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用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油用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
这五年,在中国海油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始终有股强大的力量作支撑——科技。
荣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我国第一个深水大型气田群荔湾3-1,铺上巴西奥运会场馆的“中海油36-1”沥青……这里有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大国重器”、赢得世界声誉的“世纪工程”、打响中国海油品牌的名优产品。
“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提到新高度。科技成了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五年来,中国海油不畏低油价寒冬,紧贴生产经营实际,懂得、舍得在科技上投入,科技与研发五年累计投入超330亿元;科技进步打赢低成本“保卫战”,桶油主要成本降至2016年的34.67美元。
这五年,是中国海油科技攻坚砥砺前行的五年,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与大型深水工程装备等取得重大突破;是中国海油出色承担国家级重大选题的五年,全力奋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五年,构建起更完备、稳定、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耕耘,收获颇丰。2012年至2016年,中国海油获授权专利总数达3977件。一系列科技成就支撑中国海油由近海走向深水,从引进消化吸收成长为自主研发,打造了一批彰显公司实力的装备、产品与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重大成果。
技术攻坚强基油气主业
过去五年,中国海油在高温高压、稠油、低孔低渗油气藏等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领域潜心尽力、重点攻关,为做强油气主业夯实根基,为公司长远发展磨砺以须。
不懈攻关下,中国海油基本形成了中国近海大中型油气田成藏理论、海上高温高压天然气藏评价等技术体系,成为海洋油气开发的“专业户”、“先锋队”。
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下,油气发现花开四海。
2015年6月25日,我国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1一期投产。该气田所处莺歌海盆地,是世界三大高温高压地区之一。本着精耕“蓝色国土”的精神,中国海油创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研究,在钻井、工程等方面研发出配套技术,终于攻克高温高压这一世界级难题。
创造经济效益是科研攻关价值的直接体现。“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油累计发现了大中型油气田18个,原油勘探实现了潜山、深层、岩性油气藏的战略突破。
同时,在一系列技术成果的推动下,项目评价优选出多个有利勘探新区和有利区块,获得数个海外勘探区块与资产,为中国海油海外权益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渤海油田,稠油资源量巨大。资料显示,从2014年开始,渤海油田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是稠油。如何“吃定”它,技术开发人员动了不少脑筋。
“十二五”以来,中国海油实施了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二期)项目。稠油国家重大专项技术团队以海上热采先导试验成果为基础,系统攻关梳理了31项稠油热采重要技术,明确了海上热采开发的技术经济界限。
既要“摘西瓜”又要“捡芝麻”。边际油田开发效益一直上不去,在科研人员的不断攻关下,今年4月,由中国海油承担的边际油田生产装置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FWPSO(浮式修井生产储卸油轮)的设计研究和应用方向获验收通过,表明我国具备了500米水深边际油田的自主开发能力。
挺进深水抢占未来先机
进入本世纪后,深水成为世界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探索领域。近五年,全球重大油气发现中70%来自深水。
中国海油潜心攻关,坚持自主开发,步步为营,实现了从近海、300水深、500米水深向1500米水深的跨越式发展,在深水技术、装备和工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深水油气田勘探——中国海油以南海深水区盆地的形成及演化为基础,突破传统深水油气地质认识,取得了深水勘探关键技术的重大创新,相继发现了陵水17-2、陵水25-1大气田,标志着我国深水区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勘探取得重大成果。
深水油气田作业装备——中国海油自主研制了大型深水工程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石油981”和“海洋石油201”为代表的深水工程重大装备设计建造安装与海上作业关键技术和能力,具备了全海域、全天候、全时段作业能力。
荔湾3-1深水气田示范工程——中国海油于2014年4月顺利投产荔湾3-1,我国首次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海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体系,具备了1500米深水油气开发能力。
一系列科研和装备成果不仅有效支持了我国第一个深水大型气田群荔湾3-1气田及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群流花油田的设计、建造、安装、运营和维护,也支持了加蓬、刚果等海外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
自主创新升级中国制造
今年8月16日,中国海油承揽的俄罗斯亚马尔项目最后一个模块装船起运,标志着中国海油首次承揽的LNG核心工艺模块建造项目成功收官,在北极释放“中国制造”的力量。
这份“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十足: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半自动泡沫玻璃3D切割设备,掌握了CSP(防低温飞溅涂层)超低温施工、CSP机械化喷涂等10多项关键技术。
向着科技和行业顶端努力是中国海油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懈追求,这也带动了中国装备技术的发展壮大。
在液化天然气领域,中国海油还有一项全国首创。今年6月29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最大直径1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成功实现气压升顶作业,作业中应用的5项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对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一系列拳头技术和产品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
今年4月28日,中国海油“深水舰队”再添“尖兵”,公司自主投资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出坞下水,与“海洋石油981”“兴旺”号、“南海八号”等构成深水钻探梯级队伍,提升了我国深水钻探的整体实力,成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到一艘船,小到一个操作系统,都承载着中国海油对自主创新的追求。
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可以引导钻头像“贪吃蛇”一样在地下数千米准确找到油藏。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少数技术服务公司的垄断,大幅降低了钻井费用。
今年,“贪吃蛇”系统有望完成50井次以上的作业。同时,这些高端测井技术与装备有望在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深海油气等复杂油气藏勘探方面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承载“中国制造”重托,还在于中国海油敢为别人不敢为之事。
2015年5月,中国海油承揽巴西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67/P70项目。该项目被称为历史最难项目,没人看好。中国海油中标后,从资料核查入手,调集精兵强将参战,安全工时屡创新高,业主巴西国油称赞中国海油的工程师技术水平一流。
尖端产品点亮海油品牌
五年来,中国海油研制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在支撑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海油树立了品牌,赢得市场喝彩。
2016年可谓中国海油装备走向海外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南海九号”“南海八号”相继进入俄罗斯远东和北极作业,前者拿下了我国在俄罗斯钻井服务第一单,后者更是在作业海域创造了最深钻井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