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榜样——深切缅怀刘懋功将军

合集下载

霍懋征事迹心得体会

霍懋征事迹心得体会

霍懋征事迹心得体会霍懋征是中国军事家和研究人才培养者,他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国的军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在培养和教育人才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霍懋征的事迹让我认识到了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的重要性。

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军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国共内战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地为中国军事事业奋斗。

他在战场上展现出勇敢和坚毅的品质,同时也展示了军人的忠诚和责任。

他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信念对于一个人的力量和独特意义。

其次,霍懋征的事迹给我启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他一直致力于军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他的培养工作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他的事迹让我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关乎技术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才能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霍懋征的事迹让我体会到了坚持不懈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他在一生中多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从未放弃。

他不仅积极参与战争和研究工作,而且一直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的事迹告诉我,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霍懋征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他的坚定信念、人才培养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都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希望能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不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曾接待长征“三老”

我曾接待长征“三老”

我曾接待长征“三老”
王圣贻
【期刊名称】《江淮文史》
【年(卷),期】2022()4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作为少年宫的“小主人”有幸接待了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这三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老前辈。

上海市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全国第一家少年宫。

为了少年儿童更好地成长,当年还成立了少年儿童自己管理少年宫的组织“活动分子委员会”。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王圣贻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K27
【相关文献】
1.在接待江泽民李光耀的日子里——专访CSSD首任掌门曾士生
2.智勇双全的长征开路先锋——曾保堂
3.曾玉:长征中的“编外”女红军
4.“马恩手稿”也曾“万里长征”
5.往日复苏崇明长征农场之光明田原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把王恩茂同志的家乡吉安建设得更加美好

把王恩茂同志的家乡吉安建设得更加美好

把王恩茂同志的家乡吉安建设得更加美好作者:王萍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3年第6期王萍王恩茂同志是吉安永新县人,15岁在家乡投身革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

家乡人民永远景仰追忆将军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传奇的一生。

——我们景仰将军一生南征北战,从井冈山下到天山脚下,戎马丹心,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军一生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战功卓著。

从家乡永新到湘赣省委机关,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直至延安。

参与领导八路军359旅开垦南泥湾,保卫大西北,保卫陕甘宁。

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第二军解放大西北,气吞山河,率部越过祁连山,威镇新疆,功垂天山,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

最让我们感佩的是,将军曾“两次长征”,彪炳军史。

他21岁随红六军团从湘赣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

31岁那年,中央派出以359旅为主力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他与王震等同志率部突破日寇重重封锁,与新四军会师大悟山,南渡长江,苦战湘中,建立了以衡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又南下转战粤北,再北上突围,胜利回到延安。

表现出忠于党、忠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景仰。

——我们景仰将军一生两度进疆,扎根边疆40年,为新疆的繁荣稳定付出了毕生心血将军是我党、我军“既打得了天下、又治得好天下”的杰出人才。

他既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一辈子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数十年笔耕不辍,留下一部《王恩茂日记》,堪称研究军史和党史的宝贵资料,留给了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将军曾在1949年和1981年两度进疆,在新疆战斗、生活、工作了40年。

中央委派到新疆的历届党、政、军一把手,他在新疆工作时间最长。

在主政新疆期间,艰苦创业,鞠躬尽瘁,使天山南北发生了沧桑巨变。

什邡市烈士陵园的烈士故事

什邡市烈士陵园的烈士故事

什邡市烈士陵园的烈士故事在什邡这片土地上,烈士陵园里安息着许多英勇的烈士,每一个烈士的背后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

就说刘叔叔吧,他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位英雄。

那时候啊,刘叔叔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可浑身充满了热血和勇气。

他响应国家的号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

战场上,那可真是枪林弹雨,子弹就像不要钱似的到处乱飞。

刘叔叔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坚守一个重要的阵地。

敌人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涌上来,刘叔叔和战友们毫无惧色。

他们的弹药有限,刘叔叔就特别机灵,他瞅准时机,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这样每一枪都能消灭一个敌人。

有时候敌人扔过来手榴弹,他眼疾手快,捡起就扔回去,炸得敌人鬼哭狼嚎的。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刘叔叔的好几个战友都受伤倒下了,可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他的手臂也被弹片划伤了,鲜血直流,他就简单包扎一下,继续战斗。

最后啊,他们成功地守住了阵地,可刘叔叔也因为伤势过重牺牲了。

他的英勇事迹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在什邡的天空闪耀着。

还有一位张烈士,他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奉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

张烈士从小就特别有正义感,在村子里谁要是受欺负了,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当国家需要他去保卫边疆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去了。

在越南那复杂的山地丛林里作战,条件可艰苦了。

张烈士跟着部队摸黑行军,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敌人设下的陷阱里。

有一次,他们的部队在执行穿插任务的时候,遭遇了敌人的埋伏。

敌人躲在暗处,火力很猛。

张烈士可勇敢了,他主动向连长请战,要去前面探路,为部队找到敌人的薄弱点。

他小心翼翼地在丛林里穿梭,突然发现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着炸药包就冲了上去。

敌人的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心里只想着一定要炸掉这个火力点。

他成功地炸毁了敌人的火力点,可自己也壮烈牺牲了。

他的牺牲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他永远被什邡人民铭记在心。

这些烈士们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的故事就像春风一样,吹进每一个什邡人的心里,让大家永远缅怀他们,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什邡人要勇敢、要爱国、要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事迹

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事迹

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事迹感人故事简短中国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曾组织了一队志愿军帮助朝鲜对抗美国,而出现在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几百人。

xx 整理了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事迹,来看一下!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事迹1、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

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

2、彭德怀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3、毛岸英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 ),谱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以字行。

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长子。

4、杨根思用生命阐述了什么叫做“人在阵地就在”,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坚守在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为了切断美军逃退路,杨根思在敌军第9次进攻时抱起最后的炸弹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完成了任务。

5、邱少云在大火中,他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其他潜伏人员安全,而放弃自救,在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6岁。

6、胡修道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创造了单人一天内歼敌280余人、击退敌人41次进攻的辉煌战绩。

7、杨春增在面对敌人进攻时,他毅然举起最后一刻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3岁。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1、抗美援朝“登高英雄”:杨连弟他是闻名铁道兵的“登高英雄”,又在朝鲜战场屡立新功,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士的光辉代表。

杨连弟(1919—1952),天津市北仓镇人,中共党员。

铭记,为了将军的嘱托

铭记,为了将军的嘱托

铭记,为了将军的嘱托——走近开国少将甘祖昌遗孀龚全珍(下篇)作者:解放军报记者毛俊特约记者徐政武特约通讯员隆振善2013-05-29 04:31 来源:解放军报面对面采访龚全珍,记者听到一番言辞恳切的自我批评:‚这两年,我为党为国为群众做的事情太少了,离优秀党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几十年过去了,甘祖昌将军的嘱托,龚全珍一刻也没有忘记……‚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决不能无功受禄不劳而获‛1985年冬天,甘祖昌将军的病情加重了。

他让龚全珍找出一个珍藏的铁盒子,又把孩子们叫到床头,当着大家的面说:‚盒子里的几样东西,都是我最珍贵的,留给你们作纪念。

你们要珍惜荣誉,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更不能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

‛铁盒子里,是用红布包着的3枚铮亮的勋章。

勋章在孩子们手上转了一圈,最后回到了龚全珍手里。

将军语重心长地说:‚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不劳而获。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龚全珍脑海里。

将军病故那一年,龚全珍63岁。

尽管年过花甲,为了将军的嘱托,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无私奉献给了社会。

在幸福院里居住的那些年,龚全珍不像是被照顾的对象,倒更像院里的工作人员。

她自己动手料理家务,经常组织老人进行政治学习,又成立了‚幸福学习小组‛,义务辅导院里的孩子们学习。

隔三岔五,她还要到附近的学校或者纪念馆去上传统教育课。

从1997年起,她连续10年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领导职务。

走街串巷跑学校,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哪所学校有困难,哪个孩子需要帮助,她心里都有本明细账。

琴亭小学副校长贺景华还记得,龚老师讲的‚八粒蚕豆过草地‛的红军故事,让孩子很快改掉了挑食、浪费的坏毛病;驻地武警官兵还记得,龚妈妈讲述的甘祖昌将军事迹,感动得不少人热泪盈眶;县老干局局长王慧敏告诉记者,每次离退休老干部集中学习讨论,不论刮风下雨,龚全珍从没缺席过……‚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龚全珍说到做到。

传递恩来精神永做时代楷模——记淮安市消防支队淮安区大队翔宇中队

传递恩来精神永做时代楷模——记淮安市消防支队淮安区大队翔宇中队

28I消防在线传递恩来精神永做时代楷模——记淮安市消防支队淮安区大队翔宇中队口王东照陈健军作为驻守在周恩来总理家乡的消防队伍,江苏淮安市淮安区翔宇中队现有指战员22人,主要担负全区26个乡镇、130万人口,近1500平方公里的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

自1972年建队以来,翔宇中队47年如一日,始终秉承、自觉践行周恩来精神,队伍建设持续向上向好。

永做保持本色的“消防标兵”榜样是旗帜,是标杆,是方向。

"建队以来,翔宇中队始终持周恩来精神队,周恩来总理坚定的政治信仰、宝贵的政治品格、扎实的工作作风内化为一种深邃的价值认同、内在的精神自觉、的一、祖国无比热爱、对人民无限深情的消防队伍。

”淮安区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龚茂辉说。

“2016年8月23日,经公安部批准,中队更名为以周恩来总理字号命名的'翔宇中队'”。

龚茂辉说。

年来中队周恩来总理、工作人员周恩来来队,指战员周恩来总理平和,“践行周恩来精神每月之星”评选暨经验交流活动,用周恩来精神滋润指战员心田、涵养精神世界。

协助做好“缅怀•铭记•前行”一总队党委主题党日活动,总队党委班子成员与中队指战员共同参加践行周恩来精神分享会o永做生命财产的“钢铁卫士 ”在长期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翔宇中队一次次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劲旅,有力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

“改制后,我们中队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服装的颜色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一颗红心没有变,一分钟出警的要求没有变,只要接到报警电话,确保一分钟之内车出库、人出行。

把人民利益安危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勇挑重担;哪里有危险,就在哪里冲锋在前。

”淮安区消防大队翔宇中队中队长秦礼磊说。

危难时刻、生死关头,中队指战员始终义无反、冲锋在,血全。

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阜宁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灾害,中队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现场。

通往重灾区的道路因倒塌的树木和电线杆堆积而严重受阻,指战员们带齐装备徒步挺进10多公消防在线丨29里。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10篇】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10篇】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10篇】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1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在解放后又和美国人打过仗的。

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叙述他历经敌营,不知几死。

彭德怀行伍出身,自平江起义,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解放战争、抗美,与死神擦边更是千回百次。

井冈山失守,“石子要过刀,茅草要过火”,未死;长征始发,彭殿后,血染湘江,八万红军,死伤五万,未死;抗日,鬼子扫荡,围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彭奋力突围,未死;转战陕北,彭身为一线指挥,以两万兵敌胡宗南28万,几临险境,未死;朝鲜战争,敌机空袭,大火呑噬志愿军指挥部,参谋毛岸英等遇难,彭未死。

毛泽东对他曾是极推崇和信任的。

长征时期曾有诗赠彭“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十大元帅中,毛除对罗荣桓有一首悼亡诗外,对部下赠诗直夸其功,这也是唯一一首了。

抗日战争,彭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后期朱老总回延安,他实际在主持总部工作。

解放战争初期,彭转战西北更是直接保卫党中央、毛主席。

朝鲜战事起,高层领导意见不一,毛急召彭从西北回京,他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抗美,并受命出征。

三次战役较量,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杜鲁门总统事先没有通知朝战司令麦克阿瑟,就直接从广播里宣布将他撤职,可见其狼狈与恼怒之状。

从平江起义到庐山会议,这时彭德怀的革命军旅生涯已30多年,他的功劳已不是按战斗、战役能计算清的,而是要用历史时期的垒砌来估量。

蔡元培评价民国功臣黄兴说:“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先生。

”此句用于彭,“无彭则无军威,有军必有先生。

”他不愧为国家的功臣、军队的光荣。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21952年10月,已经被我军打怕的老美再也没心思帮李承晚复国了。

为了能够体面的退场,他们选择了两个不起眼的高地,想要以重火力覆盖的方式扳回面子。

于是美军“摊牌行动”应运而生,他们调集了足足6万大军、300多门大炮、170多辆的坦克,还外加3000多架次的轰炸机,用如此恐怖的重火力对我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597.9高地发起了猛攻,为这么个不起眼的阵地下这么大的血本,显然他们是被我军打急眼了。

“中国第一枪”是中国创新的楷模

“中国第一枪”是中国创新的楷模

[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冲国第一枪”是中国创新的楷模■刘建军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八一”南昌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九十多年前的今天,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毛泽东提岀了 “枪杆子里岀政权”的真理,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 装斗争的崭新局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

今年,是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

今年,是黄崖洞保卫战胜利80 周年。

今年,是“刘伯承工厂”命名73周年。

今年,是“中国第一枪”之父刘贵 福和他的工友在黄崖洞兵工厂制造岀中国第一支轻型化制式化步枪“八一式马 步枪”81周年。

从1921年至2021年,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人民兵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从星火燎原的舍身救国,到烽火硝烟的挺身建国,从雕弓铸剑的 保家卫国,到改革开放的强军报国之路。

从1927年至2021年,人民军队走 过了 94年光辉历程,从1931年至2021年的90年里,人民兵工是人民军队最 坚强最忠诚最可靠的战友和伙伴!从1938年至2017年,黄崖洞老兵 工和他的薪火传人淮海集团献了青春献 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黄 崖洞精神,一代又一代把红色基因传承。

1939年,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师刘贵福设计制造的“无名式马步枪”是我军 更是我国自主研制和生产的第一支步枪, 这支枪后经刘贵福在黄崖洞兵工厂设计 改造由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刘鼎组织制式化、标准化的批量生产。

在1940年8月1日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见“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

从自主研制第一支步枪开始,淮海 集团的前身一一黄崖洞兵工厂就与人民军队风雨同舟,一路携手征程,发扬黄崖老兵工光荣传统,以“一切为了前线” 的刘伯承工厂精神,在舍身救国、挺身建国、保家卫国、和平报国、强军兴国的各个时期为人民军队提供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为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做岀了卓越 贝献。

散落在雪山草地的“红小鬼”

散落在雪山草地的“红小鬼”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南梁精神 永放光芒

南梁精神 永放光芒

南梁精神内容
南梁精神内容
• 艰苦奋斗的重点是奋斗,它包涵着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深刻含意。那时,许多从国统区的大城市奔赴延安和陕甘 宁边区的青年,自觉地脱下西装革履,换上粗布衣服和草鞋。在艰苦 的环境中,在革命熔炉的锤炼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学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创业精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了我党我军的骨干。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 的精神,才战胜了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造成的严重 物质困难,基本做到了丰衣足食,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同时,也为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 能经得起考验的坚定的革命战士。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保证, 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绝对不可能的。
南梁精神内容
• 南梁精神第二大内容是坚持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的 求实精神。
南梁精神内容
•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时期,这种实事 求是的精神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那时,在我们全党,特别是党的高 级干部中间,有一种很好的风气, 这就是学习理论和调查研究的风气。 他们做工作,办事情,一切从实际 出发,使各项工作生气勃勃。抗大 七分校二大队的学员们是党从日军 铁蹄下抢救出来的有志青年。从 1941年至1946年毕业于豹子川, 先后历时5年。这是战斗的5年,不 平凡的5年。5年时间,在历史的长 河中,只是极为短暂的一瞬。他们 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坚持实事求是 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了 革命本领,增长了革命才智,陶治 了情操,懂得了人生,懂得了进取, 为他们后来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初进豹子川时,二大队 学员中党员很少,一个班成立不起 一个党小组。到1946年结业时,90 %以上的学员都入了党。

永远的“青年人”

永远的“青年人”

永远的“青年人”作者:黎湘斌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21年第11期从益阳市资江一桥南端广场往西走,不过十分钟就来到了一座山脚下。

此山四周峰峦簇拥,似群龙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山上立波亭的右方,矗立着一座朴实无华而庄严神圣的丰碑——烈士曾士峨的墓碑。

这位定格在27岁的青年,为了革命事业,燃尽了他的一生。

开国上将陈士榘曾回忆说,毛主席讲过两个人的死重于泰山,一个是人所共知的张思德,另一个就是曾士峨。

1904年3月,曾士峨出生于湖南益阳樊家庙乡大桥冲。

22岁参加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23岁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任特务连连长,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调曾士峨与罗荣桓、罗瑞卿分别担任红四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该纵队是我军史上最早贯彻古田会议精神的“实验田”。

随后曾士峨历经大战、恶战数十次,多次负伤,立下赫赫战功。

其带出的二纵及后来的十一师,纪律严明、勇猛顽强,是当时红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劲旅之一,被称为“钢军”。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采用“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向中央苏区扑来,妄图一举消灭红军。

曾士峨和罗瑞卿率领十一师由吉安撤到根据地中心黄陂、小布一带隐蔽待命。

经过4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全歼了张辉瓒师,取得了著名的“龙冈大捷”。

闻听前方捷报,毛泽东喜形于色,在马背上吟成《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1年7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四军指挥所面临危急时刻,曾士峨率领全师党团员和排以上干部组成的敢死队冲向敌阵,腹部连中几弹,身负重伤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毛泽东痛惜万分:“曾士峨同志的牺牲是英勇的。

他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牺牲的。

他亲自带部队冲锋,改变了战况。

一代名将功耀千秋——深切缅怀老首长秦基伟将军

一代名将功耀千秋——深切缅怀老首长秦基伟将军

一代名将功耀千秋——深切缅怀老首长秦基伟将军
向守志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8页(P9-16)
【作者】向守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平生风云惜师友知遗千秋鉴后人——深切缅怀林则普先生
2.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深切缅怀老首长王政柱将军
3.毕生躬耕选贤育才美誉神州一世清明高风亮节彪炳千秋——深切缅怀我们的老主编王锡宇
4.育精英倡教改誉满杏林领人文促医伦功在千秋--深切缅怀彭瑞骢编委
5.血荐轩辕“自”表“忠”心——深切缅怀张自忠将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痛悼念刘明堂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刘明堂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刘明堂同志逝世山川披雪,草木含悲!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教育战线上的元老——令人敬爱的刘老校长。

刘老校长生于1933年,中国共产党优秀战士,干城乡教育战线上一名优秀的园丁,曾被武威行署授予优秀教师,多次荣获县、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他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山乡人才,终因长期工作,积劳成疾,病卧床榻。

在此间儿孙们心急如焚,多处求医问药,千疗百治,终因医治无效。

于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一日九时三十八分与世长辞,享年77岁。

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良师益友。

我们感到极其沉痛和悲哀。

刘老校长自一九六四年参加工作以来,便把自己毕生的精力。

毫不保留地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千百渴求知识地家庭;献给了千百天真灿烂地孩子。

桃李满村,芳菲满目,他是人民优秀的儿子。

四十多年来刘老校长在教育战线上为人师表,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一腔饱满的热情,浇灌着一棵棵嗷嗷待哺的幼苗,用一双勤劳的手培育着一朵朵家乡未来的希望。

尤其是他亲手创建的大滩学校,解决了大滩村四个生产组数百名孩子上学难。

路途远的问题。

创业难,守业更难。

刘老校长不分昼夜,任劳任怨植树造林,修校园围校墙,多方奔走争取多方支持,筹集资金,绿化校园,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

刘老校长文武兼备,不但教书育人而且传授强身健体的中华传统武术,培养了一代代能文能武的优秀人才。

刘老校长勤恳敬业,有目共睹;无私奉献谁人不晓;他待人处事和蔼可亲,平行端正有口皆碑,德高望重、功盖乡邻。

他忠诚人民的教育不仅是在职期间,恪尽职守、无怨无悔。

即使退休后,依然牵念家乡的教育事业,关注着家乡每个学子的成长。

虽身染重病,仍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献言献策、劳神费力。

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敬爱的刘老校长,您现在休息了,可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您精心培养的各界学子的心中,看到家乡教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向前发展时,而您自己在这个时候归结了您七十七年的人生旅途,在您那肃穆的容颜上,怕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微笑吧!而当您想到您的朋友、同事,您的学生,家人即对您的去世感到悲痛。

老兵谱新传薪火永相传——追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干休所离休干部晏世禄

老兵谱新传薪火永相传——追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干休所离休干部晏世禄

2019.01下“晏老是我们的恩人,19年来他老人家对儿童村孩子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深情大爱我们将铭记一生,并化为回报社会的力量源泉,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奉献社会……”2018年11月5日,在沈阳同方广场“感动沈阳人物”评选巡讲现场,特殊孤儿创业培训基地沈阳儿童村负责人“付妈妈”付广荣话语中饱含着对“感动沈阳人物”候选人、2018年9月去世的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干休所离休干部晏世禄的深切怀念和感恩之情。

她感谢晏老生前对儿童村作出的巨大贡献,感激晏老家人刚刚捐助的5.1万元爱心款……听着付广荣的讲述,现场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感人一幕的背后,是晏世禄戎马一生、奉献社会、关爱下一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如果我们的后备军———孩子们培养不好,心里就不能踏实。

”这是晏世禄经常对身边人说的话。

用鲜血换来的每一枚军功章,都是一段辉煌历史;身上留下的每一道伤痕,就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离休后的晏世禄即使在身患重病期间,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搏奋斗,冲锋在关心下一代成长教育的最前沿。

1987年离职休养后,他继续发挥余热。

为宣讲党的历史,他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先后作革命传统报告千余场。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晏世禄牵头在新民市公主屯修建了一座“辽沈战役温家台攻坚战纪念碑”,并捐赠3万元作为温家台小学关心教育下一代基金。

从此,他经常去该校看望师生,作革命传统报告,关爱有困难的学生。

干休所的老同志这样评价晏世禄:“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依然像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向病魔和困难屈服。

”“我这次恐怕是过不去了,请同志们为我转达报告如下:在四保临江战役时,天气奇寒,枪栓拉不开,战士脚冻裂,共产党员就带头把枪栓、把战友的脚放在心口上焐热,那时党员和战士穿得一样单薄,有共产党员冲在前面,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这就是战争年代的党员,希望新时代的年轻党员也能有这种精神,时时处处为群众作模范和表率……”2003年7月1日,晏世禄突发急性肠梗阻,高烧不退,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试论“懋功会师”的历史意义

试论“懋功会师”的历史意义

作者: 沈果正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6-109页
主题词: 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央红军;重大历史事件;红军长征;蒋介石
摘要: <正>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或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转移,开始长征。

半年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也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一九三五年六月上旬。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于川西懋功(今小金)。

“懋功会师”是红军长征途中继“遵义会议”后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斗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榜样——深切缅怀刘懋功将军兰州军区空军原司令员刘懋功少将,是一位从革命老区庆阳走出去的将军,他1916年8月23日生于华池县刘沟村。

将军一生戎马报国,半世魂系蓝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令人可敬。

2009年12月23日,将军走完了他不凡人生的93个春秋,因病在京逝世。

将军祖籍陕西省澄城县。

约在清末光绪年间,陕西渭北发生大旱,他的爷爷刘本宽带上妻子黄氏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到陕北吴旗县,靠做长工为生。

他的大伯刘生枝、父亲刘生财和叔叔刘生发就出生在这里。

据说当时他家家境很穷,上无瓦片,下无寸土。

后来,他爷爷听说同吴旗县接壤的华池县柔远一带有大片荒地无人耕种,就毅然携家南下来到柔远刘沟落了脚。

不久,刘懋功就在刘沟出生了。

直到八九岁时,他一直给大伯家放羊。

当时刘沟一带没有学校,要想学习文化真难,幸好他大伯是个识字人,能看懂《三字经》、《千字文》。

在大伯教自己儿子认字时,他也常常站在旁边跟着学,这就是他最初所受的启蒙教育,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十四岁。

1930年,刘志丹、谢子长在这里开始搞兵运活动,并于1931年秋同马锡五在合水县平定川创建了陕甘边第一支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南梁游击队。

1933年,张秀山在陇东一带做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和赤卫队的工作,经常来刘沟搞宣传,就住在懋功大伯家。

特别是当红军游击队开进刘沟驻扎时,懋功看到红军战士纪律严明、说话和气、精神抖擞,就打心底里羡慕,真想跟着一块走,但他当时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实在走不开,也不能走。

1934年,马仰西来刘沟一代开辟地方工作,常与懋功一块干活、拉家常,讲刘志丹的故事,向他灌输红军就是穷人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思想,积极动员懋功参加红军。

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和启发,懋功觉得很有道理,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红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于是,1934年1月,刚满17岁的他就经马仰西秘密介绍加入了共青团和赤卫队,从此丢下羊鞭,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懋功将军家和我家是亲戚关系,最初他对此并不清楚,因为他离家当兵时,我家还没搬到刘沟。

他大伯刘生枝的妻子是我母亲的娘家姑姑,按辈份,我把他们分别称姑爷、姑奶。

那时生枝是我们刘沟唯一的识字人,我家搬住到刘沟后,我父亲就成为全村第二个识字人。

父亲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认会写,还教我们弟兄几个都学写背通这几本书。

生枝姑爷家住在山顶,我家住在山底,相距不到二里路。

那时刘沟人烟稀少,亲戚更少,所以我妈经常请姑爷和姑奶来家串门,因为父亲和姑爷都识字,还懂一些古书,又都嗜好喝酒,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吧。

所以他们一来,我妈就备些酒菜,他俩边喝边说,谈今论古,很有趣味。

懋功因为聪明好学,少有大志,从一个识字不多的放羊娃成长为军队里的排长、营长、团长、旅长、军长和空军司令,最后获“少将”军衔,可以说,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1946年我12岁时起,直到2004年,我有幸先后七次零距离接触刘懋功将军,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1947年,胡宗南的西北军和马匪袭击二将川、悦乐等地,搞得老百姓不能安宁。

我家恰好住在沿川路边,怕被敌人抢劫,就暂时搬住到杨湾刘懋功的老家躲避。

大概在七八月份,刘懋功带领部队去悦乐和环县,当时他已担任旅长兼参谋长,路过刘沟,顺便同妻子余群回到杨湾老家看望他的母亲和叔父。

那时我13岁,见到刘旅长真是太高兴了。

只见他三十出头,身穿一身草灰色军装,精神抖擞,说话干练和气。

我像他当年羡慕红军一样羡慕他!他回来带了个望远镜,家里人因为谁也没见过这玩意,都不懂这是干啥用的。

最后懋功介绍说是望远镜,指挥打仗时用的,能把很远的东西清楚地看在眼前。

当时人还有些怀疑,但当轮流试看了后,都说这玩意真好。

那天晚上休息时,因天气太热,又怕蚊子咬,家里人就在院子里给他搭起了板床,点上艾蒿,让他露天睡了一宿。

第二天,夫妻二人骑马赶部队去了。

走后,群众都说懋功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真是个好人。

第二次相见,我和将军首次合影留念。

懋功将军1947年离家后,转战大江南北,后来又大搞空军军事建设,四十多年没回过老家。

1975年家乡群众知道他当了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时,都非常高兴,期盼他回家乡走走。

群众的呼声,也是我的愿望。

1985年7月,我任庆阳县副县长,地委派我去兰州政法学院学习一个月,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看望刘司令。

那天中午十二点,他请我们吃饭,进到司令员的家庭餐厅,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有鱼有肉,还有几个没见过的菜和一瓶好酒。

司令员很热情,没有一点官架子,亲自给我们倒酒。

我们八个人一桌,边吃边聊,很热闹。

当时我说司令员我这次来你处,一是看望你,二是代表家乡群众请你方便的时候回刘沟看看,家乡群众对您很敬重。

刘司令高兴地说:“感谢家乡父老对我的关怀,现在我已经休息了,也有时间了,请你告诉家乡群众,我一定会回去看望父老乡亲的。

”我提出饭后同司令合影留念的请求,他痛快地答应了。

随后就把余群阿姨叫到院子里同我们每人合了影。

直到现在,我还很好地保存着同刘司令、余群阿姨的合影。

1990年,我已经离开庆阳县到地区畜牧处工作。

11月上旬,我同人秘科科长刘明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看望我处在此住院的米国柱同志,随后我就去兰空干休所看望了刘司令。

那天中午,他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火锅。

饭后刘司令说:“明义,咱们刘沟条件差,现在还未通车通电,群众还是沿河湾走便道。

从上次回到西安后,我心里一直不舒服,总觉得对不起家乡人民。

我个人没有能力为家乡架桥铺路通电,但是出点力却是可以的,所以我和老伴余群商议给家乡捐资一万元,帮助修路拉电,老伴一口答应,这样总是表达我对家乡人民的一份心愿。

”当时就让余群从二楼拿来一万元交给我。

余阿姨说这是老头子一年的工资,想多给点,再没有了。

她还说:“这钱交给你带回去。

”我接过钱,深受感动,当面代表家乡人民表示感谢。

那时的一万元,确实够多了,能办好多事。

《陇东报》1991年1月19日还刊登了“将军捐款建设家乡”的报道。

我回来将一万元亲自交给华池县副县长张建的手里,他随后又将捐款交给柔远镇党委书记吴秉儒。

吴秉儒接到这笔捐款,十分感动,大力宣传将军捐资建设家乡的感人事迹,并亲自组织带领干部,勘察路线、破土斩崖,开始修路,决心把刘沟群众的路修好、电通上。

1991年8月17日,我收到刘司令从西安发来的电报(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原文是:耿明义18号中午到西峰,懋功。

接到电报,我非常高兴,这是我俩事先约好争取在今年回趟刘沟看望乡亲。

18日11点,刘司令带着秘书和在江苏工作的堂弟刘懋珍乘车来到我家,我还请了地区政协工委主任周特祥和我二哥耿明孝(离休干部)在家等候作陪。

午饭时,我们喝了少量酒,吃了老伴做的床子面。

司令员边吃边谈,他说今天又吃到了家乡饭,吃得很顺口。

我顺便讲了回老家的时间安排,并提出饭后与司令合影的建议。

他立马赞同,马上起身出门走到我家的小院子里同大家合了影。

我让他午休,他说不用了,咱们抓紧时间回老家吧。

我同大哥明孝、老伴刘桂英一起陪同刘司令赶往华池。

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县上,住宿安排好后,刘司令顾不上休息立马要多看看华池县城市容,陪同的有县委书记马永孝、县长白自力、当年为司令当过通讯员的魏怀明、亲戚宗海军、司令的侄子刘海满,我们一行十几个沿街边走边看边谈,还去县人大和政协看望了工作人员。

每到一处,刘司令都热情地与干部群众握手问好。

碰到的干部群众一听说是刘懋功司令回来了,都自觉地停下脚步,投来了敬仰而惊喜的目光,有些年长者主动上前和司令握手问候。

我们越往前走,招来的人越多。

五点多,我们回到宾馆。

晚上县委、县政府招待刘司令,书记马永孝说:“刘司令今天回老家,我们非常高兴,你是革命的功臣,更是我们华池人民的骄傲。

”接着捧起“五粮液”酒敬给刘司令,可被这位一生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刘司令拒绝了。

司令说:“我是回家乡看望群众的,你们这样太浪费了,咱们喝点本地酒,吃一般的饭菜就可以了。

”司令站着用手拦住马书记的手不让斟酒。

大家都在观望,当时局面确实有些尴尬。

这时我劝司令:“你多年没回来了,今天回到县上,领导和群众都高兴,还有很多人想来看你,喝点酒是出于感情。

”大家也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后,司令笑着说:“我是回家看你们的,不想给你们带来额外的麻烦。

”最后司令让大家都斟上酒,共同干杯,气氛一下又变得活跃起来。

刘司令七十多了,酒量还好,喝了四五盅后站起来举杯向在座的同志说:“感谢家乡的父母官的热情款待!”19日上午,我们陪同刘司令回到刘沟,先住到他弟弟刘懋庭家里。

由于8月的天气闷热,加之家里地方窄狭,司令和大伙都围坐在院子里的树下乘凉、聊天、吃饭。

不一会,司令的亲朋好友都闻讯赶来看望他,晚上住在堂弟刘懋乾家。

因为第二天县上“四大班子”、部门领导、村干部、老党员、亲朋邻居要来刘沟看望刘司令,所以队里还要准备一顿饭。

当时就拉回四只大羯羊拴在门口的槐树上,被刘司令看见了,他问这是谁家的羊栓在这干啥,他弟弟说是为明天招待来客用的,刘司令听了有些不高兴,嫌这样太浪费,立即让弟弟把羊放了。

我赶紧上前劝司令,说:“明天县上要来很多人看望你,也顺便看看群众和刘沟的变化,队里要安排一顿饭,不能让人家大老远来不吃就回去,咱这山大沟深条件差,没个招待的地方,只能用羊肉招待,这事由队里安排就行了。

”刘司令说他怕给群众造成麻烦。

接着我带司令看了他曾经放过羊的地方和我老家的住处。

当走到他小时放羊的马畔沟时,司令停下了脚步,风趣地对大家说:“我小时候就在这些坡洼上放羊,觉得害怕,保护我的就是两条狗,当时这里没有人烟,全是森林,狐狸、兔子成群出没,十分荒凉,现在人多了,可林少了。

”说着就到了我家,我大嫂听说刘叔要来家里,非常高兴,提前就准备好了细长面。

刘司令吃了一碗,称赞这才是真正的手工面。

20日九点,刘司令在其弟弟、妹妹、侄子、孙子的陪伴下带着花圈上山到他爷爷、奶奶、父母双亲的坟前扫墓祭祀。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敬仰祖先、回报父母的养育恩德。

中午客人陆续都来了,刘司令热情地接待了每个人,并和来的亲戚、村干部、老党员合了影。

刘司令参加了南梁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庆阳。

据刘北说:“爸爸从那次离开家乡后,身体就不太好了,精神衰退,饮食突减,经过检查后就去北京空军医院住了院。

”此后,有次我给西安刘司令家打电话时,警卫员说首长去北京住院了。

2009年12月份,我同老伴在兰州女儿家,我儿子昌锋从西峰打来电话说:“刘将军去世了,市上已派人去北京参加告别仪式。

”惊闻将军离世,我悲痛不已,肃立致哀。

将军曾经说那是他最后一次回老家,现在竟真的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将军平易近人的笑容、平和的言语犹在眼前耳旁,真让人痛思不已。

2010年元月下旬,刘海峰和刘北回到西峰,我到宾馆看望他们,海峰说:“我父亲是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的,庆阳市委对我父亲的逝世非常重视,派市人大主任张志一和华池县长张万福带着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意到北京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对我们兄妹给予了深切问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