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_机遇与挑战_上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战略定位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经过近30年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回答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双管齐下、解决科技与经济有机
结合的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
体制改革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走中
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必然选择。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始终是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矢志不移的目标。
在过去30年中,从实行技术成果商品
化、开放技术市场,改革科技拨款制
度,鼓励从事技术开发型研究的科研
机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应用
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
制,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者部分
进入企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发生
深刻变化,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
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发挥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所有上述改革举
措,较多地还是在科技系统内部循
环。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尤其是重
点骨干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
体,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
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科研院所
和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尚未进入国家经
济主流,还没有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
功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并
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近10多年来,
产学研合作创新:
机遇与挑战(上)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段瑞春
国际技术资源的快速流动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历史机遇,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缩短了产业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一批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并不能引进创新能力。由于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关键产业技术和重大装备依靠进口的状况没有改观,对外技术依存度仍在60%以上。有些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落入外资设置的知识产权陷阱,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从国外引进的世界一流先进装备同其自身贫弱的创新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
今天,新的竞争形势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巨大步伐,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我国创新型企业,包括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外国企业的学习者,转变为强劲的竞争者,有些企业开始问鼎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并向未来引领者的方向跃升。像过去那样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在缩小,难度在加大,代价越来越高。至于产业前沿的关键技术,国外企业从维系其核心竞争力考虑,西方国家从实施战略图谋权衡,都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在诸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的领域,发达国家动辄就以安全为借口,对向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层层设卡,横加干预。2001年美国商业部总共收到了1294件对华技术出口
申请,其中72%被通过,3%被拒绝,
25%不予受理。在民用技术领域,跨
国公司不仅对从合资设备和产品上可
能发生的“技术溢出”严加防范,而
且试图运用知识产权封杀我国企业产
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美国国际贸
易委员会以“侵犯其知识产权、威胁
美国本土产业”为由,对进口到美国
的产品进行所谓的“337条款”调查
案,我国高技术产品已经首当其冲。
截至2008年2月底,针对中国产品的
调查案已达83件,约占全部调查案的
12.7%。其中,有涉嫌侵权问题,但
在政策上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遏
制我国企业的市场空间。总之,在跨
国公司和外国强势集团把核心技术知
识产权视为生命线的今天,我国企业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
路,把生存、发展、创新的命运牢牢
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的深入发展,对创新理念和模式产生
深刻影响,整合资源、合作创新成为
国际强势集团的战略选择。当今世
界,科学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
度和广度,正在日益逼近极端和本
原;高技术前沿在交叉和融合中孕育
和催生一系列重大革命性突破,新的
技术和新的产业以群体崛起。创新的
冲击波,其上游延伸到广阔的基础研
究领域;中游覆盖了从研究开发、成
果转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
程;下游推进到广告策划、品牌营销、
售后服务、商业方法等诸多环节。现
代产业价值链已形成了两个高端:一
是产前研发,二是产后营销。前者通
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技术,扩大知
识产权,占据科技制高点;后者通过
营销和服务创新,打响著名品牌,获
取丰厚的市场回报。在发达国家,导
致技术飞跃和产业升级的成功创新,
因其技术能力、知识储备、经验积累、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超越一两个
企业或大学力所能及的范围,往往都
是多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资源的有
效整合、集成和提升。美国硅谷风险
投资专家薛维珂博士2007年发表的
著作《影响美国的100个专利》所列
举的诸如移动电话、DSL宽带上网、神
经元计算机、MP3和MP4技术、搜索
引擎、数码相机、纳米碳管、燃料电
池、基因芯片、基因拼接技术等也都
是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完成产业化进程
的。事实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
工学结合、产研结合、官产学结合的
合作创新模式,早在上世纪80、90年
代就已比较成熟。OECD和欧洲国家
也在那个时候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
系。本世纪以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
条件下创新交锋的严峻形势,发达国
家和世界强势集团完成了新一轮结构
调整、机制转换和流程再造,以跨国
公司为主体、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多
种产学研合作联盟,成为其竞争力、
创新力的强大支撑。
从20世纪80、90年代起,我国
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已着手开
展合作,有关主管部门推出多项产学
研合作试点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远不能适
应形势要求。今天,我国产学研合作
适逢前所未有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
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
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产学研
合作提升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
口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攻坚战的高度,
这是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定位。
——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