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的病症表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乏维生素的病症表格
维生素是一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的种类较多,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理生化功能各不相同。

但是,所有维生素都具有共同的特点:维生素不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原料,也不是人体的能源物质、维生素大部分是人体各种脢的辅脢辅基,通过脢的作用来调控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维生素中绝大部分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需每日从膳食中取得。

当膳食中维生素的供给量不足食或者供给量足够但身体消化吸收障碍时,会造成人体维生素不足或缺乏,从而引起物质代谢失调,发生人体维生素不足症或缺乏症。

但是维生素若服用过量也会引起一定的中毒反应,称为维生素过多症。

维生素的命名尚不统一,而维生素分类仅依其溶解性不同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A、D、E、K,在膳食中这些维生素与脂类共存,其吸收需要胆汁酸盐的帮助,能在体内储存。

水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B1、B2、B6、B12、C数种,平时称为B族和C族维生素,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过多时从尿中排出体外,不易储存,需经常供给。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是1939年发现的,直到最近十余年才对维生素A的代谢变化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动物的肝脏、蛋黄、牛奶等中。

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有维生素A,但许多植物中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化合物及维生素A原。

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原丰富的食物有菠菜、胡萝卜、油菜、水果中的杏、柿等。

维生素A对热对光均不稳定,易于氧化破坏。

是应注意的特点之一。

维生素A的作用很多,主要有:
(1)促进生长发育。

婴幼儿若缺乏维生素则发生生长缓慢发育停滞现象。

(2)维生素A能维持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组织的完整性。

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增生及过度角化。

维生素A缺乏时,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上皮过度增生、角化。

皮肤和黏膜干燥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临床上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泪线上皮角化,使眼结膜和角膜干燥,称为干眼病。

严重时眼结膜、角膜经常发炎,甚至发生角膜软化、溃疡、穿孔从而导致失明。

(3)维生素A参与暗视觉的作用,人眼的视网膜对弱光的感旋光性取决于视紫红质的浓度。

若维生素A缺乏,即可导致视紫红质合成受阻,眼的暗适应能力迅速下降甚
至丧失造成『夜盲症』。

2.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参与调节人体的钙磷代谢,维持血钙血磷的稳定,能促进钙、磷的吸收,从而也促进了成骨骼发育,使钙离子和无机磷在骨骼中沉积。

维生素D缺乏时,若发生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则会发生佝偻病。

佝偻病的特点是成骨作用普遍发生障碍,骨中的钙磷减少,骨骼变软,骨化延迟,双腿弯曲畸形;肋骨与肋骨连接处变大,形成串珠状;手腕与脚踝粗大;方颅、囱门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齿形状不整,易患龉齿。

在成年人,如处于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因营养不良,钙的供应不足而维生素D又缺乏时,常发生骨骼溶解,骨质变软,临床上称为骨质疏松症。

动物性食品如肝脏、蛋黄、各种乳品中,常含丰富的维生素D,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重要的来源。

再人的皮肤中七-去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3,故儿童多晒太阳有利于防止维生素D缺乏症。

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有D2、D3等多种,其中以D2、D3最为重要,它们都是以环戊皖多氢菲为分子股价的化合物。

维生素D在避光和无氧的环境中相当稳定而且比较耐热。

3.维生素E
维生素E在自然界中有α、β、γ、δ等八种,以前四种较为重要。

在前四种中,其抗不育活性中,以α-生育酚为最高。

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

它多存在于植物油、谷物种子及绿色植物的组织细胞中。

很多植物种子的幼芽中含维生素E较多,麦胚油中含量为最高。

维生素E对氧敏感,易被氧化分解而失活。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较为复杂,而且近几年来的研究还不断有新的发现。

其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四点:
(1)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具有保护细胞膜乃至细胞结构的稳定作用、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维生素E对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防止睪丸退化及流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固有生育酚之称。

(3)维生素E对维持肌肉,脑组织和周围血管的正常机能有重要作用,在维生素E缺乏时,常表现为肌肉萎缩、脑退化,神经退化性病变。

(4)据近年来的研究,维生素E还具有减少细胞内色素颗粒的沉积作用。

常用于预防和抗衰老的治疗中。

4.维生素K
维生素K中K1、K2、K3、K4、K5、K6、K7等数种。

天然存在的有K1和K2,临床上常用的有K3、K4两种。

维生素K是一九三九首次被发现的,是从苜宿中提取出来
的,叫多戊烯甲奈昆。

K1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和动物肝脏中;K2是由肠道内细菌合成的,其它均为人工合成品。

其化学结构为2-甲基-1,4奈昆的衍生物。

临床称为凝血昆。

维生素K耐热但亦为光照射所破坏,应注意避光保存。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加凝血作用,能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加速出血后的血液凝固。

人体缺乏维生素K时,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严重时会造成皮下、肌肉、胃肠道自发性出血现象。

维生素K因具有昆式结构,可成为呼吸链的组成部分,参与电子的传递。

维生素K还有增加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作用,还具有解经止痛的功效。

(二)水溶性维生素
1. 维生素B1(塞胺)
维生素B1又称为抗脚气病维生素,又因为其分子中含有硫及胺基而称为硫胺素。

维生素B1在人体内生成塞胺焦磷酸(TPP),塞胺焦磷酸是醣类氧化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丙酮酸氧化去羧反应的辅脢,参与丙酮酸的氧化去羧作用。

对维持醣类代谢的正常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首先要影响能量代谢,造成丙酮酸积聚而影响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供应。

各种组织,特别是几乎完全依赖醣作能源的脑组织缺乏维生素B1时,则功能发生障碍,会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

若人体单纯缺乏维生素B1时,表现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力、心动过速、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维生素B1还有抑制胆碱脂每活性的作用。

当维生素B1缺乏时,胆碱脂每的活性增加,乙醯胆碱分解迅速,从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致使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禾榖类、豆类种子的胚芽,种皮及各种肉类均富含维生素B1,在新鲜酵母中含量更为丰富。

2.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

维生素B2在体内经磷酸化变为黄素单核甘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甘酸(FAD),成为黄素每类的辅基。

FMN 、FAD能广泛地参与体内的各种生物氧化,还原反应,具有递氢作用,故能促进醣类,之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变化。

维生素B2不足或缺乏时,常常引起黏膜、结膜、角膜、皮肤的炎症反应。

维生素B2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酵母中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乳类,蛋类和肉类中也相当丰富,在糙米,粗面粉及各种绿色蔬菜中含量也不少,故一般人不容易患维生素B2缺乏症。

3.维生素B6
维生素B6包含叶酸和叶醯胺两种,又称为烟碱酸和烟碱醯胺。

医院中成为抗癞皮病维生素。

维生素B6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中,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用色胺酸合成烟碱酸。

体内的烟碱酸又可以转变成为烟碱酸胺。

但是,这种合成不能满足人和动物自身的需要,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给以补充。

烟碱酸胺在人和动物体内主要形成烟碱酸胺腺嘌呤二核甘酸(COI、NADP+)都是多种去氢每的辅每。

维生素B6对酸对碱都比较稳定而且对热稳定,是所有维生素中物理化学性质最稳定的一种。

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常会出现皮炎,腹泻和精神错乱现象,维生素
酵母和米糠中的维生素B6最为丰富,其次是肝、肾、瘦肉、花生中有丰富的含量。

玉米种子内缺乏维生素B6,而且玉米中缺乏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B6的必需胺基酸-色胺酸,故再以玉米为主食的地方,容易造成维生素B6不足症或缺乏症时。

4.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因为维生素B12中含有钴,为一种含钴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B12结构复杂,由钴林环,二甲基苯骈咪唑环和核糖三部份组成。

维生素B12有多种形式,如:氰钴胺素、巠钴胺素、甲钴胺素和5-腺甘钴胺素等。

其中巠钴胺素比较稳定,是临床药用维生素B12的主要形式。

维生素B12是多种代谢反应的辅每,故又有辅每B12之称。

维生素B12能参与人体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

维生素B12是人体红血球发育成熟的必需的「生血外因子」。

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人胃液中的的「生血内因子」相结合才能被小肠吸收。

故在胃切除的病人中,常会发维生素B12缺乏症,需要及时补充。

维生素B12也参与叶酸的合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故一但缺乏就会发生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脑及肌肉中,在酵母中常有丰富的含量,人和动物都不能合成维生素B12,但通过肠道为生物可有少量的合成。

5.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抗坏血病维生素。

维生素C是一个含有六个原子的酸性多巠基化合物,属于己糖衍生物。

这种分子自成氧化-还原体系,在身体内有着递氢作用。

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可以归纳为:
(1)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是一些氧化还原每的辅每,能保护每分子中的巠基不被氧化,从而保证了每的活性。

(2)维生素C是脯胺酸巠化每的辅每,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还能维护微血管功能的正常活动。

(3)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4)维生素C有很强的解毒功能,特别是在砷中毒中作用最明显。

维生素C由于具有上述功能,其生理作用表现为:促进细胞间黏和物质的行成;降低微血管的脆性;能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发育;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促进伤口的愈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及解毒功能等。

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

其主要症状有微血管脆弱,抗压能力减退而引起皮下出血斑,齿龈发炎,红肿和出血,身体抵抗力全面下降等。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瓜果、蔬菜之中。

在柑橘、鲜枣、豆芽、蕃茄等食物中的含量尤为丰富。

平时维生素C缺乏症较少发生,但维生素C不足症也是常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