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洋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比较
摘要:海洋文明在中西方历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政治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海洋文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长于稳定,后者重在创新。
文章概括了人类对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过程,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从自然、经济、民主政治、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性格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海洋文明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海洋文明;中国;西方;比较
东西方不同的环境下孕育出了各自灿烂辉煌的文明,称之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人类海洋文明史。
西方学者通常认为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海洋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文化,更没有形成传统的海洋文明[1]。
所以,中国究竟是否拥有自己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学者间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而实际上中国东面临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海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古代也曾经有过发达的航海事业,也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海洋文化甚至海洋文明,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被认为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欧洲的海洋文明和中国的海洋文明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它们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发展道路。
因为文明的衍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与人文环境。
这些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地区间文明的差异。
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国海洋文明
的发展道路,比较了中国海洋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区别,并深入分析了中西方海洋文明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海洋战略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过程
海洋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5世纪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仅限于捕捞、制盐和航运。
15世纪以后,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人不断尝试环球航行,开始疯狂地殖民掠夺,扩大了世界市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海洋更是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经济和军事价值越来越大。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军事、科研和生态价值。
海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历程
中国不仅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内陆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领海的海洋国家。
中华民族早在7000年之前就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把古老的东方文明、东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了东南亚、美洲等地方。
纵观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殷商
据学者考证殷商时代是中国文明首次和海洋触碰的开始,考古学家在商王妃墓中发现了大量来自印度洋的海贝壳,另外甲骨文中出现的“帆”字也证明商人已经掌握了航海风帆技术。
2.秦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航行出现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派徐福带领船队航行到东洋地区,并留在了现在的日本,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友好使者。
3.东吴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第二个航海高峰出现在三国的东吴时期。
吴国为了抵御外强根据本国的海洋优势,制定了“舟辑为舆马,巨海化夷庚”的向海洋发展的国家战略。
东吴孙权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实施海洋战略的统治者,他曾多次派舰队远征辽东和东南沿海。
4.宋元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从宋朝开始就以鲜明的海洋文明因素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中国在宋朝和元朝时期已有多项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其中船舵、水密隔舱和龙骨装置这三大发明对世界造船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除了将“开洋裕国”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外还通过册封来自福建民间的海洋女神“妈祖”来提升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标志着中国海洋文明从文化边缘走向中央意识形态。
中国在元朝重新得到了国家统一,并将国家疆域几乎扩展为整个欧亚大陆,并取代了当时的阿拉伯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贸易国家。
中国民间海洋贸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得更是如火如荼。
5.明清
明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震惊了世界,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航海先驱。
郑和船队的规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船只的吨位上都比七十多年后的哥伦布船队多几十倍,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国清朝海洋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标志是“洋务运动”,沿海各大港口城市相继设立“制造局”、“船政局”等实业,初步显现了近代中国政府谋求海上管理权的国家意志。
造船工业是当时世界各主要国家科技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体现,福州船政局在当时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基地,有力带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
三、中西方海洋文明的差异
航海是人类征服海洋传播文明的过程,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过程。
虽然中西方航海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们的海洋交往却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交往模式,一种是中国人建立的朝贡模式,另外一种是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殖民模式[2]。
坚持朝贡模式的中国航海船只所到之处从不强取豪夺,而是把中国的茶叶、瓷器等物品进行赠送或等价交换,体现了大国的友好态度,传播了中华古老的文明,促进了文化与宗教的交流。
殖民模式的欧洲航海是把海洋贸易当作是原始资本积累和领土扩张的重要手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是一部充满血腥的殖民史。
四、中西方海洋文明差异产生的原因
1.自然环境
文明的发起都源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而产生了中西方不同的文明特征。
以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国家境内多山,物产欠丰富,内陆交通阻塞。
恶劣多变的海洋气候决定了当地的生产方式不能依赖种植业。
所以,居住在海洋边
的人被迫向大海索取,积极寻求海上贸易,这造就了他们的扩张性和不稳定性。
中国东面临海,属季风气候,内陆地形地貌变化多样,物产资源丰富,种植业发达。
而海洋民族,凭借船只“四海为家”的特点决定了他的流动性和侵略性。
陆地上生活环境相对平稳而安全,鲜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长时间内保持了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的稳定。
2.经济环境
古代欧洲社会经济以商业为主。
以古希腊为例,古希腊实行自由贸易,很早以前必须进口小麦,迫使希腊从事海上贸易。
埃及、意大利以及黑海的周边地区,为希腊提供小麦,雅典和科林斯担任希腊和爱琴海各岛屿之间的贸易中途站,希腊城市则出口葡萄酒、陶器、橄榄油和银币。
海上贸易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得以金属铸币为特征的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起来。
地中海发现的大量沉船证明了古代欧洲航海事业以及海上贸易的繁荣。
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产权公有,产品不能自由买卖,工商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份额极小。
3.民主政治环境
自古希腊以来,尊崇理性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对于法制的推崇。
而中国一贯以来是人治社会,常会因个人的喜好和政见不同而左右了事件的公正性,充满着感性色彩。
欧洲进入民主社
会的时间比较早,在民主政治的社会生活中,国家的管理机构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重大的国家事务由公民大会决议。
每一个公民都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和发表意见的言论自由。
中国长期由高度集权的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森严的等级尊卑制度占据了传统伦理道德核心地位,公民没有任何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4.人文环境
与西方民主政治并行的是西方的自由学术氛围,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自由学术氛围的形成。
涌现了一批哲学家,在民主政治和学术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探索世界的奥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关于世界本源的各种见解,涌现了一大批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远远超过东方。
中国历史上的少有的学术“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除此之外,封建集权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文化专制。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高度统一思想,出现了“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事件。
5.民族性格
中西方海洋文明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劳动人民因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
15世纪以后欧洲的航海事业迅速发展,海洋民族的交流和生活环境得不断扩大,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区域的不同文化。
西方人推崇创新,张扬个性,积极追求个人价值。
中国则尊崇儒家思想,提倡守旧和服从,注重整体价值,压抑个性,鼓励中庸和谐。
中国人凡事不喜争论,视谦恭为美德。
西方
人重视逻辑分析,以理性思维见长,注重科学研究,追求客观真理。
中国人以感性思维见长,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尊崇先知和权威,缺少逻辑的系统思想,类比多于推理。
五、总结
海洋文明是一种多元的文明,而且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海洋文明是国家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先进的大文明几乎都是以一种文明为主的混合型文明,只是各个类型文明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3]。
海洋文明的精髓在于开放性和兼容性,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学习和吸收。
广阔的海洋蕴藏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到目前为止,海洋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海洋的现实和未来价值都没得到充分认识。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未来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海洋上面,因此,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会继续发展下去,世界海洋文明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丹.古希腊文明特质及其与中国文明的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111-113.
[2]赵君尧.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中西海洋文明模式的比较[J].职大学报,2005,(3):45-48.
[3]胡曦嘉.浅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