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特征与方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社会系统是在多要素交互作用下循 环转换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次 大循环及二次三重模式转换(图 1)。
迄今为止,只有发达国家完成或即将完 成三重模式的第二次转换,而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仍处于第二次大循环后期。但是,三重 模式的两次转换作为必然的趋势,对发展中 国家同样要发生作用。这些国家迟早要完成 三重模式的两次转换,从而使整个人类进入 第三次大循环阶段。从图 1 中可清晰看到, 在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循环和二次三重模式转 换过程中,城市都是系统要素中的主角,既 是标志,又是核心。也就是说,一部人类发 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一部城市 化进程史。城市诞生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使城市成为世界的主宰,而正在进行中的知 识经济的发展将成为第三次城市革命的重要 标志。
表1 国际工业化发展及其特点简表
代际 代表国家
主要特征
完成时间
第一代 英国
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通过市民革命,在第一次产 业革命推动下实现;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政策掠 夺后开发国家的资源与财富;完成过程较快
60 年
第二代 美国、法国、 以国家银行为主体;支持控制民间企业,快速发展民 50 年
德国
(2)环境污染—我国快速城镇 化中过早来临的强大“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 速,城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 题是制约我国加速城市化时期城镇 发展的不利因素,其“负面”效应不 可低估。我们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问题,尽最大可能遏止环
境的恶化,走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得不偿失的虚假繁荣与发展的误区。
(4“) 多重转型” —决定我国 协调发展的软基础。
转型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和城 市发展的最大阶段性特征,转型期面 临的各种发展问题和社会综合问题 均处于临界状态,社会结构性问题异 常突出,各类矛盾也十分尖锐,在这 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危机往往 容易被表象的繁荣和浮躁所掩盖。如
2 0 1 1 年第Leabharlann Baidu8 期 第 2 7 卷 77
第二阶段: (1958 年~ 1977 年)
1958 年~1965 年 大起大落时期 1966 年~1977 年 反向发展时期
大跃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1960 年城市化率为 20%);控制大城市(1961 年 调整城市发展政策);一大批城镇职工及家属返回农村务农(1963 年城市人口比重 下降为 16.8%) 十年动乱;城市发展“倒退”;反城市化;下放一大批知青干部迁往农村(1969 年);城市化率下降(1969 年城市化率为 12.2%);城市化率为 17.92%
第三阶段: (1978 年~ 2009 年)
1978 年~1984 年 恢复时期 1985 年~1991 年 显著加快时期 1992 年~1999 年 全面推进时期
2000 年~2009 年 加速发展期
先进城后建城;大批知青回城升学;城乡贸易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崛起;城市 建设经费改革启动;城市化率达 23.01% 降低设镇标准;放宽户籍限制;沿海开放;乡镇企业大发展;大量新兴小城镇 建设(1991 年起过 1 万个);城市化水平为 26.37% 沿海与内地全面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中小城镇建设投资扩张;“开发区热”“国 际大都市热”;南巡讲话;“新城热”“房地产热”;大中城镇迅速扩张;城镇化成 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城市化率达 30.89%(城市数量达 668 个) 全球化、一体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城市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奥运会、 世博会等);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大学城热”“开发区热”“旧城改造热”“新 城热”“房地产热”;短期集中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跨越大规模迅速蔓 延;城市化水平达 46.6%(2009 年)
族产业;通过贸易掠夺第一产业和其他初级产品
第三代 日本、俄国、 国家、政府是推动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其次是银行和 时间较长
意大利
企业;技术和市场对先行工业化国家依附性较大
第四代
东南亚国 家、南美 国家、中 国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基本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化;基 本上依靠国家政府和外资推进工业化;与工业化国家 具有很强的经济依附关系
76
然发挥的,而是在组织机制的作用下, 通过各迁移要素之间、迁移系统与生 存环境之间的信息和反馈控制、调节 来实现的。可以说,没有信息和控制, 就不会有稳定的人口迁移结构实现 迁移系统的优化。
2.2 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
业化和服务业的推进,城市化水平有 了很大的提高。2009 年我国城市化 人口比重已达到 46.60%,城市人口 已达到 6.22 亿人。我国的城市化进 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稳步发展 阶段(1949 年~1957 年)。工业化带 动城市人口增长,全国城镇化水平从 10.60%提高到 16.25%,平均每年 增长0.63 个百分点。通过城市从农村 招工、招生和招兵等办法实现了农村 人口有序地向城市流动。②徘徊和停 滞阶段(1958 年~1977 年)。由于“大 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摇 摆和一度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 道路”,全国城市化水平从 16.25%提 高到 17.92%。③快速发展阶段 (1978 年~2009 年)。城市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9.72%提高到 2009 年的 46.60%,平均每年增长 0.87 个百 分点。其中,1995 年~2009 年,平 均每年增长 1.25 个百分点。有学者 认为,这种超高增长存在水分,是由 于修补第五次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 查之间的 4.70%的口径差距造成的, 但笔者认为即使去掉这种水分,中国 的城市化速度也是很快的。
(1)资源短缺—我国跨世纪社 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约束”条件。
从资源认识价值观转变看,人类 的进步和文明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一些对经 济的长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资源,如 淡水、耕地、能源和铁矿等,中国的 人均占有水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2,这些都将是制约我国持续发展 的重大门槛。
2 0 1 1 年第 8 期 第 2 7 卷 75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指标 看,城市都将成为世界的主宰,21 世 纪是全球的城市化时代和城市的全球 化时代。
2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转型期
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图1 科技、经济、人口的三次大循环与二次三重模式转换图解 注:图片来源于解书森等著的《经济模式转换论》一书第 9 页
Chinese City Development Character and Orientation in Transitional Period/Zhou Jianjun
[Abstract] Under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raditional resource-based,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al Chinese cities are transiting toward capital, financial, market cities. There are three challenges in this process: information age globalization, market challenge, and urban redevelopment challenge. These pressures will promote Chinese cities toward global, low carbon, livable, regional, festival, and integ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transition,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 Orientation, China
2.3 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 新问题与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正进 入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即从传 统资源型转向资本型,从传统行政功 能型转向经济功能型,从传统政府管 理型转向市场服务型。因此,在转型 中,我国必须正视以下三个方面的挑
图2 城市化方向和动态发展图
战:一是信息时代全球化趋势挑战, 这是当前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转 轨时期市场化走向的挑战,这是正在 改革中的中国特色;三是城市发展“再 建设”阶段的挑战,这是目前城市发 展的阶段特点。
规划广角
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特征与方向
□ 周建军
[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正进入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即从传统资源型转向资本型, 从传统行政功能型转向经济功能型,从传统政府管理型转向市场服务型。在转型中中国必须正视三个 方面的挑战:一是信息时代全球化趋势挑战,这是当前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转轨时期市场化走向 的挑战,这是正在改革中的中国特色;三是城市发展“再建设”阶段的挑战,这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阶 段特点,以推动中国城市化朝全球化、低碳化、康居化、区域化、事件化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 关键词] 城市转型;城市发展;特征;方向;中国 [ 文章编号] 1 0 0 6 -0 0 2 2 ( 2 0 1 1 ) 0 8 -0 0 7 5 -0 7 [ 中图分类号] TU9 8 4 .1 9 1 [ 文献标识码] B
进行中
达国家人均能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 耗会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增长将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与 其他自然资源。世界的环境污染和资
源短缺压力日益上升,将促进全世界 共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④城市 将成为世界的发展综合极。21 世纪是 城市的世纪,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
2.1 城市化简述 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
(3)人口膨胀—我国现代化进 程中巨大而沉重的“十字架”。
人口膨胀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沉 重包袱,在跨世纪的发展中,我们既 要面对大量城市产业工人的下岗,又 要正视广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 剥离,更要看到科技进步使社会效益 大大提高从而减少就业人员需求的 趋势,在以上三对矛盾冲突下我国的 人口问题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若处理不当,便会带来重大的社会问 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目标的全 面实现。
城市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过程,它有 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图 2)。
城市化是一个多变量、多层次的 复杂系统,其稳定性的前提同样是具 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办 法,这是因为人口迁移系统的存在, 即迁移行为的延续取决于系统的序 度,而有序则是信息反馈起主要作用 的结果。迁移要素的协作作用不是自
1 人类发展与城市化
综观国际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虽然每 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国际环境不相同,其实 现工业化的道路也不同,但按照多数国家实现 工业化的时序和模式特征,综合各种现代化理 论观点,它们的工业化过程可分为四个代际 (表 1)。
可以判断与预计,未来世界经济将在发展 与调整中形成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的基本特 征为:①信息与知识社会引领世界发展方向。 世界将由工业化、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 结构的主体。②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 潮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主要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提 高,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 度。③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一方面,发
表2 我国城市化进程阶段及特征(1949年~2009年)
阶段
时间段
时期
特征
表现要素与效果
第一阶段: (1949 年~ 1957 年)
1949 年~1957 年 稳步发展时期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大量人口返城;“一五”重点工程上马;建成扩大一 批重点城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水平达 15.39%
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 20 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 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将“中 国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 为影响 21 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 关键因素。城市化的概念很多,定义 方法也有差异。 2.1.1 城市系统的定义
关于城市系统的定义,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种:一是“人口论”,即以一 定规模的人口为标准定义城市;二是 “起源论”,即从“城”与“市”的产 生定义城市;三是“功能论”,即从 “城”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四是 “特征论”,即从城市的生活方式及特 征定义城市。从系统科学理论来定义 城市,可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城市” 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概念的认识。系统 科学认为,“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 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 为特点,以集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目的,集约人口、科学、技术和文 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2.1.2 城市化的动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