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
2007年04月
和谐世界理论,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指出了如何面对全球化挑战、管理全球化的思路
在过去的两年中(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中国对外政策与全球战略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是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对当今的国际局势、全球问题、人类命运和理想目标的基本判断与价值追求,它是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代表了中国全球战略的最新发展。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2005年4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亚非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
同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胡锦涛主席系统地阐述了“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和谐世界的理念表达了人类一个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充满风险、冲突和碎裂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尤其应当努力实现和平、安宁、公正、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国古代“天下大同”这一崇高理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发展,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所在,它所要达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
外交通常是内政的延伸。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构想,就是其关于和谐社会构想的继续。
国内社会的和谐与国际社会的和谐,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尽管内政与外交不可能完全等同,但两者之间在价值目标与政治逻辑方面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在中国政府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想中清楚地看到。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建立民主、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
正像和谐社会一样,理想的和谐世界
也应当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民主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宽容的世界、诚信的世界、合作的世界、互助的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和谐世界还应当有另一个内容,即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社会,使人类与地球和睦相处。
从“全球一家”和“人与自然一体”的高度,去自觉保护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使用全球资源,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永续发展。
中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的构想,也是基于其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这一判断有两个要点。
一是实现和谐世界依然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理想价值;二是国际社会在建设和谐世界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条件,建设和谐世界是可能的。
具体地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体内容。
人类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国家的利益更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命运日益具有共同性,因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同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利益的多元化、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样性趋势也同样在不断加深,因而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更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做到“和而不同”。
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全球战略
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确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不仅在从1949年到1978
年的近30年中得到了全面的执行,而且其中的许多重大原则和方针,至今仍然被中国政府所坚持,成为中国现行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原则和战略策略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立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积极态度等。
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许多方面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些改革措施甚至是针锋相对的。
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中国的国际战略领域。
首先,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对国际局势和时代性质的基本判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而这一判断成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两大支柱。
其次,中国对外政策的哲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
国现行国际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合作主义,以及“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原则。
由于哲学理念和对时代判断的不同,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外交战略与过去相比,表现出一系列的区别。
例如,从封闭政策转为开放政策;从斗争为主转为合作为主;从单赢策略转为共赢策略;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等等。
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沧桑巨变。
就中国自己而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传统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改革的意识形态取代了斗争的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就世界而言,冷战已经结束,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已不复存在,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这些变化,使中国目前面临的许多全球战略问题为改革开放前所不曾遇到,也为现行的对外战略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这些新的战略包括: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努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多极化格局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倡导和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行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
和谐外交与全球治理
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
它们都植根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都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都主张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各国的共同问题,都反对“美国治下的和平”而主张增强联合国的作用,都致力于确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据此,有中国学者认为,和谐世界理论实际上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指出了如何面对全球化挑战、管理全球化的思路。
它是关于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可以看作中国官方提出的“全球治理”版本。
和谐世界的思想比较集中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国际局势和全球治理的原则性立场,体现了中国在21世纪初的全球战略。
这种建立在和谐世界理念之上的全球战略,就是中国的和谐外交,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和谐外交致力于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具体地说,它要达到四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持久和平,即依靠和平与合作消除各国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战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努力消除暴力犯罪;二是实现世界的普遍繁荣,即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逐步消除南北差别,消灭贫困,增进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福利,使各国人民共同地享受人类文明的进步果实;三是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即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确立民主的、公正的、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确保国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四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即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等手段,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外交重视国际规制,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在维护全球安全和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认为,“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联合国宪章及联合国的相关决议,代表了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意志,是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秩序所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也是其他任何国际性规制所不可取代的,必须维护其权威性。
——和谐外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中国政府认为,各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发达国家和大国对世界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应当负起更大的责任。
中国政府特别强调联合国体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联合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任何未经联合国许可的行为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安理会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专门机构,其权威也应当得到切实的维护。
但是,联合国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提高效率,增强权威。
——和谐外交的重点领域:一是区域与全球安全,认为区域与全球安全是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没有区域安全和全球安全,和谐世界就无从谈起;二是国际合作,认为只有通过互利的合作,才能增进各国的共同利益,促进全球的普遍繁
荣;三是基本人权,认为维护和保障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基本人权,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应当为维护各国的基本人权尽最大努力;四是全球生态,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各国必须紧密合作,努力保护全球的生态、资源和物种;五是全球风险,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许多威胁国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风险已经带有全球性,各国应当联手遏制金融、疾病、通讯的全球性风险;六是跨国犯罪,认为恐怖、走私、贩毒等犯罪活动日益具有国际性,各国应当共同采取措施,防止这些跨国犯罪。
——和谐外交的主要策略可以概括为16个字: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
和谐外交主张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增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以便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
和谐外交主张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和谐外交力求减少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不同,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
双方暂时无法取得共识的问题,则采取搁置争议、着眼未来的方针;和谐外交承认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主张对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采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反对把自己的文明、价值和制度强制推行给其他国家。
关于“和谐世界”理念的几个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国际上推动建立“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前景的一个主张、一个理念。
一、“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是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
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无论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倡议,还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安全
观、新文明观等新主张,都是坚持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
“和谐世界”理念在新形势下总结了我国外交实践取得成效的经验,为我国外交政策注入了新因素,主要有:
1.更加清晰地申明我国对外战略的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以不同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明确申明我国对外战略要实现的目标,即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世界多极化,是一个共同安全、和谐合作,平等互利、普遍繁荣的新世界。
2.“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外交政策的升华。
“和谐世界”理念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复杂矛盾的基础上,丰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系统主张,包括了当前处理国家关系所要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倡导国家之间政治上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繁荣,文化上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安全上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3.更加强调国际“合作”的原则。
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应对全球性问题,没有各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和谐世界”理念顺应时代潮流,突出强调中国外交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寻求互利共赢。
二、“和谐世界”理念从新的国际政治视角,阐明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与霸权主义的行径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强权政治相对立,从我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倡导把握世界和平发展的机遇,建立一个致力于发展的平等、和谐的和平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世界人民都有权享有世界发展的成果。
“和谐世界”不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可实现。
建立“和谐世界”是当前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就要同破坏和平、阻碍发展的势力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
这将经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和”是在世界人民及不同国家根本利益之间求和谐。
主权国家之间,既要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也要尊重别国的国家利益,共同寻求利益的汇合点。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传统国家之间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寻找包容性的办法去化解矛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和争
端,团结和争取一切可以团结争取的力量,为消除不和谐因素共同作出努力,就能逐步推进“和谐世界”的建立。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要在“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协力构建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要和平就要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促发展就要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谋合作就要坚持包容精神,尊重世界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只要世界所有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能不断为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创造条件,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和谐世界”理念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是向世界申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立“和谐世界”。
目的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为人类共同进步作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贡献。
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注目,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人民币,约为2.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4位。
但人均却只有17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名之外。
中国人民需要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继续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争取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中国不仅一心一意发展自己,而且愿意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是各国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友好合作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