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中戚成林
自从《现代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被确定为扬州市级“十一五"课题以来,我们积极按照既定的研究方案展开工作,课题组成员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系统推进。

同时我们积极寻求德育处、心理研究中心的支持和参与,使实验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几年来,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
如果把班集体比作一个交响乐团,那么班主任就好比是交响乐团的指挥,一个技艺高超的指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乐手的激情、技巧,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共同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同样,只有具备了高超的领导艺术的班主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并围绕某一中心目标共同创良好班集体。

班级之成为集体,就不应是有一定数量的人组合成的简单的群体,它必须符合六个基本条件即: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健康的舆论,有效果良好的班集体建设活动,有自觉的集体纪律。

班集体建设中必备的基本条件与新的时代环境下的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对班主任提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现代:词典的解释是“现在这个时代”。

就教育而言,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注重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这样的教育追求,呼唤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创新和发展.
班级管理策略: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

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围绕某个中心,采取灵活的方法,凝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积极的小社会。

管理策略的有效使用,将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效度,提升班级管理的品质。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生理上发育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他们的心理也面临着重大转变,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面对一个个不稳定的生命个体,凝聚他们,构建现代班集体,需要特别的方法.本课题就是试图探究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班级管理策略。

现代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时代在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的技术手段也日益发展。

“现代”,是这个课题中的关键词,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试图从三个方面来体现本课题的特质:一是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管理媒介的创造性,改变单一的说教、训诫、命令的管理方式,丰富班级管理的载体;三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加强信息沟通的迅捷性、交互性,提高管理的效益.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了研究课题“现代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本课题旨在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究民主、和谐、基于网络、体现人文关怀的班级管理策略,努力使班级管理从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状态,向开放、多元、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

新的管理策略,将直面信息时代的一些机遇和挑战,增强初中班级管理的时代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为:(1)研究班级文化布置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发掘班级静态和动态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2)研究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和途
径;(3)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方式;(4)探索心理健康课这一特色课程在班级管理中辅助作用的发挥,(5)创新家校信息交流的方式,增强教育的合力。

三、课题立项以来的主要工作及研究过程
(一)建立网络,优化管理,保证课题实验落到实处
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起步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课题管理:首先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课题负责人戚成林担任组长,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为子课题负责人,并把研究工作向外辐射。

同时,我们借助课题负责人担任分管级部及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尽可能把实验举措向非实验班级推广,使实验阶段成果得以有效拓展。

其次,制定了严格的科研制度,包括对人员的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如课题沙龙研讨制度、课题理论学习制度等,并扎扎实实组织实施。

我们注意及时总结,在回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每学期的科研总结会和每阶段的阶段性总结,着眼于工作的提升和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2008年3月召开的宝应县教科研工作研讨会上,课题组作了2007年度研究工作的经验介绍,得到专家、同行们的肯定。

再次,科研资料的积累和规范的归档,便于我们回顾工作的进程,分析存在的问题。

学校设置了课题研究专柜,分类放置科研资料和科研书籍,实行规范化管理。

比如设置了情况分析、方案计划、学习材料、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总结体会、论文撰写、获奖证书等,项目清晰,装订整齐,便于查找.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坚持基本的实验方向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实验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二)加强学习,广辟渠道,丰富课题研究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国内外教育理论成果和最新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我们采取了自学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学习.我们在报刊杂志中精选与课题相关的班级管理论文等资料定期组织学习,为全体课题组成员购买了《人民教育·班主任工作专辑》、《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等优秀书刊,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沙龙活动,学习科研方法、班级管理理论,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融入到实践工作中,随着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学习内容,力求给老师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

我们还引导课题组成员不仅多读、多思、多实践,还要多总结、多练笔。

同时鼓励课题组成员走进网络世界,搜寻课题研究信息,许多教师积极登录翔宇教育集团、教育在线等网站论坛,参与争鸣,发表见解,提升自我。

我们还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同行互相学习,大力倡导年级组内班主任之间的互相学习,在争取德育处支持,开展精品班会课课堂教学观摩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围绕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三) 立足实践,深入探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且行且思
我们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班级管理实践紧紧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进行了一些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以“合作小组"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2、以“值日班长制度”为载体,开展自主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3、以《自主学习记载簿》,引导学生学会计划与反思,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家”文化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

5、积极搭建交流的平台,优化交流的渠道,提高交流的效率。

6、强化班级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困惑或障碍。

五、研究成效
(一)管理实践成果
我们所理解初中现代班级管理的基本特性主要是指民主性、独特性、交互性、开放性。

围绕这样的认识,我们经过近四年的探索,我们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的策略和模式,采取了一些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措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现简要汇报如下:
1、以“合作小组”建设为载体,落实扁平管理,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升.
形成这样的管理理念,是受了“扁平化管理"理论的启发。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传统的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扁平化管理模式,因减少了管理的层级,而大幅度降低了管理能量的衰减,在当代企业管理中被广泛运用。

传统的班级管理层级是:班主任--班长——班委会——(小组)-—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行动指令一般层级顶端的班主任、班长发出,其他的层级则以执行为主,出于一种被动状态,班级的活力得不到制度性保障。

而且,负责某一项管理的班干的管理范围都是直接面对班级所有学生,管理幅度大且得不到有效支持,难度和效果状况往往不容乐观。

而建立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则能改变这种状况。

其基本管理结构是:在班主任、班长的协调管理下,建立“组织执行”和“监督考核”双线管理模式.“组织执行”这条线,主要由科代表、合作小组组长构成,负责组织相应的活动,落实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工作要求。

“监督考核”这条线则由值日班长、文明监督员组成,负责对班级整体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组织执行”和“监督考核”均直接对班主任、班长负责.这样的管理,双线职责明确,且层级简化,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活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小组的建设。

小组建设分四步走.第一步,确定成员.班级一般分6至7个小组,每组6至8人,小组成员的确定,严格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可竞争性。

第二步,小组文化建设。

我们一般通过开展“小组建设手抄报比赛”来推进这项工作.手抄报必备栏目有小组名称及其阐释、小组组标及其阐释、小组宣言、组员介绍及分工等栏目,借助这些来促进小组精心构思、提炼自己的小组文化。

第三步,制定小组竞赛规则.规则一般包括总则、奖则、罚则等几方面内容,设计成绩、纪律、公益等项目内容。

第四步,开展小组周评比、月表彰活动,在适度竞争中不断强化小组意识、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也是一个职能齐备的微型班级,设立组长、副组长、科代表、纪律监督员等岗位,使小组成员人人有其责,增强对小组的归依感和在小组活动中的成就感,且很好地体现了班级管理民主性的现代特质。

“监督考核”组,由班长班委会成员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及5至6位值日班长构成,成员力求做到均衡来自各个小组,以保证其代表性。

值日班长对一天班级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和记载,及时处理或汇报偶发事件,并形成班级一日活动感言,于次日晨会时间宣读,表彰表现好、为班级同学作出贡献的同学,批评存在不足的同学或现象.我们在班主任当中推行值日班长记载簿信息及时处置制度,以保证值日班长的合理管理行为得到有效的支持,维护其必要的管理权威,从而保障管理的效能。

监督小组,不负责具体任务的组织工作,而是独立履行纪检、考评职能,“裁判员”“运动员”角色分类,公正性得到了保障,推动班级执行力的提升。

2、借鉴“项目管理”,合理分配班级事务,实行自能管理。

许多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安排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有焦头烂额之感。

而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元素的班级建制模式,便于借鉴“项目管理"模式,把班级事务合理安排好,并使学生在完成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意义感,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项目管理"原是企业现代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项目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能很好地完成常规工作和较繁杂的临时工作的安排。

在管理实践中,参加实验的班级班主任在学期初会把一学期的常规性工作罗列一个清单,发动合作小组认领(甚至是竞争)任务,做到一学期卫生值日、电器管理、黑板报更换、班会课策划等工作一次性安排到位,省心省力。

比如班级值日工作,实验班级(分六个小组)的安排往往是这样:周一至周五分别由一个小组负责一天的值日工作,第六个小组则专项负责一学期多媒体设备等电器的开关、图书角的卫生管理两项工作。

小组长会把本小组认领的任务进行二次分工并主导督促落实,由于任务清、考核易,班主任平时在这一块几乎不必操什么心.
遇有临时性的工作,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分解,面向小组进行项目招标,共同完成相关工作.比如,我校的红五月艺术节活动,每年项目都有所更新,但活动的项目总数基本维持在八项左右。

实验班级的班主任,会在学校的总体方案确定后,把相关项目分列为任务项面向小组招标,各小组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制定出初步的方案参加竞标.一旦竞标成功,该小组便负责对应活动的组织、训练、参赛等工作,同时该小组也会获得在全班内挑选特长生参与完成工作的权利。

由于各有责任主体,班主任不再担心工作头绪多而顾此失彼,而是稳坐中军帐协调、指挥、督查即可。

班主任的“懒”,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3、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积极、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育人。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等等。

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

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

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首先,我们特别重视班级“硬文化”建设。

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实验班级的“硬文化”建设分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两个方面。

“规定项目”主要有:前黑板上沿6-8字的班风建设目标及国旗图案,前黑板右侧百字班级宣言,定期更换黑板报,黑板报两侧墙报布置,图书角建设。

“自选项目”内容不限,各班级内容精彩纷呈:有的班级建立了“功勋栏”,让为班级争光的同学精彩亮相;有的班级开辟了“凡人慧语”栏目,展示同学自己关于生活和人生的精彩思考;大多数班级还充分利用背投屏保资源,动态展示班级倡导的行为规则(比如某班级展示了班级的“八荣八耻”);还有班级进行可课桌文化的精心布置,即顺应了中学生个性
展示的需要,又进行了积极的引导……我们还特别强调,班级的“硬文化"也应是一池活水,要定期不定期更新,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启迪.
其次,我们也重视班级“软文化”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

我们在实验班级倡导一条理念,所有班级规则的制定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学生中来,即是指制度的草拟、修订、表决均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的智慧。

到学生中去,是指规则的表现形式不一定是规范的公文式,可以是“每日十省”、“日镜日知"等较为活泼的形式,同时要在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同时,进行阶段性修订.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实验班级特别重视积极舆论氛围的营造,注重积极的“同辈文化"的教育价值的体现。

有的班级定期整理班级一周热点话题调查,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效果良好.我们还在实验班级推行“名言诵读”活动,班级学生轮流推荐,每节课开始时集体诵读,日日不辍,借此来给学生以启迪。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的关系.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1)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相容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要大度,有气量,能克己容人.汉代的刘向有个重要见解:君子欲和人,譬如水火不相能然,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

有些分歧是不能消除的,尖锐对立如同水火,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只鼎隔在其间,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作用,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么,势如水火的分歧也能调和。

(3)互利原则.互利和互助是紧密联系的,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互助互利,使双方都得到合理的、适度的利益或一定的精神满足。

基于此,我们特别强调实验班级的老师相互之间形成和谐、合作的工作关系,以积极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做到:不相互抱怨,多换位思考;不相互诋毁,多相互表扬;不文人相轻,多相互补台。

我们的倡议得到了老师们积极的相应,我校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教师人际关系,为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学校接待了数批上海、河南、湖北、南通等外校老师来访,我校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果.
4、建立多元交互的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多重交流的立体模式,使班级管理走出封闭的圈子,更好形成管理合力。

现代初中班级管理,必须走出封闭、单一、训诫的旧模式。

这是由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新要求决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拓宽了,加上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多种事物感兴趣并且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班主任如果还仅仅固守原有的一点知识,不拓宽知识面,任由学生自流,不加以引导,则师生之间的契合点将大大减少,教育的针对性也会大大减弱,与学生间的代沟会逐渐扩大。

班级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要求形成学生独立的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
家长寄语:女儿,我很欣慰你从我的失败中汲取到人生的教训和经验,如此早的觉悟,定能引导你走好求学的每一步。

但是,言易行难,希望你记得今日的反思,不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老师寄语:我相信你,胡×。

因为我虽不了解你父亲的人生经历,但我相信你的自我矫正能力。

加油!!!
尝试二:“班级札记”的编制和使用。

大多数实验班级,都重视“班级札记”的编制和使用。

“班级札记",是与《自主学习记载簿》相得益彰的信息交流载体:《自主学习记载簿》,多是学生个体信息的交流,而每两周一期的“班级札记”,则提供了班级学生群体的信息,为家长、学生更好地审视、评价个体提供了背景信息.
班级札记一般包括以下栏目:英雄榜(罗列两周班级、个人所取得的成绩)、监督台(指出班级、个人存在的不足)、记事簿(罗列学校、班级所开展的活动)、老班寄语(班主任点评两周班风、学风情况)、美文苑(选登文质兼美的感恩励志文章)、回音壁(由家长反馈阅读“班级札记”的感受).
尝试三:借助网络,构建便捷的交互平台。

现在的初中生可谓是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心存高远,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挑剔多、要求高,如果班主任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学生的需求,做工作仅凭传统的说教,教育常常会表现得苍白无力,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就很难得到落实,更别说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影响的久远性了。

如何发挥网络绿色环保、传输迅速、交流便捷的优势,是现代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一方面,实验班级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主要的方式有:
1、建立网站。

课题组成员徐连书老师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开辟了“班主任频道”和“家教指导”的两个专门栏目,这里成了他和学生、家长“无障碍沟通”的心灵家园。

比如,其“家教指导”就有以下内容:
[成长故事]《高三恋爱的男孩女孩快醒来!》……
[家有考生]《高考失败者的十大教训》《名师提醒:这8句话,考试前别对孩子讲》《中高考网上评卷考生注意事项》……
[成长故事]《清华大学学生给高中学生的忠告》《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说说我们90后》《俞敏洪谈奋斗:送给青年17条成功》……
2、设立公共邮箱。

许多班级都设置了班级管理的公共邮箱,要求每位同学以邮件交流信息,共享资源。

班主任也及时把班级管理的有关规程、过程资料等发往邮箱,供家长、学生及时掌握.
3、建立班级QQ群。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拥有自己的QQ号,使用比较频繁的有近三分之一。

堵,显然堵不住.疏,便是一个好的选择.部分实验班级,建立了自己的QQ群,班主任也以成员的身份加入。

在网络中,学习的环境与气氛是虚拟的,尽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
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育新政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的深度有待深化,课题成果的推广范围尚须扩大,我们在今后加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恳请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同仁多多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