上了新的绿衣,使江南充满了春意盎然的生机。
四、多面交流,深化想象
审美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审美感受的多面交流,可将个体美感体验推向丰富化和强烈化。
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点评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体味的基础上发表体验感受,从而相互启发促进其对诗词意象、意境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有的学生用“《登高》是流浪者的心曲”来点评,有的则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来赏析《登高》,还有的则用散文的句式来描述诗歌的意境等等。
除了以上四方面想象力的培养,广大中学教师还可通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为其想象做准备、运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拓宽思路,不仅仅有利于诗词教学中想象的展开,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语文学科形象思维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