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货币政策
n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n 二、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n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 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n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区别:
q 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货币政策要通过利率变
短期 中期 长期
不计入但 影响GDP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二、自动稳定机制
n 自动稳定器
q 含义: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 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的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 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 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q 制度:
n
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经济波动使收入变动进
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是什么?
不同时期如何运用?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货币政策的作用分析
A图. 扩张政策
B图. 紧缩政策
r% IS
r1 r2
LM1
LM2 r% IS
r1
r2
LM1
LM2
Y1 Y2
y
Y1 Y2
y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n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 n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响社会总需求水平,是GDP的组成部分。
q 2、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 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 入转移到接受转移支付的人手中,对收入进行了重
新分配。是一种货币性支出,不算作GDP的组成部
分。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通过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影响消费,进而影响总需求。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y1
财政政策的 挤出效应
IS2 LM
y2 y3 y
n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 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四、财政政策效力分析—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
n 挤出效应大小经过两个作用过程:
n 1、收入↑→货币需求↑→r上升 n 2、 r上升→I↓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2020/11/27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学习目标
n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 分类
n 掌握自动稳定机制、挤出效应、古典区 域及流动性陷阱的政策含义
n 了解政策原理和政策规范的相关内容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r
LM
E
IS
O
y
n E点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点,市场自发调节无法实 现充分就业均衡;
动间接影响总需求。 q 财政政策计划的色彩浓一些,货币政策市场的色彩浓一些 (我国货币政策市场化进程)。
n 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q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经济 增长。 q 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提高利息率,抑制经济 过热。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1、货币政策的实施者: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中央银行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传导机制
n A:经济不景气或出现衰退→央行降低存
款准备金率→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货 币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刺激投资增加→ 经济恢复增长。
n B:经济高涨或出现过热→央行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 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增 长减缓。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利率或货币 供给量)
投资、消费 和净出口 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产出、就业、物价、
国际收支)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 给和利率的行为。
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q 较高的贴现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减 少货币供给。 q 较低的贴现率可以刺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增 加货币供给。
q 央行被动地等待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传导机制
n A:经济不景气或出现衰退→中央银行降低
贴现率→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市场利 率水平下降→刺激投资增加→经济恢复增长。
促进经济复苏
就业机会减少 人民收入及消费量减少 物价水平下跌
缓和第六经章济宏观过经济热政现策(1象) 与通涨压力
3.财政政策效果
n 财政政策效果: 变动政府收支, 使IS变动,对国 民收入变动产生 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货 币供给量不变,政府 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 入变动的倍数。
r% IS1 E1
n 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 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 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由于这种时滞的存在, 针对某一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政策措施到发挥作用时经济 形势已经改变,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n 2、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
2. 膨胀时的感性认识(紧缩性财政政策) (1)增税。压缩消费和投资。
(2)减少政府购买。降低总需求水平,减少经济中的 总产出。
(3)减少给私人企业的津贴。降低总需求水平,减少 消费和投资。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经济活动水平的高低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就业机会增加 人民收入及消费量增加 物价水平上升
消费和投资 可以减少
消费和投资 可以增加
减轻通货 膨胀程度
减轻经济 萧条程度
内在稳定器的局限性 是自发调节,可缓解经济过热或者过冷;但调节作用有限。 关键时期要靠财政、货币政策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三、 财政政策效果
1. 萧条时的感性认识(扩张性财政政策)
(1)减税。给个人和企业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刺激 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
n 公债数量既影响财政收入又影响货币数量。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政府支出
政府收入
政府 购买
军用品
办公用品
政府雇员 工资
公共工程 投资等
实质性 支出
计入并影 响GDP
政府 税收
财产税 所得税 流转税
计入并影 响GDP
政府转 移支付
社会福利 贫困救济 与补贴等
货币性 支出
不计入但 影响GDP
政府 国债
一、财政政策工具
n 3、政府收入——税收
q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据法律预先规 定的标准收取,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 个基本特征。
税收原则—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原则
横向公平原则:基本相同的人在纳税上也应相同。 纵向公平原则: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纳税待遇不同。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税收种类
n 按课税对象划分:
q 财产税:不动产(或土地/房屋)。遗产税含其中 q 所得税:个人/公司 对经济的影响大 q 流转税: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增值税含其 中
n 按征税比例划分:
q 累进税:税率是随着征税客体总量增加递增(直接税) q 累退税:税率是随着征税客体总量增加递减(间接税) q 比例税: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间接税)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4、国债
n 国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q 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q 短期债: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货币 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交易。利率较低。期限有 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 q 中长期债: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1年以 上5年以下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为长期债券。美 国长期债券最长为40年。中长期债券因时间长风 险大而利率较高。主要进入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市场)交易。
三、财政政策效力分析—极端情况
n A图不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有效;B图存在完 全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r%
A图
r%
LM B图
r2
LM
r1
IS1
IS2
IS1
IS2
y1
y2
y
y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四、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n 1、财政政策会遇到政策滞后问题。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 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
IS2
LM
E2
y1
y2 y3 y
财政政策效果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4.Leabharlann Baidu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当政府支出增加
时,IS曲线右移,
在没有货币市场的 情况下,经济中均
衡的产出增加为Y3,
但考虑到货币市场 的作用,经济中的 市场产出只能增加
到Y2,Y3Y2为挤出效
应。
r% IS1 △r
n 国家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改变IS、LM 曲线的位置,使E点移动到充分就业点。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第一节 财政政策
n 一、财政政策工具 n 二、自动稳定机制 n 三、财政政策效力分析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第一节 财政政策
n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改变自身的支出和收入来 调节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称为财 政政策。
n
n B:经济高涨或出现过热→中央银行提高贴
现率→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市场利率 水平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减缓。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n 3、变动准备率政策(Reserve Ratio Policy) n 法定准备金率(rd):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
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而使税收自动变动。
n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功能:随着经济波动自动
增减。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内在稳定器的机制
通货膨胀时期
居民和企业 收入增加
适用累进所得税率提高 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减少
企业和居民的 收入相对减少
经济萧条时期
居民和企业 收入减少
适用累进所得税率降低 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增加
企业和居民的 收入相对增加
传导机制
萧条
买进 债券
货币 投放
货币供 给增加
利率 下降
投资 增加
总需求 增加
膨胀
卖出 债券
货币 收缩
货币供 给减少
最灵活,央行使用最多
利率 上升
投资 减少
总需求 减少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n 2、再贴现贷款和再贴现率 n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或贴现
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q 再贴现率(Rediscount Rate)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给量 • 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
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 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 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 策中介目标。
宏观经 济波动
货币 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运用
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债 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 条件
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 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 加就业。
繁荣时期。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 出债券,提高存款准 备金率,提高再贴现 率,严格贴现条件
减少货币供给,遏制 总需求的作用,降低 通货膨胀率。
(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 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3)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扩大产品需求, 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 法,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促进生产。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三、 财政政策效果
q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收入 q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收入 n 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干扰市场机制作用,不 主动利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手段去影响经济活动。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
一、财政政策工具
n 政府财政的构成——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n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q 1、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 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支付政府雇员报酬、公共 项目工程支出。它形成实际购买需求,它的变动影
n 法定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
q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降低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 给量。 q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会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 给量。 q 是最强有力的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 q (为啥我国不强烈呢,许晓年说过因为中国的货 币市场的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准备金率的调整无 法反映到利率变动上,所以作用比第六章较宏观小经济,政策调(1) 节次数
n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
应。
n 正如之前分析的由于增加政府购买带来的总需求增加,货 币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的状况,同时 还有可能是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 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将投资转向国 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 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第地六章抵宏观消经济。政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