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5篇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退缩、不畏惧,始终冲在战“役”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疫站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5篇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一
3月2日,艳阳高照。
转眼,唐山市首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出征已37天。
医疗队员近况如何?何时凯旋?带着这些家乡人关心、牵挂的问题,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唐山市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领队、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晓岚。
李晓岚带领的首批援助队员目前依然奋战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一线。
李晓岚视频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切都好,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她告诉记者,每天进入病房前,都要层层防护全副武装,6个小时值班下来,手被汗水泡肿了,脸颊留下凹陷压痕,全身汗水浸透。
尽管辛苦,但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战磨合,目前救治工作忙而有序,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患者情况越来越稳定,随着治愈出院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现在已是床等人。
医院的普通病房也由原来的3个病区合并成了2个,护理部还给重症科增加了人手,我们的压力大有缓解。
医疗物资供应基本有了保证。
”李晓岚说到这里,眼里流露出兴奋的光芒,她告诉记者,唐山医疗队队员之间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互相打气鼓劲。
提及在援助期间最担心的事情,李晓岚透露,就在前些天,武汉市第七医院还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其周围人都要做核酸检测。
“我们与感染医务人员一起共事,所以特别担心,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日子:首先要分析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感染。
再有,就是考虑在没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又是如何感染的?”李晓岚作为领队,还有着另外一份担心,就是说团队中还有“90后”年轻队员,如果真的发生感染,她们该如何承受?好在核酸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大家平安无事,警报解除,李晓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至今,李晓岚和队员们无一人感染。
“全国疫情防控出现向好趋势,估计何时能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回家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晓岚略加思索,给出的回答是:“现在正是把自己学科优势发挥出来的时候,疫情不退,我不退!我已请战,继续留在湖北坚持抗击疫情,直到战‘疫’取得最后的胜利!”
采访中,当记者告诉李晓岚,3月1日最新数据显示,唐山已经连续8天无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时,李晓岚非常高兴。
但也特别提醒,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
短短十几分钟的连线采访,记者感受到了唐山医疗队员在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那份坚定与执着、乐观与向上。
勇敢面对,不负春光。
让我们共同祝愿唐山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们平安顺利,期待他们早日凯旋!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二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
床垫非
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
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
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
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
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
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
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
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
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
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
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
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
”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
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
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
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
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
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三
李学勤,山东滨州民建直属六支部会员、副主任护师,是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最早一批的ICU护士,现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
她从医近30年,曾参与甲流、手足口病等传
染病救治工作,有着丰富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和医疗卫生管理经验。
李学勤参加山东省援湖北黄冈第十批医疗队,于2020年2月13日抵达湖北黄冈,现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民医院一线值守。
在日常工作中,李学勤细心严谨,有责任心,为护士们讲解传授护理知识十分有耐心;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专业医护技能无可挑剔,科室工作打理起来得心应手。
她曾在电梯间紧急救助一位晕倒的病人,展现了医护人员最美的姿态。
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山东省援鄂医疗救援队;她临危受命,担任起人民医院援鄂护士带队人的责任,即刻出发前往湖北省黄冈市;她身带腰伤,直到出征前还瞒着父亲;她就是这样,只要祖国需要,她就会主动站出来,巾帼不让须眉。
李学勤说,当看到日本捐助物资的外包装上写的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感触很深。
九州大地,鲁鄂一家人,虽隔山川江流,但却是同呼吸共命运。
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为人民抗疫,为祖国除疫,她义不容辞,也是身为医者的初心。
救助更多的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条路她坚守了近30年。
而民建会员的特殊身份,更让李学勤感到责任在肩,她表示,将践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誓言,将抗“疫”进行到底!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四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含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在内的国内各地医疗力量纷纷驰援武汉,展开了战“疫”大行动,当地群众也对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前往医疗搏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满是感激。
护理师、中共党员邓达丽是汕大医附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抵鄂开展工作后,武汉普通市民们对汕头医疗队发自内心的暖心细节,让她满是“感动和温暖”,这也是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
汕头援鄂抗疫医疗队表示,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邓达丽介绍,援鄂抗疫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和温暖。
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第二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
”
“我们入住的酒店前台有2、3个经理,100多人入住后,他们不辞辛苦,不断给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门锁、用电、清洁物品等各种出现的小问题,忙得像陀螺转,大堂经理下午接近2点了还没吃中午饭,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每次见到我们都给我们大大的微笑,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
你们辛苦了!’”邓达丽说道。
1月28日抵达汉口入住后当晚有些人因当地天气寒冷冻得无法入睡,一反映,有关部门立刻让人送了暖炉和电热毯,还给医疗队配了洗衣机用来清洗外套,种种举动让人暖心窝。
1月30日上午,医疗队员们到在家乐福超市在购买日常用品时,超市店员听到队员们聊天交谈得知是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后,对队员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来武汉支援,谢谢你们,如果你们需要配送我们可以帮你们送到居住的酒店。
”邓达丽称她听后随口感叹:“你们现在还有配送服务啊,真的很厉害呀。
”超市店员解释说:“超市目前是暂停配送了,但是你们来支援武汉,我们真的谢谢你们,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就配送上门,真的谢谢你们,你们温
暖了我们武汉人的心。
”
还有武汉市民自发捐赠生活用品的暖心行动,他们听说酒店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入住,担心医疗队员一路匆匆,没有时间也不熟悉当地路况,可能来不及去购买生活的塑料桶和脸盆,就掏钱购买后送到酒店,悄悄放下后就离开了。
另外,武汉市内的酒店还轮流热心援助医疗队的餐饮,爱心餐饮所附的便条写着:致敬可爱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拼尽全力守护这座城市,武汉加油!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五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
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
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
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
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
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
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
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
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
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
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
”沈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