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附剂

合集下载

活性炭脱硫剂

活性炭脱硫剂

活性炭脱硫剂简介活性炭脱硫剂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吸附剂,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气体。

活性炭脱硫剂具有高吸附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被广泛应用于煤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行业。

原理活性炭脱硫剂不同于常规的脱硫方法,如石灰石脱硫和湿法脱硫,其脱硫机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来降低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活性炭脱硫剂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结构,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

废气经过活性炭脱硫剂层时,有害气体分子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从而实现脱硫效果。

优点1.高吸附性能:活性炭脱硫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使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吸附性能。

2.良好的稳定性:活性炭脱硫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工作,并不易失活。

3.可再生性:活性炭脱硫剂通过热解或水洗等方法可进行再生,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

应用领域活性炭脱硫剂广泛应用于以下行业:•煤电厂:煤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通过使用活性炭脱硫剂,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保护环境。

•钢铁厂:钢铁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通过活性炭脱硫剂吸附CO,可降低废气浓度,保护工人健康。

•化工厂:化工厂废气中常含有各种有害气体,如硫化物和酚类化合物等。

使用活性炭脱硫剂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吸附并净化废气。

使用方法1.选择适当的活性炭脱硫剂型号:根据待处理废气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活性炭脱硫剂型号,包括吸附剂种类、孔径分布等。

2.设计脱硫设备:根据废气处理需求,设计相应的脱硫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层和废气流动控制装置等。

3.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脱硫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运行和维护: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更换活性炭脱硫剂,保证脱硫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效果。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目前,活性炭脱硫剂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脱硫剂参数

脱硫剂参数

脱硫剂参数1. 背景介绍脱硫剂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化学物质。

由于燃煤电厂排放的SO2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脱硫剂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脱硫剂参数以及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 脱硫剂参数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脱硫剂参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化学性质参数化学性质参数主要包括脱硫剂的酸解离常数、溶解度、反应速率等指标。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脱硫剂与SO2之间的反应过程和效果。

其中,酸解离常数越大,说明脱硫剂在水溶液中释放出更多的H+离子,有利于与SO2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2.2 物理性质参数物理性质参数主要包括脱硫剂的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等指标。

这些参数决定了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反应速率,进而影响脱硫效果。

一般来说,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的脱硫剂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与SO2的接触机会。

2.3 工艺操作参数工艺操作参数主要包括脱硫剂投加量、吸收液浓度、反应温度等指标。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脱硫剂与烟气之间的接触程度和反应速率。

适当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减少能耗和废水排放。

3. 脱硫剂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不同的脱硫剂参数对脱硫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1 脱硫剂酸解离常数酸解离常数越大,说明脱硫剂释放出更多H+离子,有利于与SO2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因此,选择酸解离常数较大的脱硫剂能够提高脱硫效果。

常见的脱硫剂如石灰石和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剂具有较高的酸解离常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

3.2 脱硫剂粒径和比表面积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的脱硫剂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与SO2的接触机会。

因此,选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脱硫剂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

目前常用的脱硫剂主要有喷雾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喷雾干法利用微细颗粒物吸附SO2,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3.3 脱硫剂投加量适量增加脱硫剂投加量可以增加与SO2接触机会,提高脱硫效率。

脱硫催化剂 脱硫剂

脱硫催化剂 脱硫剂

脱硫催化剂脱硫剂
脱硫催化剂和脱硫剂都是用于去除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的物质。

脱硫催化剂通常是指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在低温下促进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

这些催化剂通常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成分,它们能够提高硫化物的氧化速率,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而脱硫剂是指一类用于吸附或化学转化燃料中硫化物的物质,常见的脱硫剂包括石灰石、活性炭、氢氧化钠等。

这些脱硫剂可以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易挥发的硫酸盐或硫醇,从而防止硫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从使用角度来看,脱硫催化剂更多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脱硫设备,如燃煤锅炉、炼油装置等,而脱硫剂则更多用于燃料预处理,如在燃气、燃油中添加脱硫剂,以降低燃料中硫含量,减少燃烧产生的硫化物。

总的来说,脱硫催化剂和脱硫剂都是用于减少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排放,但其原理、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略有不同。


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催化吸附脱硫

催化吸附脱硫

催化吸附脱硫
催化吸附脱硫(CSS)是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其结合了催化氧化和活性吸附两个过程,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脱硫效果。

在该技术中,催化剂首先将废气中的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或亚硫酸盐,而后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将它们吸附并固定在吸附剂表面。

这一过程的主要反应包括:
1.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硫化物(如硫化氢)被氧化成硫酸盐或亚硫酸盐。

2.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吸附反应:被氧化后的硫酸盐或亚硫酸盐被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并固定在其表面。

CSS技术的优点包括:
1.高效:通过同时进行催化氧化和活性吸附两个过程,CSS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脱除废气中的硫化物。

2.环保:CSS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废气中的硫化物含量,而且可以将废气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如硫酸等)。

3.灵活性:CSS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含硫废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4.安全性:CSS技术使用的是非爆炸性催化剂和活性炭等吸附剂,因此可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践中,CSS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组合来实现更高效的脱硫效果。

例如,一些研究者已经成功地开发出基于活性炭和特定金属氧化物的CSS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较高的脱硫
率。

同时,通过调整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组成和结构,CSS技术的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能也可以得到优化和提高。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1. 简介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天然气中常常含有硫化氢等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天然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

2.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原理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对天然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吸附,并通过再生过程将吸附剂中的硫化物去除的一种脱硫技术。

具体的脱硫过程如下:•吸附:将含有硫化物的天然气通过脱硫装置,天然气中的硫化物被吸附剂上的活性位点吸附下来。

吸附剂通常采用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等材料。

•再生:吸附剂饱和后,进入再生阶段。

通过升温或吹气等手段,将吸附剂上的硫化物脱附下来,使吸附剂重新恢复吸附性能。

•循环:将再生过的吸附剂重新送入吸附阶段,继续对天然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吸附。

通过多次循环,可以实现对天然气中硫化物的高效去除。

3.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优势相比湿法脱硫技术,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适用范围广: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模和不同硫含量的天然气脱硫,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设备简单: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所需的设备相对简单,投资和运维成本较低。

•脱硫效率高: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脱硫效率,大部分硫化物可以被去除。

•废物处理方便: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产生的废物较少,易于处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在天然气脱硫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4.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的应用案例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案例一:美国天然气干法脱硫项目在美国,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加工和利用过程中。

通过采用先进的干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含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案例二:澳大利亚LNG项目在澳大利亚的一个LNG项目中,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成功应用于天然气的脱硫处理过程。

石油脱硫知识点

石油脱硫知识点

石油脱硫知识点石油脱硫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石油中的硫化物,以降低石油中的硫含量。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因为硫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

下面将介绍石油脱硫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脱硫方法:石油脱硫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催化脱硫。

物理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将硫化物吸附到其表面,例如使用活性炭进行脱硫。

化学吸收是通过溶剂将硫化物溶解,如使用苯胺溶液进行脱硫。

催化脱硫是通过催化剂催化硫化物的反应,例如使用氢气和催化剂进行脱硫。

2.常见脱硫剂:常见的物理吸附脱硫剂包括活性炭、沸石等。

化学吸收脱硫剂包括苯胺、二乙胺等。

催化脱硫剂包括氢气和不同的催化剂,如钴钼催化剂、镍钼催化剂等。

3.脱硫工艺流程:石油脱硫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前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前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石油中的固体杂质。

主处理是将石油与脱硫剂接触,去除其中的硫化物。

后处理则是对脱硫后的产物进行处理,如去除脱硫剂残留物等。

4.脱硫效率:脱硫效率是评价脱硫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脱硫后石油中硫的含量。

脱硫效率越高,表示脱硫工艺越好。

脱硫效率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工业生产中的监测来确定。

5.脱硫催化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于脱硫工艺的成功至关重要。

催化剂的选择应考虑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成本等因素。

不同的石油组分可能需要不同的催化剂,因此在选择催化剂时需要考虑到石油的特性。

6.脱硫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脱硫工艺经常需要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标包括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催化剂的消耗等。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改进催化剂、优化催化剂的使用等方式可以实现脱硫工艺的优化。

总结:石油脱硫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可以降低石油中的硫含量,减少环境污染。

脱硫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催化脱硫。

选择合适的脱硫剂和催化剂,并优化脱硫工艺,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石油脱硫工艺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脱硫催化剂的成分

脱硫催化剂的成分

脱硫催化剂的成分
脱硫催化剂的成分是指用于气体中二氧化硫(SO2)转化为硫三氧化物(SO3)的化学
材料。

经过SO3转化后,硫三氧化物可以被水捕捉并沉淀出来,从而减少环境中SO2的排放。

目前脱硫催化剂的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活性炭:活性炭作为脱硫催化剂的一种重要成分,主要作用是吸附二氧化硫并将
其转化为硫化物。

同时,活性炭还可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净化环境空气。

2. 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包括钯、铜、银等金属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二氧化
硫的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硫三氧化物。

此外,金属催化剂还可以增强脱硫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其脱硫效率。

3. 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载体材料,可以用于支撑金属催化剂。

在脱硫催化
剂中,氧化铝的作用是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硫化钠:硫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脱硫剂,可以用于直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化物。

在脱硫催化剂中,硫化钠主要作为辅助剂使用,可以增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脱硫催化剂的成分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
脱硫催化剂的成分也会根据不同的处理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脱硫效
果。

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硅酸盐学报・ 396 ・2013年DOI:10.7521/j.issn.0454–5648.2013.03.21 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郑跃国,谢继铃,李燕峰,洪明珠,罗鹏,于岩(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摘要:以钢铁冶炼厂干法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渣为吸附主原料制备了除铜吸附材料。

探讨了吸附剂样品对含铜废水中Cu2+吸附效果;用3种动力学经验方程和两种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表征。

结果表明:Cu2+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为8~9,吸附时间为1.5h以内。

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吸附剂样品对废液中Cu2+吸附的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并不是单层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过程。

关键词:干法脱硫渣;铜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中图分类号:TB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3)03–0396–06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Desulfurization Slag Adsorbent for Copper (Ⅱ)ZHENG Yueguo,XIE Jiling,LI Yanfeng,HONG Mingzhu,LUO Peng,YU Yan(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Abstract: The desulfurization slag produced from steel smelting plant dur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was used as main raw materials to prepare copper (Ⅱ) (Cu2+) adsorbent. The adsorption effect of the adsorbent samples for Cu2+ ions in wastewater con-taining copper (Ⅱ) was discussed. Three adsorption empirical kinetics equations and two thermodynamics equation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H value for Cu2+ removal is 8 to 9 and absorption time is 1.5h.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could be best described by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wherea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Freundlich equation. The desulphurization slag adsorbent to Cu (Ⅱ) adsorption is not a single-layer adsorption, and exist physical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process.Key words: desulfurization slag; copper (Ⅱ) absorption; kinetics; thermodynamics水体中的Cu2+很难被微生物分解,容易在人体内富积,并进一步转化为更具毒性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致使人体组织过氧化进而产生病变。

脱硫吸附剂与吸附脱硫技术

脱硫吸附剂与吸附脱硫技术
水平 。
罗国华 等对 X, M, S 一5及 Sl ai Y, Z M ic le一1 i t 沸 石分 子筛 选择 吸 附焦化 苯 中噻 吩的性 能进行 了考 察 [ 。张晓静 等 用 国 产 1 X 分 子 筛 将 硫 质 量 分 数 1 ] 3 为 1 2  ̄/ 0/ g的催化 裂 化 汽油 全 馏 分 分 割成 轻 、 2 g 重 馏 分后 , 重馏 分进 行吸 附脱硫 , 对 再将 脱 硫后 的重馏 分 与未 精 制 的 轻 馏 分 混 兑 , 到 硫 质 量 分 数 低 于 得 50 / 0 g g的产 品L 。 2 j
Mih i等 将一 些 经 酸 活化 处 理 后 的 天然 蒙 脱 k al
土、 斑脱 土 等 固体 材 料 用 于 吸 附油 品 中的 乙硫 醇 和
gr s es
吸附脱 硫 因其 简 便 、 速 的 特 点受 到人 们 普 遍 迅
关注 , 成为 近年 来 发 展 较快 的脱 硫 技 术 之 一 。吸 附 脱硫 技术最 早 被应 用 到 原 料气 脱 硫 , 料 气 中低 浓 原 度 的硫化 物精 脱 经 常采 用 吸 附 脱硫 技术 。 目前 , 吸 附脱 硫技术 在燃 料 油 脱 硫 中应 用 较 好 , 燃 料 油 低 在 硫化 技术 中具 有 良好 的发 展前 景 。 脱 硫 吸附剂 的性 能是 决定 吸 附脱 硫 技术水 平 高 低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影响脱 硫 吸 附剂性 能 的主要 因 素 包括脱 硫 吸 附剂 材 料 的选 择 及 吸 附 材 料 的 利 用
Ab t a t s r c :Th r g e s o d o b n g n t ra sa d a s r t n t c n l g e o e v n u f e e p o r s fa s r i g a e tma e i l n d o p i e h o o is f rr mo i g s l d s o i f o r w a n u lo l th me a d a r a sr v e d Th d o b n g n s s c s mo e u a iv s r m a g s a d f e i a o n b o d i e i we . e a s r i g a e t u h a lc l rs e e , me a x d s c i e c r o s t . f rs l d s r mo a r r s n e . Th e h n s a d t c n l g e f t l i e ,a tv a b n ,e c o u f e e v l e p e e t d o i a e m c a im n e h o o is o p y ia d o p i n,a tv d o p i n a d s l c i e a s r t n f r r m o i g s li e r m u lo l r i — h sc l s r t a o c i e a s r t n e e t d o p i o e v n u fd s f o f e i a e d s o v o c se u s d,r s e tv l . e p c i e y Ke r s y wo d :Ad o b n g n sf rs l d sr m o a ;Ad o p i n t c n l g e o u fd sr mo a ;P o s r i g a e t o u f e e v l i s r to e h o o i sf rs li e e v l r —

吸附剂的选择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吸附剂的选择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原 有 的 基 础 上 挖 掘 出有 效 的 规 律 可 以 影 响 石 分 子 筛 、 性 炭 ( 活 AC) 、v—A10 、 i 基 硫 醚一正 己烷 溶 液 的 脱 除 状 况 下 进行 分 S/ 2
表 1
吸 附 后 溶 液 中 浓 度 )
HY
Na Y
脱硫率( %)
T左右 , v—A , 在 2 0 而 1 , 3 ℃ O 以 后 的 脱 附 峰 很 小 。 于 样 品的 酸性 , 据 对 根
样 品 在 不 同温 度 下 脱 附 峰 的 峰 面 积 可对 比 出 样 品 不 同 强 度 的 酸 量 。 了 进 一 步 分 析 为
图1
吸 附 剂 的 那 一 部 分酸 性 对 吸 附 有着 较 大 的
作 用 , 吸 附 剂 的脱 附 温 度 和 酸 强 度 进 行 把
对 照 , 分 子 筛 和 v—A , 位 按 脱 附 温 将 l0 酸
度 范 围进 行 积分 , 划 分 为 五 个 区 间 , 别 可 分
为 1 0 2 0℃ 、 0 2 ~ 0 2 0~ 3 0℃ 、 0 O 3 0~4 0 、 0 ℃
工 业 技 术
SlC &T H LG CNE E N OY。 E CO
匿圆
吸 附 剂 的 选 择 对 脱 硫 效 果 的影 响
胡 玲 俐 ( 安徽 省安庆 市 皖西南产 品 质量 监 督检验 中心 安 徽安庆 2 6 0 ) 4 0 3

¨ O
摘 要: 油品 中的含硫化合 物的各种 危害 已被人 们 目前 高度 的重视 , 在许 多脱硫 方 法中, 其吸 附法根 据 自身的优 点进 而成 为 了当前研 究脱 硫 的 热点 。 优 点是 脱硫 效果 强 , 资成本低 , 其 投 对环境 造 成污 染 少, 脱硫 条件温 和 以及其操 作 费用比 较低 。 关键 词 : 附剂 脱硫 酸 性 吸 中图 分 类 号 : Q 2 T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2 3 9 ( 0 2 0 ( 一0 9 -0 1 7 - 7 12 1 ) 7 c 0 3 2 ) 吸 附 脱 硫 就 是 想 从 油 品 中 脱 除 含 s、

微晶吸附精脱硫原理

微晶吸附精脱硫原理

微晶吸附精脱硫原理
微晶吸附是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微晶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孔隙结构,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将气体中的硫化物物质去除。

微晶吸附脱硫的过程如下:
1. 吸附剂选择:选择适合的微晶材料作为吸附剂,常用的微晶材料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

2. 吸附:将含有硫化物的气体通过吸附床,床内的微晶吸附剂能够吸附气体中的硫化物分子。

吸附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吸附硫化物分子来实现的。

3. 饱和: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剂上的吸附位点逐渐饱和,即吸附剂上的硫化物分子数逐渐增加,直到达到一定的吸附容量。

4. 再生:吸附剂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操作以将吸附的硫化物分子去除。

常用的再生方法包括热解、蒸汽再生等。

在再生过程中,吸附剂中的硫化物分子会解吸并释放出来。

微晶吸附精脱硫原理是通过吸附作用将气体中的硫化物去除,能够高效地降低气体中硫化物的浓度。

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脱氮吸附剂的催化裂化微反活性

烟气脱硫、脱氮吸附剂的催化裂化微反活性

2 2 微型 固定 床反应 活性 测定 试验 .
按 照 微 反 评 价 方 法 Q~ H3 9 9 ~ 2 O S 4 0 1 O 6对 经 过 硫 、 吸 附 操 作 后 催 化 剂 MM D 3 和 ML 一0 ’ 氮 ’ C 5 0 的 催 化 裂 化 微 反 活 性 ( l) 行 表 征 , 与 相 应 的 MA 进 并 新 鲜剂 进行 对 比。反应 条 件 : 油 比 32 常压 , 剂 ., 反 应 温 度 4 0℃ , 应 时 间 7 , 气 为 氮 气 。 原 料 6 反 0s 载
产生 , 排放 源 主要 为 燃 煤 锅 炉 、 车 尾 气 、 油 企 汽 炼
业 等 , 炼 油 企 业 中则 以 催 化 裂 化 装 置 ( C U) 而 F C 的 再 生 烟 气 排 放 最 为 突 出 , 占 炼 油 厂 总 污 染 气 体 约
排放 的 5 口 。开 发 控 制 F C 烟 气 中 S 0 ] C U O 和
NO 脱 除过程 不 同 , 献 [ ] 道 了干 法 同时脱 除 文 4报
催化 裂 化 烟 气 中 S NO 的技 术 , 技 术 采 用 O 和 该 循环 流化床 吸 附一 附 剂 可 经 独 立 的 再 生 单 元 后 回 到 吸 附 运 单 元 , 可 直 接 补 人 F C 系 统 ; 附 剂 最 终 全 部 也 C U 吸 进 入 F C 系 统 ; 附 剂 上 的 硫 化 物 和 氮 化 物 分 C U 吸 别 被 还 原 为 H。 S并 加 以 利 用 , 以 N。 式 无 害 排 或 形 放 ; 气 携带 的粉 尘 可 以采 用 常 规 除尘 方 式 脱 除 。 烟 此 过 程 立 足 F C 自 身 , 用 了 F C 催 化 剂 在 C U 利 C 2 0 ℃ 左 右 的 吸 附 能 力 , 改 动 现 有 的 烟 气 能 量 利 0 不 用 流 程 , 外 排 二 次 污 染 物 , 据 需 要 可 以 维 持 不 根 S 的 脱 除 率 大 于 9 和 N O 的 脱 除 率 大 于 7 , 现 烟 气 达 标 排 放 。 针 对 上 述 过 程 , 0 实 文 献 E ] F C催 化 剂 作 为 吸 附 剂 的 性 能 和 吸 附 机 5对 C 理 进 行 了 探 讨 。 本 课 题 对 经 过 烟 气 吸 附 运 转 的

脱硫剂的用途

脱硫剂的用途

脱硫剂是以活性氧化铁为主要活性组份,添加其它促进剂加工而成的高效气体净化剂。

在20℃~100℃之间,对硫化氢有很高的脱除性能,对硫醇类有机硫和大部分氮氧化物也有一定脱除效果。

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硫剂。

采用最多的是廉价的石灰、石灰石和用石灰质药剂配制的碱性溶液。

脱硫剂能吸收烟气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固定在燃料渣内。

化工厂、冶炼厂等常采用碳酸钠、碱性硫酸铝等溶液作为脱硫剂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可解吸回收利用。

种混合溶液脱硫剂具有表面活性,催化氧化,可以性促进SO2的直接反应,加速CaCO3的溶解,促进CaSO3迅速氧化成CaSO4,强化CaSO4的沉淀,降低液气比,减少钙硫比,减少水分的蒸发。

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增加,高于设计值时,吸收塔反应池内PH值降低,需要更大的Ca/S比时,在吸收塔反应池容积不需扩大的情况下,CaCO3能够快速溶解,增加钙离子浓度,保持浆液PH值在正常范围,对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延长工作段浆液的运行时间,减少配浆次数,可使设备结垢明显减少,垢层变薄,停机后用水冲洗,垢层容易脱落。

对脱硫系统结垢起分散性和活动性,减少结垢的淤积,减少浆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对脱硫设备中各种材质的腐蚀、结垢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碳钢减少最多,腐蚀、结垢速率分别可减少74%和79%,聚氯乙烯可减少48%和55%。

脱硫剂的加入,可起到阻垢防腐缓蚀的作用,减少脱硫喷嘴的堵塞、结垢、腐蚀、磨损,减少浆液循环泵及叶轮的结垢、腐蚀、磨损,减少脱硫系统中备品备件维修和更换。

拓宽脱硫材料的选择范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不同的工况下可减少和停用浆液循环泵及氧化风机,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费用,适合煤中的含硫量变化,及适用高硫煤。

在烟气脱硫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优势,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原理是将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化学吸附到脱硫剂的小孔中,改变其化学组成从而净化气体。

当脱硫剂达到饱和后,即其不再具有脱硫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如采用水蒸汽进行汽提再生。

H2S脱除技术方案

H2S脱除技术方案

H2S脱除技术方案H2S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常在石油、煤气、化肥等工业生产中产生。

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脱除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H2S脱除技术方案。

1.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一种利用吸附剂,通过表面吸附H2S的方法进行脱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

该方法适用于H2S浓度较低的气体,并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2.化学吸收化学吸收是利用吸收剂与H2S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易挥发的物质进行脱除。

常用的吸收剂有三氧化硫(S03)、氨水和碱性溶液。

该方法适用于酸性气体中H2S浓度较高的情况。

3.生物脱硫生物脱硫是利用硫氧化细菌将H2S氧化为硫酸盐,从而实现脱硫的过程。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天然气净化以及市政污水处理等领域。

生物脱硫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副产物少等优点,但对操作条件和菌株选择有较高的要求。

4.氧化脱除氧化脱除是通过将H2S氧化为硫酸盐,从而实现脱除的方法。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过氧化物和高价态铁等。

该方法适用于H2S浓度较高的气体脱除,但氧化剂的使用需要谨慎,以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5.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特殊选择性膜对气体进行分离和脱除的技术。

常见的膜材料有聚酰胺膜、石墨烯膜和聚合物膜等。

该方法具有脱除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膜组件设计需要仔细考虑。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H2S脱除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技术手段进行脱除。

例如,电学氧化还原、物理冷凝和化学热反应等。

此外,根据H2S产生的源头和脱除的目的,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脱除设备,如吸附器、洗涤塔、反应器和过滤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脱除技术方案时,需要根据H2S浓度、气体成分、操作条件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为了保证脱除效果和操作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硫化氢吸附剂

硫化氢吸附剂

采用强度高、孔隙(特别是中孔)发达的优质活性炭为载体的硫化氢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其在脱硫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硫化氢吸附剂哪家好?您可以选择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硫化氢吸附剂比表面积在1100m2/g以上,并负载多种活性组分及助催化剂,脱硫效果大大提高,单程工作硫容在40~50%,居国内较高水平。

广泛应用于煤气、天然气、合成气、变换气、炼厂干气、液化气、汽油、丙烯、沼气、食品级CO2等工业气体及废气中的气体脱硫。

主要特点如下:1 反应速度快该脱硫剂使用空速为1000~3000h-1,穿透空速达6000h-1,比普通氧化铁使用空速(300h-1)高2~3倍。

2 工作硫容大在空速1000h-1、常压、水饱和、进口H2S达1%,TCT-103高效脱硫剂的一次性穿透硫容高达25%。

3 强度高、耐水性好水煮2h或浸泡30天不粉化,强度不变;12MPa压力下急骤充压、卸压,进行100次冲击试验后,强度也无变化。

4 适用温度范围广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100℃温度范围内,TCT-103高效脱硫剂的硫容无明显变化。

5 可在无O2或高CO2气氛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无O2或98%的CO2气中,TCT-103高效脱硫剂的硫容无明显影响。

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是原上海摩力克分子筛有限公司直属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于生产量扩增,本公司在安徽合肥空港寿县新桥产业园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000吨分子筛、1500吨活性氧化铝生产线各一条。

产品系列化、经营多元化,这些都是企业的发展方针,而OEM----更是公司多年的经营模式,并且得到广泛好评。

我们的用户涉及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空调、电子仪表等行业,我们的客户群不仅是在国内而且遍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与我们真诚合作。

我们将以精美的产品、可靠的技术、精益求精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脱硫吸附剂与吸附脱硫技术

脱硫吸附剂与吸附脱硫技术

罗 国华等 对 X、 M、 S 一5 Slai - 1沸 Y、 Z M 、icle i t 石分 子筛 选 择 吸 附 焦 化苯 中噻 吩 的 性 能进 行 了考 察叫 。张 晓静 等 用 国产 1X 分 子 筛 将 硫 质 量 分 数 3
维普资讯
・2 ・ 0
面 积而不 是稀 土含量 。
研 究证 明 , 经过 不 同阳离 子 交换 处理 的分 子筛
在 相 同离子交换 度 和 吸 附条 件 下 , 吸 附能 力 也不 硫
索 包括 脱硫 吸 附剂 材料 的选择 及 吸附材 料 的利 用水
平。
同[ 。研 究发现 , 5 ] 各种 改性 x型 分 子筛 从正 癸 烷 中
mg g的硫容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早时期就被用于脱除硫化氢, 2 世纪 6 年代人 到 O O
们开 始利 用分子 筛 选 择性 脱 除 烃类 中 的硫 醇 、 醚 硫
等有 机硫 。
20 年 美 国密歇根 大学 Yag等人 先用离 子交 03 n 换法 制备 C +()Y型分 子筛 , u 1 然后 加热到 4 0℃ , 5 得 到 C 。 1 型分子 筛 , 其应 用 于 常温 常 压下 u+()Y 将 吸 附柴油 中的硫 。结 果 表 明 , 过 7键 配 位 作用 通 c 的吸 附 , 可将柴 油 中硫质量 浓度 从 4 0 0 降 到 2 3 ×1 ×1 以下 , 时 每 克 吸附 剂 能 处 理 3 m 品 , O 同 8c 油
吸 附正辛基硫 醇 的能力 为 : > Mg > C X C X HX X a> o
> Na X> Ni X> Ag X> Cu 。 X
1 脱 硫 吸附剂 材料 的选择 和利 用

常用干法脱硫的方法

常用干法脱硫的方法

常用干法脱硫的方法
1. 燃烧脱硫法:将含硫燃料燃烧成SO2,再用吸收剂吸收掉SO2,常用吸收剂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 活性炭吸附法:将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将SO2通过活性炭层后,可将其中的SO2吸附下来。

3. 盐酸洗涤法:将含SO2的气体通过酸洗涤塔,在酸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水,然后再通过氧化剂氧化硫酸,生成固体硫酸盐。

4. 华西氧化法:将含SO2的气体加入氧化剂(如双氧水等),使SO2氧化成硫酸,然后再使用吸收剂吸收硫酸。

5. 湿式脱硫法:将含SO2的废气通过喷嘴,与含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使SO2转化成硫酸钠或硫酸钙,从而实现脱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脱除硫化氢的总体反应方程式如反应式(1-1),对吸附剂再生的反应方程式如(1-2):MOx(S)+xH2S=MSx(s)+xH20(g) (1-1)MSx(s)+3x/202(g)=MOx(s)+xS02(g) (1-2)单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氧化锌吸附剂氧化锌吸附剂因其脱硫精度高且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而被认为是当前脱硫精度最好的一种单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在吸附剂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研究发现氧化锌在538-650 C条件下的脱硫效果最佳,可将出口处H2S浓度降低至1ppmv左右。

氧化锌与H2S反应平衡常数较大,易与H2S反应,但纯的氧化锌与H2S反应生成的ZnS极易覆盖在吸附剂表面,影响H2S分子向吸附剂内部扩散,导致其硫容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在强还原气氛下,当温度高于600 °C 时,ZnO易被还原为锌单质而挥发造成损失。

且再生时,温度对其有较大影响,温度过高则出现烧结现象,温度过低则形成大量的硫酸盐。

氧化铁吸附剂氧化铁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作为吸附剂使用其适用的温度范围较广(127-1327 C),硫容和脱硫效率咼且易于再生,与硫化氢的反应速度快,但其脱硫精度不咼,因此一般常用作粗吸附剂使用。

发现 Fe2O3和FeO是吸附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其在 500-600 C范围内进行脱硫时,吸附剂的脱硫能力随着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强。

在吸附剂将要饱和时,氧化铁吸附剂在2 h后可增重将近17.2%,而钛酸锌吸附剂则在76 min后仅仅增重了约12.1 %李彦旭等制备出以赤泥为主要原料的氧化铁吸附剂,通过等效粒子模型研究其还原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在温区 500-600 C范围内的硫化及还原过程都存在由表面化学反应向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转移过程,而且其表面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小于扩散过程的活化能。

沈芳等利用钢厂赤泥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硅铝层状化合物作點结剂制备吸附剂。

该吸附剂在 500"C进行硫化,硫化后在700 C进行再生。

研究发现此吸附剂具备很高的脱硫活性及机械强度。

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机械强度受结构助剂AI2O3和Si02的影响很大,但两者在硫化和再生过程中均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它们的加入有效克服了吸附剂在硫化或再生后因自身晶格膨胀或伸缩突变而引起的粉化及放热反应造成的热冲击粉化,增强了吸附剂的机械强度。

等在恒温条件下利用热重研究了添加有 AI2O3、K2O及CaO勺铁基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剂的脱硫能力在500-600 C之间最强。

樊惠玲[13]等利用赤泥作主要原料通过混合法制备氧化铁吸附剂,研究其硫化及再生的循环性能。

研究发现对该吸附剂而言,其硫化-再生循环次数对硫容和机械强度有一定影响。

硫容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机械强度则随次数的增加而增强。

Tamha nke等研究了氧化铁吸附剂的再生行为,利用蒸汽缓和吸附剂在再生过程因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强放热,同时有效的回收了单质硫。

等也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论,发现铁基吸附剂的再生温度不能低于600C,同时得到回收最大产率单质硫的 H2O/O2比例。

氧化钙吸附剂氧化在自然界大量存在,通常可用白云石或石灰石在高于527C以上煅烧得到。

利用氧化钙制备吸附剂具有很多优点,如原料价格低廉、与硫化氢反应速度快,硫容高等。

但相对其他吸附剂机械强度较差,且不易再生。

硫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aS极易覆盖在吸附剂表面,阻碍了 H2S气体向内部的进一步扩散,再生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硫酸盐,这些都限制了它的使用。

但因为其价格低廉,所以在上世纪 70年代国内外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1『1等利用石灰石及白云石制备吸附剂,在固定床上进行硫化评价,结果表明CaCO:同硫化氢的反应必须在高于自身分解温度527C的条件下进行,且反应较慢。

当温度达到 950C时,其分解产生的CaO能与H2S迅速反应。

Kamath等通过热重法重点研究了煅烧白云石制得的CaO与 H2S的硫化反应动力学,并根据实验得到了相关动力学参数。

针对氧化钙吸附剂再生时易放热导致烧结和再生后吸附剂机械强度严重下降的问题,等率先提出利用1000-1100 C的空气气氛先把CaS氧化成CaS04然后利用CO或 H2等还原性气体再把CaS04还原为CaO以此来促进02的扩散,达到多次循环再生的目的。

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为:CaS+2O2=CaSO4CaSO4+CO=CaO+CO2+SO2Van等利用SO2对硫化后的氧化钙吸附剂进行再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600-700C 下利用SO2把CaS部分氧化为CaSO4和单质S,之后在1100-1200 C下将剩余的CaS与上步生成CaSO2反应得到CaO和 SO2,这样多次进行硫化-氧化-再生循环。

•研究表明该法能有效提高氧化钙吸附剂的再生能力。

氧化铜吸附剂热力学研究发现在127-927 C范围内,氧化铜与硫化氢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具备较高的脱硫效率,是一种高效的吸附剂。

但氧化铜自身比表面积较小,使用时需与其它载体配合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闫波等使用一步沉淀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铜吸附剂,研究发现其作为常温吸附剂使用具有较高的穿透硫容。

Kyota ni等将氧化铜负载在酸性载体上(如二氧化硅、沸石等)制备出一种较单纯氧化铜吸附剂效果更好的吸附剂。

研究结果表明在硫化温度为600C时,吸附剂中的铜几乎完全被使用,不但避免了烧结现象而且提高了脱硫精度及铜的使用效率。

Abbasian等在氧化铜吸附剂中加入Cr2O3,研究发现适量Cr2O3的加入能有效阻止Cu2O被还原为单质铜,且可将出口 H2S浓度降至低于5 ppmvoKyotani等利用SiO2 负载氧化铜制备吸附剂,研究发现在还原性气氛中吸附剂的脱硫精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氧化铜在此气氛下极易被还原成铜单质,造成部分铜的损失,且由于反应生成的CuS覆盖在吸附剂的表面,阻止了 H2S分子的扩散导致出现烧结现象。

侯相林等[40]利用TPS分析发现相对其它金属氧化物,氧化铜的反应温度更低。

基于氧化铜的特点,为了提高其利用率,在使用时可通过对其进行改性或者与其他金属氧化物配合使用。

氧化锰吸附剂氧化锰脱硫反应速率快且不易被还原为单质锰,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其脱硫精度较低,一般只能把出口 H2S的含量脱除到100-200ppm,在实际中一般不作为单一金属氧化物吸附剂使用,需和其它氧化物吸附剂复合使用。

Atakvl等将氧化锰负载在Y-AI2O3上制备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为600C时,出口尾气中H2S浓度能被脱除到很低的水平,且利于回收利用,可用水气气氛对其进行再生。

Wakker等在1998年研究了氧化锰和铝猛化合物的脱硫性能,研究发现对于锰系吸附剂,不同反应物对其硫化和还原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氧化锰的最佳硫化温度为850Eo Liang等利用浸渍法制备锰吸附剂,研究发现猛含量能影响吸附剂的孔容、表面积和硫容。

一定范围内,随着锰含量的提高硫容增加,而孔容和表面积则与之相反,同时发现该吸附剂活性组分中存在 Mn2O3和Mn3O4勺混合物。

Alonso等在950E条件下制备了 CuO/MnOT同比例的吸附剂,在固定床上进行硫化和再生性能的研究。

研究发现MnO与 CuO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大,MnO勺加入不能阻碍CuO被还原为铜单质,CuO亦不能阻止硫化锰在再生时被氧化成硫酸锰。

万晨等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猛铜复合吸附剂,利用固定床进行硫化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此吸附剂脱硫精度高且硫容较大,脱硫温度、空速等影响其反应活性,而与粒度无关。

侯相林等将MnO2负载在氧化铝上制备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硫化过程中吸附剂活性的提高是因为Mn02被还原成MnO氧化铈吸附剂除上述金属氧化物以外,近年来氧化铈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被成为第二代高温煤气吸附剂。

它最大的优点是硫化产物Ce2O2S在再生时能和SO2快速发生反应,直接生成可回收利用的单质硫,且再生时不形成铈的硫酸盐,铈的挥发较少。

高春珍等[481以硝酸铈为原料,利用干混法制备出氧化铈吸附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煅烧温度和硫化温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600-800 E时,随着煅烧温度和硫化温度的升高,吸附剂的脱硫效率也随之升高;在 800E下,空速与脱硫效率的变化相反。

Zeng等人[49'5D]对氧化铈吸附剂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高温或强还原气氛条件下 CeO2首先被还原成CeOn(n< 2),且该吸附剂在反复进行25次硫化-再生实验后,仍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其机械强度几乎没有变化。

虽然氧化铈吸附剂的硫化温度较锌基吸附剂高,但氧化铈吸附剂可在强还原气氛下使用,克服了锌基吸附剂在这方面的缺点,且再生时能回收单质硫。

但氧化铈吸附剂脱硫精度不如氧化锌吸附剂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二者结合使用,优势互补。

可先利用Ce02吸附剂粗脱,脱除气体中绝大部分的硫化氢,之后再用氧化锌吸附剂进行精脱,把出口硫化氢的浓度脱除到一个符合生产要求的范围。

对各类单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的优缺点归纳总结,如表1-1所示。

表单一会属氧化制吸对刑的硼究概况Table LI A nummary otsingle metal oxide sorbents吸附剂硫化与再生性能缺点CaO脱硫速度快,硫容臥价廉易得机城强度差,再生困难硫容低*再生性能差’低温形ZnO脱硫精度高成硫嚴盐,髙温易烧结反应性能好*较光的硫容*良好CuO不憶泄、易檢还障九单盾铜的冉生件能脱硫反应递度快+硫容犬”反应Fe2O3脱硫效率彳氐活性奁,资沥丰言MnO反应邃率快+较稳定脱疏蒂攬不商CcOi再生过程中能立接产生曜庾硫脱硫效率较低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的研究可将其优势归纳为以下几点[52] : 1)有效提高了脱硫效率;2)—定程度上提高了硫容; 3)有效防止或降低了金属氧化物以金属游离态的形式挥发或流失;4)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得到了改善;5)增强了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当在氧化物吸附剂中添加传递电子能力强的金属氧化物时,具有空轨道的H2S分子将易于接受电子,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反应的活性中心,提高吸附剂的低温活性[53] o因此,将各种单金属氧化物复合改性是克服单一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缺点的一个有效手段。

铁酸锌吸附剂的硏究Zn-Fe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铁酸锌,其由 ZnO与Fe203形成,具有尖晶石结构,既减少了Zn的挥发,又大大的提高了硫容,集两者脱硫精度高、硫容大和反应速度快等优势。

极大的提高了单组分氧化锌或氧化铁吸附剂的脱硫性能。

Grindley等首先研制出了铁酸锌吸附剂,在 800-850 C下焙烧粘结剂和等摩尔数的 Fe2O3 和ZnO,其硫化后产物可在空气/水蒸气气氛下进行再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