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智慧教师”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智慧教师”的认识

陈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办学过程中,笔者始终秉持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信念,以构建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促进求真务实的学校文化、生动活泼的学生文化的形成。因此,在学校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中,我们提出了塑智慧教师的发展目标,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理想规划,理性推进”的方式层层深入地实施“塑造”计划。

一、认识“智慧”,界定“智慧教师”

智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们对智慧的说法莫衷一是。《辞海》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智慧的定义是:“对于有关人生和行为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中表现出判断的公正合理。”在英文《韦氏大学词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智慧(tact)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感,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智慧常常和机智同义,是指一种全身心的、敏感的、审美的投入到做事中去而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那样“展现智慧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和恰当地行动的能力。”因此,智慧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他实实在在地存在,能够让人真真切切地感觉。

从这个认识生发开去,“智慧教师”就应该是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什么是教育智慧呢?教育智慧是教育情境中的智慧性行动,是教育的实践语言──它是在教育时机行动的语言,是教师对教育情境的即刻的投入。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能够保持瞬间的、积极的行动,从情感上、从反应上,由衷地行动。直面教师的教育生活,却不仅仅是一瞬间或者某个时段的投入,而是教师整个生命活动的历程,所以,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是基于对自己生命的关注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有“智慧”的教师注重的是学生“成长与成功”,而不仅仅是“优秀率”和“合格率”;有“智慧”的教师洞察的是学生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

“平均分”和“升学率”;有“智慧”的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心灵的养育和呵护,给他们的生命以最温情的关怀,而不仅仅是“达标率”和“荣誉感”;有“智慧”的教师,总是以真挚的目光、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期待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智慧”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生命过程与教育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作为自身生命质量优劣的衡量系数,关注个人长远的发展,不为个人一时的得失所左右,认准一个方向,终身为之奋斗。因为教育是一项长线投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像著名诗人艾青写道:“蚕在吐丝时候,没想到吐出一条丝绸之路。”平凡的辛苦,不经意的幸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此,我们提出,教师要“三立”:“立德”,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专业素养的核心“爱”的含量,对孩子付出关心,对事业捧出真心,对同事掏出诚心;“立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在优化教师“六认真”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身的教育优势;“立行”不断认识教师的职业特征,严谨对待自身的学术成长,强化“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教书育人的引领作用。

二、凭借“智慧”,塑造“智慧教师”

塑造智慧教师,就要关注教师教育生活的需求,为教师开辟专业发展的空间,开掘教师的教育潜能。在理性进行塑造行动时,我们重点实施“三个加强”的工作方略。

(一)加强教师的精神塑造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智慧”。智慧教师一定是对事业、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因为“教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对事业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就是教师的大智慧。故而,塑造智慧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和启迪,培植教师的精神风尚和人格魅力,是教师享受教育生活的根基。为此,学校不仅关心教师生活对于职业的需求,在各方面尽量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更关心教师的从业价值观的引导。学校通过邀请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到学校作师德讲座,引导教师从前辈的教育故事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教育生活中感知从事教育工作就是选择“根的事业”,与教育携手,就是意味着奉献与播种;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

规,使他们懂得“教师”的内涵和这个称呼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增强大家的从业使命感、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组织各种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活动,使教师明白学生崇拜老师,家长信任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和信任的是教师的精神智慧,也就是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练,敬重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从容的心;通过组织“一帮一”爱心助学活动、“百名教师访千家”教育关怀行动、救助病困学生等活动,融教师的情感于一言一行中,升华教师对专业精神的认识,使他们在对孩子呵护、对家长理解、对事业付出的过程中感受“给予是快乐的”,收获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支持,体会“教师”不仅担负着责任、意味着奉献,也包含着收获,累积着喜悦,感受着幸福。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塑造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古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现有“知识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引领者”等头衔。智慧教师,一定是关注自身专业发展,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复合型的教师,是拥有教学智慧和修炼自己学术思想智慧的教师,总而言之,是具备专业提升智慧的教师。由此,针对学校教师群体而言,塑造智慧教师,我们的行动策略如下:

1.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生成学习智慧

毋庸置疑,好书是智慧的源泉。读书就是与社会、历史、自然对话,读书就是与大师、与先哲交流精神和思想,读书可以让我们直接感受人类文明的精华,感受生命的精彩和生活的蓬勃。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读工具书,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专业书籍中获取工作方法,增长工作智慧;我们鼓励教师读功利书,并从中直接获得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引导教师读专业书,在教育先贤的专著中撷取从业养分,摄取他们的教育智慧;我们倡导教师读广博书,五湖四海、天文地理都一一涉猎,涵养内敛,修养身心,厚积慧能。因此,学校每学期都进行送书活动,并组建学习中心组,进行教育论著的导读、传读和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把书读薄,把人读厚。学校为教师开设网上图书馆,引入期刊网,创设开阔的阅读空间,使教师浸润其中,其乐融融。读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发奋进取,获得人生的进步。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沉浸其中的教师也就自然生成了学习的智慧,这种智慧引领着教师不断追求,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