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浅基础 (史上最全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浅基设计内容
1)选择基础材料,类型,进行平面布置;
2)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深度;
3)确定地基承载力;
4)底面尺寸,变形稳定验算;
5)基础结构设计;
6)、绘图、施工说明。
浅基常规设计法
1)常规设计法,把上 部结构、地基、基 础三者分离开来, 分别对三者进行计 算。例框架结构图 2-1。
S G SGK Q1 SQ1K S 1.35S K
2.2
浅基础类型
扩展基础
2.2.1
扩展基础是把荷载侧向扩 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 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 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 图2-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 础。图2-3、图2-4
2.2.2
联合基础
相邻两柱距小或一柱在边 图2-5
2.4.3
地基变形验算
1、建筑物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 2、变形特征分四种: 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沉降值或基础沉降平均值 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量之差; 倾斜-倾斜方向两端点沉降差与其距离比值; 局部倾斜-在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 的比值。 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涉及许多因素:规范分析了国 内外各类建筑物的有关资料,提出了建筑物地基变 形的允许值,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形 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 用上要求确定。
许值。
SGK q1 SQ K SK
1
S G S GK Q1 S Q1K S 1.35S K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基础桩承台高度内力 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地基 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 平均值、特征值。抗剪取标准值、压缩取 平均值、荷载特征值。
5)基础埋深确定原则 a.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层,埋深由其它条件和最小 埋深确定。 b.自上而下都是软弱土层,不满足承载力变形要求, 则应采用连续基础、人工地基或深基础。小型a. c.上为软弱土层,下部为良好土层。持力层选择取 决于上部软弱土层厚度。〈2m就选下部良好土层 为持力层,较厚时按b处理。 d.上部为良好土层,下部为软弱土层。对低层建筑 宜选上层为持力层尽量浅埋、加大基底到软弱层 距离,应力扩散,需验算下弱层承载力。 e.当地基持力层倾斜时,同一建筑基础可以采用不 同埋深,由深到浅过渡。
2.3.5
场地环境条件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2.4.1
1)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 能力。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 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 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fak 表示是沉降变形的函数
2.4.2
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的确定
2.3.2
工程地质条件
1)持力层:直接承受基础的土层,其下的各土层称 为下卧层。 2)地基受力层:条基底面下深度3b,独基下1.5b, 且厚度不小于5m范围(沉降计算深度)。为满足 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基础应埋在良好的土层上, 在受力层内有下卧层时,下卧层承载力变形也应 满足要求。 3)良好土层:对小型建筑。粘土坚硬,硬塑,可塑 状态粘土层。中密(15<N<30)密实(N>30)状 态的砂土,碎石土及低、中压缩性土。 4)软弱土层,压缩系数高,软塑、流塑粘土,松散 状态砂土,未处理填土,高压缩性土层;
3)按规范承载力表确定
规范给出了按野外鉴别结果、室内物理、力学指标, 或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查取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的表格,求得fak。
N=μ-1.645σ
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试 验规范表格方法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应修正
f a f ak b b 3 d m d 0.5
sn 0.025 si
' ' i 1
n
c.计算地基变形最终沉降量为:
S
s
s
'
n p0 s i 1Esi
( z i ai z a
i 1
i 1
)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sn 0.025 si
' ' i 1
n
d.计算地基变形时,应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 其值按应力叠加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 e.当建筑物地下室基础埋置较深时,需要考虑 开控基坑地基的回弹。回弹变形量:
第2章 浅基础
本章教学目标 1 、掌握浅基础设计内容、方法、原则;了解浅基 础类型。 2、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确定;了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 3、了解地基变形、稳定性计算原则;熟练掌握基础 底面积的确定方法。 4、熟练掌握无筋扩展基础、墙下砼条形基础 、 柱 下砼独立基础 设计。 5、掌握联合基础设计;熟悉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树立同学工程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 E ( z a z a
c c c i 1 i i i 1 ci
n
p
i 1
)
f.在同一整体大面基础上建有多栋高、低建筑, 应该按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 行变形计算。
2.5
2.5.1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
1、按承载力计算底面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轴心荷载作用 Pk≤fa 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 平均压力。 Pk=(Fk+Gk)/A A=Fk/(fa-rGd+rwhw)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满足Pk≤fa,还应符合 pkmax ≤1.2fa
2.3.4
地基冻融条件
1)冻土:当地基土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 土中部分孔隙水将冻结形成冻土。由季节 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 2)冻胀现象:由细粒土组成,冻结前含水率 较高。冻结其地下水位低于冻结深度 1.5~2.0m,冻深处土成为冰晶体,未冻结 深度区自由水和结合水会不断地向冻结区 迁移、聚集,使晶体扩大,土发生膨胀、 隆起。导致建筑物开裂。 3)融陷:土层解冻,含水量增加,土体处于 饱和软化状态,承载力降低,建筑下陷, 称融陷。导致建筑物开裂。
3、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 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对于 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0.002 -0.003。对框架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 柱基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高层、高耸 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 均沉降量。 b. 必要时,需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 用期间地基变形值。 一般多层建筑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 砂土完成80%,低压缩性土50%-80%,中压 缩性土20%-50%,高压缩性土5%-20%。
浅基设计存在问题
1)满足了静力平衡条件,但忽略了三者变形 的连续性,地基础变形与沉降应相一致, 满足变形协调条件。 地基越软,计算与实际差距越大,合理分 析应满足静力平衡,变形两个条件,复杂 情况应采用上下结构相互作用。 2)常规法应满足下列条件:沉降较小或较均 匀,基础刚变较大;对连续基础荷载柱距 均匀。
k m
ck c cm
2)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载荷试验包括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 试验及螺旋板载荷试验。前者适用于浅基,后 二者适用于深基。 根据载荷试验成果p-s曲线确定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分二种情况。
a.对密实砂土、硬塑粘土等低压缩性土,由 强度安全控制,按规范规定以直线段末点 把对应的压力p1(比例界限荷载)作为承 载力特征值。对于呈脆性破坏的土,pl与 pu很近,pu∠2pl时,取pu/2作为特征值。 b.对松砂、填土、可塑粘土,由允许沉降量 控制。当压板面积为0.25--0.5平方米时, 规范规定可取沉降s=(0.01--0.015)b所对 应的荷载作为承载力特征值。此值不大于 最大加载量的一半。同一层土要有三个以 上试验点,当极差不超过平均值30%时取平 均值为fak。
2.2.3
柱下条基
地基较软弱,荷载分布不均,用扩展 基础可能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将一方 向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图2-6
2.2.4
交叉条形基础
两方调整不均沉降图。图2-7、2-8。
2.2.5
筏形基础
面积较大或使用要求抗弯刚度大,整体性好。
2.2.6
箱型基础
2.2.7
发挥抗压性能好特点
壳体基础
2.3
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指基础底面至地面(设计
地面)的距离。是基础设计重要一环,关
系到地基基础方案的优劣,造价的高低,
施工难易。
2.3.1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1)建筑物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 下设施,基础型式和构造,不宜小于0.5m;
2)高层建筑应满足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箱 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筏基、箱基不宜 小于建筑高度的1/15,桩筏或桩箱基础不宜 小于建筑高度的1/18—1/20; 3)作用在地基上荷载大小和性质。
fa=Mb Y b + Md Ym d + Mc Ck
c.按理论公式计算几点说明 a)影响最大的是抗剪强度指标的取值。应选择原状 土样以三轴压缩实验中的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每 层土实验数量不得少于6组。 b)地基承载力还与基础的大小、形状、埋深以及荷 载情况有关。对饱和软土当φk>0,增大b可提高 承载力。 c)与埋深d有关,但对实体基础,增加的承载力将 被基础和回填土重量的相应增加抵消。特别是饱 和土Md=1。 d)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e)内磨擦角标准值和粘聚力标准值。
2.5.2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 下式验算: z cz f az 基底处附加应力: b( p cd ) 条形基础 k
4)是否产生冻胀现象与下列因素有关。土粒 径大小,含水量多少,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5)规范把土冻胀性分类:不冻胀 、弱冻胀、 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 6)可冻胀土中最小埋深。 dmin = Zd – hmax Zd= Z0 Ψzs Ψzw Ψze (设计冻深) Z0—标标准冻深 hmax-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 Ψzs—土类别对冻深影响系数 Ψ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影响系数 ΨZe—环境对冻深影响系数
2.1.3 设计原则
1)对地基计算要求,基础设计分三个 等级:甲、乙、丙符合下列相应规定: a.所有基础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规定; b.甲、乙级基础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c.表2-2所列丙级可不做变形验算,但 属下列情况之一,仍作变形验算; d.对高层、高耸、挡土墙尚验算稳定性; e.基坑工程验算稳定; f.地下水较浅时进行抗浮验算。
2.1 概述
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 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 材料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常见基础有:浅基础、深基础、深浅结合 基础。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优点:便于施工,工期 短,造价低,如能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宜优先采用。 本章主要讨论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也适用 于人工地基。(但注意修正参数不同)
1)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2)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3)按规范承载力表确定 4) 按建筑经验确定
f a M b b M d m d M c ck
1)按土的拉剪强度指标确定
a.地基极限承载力
fa=Pu/K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K——安全系数K=2~3,取值与地基基础设
计等级、荷载的性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的可靠程度以及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b. 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
2)关于荷载取值规定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埋深时,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抗力采用特征值
Sk SGK SQ1K C 2 SQ2 K cn SQnK
SGK q1 SQ K SK 1
b.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上荷载效应按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不计入风、地震作用。限值为地基变形允
2.3.3
水文地质条件
a.基础应埋在地下水位以上,对底面低于地 下水位的基础,应考虑施工问题,地基保 护,基坈降水,是否产生流砂、管涌等现 象,对侵蚀性水,基础采用防蚀水泥。 b.设计时应考虑上浮托力,如地下室、地下 贮罐上浮,地下室防渗。 c.基坑,坑底土的总覆盖压力大于承压含水 层顶部静水压力 γh> γw · hw 土不被承压水冲破(即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