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思考.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摘要: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培养课程体系、供需之间以及双向选择原则等方面还存在矛盾,建议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对订单学生要建立选拔和淘汰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以行业为主导构建“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就业教育,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实践证明,依托相关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1]。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合作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方式,使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的得以实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于2014年5月与河北赛帝路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建“意尔康品牌管理干部班”。2014年6月从2012级营销策划专业学生中挑选学习成绩优秀,热爱零售行业工作,责任感强,敢于吃苦,耐挫折性强的学生若干名,经公司考核合格后,组成“意尔康品牌管理干部班”。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这一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订单班培养遇到了系列问题,引发对高职

院校实施订单培养中一些共性问题的思考。

一、高职院校在实施订单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一直加强专业建设,致力于课程体系改革,通过行业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就业岗位,每年召开企业专家论证会,对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力求打破学科体系痕迹,加大实训技能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但是,在与具体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时发现,修改后的课程体系仍然不能满足具体订单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在技能培养上和实训时间上,经常会发生冲突。例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与赛帝路商贸公司进行合作,学生经过三年培养,直接对接专卖店店长岗位,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实操技能,有的学生不能胜任专卖店店长工作。还有,企业销售分淡季和旺季,由于教学计划的原因,学生在销售旺季不能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因此,在和企业进行“订单式”合作培养时,首先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教学时间,解决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合作企业要求的问题。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订单培养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合作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企业经营状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盈利能力就强,此

时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数量更多的人才,这样“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岗位就能有保障。而一旦市场有变,企业经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往往就会缩减生产规模,这时所需人才数量就会减少,这样按“订单式”培养的岗位就缺乏保障,导致订单班学生就业出现问题。另外,即便企业经营不出现风险,一个学校与固定企业进行订单培养也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一家企业的用人需求总有限度。赛帝路商贸公司目前主要是经营“意尔康”皮鞋、皮具和运动服,目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石家庄市、保定市等地开设多家专卖店,专卖店店长整体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亟需提高水平或更换人员,所以,短时间内需要大量专卖店店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专卖店开设数量有一定限度,市场必然会趋于饱和,这对订单培养周期势必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学校与一家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的合作期限往往有限。

(三)双向选择的原则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目前,学生就业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订单式”培养一般都是以协议的形式将企业对毕业生的接收予以固定,协议的签订一般是在学生开始专业学习之前进行,体现了学生就业零距离的优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专业学习初期,由于学生对专业学习还不是很了解,同意与该企业签约,但是到了毕业和就业阶段,学生眼界扩大,有了新的就业目标,有的甚至找到了更加理想的就业企业而不愿意去订单企业就业,这就容易出现毁约现象,直接影响到订单协议的执行。近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就有几位订单班学生,在参加完系部组织的招聘会后,选择到其他企业就

业。甚至还有学生到订单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适应该企业的工作而选择离职,出现学生抛弃订单企业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制定“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除了要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外,还要考虑到本行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同时更要满足“订单式”工作岗位的需要,要有明确的岗位课程,保证学生能适应岗位要求,实现平稳过渡。但要注意订单培养不同于企业员工培训,设置课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有短期思维,更不能为迎合某一具体的企业需求,设置针对性过强的课程,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而适应力变差,以后转岗困难。在这方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针对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做了有益尝试,为了满足公司对“订单式”人才的要求,在2014年制定课程体系时,分别制定普高班和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步骤是:培养方案先由专业骨干教师和赛帝路商贸公司共同制订,重点突出岗位课程设置,然后,邀请系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业教育专家重点对培养方案中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人士共同商讨、论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这样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满足了订单培养的岗位要求,而且充分考虑了订单培养的教育属性,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二)对订单学生要建立选拔和淘汰机制,实现动态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学生的确定,要秉持“双向选择”原则。

要充分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合作企业,了解合作企业的文化和岗位职责。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与企业签订订单的学生名单,将愿意到企业,认同企业发展理念的学生补充进来。这样对订单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模式,才能确保订单培养方案的落实。另外,企业还可以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建立奖学金制度,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以增加合作企业的粘性,改变企业留不住学生的现象。

(三)以行业为主导构建“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不再像以前那样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而是在行业的大旗下展开有序的经济活动,政府部门也由过去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模式应当是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定位,加盟到当地区域内的行业中去[2]。在行业引导下,职业院校为提供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而存在,而不是为某一个企业培养人才。学生最终的就业安排都是在该行业中得以落实,从而降低由于单一合作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而导致订单协议无法执行的风险。目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营销策划专业正在积极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联系,并开始着手按照“大订单式”培养要求对原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实现“大订单式”培养计划,使订单培养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曹印革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