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饮食护理;便秘;运动;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18-02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目前,全国高血压病人已经高达1.6亿,这些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的人是非常危险的。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高血压病属于慢性病,多数病人需要长期治疗,那么除了采用药物控制血压以外,据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1 健康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治疗和护理疾病不再是针对疾病,而是针对整体的人,那么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再只需要一般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疾病的治疗和愈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以整体护理为中心,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宗旨,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地进行健康指导,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继续升高,预防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

2 生活方式的干预

2.1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效好的治疗作用

患者因疾病入院,陌生的环境和医务人员以及疾病的压力都容

易引起患者焦虑、紧张,因此,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排解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另外,细心的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一个合适的室温,整洁安静、限制探访的修养环境,教会患者放松训练、音乐疗法,都会有效的降低血压。

2.2 戒烟限酒

据调查,饮酒与高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超过30毫升的人中会有50%的患高血压;每日饮酒超过60毫升的人,100%都会得高血压。而酒精会使高血压病人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下降。而每吸一支烟都会使血压升高30-50毫米汞柱,长期大量吸烟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

2.3 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人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北方人口味较重,饮食中盐份偏多,所以高血压病高发。正常情况下,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临床试验表明,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另外,还应少吃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鱼仔、肥肉、肉皮、油炸食品等,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例如萝卜、海带、冬菇、苹果、香蕉、橙子等。

2.4 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每日一次大便的习惯,预防便秘。因为用力排便会使病人

的血压升高,指导高血压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苹果、香蕉等。另外要多饮水。顽固的便秘可口服润物通便的药物:如麻仁软胶囊、酚酞片等。

2.5 适当的体育锻炼

高血压病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例如体操、太极拳、球类、骑自行车、快走、慢跑、游泳等。

3 用药指导

3.1 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药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平稳,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3.2 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病人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试着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剂量,都可导致血压波动。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出现心、脑、肾并发症;血压下降过快、幅度过大会导致这些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甚至休克。

3.3 不能擅自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但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停药综合征。

3.4 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特别注意有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4 结论

随着人们经济的好转,高血压在我国有逐渐上升趋势,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自我调控

和预防,就能把血压稳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同时也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增金,时秋宽,吕锡珠,等.老年化社会的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8,8(15):2.

[2]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建议[j].高血压杂志,1997,5(2):7980.

[3] 谢良地,吴可贵,陈达光,等.临界高血压的自然转归及临床意义[j].高血压杂志,1995,3(2):158.

[4] 唐国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家庭病床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向[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4):182.

[5] 戴玉华,刘力生.老年高血压防治对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