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非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
1、审题
(1)审题干要做到“三读”“二标”,心中有数
“三读”
第一遍,泛读。
了解材料和题干的大意,明确主题,不纠缠于个别字词。
第二遍,细读。
结合材料的说明(时间、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的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察的意图,以界定考察的时空阶段,弄清考察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
带着设问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独立还是互补),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明确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二标”
“一标”:标出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重在“两头”(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的第一句,要么就是最后一句)。
“二标”:标出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
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进而连教材要点、列提纲,做到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丢。
(2)看设问:要做到“三界定”有的放矢。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的关键词,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课本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进而灵活的选取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三要界定好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项依据作出明确规定。
在阅读设问时,要弄清设问要求,明确是否有限定性条件。
在审题时最好用笔八限制条件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或疏忽。
2、非选择题的答题的基本方法
(1)答题时“紧扣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量分答题”。
尽量将得分“关键词”写在前面。
(2)重组知识:在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材料和设问的提示信息,对应好相应的历史阶段,进而回忆所学知识,重组知识要点。
(3)层次分明,面广点细。
组织答案要做到“简洁明了”:合理安排卷面空间,卷面清洁,字体工整,尽量不涂改,要段落话、要点化、序号话、不留空白。
(4)科学完整:组织答案要“科学完整”;运用历史概念,论述全面,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5)准确规范:答题的语言要规范;注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做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书写要工整,答案要写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突破非选择题时的八个答题模板
模板一内容措施类设问
(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解答方法
(1)审清设问。
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方向有目的地阅读材料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2)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
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
组织答案
1.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切忌简单罗列材料观点,要注意归纳概括。
3.作答时要把握几个原则:
(1)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晰。
(2)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3)“按酬付劳”,根据每一问分值的多少,决定答多少,一般来说,一个要点是1分或者2分。
(4)多多益善,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也尽量多答
[典例一]生产工具和土地制度的变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
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
……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1979年),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队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万多斤猛增到12万多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1979年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包产至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由于把生产队的统一经营与家庭的分户经营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要叙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
(2分)
(2)据材料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效? (3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完全否定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3分)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来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典例二
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
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的改变了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
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对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变化轨迹。
模板二背景原因类设问
特点概述
(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答题模板: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
(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根本原因:
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3.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举例说明:
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时,主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支持、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列强无暇东顾等方面来回答。
注意: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可能性);背景、条件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典例一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
(2分)试评价这一观点。
(3分)
材料二(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
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
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2分)
典例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
……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他主张以“修已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材料二:考证学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顶峰,它完全主导了中国的学术界。
……清代学者对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重新作了评估和整理,但没有建立什么新的思想成分,或者说没有创立什么重要的哲学学派。
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勤勉尽心的解释者和整理者,但不是创造性的建设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6版
材料三: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四:泰西自十五世纪文学复兴以后,学者犹不免涉于诡辩,陷于空想。
自倍根(注:弗兰西斯·培根)兴而始一矫之。
有明末叶,正中国之诡辩空想之时代也。
及时之亡,顾、黄、王、颜、刘诸予,倡实践实用之学。
得其大者,(乾嘉)……诸君,同时蔚起,各明其一体。
其时代与倍根同,其学统组织之变更,亦颇相类。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五:李鸿章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
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
”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
”——苑书义《李鸿章传》
(1)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清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三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的特征;它们在思想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阻力是什么?
(2)材料三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简述其背景。
3)梁启超曾总结清朝中期的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
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梁启超的观点
(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五,说明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新发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影响是什么?
模板三比较类设问
设问类型:
比较类设问,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者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这种设问类型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比较……和……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方面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和……在……上的共同点”等。
2.不同点(或相异点)比较类:这种设问类型呈现的方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方面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3.异同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
答题模板——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四个步骤:
1.明确比较对象。
首先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
2.明确比较方向。
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
3.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层次性等确定比较点。
1)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
涉及背景的比较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
涉及过程的比较项有阶级、人物、组织、纲领、措施、方式等;
设计结果的比较项有结局、性质、功绩、局限性、影响等。
2)历史现象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思考
3)历史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思考4)政治、经济、制度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
4.组织答案。
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组织共同点(或相似点)的答案时,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的旨意
特别提醒:对于比较类的设问的解答应注意两点
(1)比大不比小。
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做比较
(2)解答时,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的写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的写一段,造成比较项不明确、答案模糊。
举例说明:比较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分为相同点和不同点两部分,相同点为两者都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不同点为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而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等。
例题1 古今中外历史上,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东西方的科学家灿若星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南阳)城东的医圣祠,张仲景的墓碑上雕刻着“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的字样;最为寒酸冷落的,要数南阳城北的张衡墓,张衡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在当今国外的一些著名学府里都有他的塑像,可是张衡墓至今仍寂寞地躺在南阳石桥镇一方农田的角落里,要不是他曾经当过几天太史令和尚书一类的御用文官,恐怕连这堆埋骨的土丘,也未必能挨到今天吧?我国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宋应星,1637年发表《天工开物》一书,可是又有谁见过一生布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的墓冢呢?
——节选自某电视纪录片的解词
材料二在《天工开物》刊行六年后)1643年在英格兰诞生了一位后来在英国乃至世界妇孺皆知的科学巨匠——艾萨克·牛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石…… 1727年,牛顿去世。
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与牛顿在死后的境遇有何不同?试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其原因。
例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1932年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之前,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1983年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却是另一番情景,“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
各处都是收音机。
年青人拿着手提立体音设备,或是磨光的手提皮包,很多家庭还拥有汽车,虽然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耗油量大的那种款式,在旧车市场是很便宜的,电话的使用也正常。
”材料二下为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
户数比重:超级富户0.5%非常富户0.5%一般富户9%其他户90%
股票比重:超级富户46.5%非常富户13.5%一般富户29.3%其他户10.7%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与1932年相比,1983年美国贫民生活出现了什么变化。
(2)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再有贫富差距”,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哪些相同的问题。
如何减少比较类试题的失分?
知识范围、比较方向、语言表达能力是考生在答比较类试题过程中得分的关键。
如何把握这些得分点,快速提高该类试题的分数呢?(1)把材料所给的时间、事件、人物等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全面地对该题材料进行解读,避免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如例题2中比较对象的知识背景: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二是里根担任总统后进行恢复经济的社会改革,这些信息隐藏在材料的背后,需要结合时间等推测得出。
(2)确定比较的方向,即横向比还是纵向比。
如调研2,第(1)问是纵向比——不同时期美国贫民的状况;第(2)问第一小问是横向比——1983年时的美国人贫富分化的情况。
当这样的比较对象被揭示出来时,考生距离正确解题又近了一步。
(3)语言的表达是决定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结合材料、问题中的关键词语组织答案,即围绕核心问题解答;其次在组织答案时不要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晦涩难懂的词句或过于偏激的言语,不要把自己的观点、评价绝对化。
模板四影响、意义类设问
设问类型: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哪些影响,对中国或者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这类问题在回答时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
答题模板——第一大类影响类设问:
1.分项分析,可从三个小方面分析。
(1)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政治影响主要需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等;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两国或者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
(2)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
(3)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主观影响可从主观动机(目的)、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思考。
2.全面分析: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响。
3.国际化分析:主要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考虑。
4.转化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转变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二是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各国的影响转化为对中国的影响等。
第二大类——意义类设问:
1.“意义类”试题首先要找到设问主题,即针对哪一措施、事件来设问;然后明确设问的方向,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最后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有些时政类试题的答案还要适当结合党或国家某些方面的方针、政策或指示精神。
2.“意义类”试题答题语句格式有:“有利于……”“促进了……”“推动了……”“增强了……”“改变了……”“只有……才能……”。
3.注意考虑主体和方向,如对本国、对他国、对欧洲、对世界等
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对西欧和对亚非拉两个角度展开,既要考虑其建设性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其破坏性的影响。
典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网友爆料称,黑龙江省方正县为吸引日商投资,花70万元为侵华日军满洲开拓团死者树碑,1500万为开拓团拍电视剧立传,规定街头牌匾必须标有日文,不服从的要罚5000元,不给工商执照。
此事一经在网上曝光,迅速引发网友关注。
后经核实,当地确实建了“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等两座碑。
对此,更多的国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当地不应立此碑,有伤民族感情……昨天下午(2011年8月3日)3点30分左右,一条微博称,前天,“湘军五百”等5名男子从北京出发,于昨天到达黑龙江方正县,将“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砸毁。
——摘自凤凰网资讯《黑龙江方正县为“侵华日军”碑》
(1)材料中的“侵华日军满洲开拓团”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以及之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上述材料展示的矛盾焦点是什么?如果你是该事件的特约评论员,你对此事件将做出怎样的评论?
能力提升如何面对新情景、新材料的综合性试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或某一视角学习历史的,而这些知识反映在试题中往往以新的面目出现。
如试题中从未见过的图表信息、文字材料、史学观点等。
这些状况有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恐慌,但实际上此类试题都体现着一个典型原则——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或材料中。
这一考查趋势体现了高考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精神,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的能力等。
因此面对这类新情景、新材料试题,我们只要找到材料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或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如调研1,找准答题方向,进行针对性思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调研2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忆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