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性状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菌核病

黄瓜菌核病病蔓和病瓜

黄瓜菌核病病瓜上的菌核

【病害名称】:黄瓜菌核病

【症状特征】: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距地面5-30厘米发病最多,瓜被害脐部形成水浸状病斑,软腐,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菌核。茎部被害,开始产生退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幼苗发病时在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很快病斑绕茎一周,幼苗猝倒。

【发病规律】:真菌引起的病害,以菌核留在土里或夹在种子里越冬或越夏,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条件适宜时菌核产生子囊、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孢子侵染衰老的叶片或花瓣、柱头或幼瓜,田间带病的雄花落到健叶或茎上,又引起发病,如此重复侵染。但在连茬、茄茬或十字花科蔬菜茬地病重。

【防治措施】:以生态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该病流行。

1.农业防治。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5cm,将菌核埋人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

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

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3.种子和土壤消毒。定植前用50%异菌脲或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配成药土耙入土中,667平方米用药1kg对细土20kg拌匀;种子用 50%温水浸种10分钟,即可杀死菌核。

4.生态防治。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5.茎部涂抹防治。当菌核病感染茎部时可以用小刀将白色菌丝和腐烂组织刮掉,露出新组织,然后用多菌灵原药或异菌脲原药直接涂抹上去,当天控制病情发展,第二天便可治愈,只要病斑还未绕茎1周,用此法就可治好。菌核病感染茎部时前期不易发现,可在叶部发病后,利用中午高温光线强时,到棚中查找表现出萎蔫状的植株,便是感染了菌核病。

6.棚室或露地出现子囊盘时,采用烟雾或喷雾法防治。用10%腐霉利烟剂,每100立方米1次25~40g,熏1夜,隔8~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方法交替防治3~4次;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次1kg;或喷洒25%咪鲜胺乳油1000~ 1500倍液或35%多菌灵磺酸盐悬浮剂700倍液、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悬浮剂 800倍液,于盛花期喷雾,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L,隔8~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杀菌剂对成50倍液,涂抹在瓜蔓病部,不仅控制扩展,还有治疗作用。使用腐霉利的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